第110章 当之无愧的顶尖人物-《穿成祁同伟,我胜天半子!》

  “骆组长,百忙之中打扰,还请见谅。”

  林宇客气了一句,随即开门见山。

  “我们这次来,是受组织委派,为了一项重要的人事考察工作。”

  他从郑启航递过来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份红头文件,双手递给骆山河。

  “这是我们的协助调查函。”

  骆山河接过文件,只扫了一眼标题,就放在了桌上。

  他故作好奇地问道。

  “哦?是哪位同志要高升了?”

  “还要让中组部的精兵强将出动,看来这个岗位很重要啊。”

  林宇的表情没有变化,语气严谨。

  “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以及汉东省委的提名。”

  “我们正式启动对汉东省公安厅厅长祁同伟同志,拟任副省级领导岗位的组织考察程序。”

  果然。

  骆山河点了点头,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

  “原来是同伟同志,这是大好事啊。”

  他呷了一口茶,才慢悠悠地放下茶杯。

  “那几位找我,是想了解什么情况?”

  林宇的目光直视着骆山河。

  “骆组长,我们了解到,前段时间,祁同伟同志曾协助过督导组的工作。”

  “我们想了解一下,他在这期间的具体工作表现如何?”

  “以及,他在督导组中,主要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水平。

  骆山河的身体,向后靠在了椅背上,似乎陷入了回忆。

  林宇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的身上,等待着他的答案。

  这第一站的考察,至关重要。

  “祁同伟同志啊……”

  骆山河的语气里,带着感慨。

  “当初把他从汉东公安厅要过来,还是我们组里的钟小艾同志提议的。”

  他提到了钟小艾,这让林宇的眼神动了一下。

  钟小艾的背景,他作为中组部的干部,自然是清楚的。

  “小艾同志说,祁同伟是她的师兄,当年在大学里就是风云人物,搞刑侦是一把好手。”

  “她说,要啃下绿藤这块硬骨头,我们需要一把最锋利的刀。”

  “现在看来,她没有推荐错人。”

  骆山河的话,让林宇几人精神一振。

  “这么说吧,祁同伟同志来到督导组之后,他的表现,超出了我们所有人的预期。”

  骆山河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我们督导组在前期,遇到了好几个瓶颈,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都是他来了之后,凭借着他特有的职业嗅觉,找到了突破口。”

  “很多关键线索的研判,核心证据的锁定,包括最后的抓捕行动,他都是总指挥。”

  “他脑子转得快,胆子也大,但心却很细。”

  “他身上那股子属于警察的血性,没有因为当了这么多年的厅长而被磨平。”

  “反而经过岁月的沉淀,变得更加内敛。”

  骆山河看着林宇,一字一句地说道。

  “林宇同志,你们这次的组织考察,第一站选在我们督导组,算是来对地方了。”

  “如果单从业务能力,特别是大案要案的指挥侦破能力,以及临场决断的魄力来看。”

  “在我见过的所有公安系统的干部里,祁同伟,是当之无愧的顶尖人物。”

  这番评价,分量极重。

  郑启航手中的笔,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几乎没有停顿。

  “谢谢您,骆组长。”

  林宇郑重地说道。

  “您的意见,对我们的考察工作非常重要。”

  林宇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

  “骆组长,关于祁同伟同志的业务能力,我们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了解。”

  “不过,我们还想了解另一个方面的情况。”

  骆山河端着茶杯的手稳如磐石,心中却明镜似的。

  “请讲。”

  骆山河的语气依旧平淡。

  林宇的目光扫过同行的公安部代表朱明远,后者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

  “我们知道,绿藤市的案子牵扯到了一个关键人物,王政。”

  “根据我们掌握的材料,祁同伟同志和王政,似乎有过交集。”

  “我们想知道,在涉及到王政的问题上,祁同伟同志有没有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

  这才是他们此行的核心目的之一。

  一个即将走上副省级岗位的政法干部,绝不能在这些关键问题上,有任何的污点。

  骆山河闻言,露出了笑容。

  “林宇同志,你们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

  他没有回避。

  “关于高明远,也就是绿藤案的首犯。”

  骆山河先从主犯说起,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

  “没错,高明远是祁同伟同志亲自带队抓捕的,这一点,卷宗里写得清清楚楚。”

  “但是。”

  他话锋一转。

  “人一到案,祁同伟立刻就办理了移交手续。”

  “后续的审讯工作,为了确保绝对公正,由我们督导组的专家全权负责。”

  “祁同伟同志,没有参与过任何一次审讯,甚至没有跟高明远再见过一面。”

  骆山河的语速不快。

  “所有与高明远相关的卷宗材料,从抓捕报告到每一次的审讯笔录。”

  “全部由我们督导组双人双锁,封存在档案室里。”

  “可以说,祁同伟同志在这件事上做得滴水不漏,完全符合组织程序。”

  林宇和郑启航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肯定。

  “那……王政呢?”

  林宇接着问道。

  骆山河靠回到椅背上,神态放松了下来。

  “至于王政同志……”

  “抓捕王政的行动,是我们督导组直接做出的决定。”

  “行动当天,是我亲自给祁同伟同志打的电话。”

  “我要求他,以最快的速度,配合我们督导组执行一项秘密任务。”

  “从他接到电话,到带队赶到现场,再到抓捕行动结束,我们督导组的同志全程在场。”

  骆山河补充道。

  “所以,祁同伟同志和王政唯一的交集,就是在抓捕现场那短短的几分钟。”

  “而且,是在我们所有人的注视之下。”

  “如果说这算‘个人因素’,那也只能算是他作为公安厅长,在执行我们督导组下达的命令。”

  这番解释,不仅厘清了祁同伟的责任。

  更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坚决执行上级命令的执行者。

  林宇缓缓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微笑。

  “我明白了,骆组长。”

  “看来绿藤的案子,在您的带领下,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