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穿成祁同伟,我胜天半子!》

  “里里外外,他郑廷占不到半点便宜,国家也没有损失一分钱。”

  “你说说,这盘棋,他盘得妙不妙?”

  祁同伟彻底愣住了。

  他脑子里飞快地复盘着高育良说的这套操作。

  资金闭环。

  责任清晰。

  所有流程,看似违规,却又在另一个层面上,完全合规合法。

  你查贷款?

  银行说我没出钱啊,只是走了个流程,钱是专用账户垫付的。

  你查账户?

  账户是开发商自愿出资成立的,用来解决项目开发前的历史遗留问题,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你查设备款?

  那是未来的地价抵扣,是商业行为。

  一环扣一环,天衣无缝。

  冯习易带着人气势汹汹地杀过去,本以为是抓贪官,查违规。

  结果李达康把账本一摊,会议纪要一摆,合同一亮。

  “冯主任,我这是改革创新,是为了盘活国有资产。”

  “是为了给几千名下岗职工一个交代,我有什么错?”

  这话一说出来,谁还敢动他?

  动他,就是反对改革,就是跟几千名嗷嗷待哺的工人过不去。

  高。

  实在是高。

  祁同伟在心里赞叹了一句。

  他忍不住脱口而出:“这个李达康,真是一条滑不溜秋的泥鳅!”

  “在Gdp上是把好手,在官场上,更是个顶级玩家。”

  “想抓住他的把柄,太难了。”

  高育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所以说,永远不要小看你的任何一个对手。”

  “尤其是李达康。”

  一旁的吴慧芬听完了全程,却不像他们男人那样兴奋于权谋之术。

  她心疼地看着自己的丈夫。

  “育良,你看你,天天为这些事情操心。”

  她转头对祁同伟说:“同伟啊,你现在也是省领导了,要多替你老师分担分担。”

  “他这身体,可经不起这么熬了。”

  高育良摆摆手:“哎,我身体好着呢,不用担心。”

  祁同伟闻言,心里却咯噔一下。

  吴老师这句话,提醒他了。

  他放下碗,表情严肃地看着吴慧芬。

  “吴老师,您说得对,老师的身体最重要。”

  “不过……”

  他话锋一转。

  “有件事,我觉得得跟您和老师提个醒。”

  高育良和吴慧芬都看向他。

  “我听说,最近保健局的王医生,来家里的次数,是不是有点太勤了?”

  祁同伟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敲在了点上。

  吴慧芬一愣:“是啊,育良最近血压有点不稳,我让他过来看看,勤一点也放心。”

  “这有什么问题吗?”

  祁同伟摇了摇头,压低了声音。

  “吴老师,您想啊,现在是什么时候?”

  “沙书记刚来汉东,眼睛正盯着各方面呢。”

  “他这个人,最反感的就是领导干部搞特殊化,生活上讲排场。”

  “保健医生上门服务,这本来就是规定内的待遇,不算什么。”

  “可要是太频繁了,传出去,别人会怎么说?”

  “会不会说,高省长身体不行了?还是说,高省长架子大,把保健医生当私人医生使唤?”

  “这些话,传到沙书记耳朵里,影响总归是不好的。”

  “咱们自己,还是得注意点影响,不能给别人留下任何话柄。”

  “很多时候,大事,都是从小事上坏起的。”

  祁同伟这番话说得极为恳切,也极为在理。

  吴慧芬是聪明人,一听就明白了。

  她脸色微微一变,恍然大悟。

  “哎呀!”

  “你看我这脑子!光想着他身体了,把这最关键的一茬给忘了!”

  她有些后怕地拍了拍胸口。

  “对对对,同伟,你提醒得太对了!”

  “沙书记的风格,确实是这样。”

  “咱们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让人家抓住小辫子。”

  她立刻看向高育良:“育良,听到了没?”

  “以后让王医生别总往家里跑了,有什么事,我们去医院!或者电话里问问就行了。”

  高育良看着自己这个得意的学生,眼神里流露出一丝赞许。

  祁同伟的政治嗅觉,越来越敏锐了。

  这种细枝末节,他自己都没太在意,祁同伟却能立刻发现其中潜藏的风险。

  这不仅仅是聪明,更是一种忠诚。

  一种发自内心的,为他这个老师着想的忠诚。

  “好,都听你们的。”

  高育良笑着点了点头,算是把这件事定了下来。

  一顿家常便饭,却暗流涌动。

  祁同伟坐在沙发上,慢条斯理地给自己续上茶水,神态自若。

  他看着对面眉头紧锁的老师,主动开口打破了沉默。

  “老师,赵立春这波反击,雷声大,雨点小啊。”

  “折腾了半天,就搞出一个大风厂的烂摊子,想把李达康拖下水。”

  “结果呢?”

  祁同伟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

  “被李达康那个老狐狸三下五除二就给化解了。”

  “我刚得到消息,省发改委的冯习易带人去京州找茬,结果灰溜溜地回来了。”

  “这一拳,算是彻底打空了。”

  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看着高育良。

  “我看,汉东的危险,暂时算是解除了。”

  高育良没有立刻说话。

  他缓缓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那是一种深深的疲惫,还夹杂着几分英雄迟暮的萧索。

  “同伟,你不懂。”

  高育良的嗓音有些沙哑。

  “我不是在担心李达康,也不是在担心这个所谓的反击。”

  “我只是在想,赵立春……”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寻找一个合适的词。

  “……他毕竟对我,有知遇之恩。”

  “当年要不是他力排众议,我这个汉东大学的政法系主任,根本不可能坐到今天这个位置。”

  “可现在呢?”

  高育良自嘲地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苦涩的弧度。

  “他大厦将倾,我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甚至,还要在他的废墟上,再添一把火。”

  “这种感觉,很不好受。”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背对着祁同伟,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而我,从一个看客,变成了那个推倒高楼的人之一。”

  “你说,这是不是一种讽刺?”

  祁同伟沉默了。

  他能理解老师此刻的心情。

  对于高育良这种深受传统士大夫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来说。

  亲手埋葬自己的政治引路人,情感上确实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但,政治就是政治。

  没有温情脉脉,只有你死我活。

  祁同伟没有去劝慰,因为他知道任何劝慰的语言在此刻都显得苍白无力。

  他只是静静地等待着。

  许久,高育良转过身,脸上的阴沉已经收敛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锐利的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