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簸、警惕、风餐露宿的逃亡之路,终于在视野的尽头,出现了那道熟悉的、巍峨如灰色巨龙的轮廓。京城,到了。
当那座盘踞在平原之上,城楼高耸、旌旗隐约可见的巨大城池,穿过清晨薄雾,清晰地映入眼帘时,幸存下来的所有人,包括那些心如铁石的暗卫,都不由自主地、长长地舒出了一口憋闷在胸中许久的浊气。仿佛直到此刻,那萦绕在鼻尖、来自落魂坡的血腥气,才被故乡熟悉的尘土气息稍稍冲淡。紧绷了数日的神经,终于得以有片刻的、近乎虚脱的松弛。
就连马车里那位精神恍惚的真正皇子,似乎也感应到了什么,不再像前几日那般时刻蜷缩惊颤,偶尔会抬起空洞的眼睛,茫然地望向车窗外那越来越近的城郭影子。
冷风指挥着车队稍微放缓了速度,整理了一下仪容。尽管他们看起来依旧狼狈不堪——衣衫破损,带着干涸的血迹和尘土,人人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与风霜——但至少,他们活着回来了,并且带回了最重要的“货物”。
萧绝骑在马上,位于车队的最前方。他肩上的伤口已被妥善处理,换上了干净的墨色常服,外罩一件同色披风,遮掩了身形依旧的虚弱。他的背脊挺得笔直,面容恢复了惯常的冷硬与威严,唯有脸色比平日更显苍白,眼底深处残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重伤未愈的倦色。他目光平静地注视着越来越近的城门,如同远航归来的船长,审视着自己的港口。然而,那平静之下,是只有他自己才知晓的、汹涌的暗流。
云芷坐在他侧后方的马车里,轻轻掀开车帘一角,望着那座越来越近的、象征着权力与秩序的庞然大物。阳光洒在青灰色的城墙上,反射着冰冷坚硬的光泽。与离开时不同,此刻的她,心中没有半分即将回到相对安全环境的喜悦,反而像是有一块无形却无比沉重的巨石,随着距离的拉近,正一点点地、不容抗拒地压上她的心头。
离开时,她是靖王府中一个身负秘密、需要庇护却也暗藏价值的画像师。
归来时,她身边是重伤初愈、位高权重的靖王,和一个神志不清、却关乎国本的真正皇子。
而她自身,“画皮师”的能力已然多次显露,再也无法隐藏。
宫墙之内,等待她的,绝非安稳。
她仿佛已经能看到那朱红宫门之后,无数双或好奇、或审视、或忌惮、或充满恶意的眼睛。皇后一党绝不会善罢甘休,“妖女祸乱宫廷”的流言恐怕早已升级。裕王及其背后的势力,在扬州受挫,折了白墨这枚重要棋子,岂会甘心?他们必然会用更隐蔽、更狠毒的手段反扑。
还有……萧绝。
她下意识地看向前方那个挺拔而孤峭的背影。
经历了生死与共,背靠背的血战,无声的守护与托付……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合作与利用。但那又如何?他是天潢贵胄,靖亲王,手握重权,身处旋涡中心。而她,即便身负异术,归根结底,仍是罪臣之女,是游离于规则之外的“变数”。这份在生死边缘滋生出的、难以言喻的羁绊,在这重重宫阙、森严礼法之下,又将归于何处?
是会成为他的软肋,还是……他的武器?
她轻轻放下车帘,将窗外那越来越清晰的、带着压迫感的景象隔绝。车厢内光线黯淡,只有她略显急促的呼吸声。她低头,看着自己依旧有些苍白、指节处还带着些许磨伤的手。这双手,能绘骨辨凶,能绘制安抚心神的《安眠图》,也能握住他递来的、染血的匕首。
能力越大,卷入的旋涡便越深。
京城,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更加凶险的战场。
车队终于抵达了城门。守城的兵士显然早已接到命令,验看过萧绝的令牌后,立刻肃然行礼,迅速放行,不敢有丝毫盘查与耽搁。
车轮碾过京城的青石板路,发出与荒野土路截然不同的、沉闷而规律的辘辘声响。街道两旁是熟悉的商铺、酒楼、行人……一切都仿佛与他们离开时别无二致,繁华,有序,带着帝都特有的、浮于表面的安宁。
但这种安宁,却让云芷感到一种更深的不安。仿佛暴风雨来临前,那令人窒息的平静。
萧绝策马入城,目光扫过街道,面容依旧冷峻,没有任何表情。但他握着缰绳的手,指节微微收紧了些许。
他同样能感受到那无形的压力。带回真皇子,只是掀开了阴谋的一角。接下来,朝堂之上的博弈,后宫之中的暗斗,对裕王及其党羽的清算,以及对身边这个身份特殊、能力诡谲的女子的安置……每一件,都比扬州的明刀明枪更加复杂,更加考验人心与智慧。
他甚至能预料到,很快,便会有无数道或明或暗的视线,聚焦到他的靖王府,聚焦到……他身后的那辆马车上。
“直接回府。”他沉声对冷风下令,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是!”
车队没有停留,穿过依旧有些清冷的街道,向着靖王府的方向疾驰而去。
云芷靠在车厢壁上,闭上眼,能清晰地听到自己有些过快的心跳声。
京城在望,归途已尽。
而真正的征途,或许,才刚刚开始。
宫门深似海,这一次,她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局中人。
(第九十八章 完)
---
当那座盘踞在平原之上,城楼高耸、旌旗隐约可见的巨大城池,穿过清晨薄雾,清晰地映入眼帘时,幸存下来的所有人,包括那些心如铁石的暗卫,都不由自主地、长长地舒出了一口憋闷在胸中许久的浊气。仿佛直到此刻,那萦绕在鼻尖、来自落魂坡的血腥气,才被故乡熟悉的尘土气息稍稍冲淡。紧绷了数日的神经,终于得以有片刻的、近乎虚脱的松弛。
就连马车里那位精神恍惚的真正皇子,似乎也感应到了什么,不再像前几日那般时刻蜷缩惊颤,偶尔会抬起空洞的眼睛,茫然地望向车窗外那越来越近的城郭影子。
冷风指挥着车队稍微放缓了速度,整理了一下仪容。尽管他们看起来依旧狼狈不堪——衣衫破损,带着干涸的血迹和尘土,人人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与风霜——但至少,他们活着回来了,并且带回了最重要的“货物”。
萧绝骑在马上,位于车队的最前方。他肩上的伤口已被妥善处理,换上了干净的墨色常服,外罩一件同色披风,遮掩了身形依旧的虚弱。他的背脊挺得笔直,面容恢复了惯常的冷硬与威严,唯有脸色比平日更显苍白,眼底深处残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重伤未愈的倦色。他目光平静地注视着越来越近的城门,如同远航归来的船长,审视着自己的港口。然而,那平静之下,是只有他自己才知晓的、汹涌的暗流。
云芷坐在他侧后方的马车里,轻轻掀开车帘一角,望着那座越来越近的、象征着权力与秩序的庞然大物。阳光洒在青灰色的城墙上,反射着冰冷坚硬的光泽。与离开时不同,此刻的她,心中没有半分即将回到相对安全环境的喜悦,反而像是有一块无形却无比沉重的巨石,随着距离的拉近,正一点点地、不容抗拒地压上她的心头。
离开时,她是靖王府中一个身负秘密、需要庇护却也暗藏价值的画像师。
归来时,她身边是重伤初愈、位高权重的靖王,和一个神志不清、却关乎国本的真正皇子。
而她自身,“画皮师”的能力已然多次显露,再也无法隐藏。
宫墙之内,等待她的,绝非安稳。
她仿佛已经能看到那朱红宫门之后,无数双或好奇、或审视、或忌惮、或充满恶意的眼睛。皇后一党绝不会善罢甘休,“妖女祸乱宫廷”的流言恐怕早已升级。裕王及其背后的势力,在扬州受挫,折了白墨这枚重要棋子,岂会甘心?他们必然会用更隐蔽、更狠毒的手段反扑。
还有……萧绝。
她下意识地看向前方那个挺拔而孤峭的背影。
经历了生死与共,背靠背的血战,无声的守护与托付……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合作与利用。但那又如何?他是天潢贵胄,靖亲王,手握重权,身处旋涡中心。而她,即便身负异术,归根结底,仍是罪臣之女,是游离于规则之外的“变数”。这份在生死边缘滋生出的、难以言喻的羁绊,在这重重宫阙、森严礼法之下,又将归于何处?
是会成为他的软肋,还是……他的武器?
她轻轻放下车帘,将窗外那越来越清晰的、带着压迫感的景象隔绝。车厢内光线黯淡,只有她略显急促的呼吸声。她低头,看着自己依旧有些苍白、指节处还带着些许磨伤的手。这双手,能绘骨辨凶,能绘制安抚心神的《安眠图》,也能握住他递来的、染血的匕首。
能力越大,卷入的旋涡便越深。
京城,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更加凶险的战场。
车队终于抵达了城门。守城的兵士显然早已接到命令,验看过萧绝的令牌后,立刻肃然行礼,迅速放行,不敢有丝毫盘查与耽搁。
车轮碾过京城的青石板路,发出与荒野土路截然不同的、沉闷而规律的辘辘声响。街道两旁是熟悉的商铺、酒楼、行人……一切都仿佛与他们离开时别无二致,繁华,有序,带着帝都特有的、浮于表面的安宁。
但这种安宁,却让云芷感到一种更深的不安。仿佛暴风雨来临前,那令人窒息的平静。
萧绝策马入城,目光扫过街道,面容依旧冷峻,没有任何表情。但他握着缰绳的手,指节微微收紧了些许。
他同样能感受到那无形的压力。带回真皇子,只是掀开了阴谋的一角。接下来,朝堂之上的博弈,后宫之中的暗斗,对裕王及其党羽的清算,以及对身边这个身份特殊、能力诡谲的女子的安置……每一件,都比扬州的明刀明枪更加复杂,更加考验人心与智慧。
他甚至能预料到,很快,便会有无数道或明或暗的视线,聚焦到他的靖王府,聚焦到……他身后的那辆马车上。
“直接回府。”他沉声对冷风下令,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是!”
车队没有停留,穿过依旧有些清冷的街道,向着靖王府的方向疾驰而去。
云芷靠在车厢壁上,闭上眼,能清晰地听到自己有些过快的心跳声。
京城在望,归途已尽。
而真正的征途,或许,才刚刚开始。
宫门深似海,这一次,她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局中人。
(第九十八章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