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斋内,万籁俱寂,唯有更漏滴答,计算着被囚禁的光阴。
送膳的嬷嬷早已离去,房门紧锁,窗外天色由沉黯的墨蓝逐渐转为鱼肚白,又化作白日里透过窗棂缝隙投入的、几束微尘浮动的光柱。云芷独自置身于这间华丽而空旷的画室,仿佛被遗忘在世外一角。
她没有呼唤,没有试图探寻,只是静立在巨大的画案前,目光掠过那些价值不菲的画笔与颜料,最终,落在了一张质地最为普通、未经染色的素白宣纸上。
萧绝提供了最好的工具,是一种示好,也是一种试探。她若迫不及待地使用那些珍贵的朱砂、石青、金粉,反而显得浮躁或别有用心。这最简单的素纸,恰恰最能考验真章,也最能……隐藏真实意图。
她需要作画。并非为了取悦谁,而是为了验证,为了梳理,为了在这令人窒息的寂静中,触摸某种真实——关于这具身体,关于“云芷”这个身份的真实。
深吸一口气,摒弃杂念。她执起一支中楷狼毫,指尖触及温润的笔杆时,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血肉相连般的熟悉感,自然而然地从指尖蔓延开来,顺着臂膀,直抵心口。
这不是她作为苏晴时,经年累月训练形成的肌肉记忆。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仿佛烙印在灵魂本源里的亲近与渴望。这具身体,似乎天生就是为了执笔而存在的。
她蘸饱了清水,在端砚上缓缓研磨着一锭上好的松烟墨。动作流畅,手腕稳定,研磨的圈数、力道,都带着一种近乎本能的韵律感,仿佛已重复过千万遍。黑色的墨汁在砚堂中化开,浓淡适中,油亮生光。
铺纸,镇尺压平。
她闭上眼,试图在脑海中勾勒父亲云凛的容貌。原主的记忆碎片中,关于父亲的画面大多模糊,唯有一个清瘦、温和、带着书卷气的轮廓。她依据这模糊的印象,准备落笔。
然而,当笔尖即将触及纸面的刹那,她的手腕竟不由自主地微微调整了一个角度,一种奇异的、不属于她主观意识的发力方式自然而然地涌现。笔锋侧卧,以一种极其轻盈细腻的触感擦过纸面,留下了一道由极淡至逐渐显现的墨痕,边缘带着毛茸茸的、仿佛晨曦微光般的晕染效果。
这不是她熟悉的任何现代绘画技法!这更像是……某种失传的古法晕染技巧?
云芷心中一震,笔尖悬停半空。
她凝神,再次尝试。这一次,她刻意放空了思维,不再强行控制,只是凭借着身体的本能去驱动手中的笔。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她的手腕仿佛拥有了自己的记忆,时而如蜻蜓点水,时而如老藤盘根。勾勒衣纹时,笔锋在转折处自然地产生一种“战笔”效果,线条看似微微颤抖,却充满了韧性与力量,完美地表现出布料的质感。渲染面部光影时,她竟无师自通地运用了“积墨法”,以极淡的墨色层层叠加,在鼻梁、眼眶等凸起处留下微妙的留白,使得平面的图像瞬间拥有了立体的骨感与肌肤的温润。
她画的依旧是记忆中模糊的父亲,但笔下呈现出的,却是一个眼神温和中带着忧思,嘴角含笑却隐含苦涩的文人形象。画中人的气质,与她脑海中那个模糊轮廓隐隐契合,却又多了许多她未曾刻意去描绘的、深沉的情感细节。
仿佛这双手,比她的记忆更了解那个名为云凛的男人。
一幅未完的画像,已让云芷背后沁出冷汗。
这绝非“家父闲暇所授皮毛”能够解释!这些精妙至毫巅、甚至可能已在历史长河中失传的古法技艺,需要经年累月的浸淫和名师指点才能掌握。原主云芷,一个养在深闺、年方十七的官家小姐,即便天赋异禀,又从哪里学来这些?
除非……
一个被她刻意忽略的念头,再次浮上心头——画皮师。
《画皮师札记》中晦涩的记载,原主身体对画笔超乎常人的亲近与掌控,还有这仿佛与生俱来的、深不可测的古画技法……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令人心惊的可能性:云家,或者说云芷这一脉,与“绘画”本身,有着远比她想象中更深、更隐秘的渊源。这渊源,可能远超宫廷画师的范畴,触及到某种古老而神秘的传承。
父亲云凛,他知道吗?他是因为这个才被卷入“巫蛊案”吗?那场导致云家覆灭的灾祸,背后是否也隐藏着对这股神秘力量的觊觎或恐惧?
心潮起伏,难以平息。
她放下笔,走到窗边,透过缝隙望向外面被高墙分割的天空。这座王府画室,不仅囚禁了她的身体,更像一个揭开迷雾的起点。萧绝的怀疑没有错,这具身体里,确实藏着秘密。
而她,一个来自异世的灵魂,正不可避免地,被卷入这旋涡的中心。
她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云家,关于父亲云凛的过往。不能只依靠原主那些破碎而感性的记忆碎片,需要更客观、更具体的线索。
或许……可以从萧绝那里入手?
他既然在调查她,必然也调查过云家。他的手中,一定掌握着比她所知更多的信息。
只是,该如何从他口中,撬出这些信息?
云芷转过身,目光再次落回画案上那幅未完成的父亲画像。画中的云凛,眼神似乎正穿越时空,无声地凝视着她,带着未尽的嘱托与深沉的秘密。
她轻轻卷起画纸,将其小心收起。
这幅画,不能给萧绝看到。至少现在不能。
她需要重新绘制一幅画,一幅既能展现价值,又能不动声色地引导萧绝,让他主动去深入挖掘云家背景的画。
一幅关于……百花楼火灾现场,可能存在的密道或暗格的结构推测图?
思路逐渐清晰。
她重新铺开一张素纸,眼神恢复了冷静与专注。
画笔在她手中,不再仅仅是求生的工具,更成了探询真相、拨开历史迷雾的钥匙。
而这把钥匙,似乎本就属于这具身体,属于那个被湮没的“云芷”。
记忆深处,波澜乍起。
(第十一章 完)
送膳的嬷嬷早已离去,房门紧锁,窗外天色由沉黯的墨蓝逐渐转为鱼肚白,又化作白日里透过窗棂缝隙投入的、几束微尘浮动的光柱。云芷独自置身于这间华丽而空旷的画室,仿佛被遗忘在世外一角。
她没有呼唤,没有试图探寻,只是静立在巨大的画案前,目光掠过那些价值不菲的画笔与颜料,最终,落在了一张质地最为普通、未经染色的素白宣纸上。
萧绝提供了最好的工具,是一种示好,也是一种试探。她若迫不及待地使用那些珍贵的朱砂、石青、金粉,反而显得浮躁或别有用心。这最简单的素纸,恰恰最能考验真章,也最能……隐藏真实意图。
她需要作画。并非为了取悦谁,而是为了验证,为了梳理,为了在这令人窒息的寂静中,触摸某种真实——关于这具身体,关于“云芷”这个身份的真实。
深吸一口气,摒弃杂念。她执起一支中楷狼毫,指尖触及温润的笔杆时,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血肉相连般的熟悉感,自然而然地从指尖蔓延开来,顺着臂膀,直抵心口。
这不是她作为苏晴时,经年累月训练形成的肌肉记忆。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仿佛烙印在灵魂本源里的亲近与渴望。这具身体,似乎天生就是为了执笔而存在的。
她蘸饱了清水,在端砚上缓缓研磨着一锭上好的松烟墨。动作流畅,手腕稳定,研磨的圈数、力道,都带着一种近乎本能的韵律感,仿佛已重复过千万遍。黑色的墨汁在砚堂中化开,浓淡适中,油亮生光。
铺纸,镇尺压平。
她闭上眼,试图在脑海中勾勒父亲云凛的容貌。原主的记忆碎片中,关于父亲的画面大多模糊,唯有一个清瘦、温和、带着书卷气的轮廓。她依据这模糊的印象,准备落笔。
然而,当笔尖即将触及纸面的刹那,她的手腕竟不由自主地微微调整了一个角度,一种奇异的、不属于她主观意识的发力方式自然而然地涌现。笔锋侧卧,以一种极其轻盈细腻的触感擦过纸面,留下了一道由极淡至逐渐显现的墨痕,边缘带着毛茸茸的、仿佛晨曦微光般的晕染效果。
这不是她熟悉的任何现代绘画技法!这更像是……某种失传的古法晕染技巧?
云芷心中一震,笔尖悬停半空。
她凝神,再次尝试。这一次,她刻意放空了思维,不再强行控制,只是凭借着身体的本能去驱动手中的笔。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她的手腕仿佛拥有了自己的记忆,时而如蜻蜓点水,时而如老藤盘根。勾勒衣纹时,笔锋在转折处自然地产生一种“战笔”效果,线条看似微微颤抖,却充满了韧性与力量,完美地表现出布料的质感。渲染面部光影时,她竟无师自通地运用了“积墨法”,以极淡的墨色层层叠加,在鼻梁、眼眶等凸起处留下微妙的留白,使得平面的图像瞬间拥有了立体的骨感与肌肤的温润。
她画的依旧是记忆中模糊的父亲,但笔下呈现出的,却是一个眼神温和中带着忧思,嘴角含笑却隐含苦涩的文人形象。画中人的气质,与她脑海中那个模糊轮廓隐隐契合,却又多了许多她未曾刻意去描绘的、深沉的情感细节。
仿佛这双手,比她的记忆更了解那个名为云凛的男人。
一幅未完的画像,已让云芷背后沁出冷汗。
这绝非“家父闲暇所授皮毛”能够解释!这些精妙至毫巅、甚至可能已在历史长河中失传的古法技艺,需要经年累月的浸淫和名师指点才能掌握。原主云芷,一个养在深闺、年方十七的官家小姐,即便天赋异禀,又从哪里学来这些?
除非……
一个被她刻意忽略的念头,再次浮上心头——画皮师。
《画皮师札记》中晦涩的记载,原主身体对画笔超乎常人的亲近与掌控,还有这仿佛与生俱来的、深不可测的古画技法……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令人心惊的可能性:云家,或者说云芷这一脉,与“绘画”本身,有着远比她想象中更深、更隐秘的渊源。这渊源,可能远超宫廷画师的范畴,触及到某种古老而神秘的传承。
父亲云凛,他知道吗?他是因为这个才被卷入“巫蛊案”吗?那场导致云家覆灭的灾祸,背后是否也隐藏着对这股神秘力量的觊觎或恐惧?
心潮起伏,难以平息。
她放下笔,走到窗边,透过缝隙望向外面被高墙分割的天空。这座王府画室,不仅囚禁了她的身体,更像一个揭开迷雾的起点。萧绝的怀疑没有错,这具身体里,确实藏着秘密。
而她,一个来自异世的灵魂,正不可避免地,被卷入这旋涡的中心。
她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云家,关于父亲云凛的过往。不能只依靠原主那些破碎而感性的记忆碎片,需要更客观、更具体的线索。
或许……可以从萧绝那里入手?
他既然在调查她,必然也调查过云家。他的手中,一定掌握着比她所知更多的信息。
只是,该如何从他口中,撬出这些信息?
云芷转过身,目光再次落回画案上那幅未完成的父亲画像。画中的云凛,眼神似乎正穿越时空,无声地凝视着她,带着未尽的嘱托与深沉的秘密。
她轻轻卷起画纸,将其小心收起。
这幅画,不能给萧绝看到。至少现在不能。
她需要重新绘制一幅画,一幅既能展现价值,又能不动声色地引导萧绝,让他主动去深入挖掘云家背景的画。
一幅关于……百花楼火灾现场,可能存在的密道或暗格的结构推测图?
思路逐渐清晰。
她重新铺开一张素纸,眼神恢复了冷静与专注。
画笔在她手中,不再仅仅是求生的工具,更成了探询真相、拨开历史迷雾的钥匙。
而这把钥匙,似乎本就属于这具身体,属于那个被湮没的“云芷”。
记忆深处,波澜乍起。
(第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