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找买主-《赶海:钓鱼佬的暴富人生》

  到了老宅,看了眼周围没人,赵平安以最快的速度接过他肩上的蛇皮袋,直接就往屋里冲。

  江洋笑着摇了摇头,把院门关上,招呼阿诚把赶海的东西收拾好。

  等他们进屋后,赵平安已经把龙涎香倒了出来,还贴心的在地上铺了床单。

  看到自己的床单在地上,江洋真的有点无语,得,只能买新的了。

  “阿洋,这玩意要不要通风?”

  这个问题真的把他难住了:“不知道啊。”

  “那你快查一下,别给捂坏了。”

  江洋当即打开电脑查了起来,结果度娘也没给出答案。

  想了想,他掏出手机打给了古玩城孙老。

  “孙老,我是江洋,对,有点事想请教您一下,刚从海里捞上来的龙涎香应该怎么保存?”

  本以为见多识广的孙老肯定能给出答案,没想到这老头比他们还激动。

  “你捡到龙涎香了?多重,什么颜色的?”

  江洋没犹豫,如实回答了,最后还问孙老,愿不愿意收购。

  反正肯定是要卖的,孙老给的价格实在,卖给他再合适不过。

  不过他还是想留一小部分,这玩意放着,以后的价值会更大,要不是缺钱,他真想全都留下来。

  不过现在这么放着不安全,万一被人发现了,日子就别想过消停了。

  有时间还是去买个保险柜,他的美乐珠和生蚝珠也要妥善保管才行。

  孙老叹了口气才,有点无奈的说道:“我倒是想买,但你这块也太大了,我吃不下啊!”

  江洋从孙老的语气中听到了一种“臣妾做不到”的既视感,差点没忍住笑出声。

  随后孙老给江洋科普了龙涎香的价格:“如果已经是银白色的,市场价一克在150到300块钱不等,品质越好,价格越高,

  你那块四五十斤,起码要四五百万百万,我真没那么多钱啊。”

  江洋开的免提,所以赵平安和阿诚都听到了孙老的报价。

  这一下两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一块就要四五百万?

  他们在海上辛辛苦苦一个月,还还不如鲸鱼的一坨粑粑,天理何在啊!

  孙老也很无奈,他现在年纪大了,好东西见识过不少,虽然激动,但对这块龙涎香的欲望没有那么强烈。

  要是放二十年前,他就是卖房卖地,砸锅卖铁,都要想办法买下来。

  但现在,土都埋到脖子根了,就是再好的东西,他也不会豁出身家性命。

  “阿洋,这么大的龙涎香,我估计在咱们这边不好出手,我建议你,要是有渠道,可以去港城那边看看,绝对是能上拍卖会的级别,

  实在不行,去京城、魔都,那边有钱人多,应该能吃的下,

  要是在津门认识人也行,新中国成立后,古玩就是从那边兴起的,对于这种收藏品,肯定有人舍得花钱。”

  津门的古玩行业江洋还真知道。

  大家都觉得京城的琉璃厂和潘家园可能是古玩最兴盛的地方,其实不然。

  最有名的应该是津门的沈阳道,先有沈阳道,后有潘家园,而且在初期,很长一段时间,潘家园都是从沈阳道进货的。

  “行,那这玩意该怎么保存?”

  “要是刚捞上来的湿度大,尽量保持干燥通风,用干布垫着,记得干布一定要定期换,不要暴晒,阴凉处风干就行。”

  江洋道谢后挂断电话,没想到姐夫歪打正着,用他的床单垫着,还真做对了。

  不过这玩意不能放地上,他们这边本来就潮湿,放地上怕返潮,三人又忙活着直接放到了柜子顶上。

  底下把床单折了几层垫着,上面用防虫的菜罩子盖上。

  弄好之后,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我回去给你们把饭端过来,你想想怎么处理,没出手之前,家里不能离开人。”赵平安说完不给江洋拒绝的机会,转身出门了。

  江洋无奈的去洗澡换衣服,身上湿哒哒的,很不舒服。

  阿诚谨遵赵平安的法旨,干脆连手都不洗,就坐在屋里跟个雕像一样。

  等江洋回来,看到他直挺挺的坐着,笑道:“别那么紧张,快去洗漱一下换身衣服,在家里还能丢了不成。”

  阿诚这才去冲了凉,身上的水都没擦干,又急匆匆的进屋。

  “哥,你放心,我这件事我连阿爷都不说,肯定保密。”

  “嗯,还是先别告诉阿爷,免得他老人家担心。”

  “哥,你还是尽快找个买主吧,这么贵的东西放家里,我总觉得不踏实。”阿诚苦着一张脸,他是真的紧张。

  “知道了,我心里有数。”

  吃过饭,江洋盘算着这块龙涎香要卖给谁。

  就在他一点思绪都没有的时候,余彦彬的电话打了过来。

  “嘿嘿嘿,你咋想起来给我打电话了?”江洋笑得猥琐,把电话那头的余彦彬听的心里发毛。

  “你鬼上身了?整这死出干啥?”

  “我这不是刚想找你,你就打电话过来了,说明咱哥俩心有灵犀。”

  “滚滚滚,谁跟你心有灵犀,你找我啥事啊?”

  江洋把自己捡了一块龙涎香的事情和余彦彬说了一遍,问他有没有门路。

  结果余彦彬比他还激动,大喊大叫的让他等等,就急匆匆的挂断了电话。

  没过一会,他再次打了过来:“阿洋,把东西带京城来吧。”

  “好!”

  江洋也没多废话,他相信余彦彬不会坑自己,挂断电话后,就上网查去京城的机票。

  现在的机票是真贵啊,而且不打折,不像后世,随着高铁的普及,航空公司压力巨大,动不动就推出一些打折票。

  更甚者还有机票盲盒,多少小年轻,买了盲盒就来上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等把票定好之后,叮嘱阿诚在家里看着,他又出门去了姐姐家。

  没一会就带回来一把锯子,招呼阿诚一起把龙涎香抬下来,吭哧吭哧锯下来一小块。

  洒下来的粉末江洋也没浪费,收集了起来。

  “哥,这玩意这么臭,为什么叫香?真有人花那么多钱买吗?你留这玩意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