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壁炉前的光影-《千金的救赎》

  日内瓦的深秋吝啬起阳光,连绵的阴雨让湖光山色都蒙上了一层忧郁的灰色。气温骤降,别墅里那座老式的壁炉便成了整个屋子最温暖的核心。火焰在炉膛里不知疲倦地跳跃着,发出轻微的哔剥声,将橘红色的暖光投射在厚重的波斯地毯上,也投射在相拥静坐的两人身上。

  这是顾念“假期”的第三周。他与槐稚秀之间的关系,在那个秋日午后的亲吻之后,进入了一种心照不宣的亲密状态。他们像两只相互依偎取暖的刺猬,小心翼翼地收起自己身上最尖锐的部分,贪婪地享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

  槐稚秀没有再试图教他任何生存常识。她以一种艺术家的敏锐直觉,洞悉了他灵魂深处的荒芜。她知道一个能将自己伪装成顶级钢琴家潜入秘密基地的人,绝不可能对现代社会一无所知。他所缺失的,并非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的“技能”,而是能感受这个世界美好的“能力”。

  她要教他的,是那些被他从人生中彻底剥离掉的,关于“生活”本身的学问。

  比如,如何心安理得地“浪费”一个漫长的、下着雨的下午。

  这天雨势很大,冰冷的雨点敲打着宽大的玻璃窗,织成一片朦胧的水幕,将窗外的世界模糊成一幅流动的印象派画作。槐稚秀从储藏室里翻出了一台老旧的投影仪和一箱落满了灰尘的DVD影碟,兴致勃勃地宣布今晚是“电影之夜”。

  顾念正坐在地毯上,借着壁炉的光,研究一份关于“组织”内部派系斗争的分析报告。听到她的提议,他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困惑。

  电影。在他的认知体系里,这是一种高效的信息载体,是用来学习各国语言、模仿目标行为、分析地形地貌的“影像资料”。他看过上千部影像,解析过其中每一个镜头语言背后的战术价值,却从未真正地“看过”一部电影。他不知道“看”电影,究竟意味着什么。

  “你看过《天堂电影院》吗?”槐稚秀在一堆碟片里翻找着,献宝似的举起一盒,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我妈妈以前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