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赵家被抄-《家族修仙:从种土豆开始》

  的一声巨响,铜棍被劈飞,但刘麻子也被震得踉跄后退。

  就在这电光火石间,吴国华已经欺身近前,一记浪卷千堆雪重重轰在刘麻子胸口!

  咔嚓!

  胸骨碎裂的声音清晰可闻。刘麻子喷出一口鲜血,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九品……后期?!

  吴国华哪会给他喘息之机,紧接着一记惊涛拍岸,拳头如重锤般砸在刘麻子太阳穴上。

  这位作恶多端的土匪头子连惨叫都没发出,就像破麻袋一样栽倒在地,再也没了气息。

  另一边,战斗也接近尾声。父亲和二叔背靠背站着,周围倒了五六个喽啰;

  祖母领着女眷们用扶柳拳加上软剑抽得土匪哭爹喊娘;

  特别是祖父,老人家烟杆舞得虎虎生风,专打人穴位,被他放倒的土匪个个口吐白沫,抽搐不已。

  留一个活口!吴国华高喊一声。最后一个站着的土匪见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好汉饶命!小的只是奉命行事啊!

  吴文武一把揪起那喽啰:说!谁指使你们来的?

  喽啰抖如筛糠:是……是赵老爷……不不,是赵志林那王八蛋!他说吴家有钱没靠山,让我们来……

  话未说完,赵家大院的门突然打开,赵志林带着几个家丁走出来,故作惊讶:哎呀!这不是黑风寨的好汉吗?怎么……

  他的表演戛然而止——月光下,吴家人个个杀气腾腾,地上横七竖八躺着土匪的尸体,而刘麻子的脑袋已经被吴文武踩在脚下。

  赵老爷,祖父吴九隆慢悠悠地磕了磕烟锅,好巧啊。

  赵志林脸色惨白,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吴……吴老哥,这是……

  吴文武将刘麻子的尸体扔到赵志林脚下:好汉,还给你!

  赵志林腿一软,差点坐倒在地。他强撑着笑脸:误会……都是误会……

  误会?吴国华冷笑一声,取出一封信,那这封你写给黑风寨大当家的信,也是误会?

  这是吴文武刚刚从黑风寨三当家的身上搜到的。

  赵志林面如死灰,突然转身就往院里跑。想跑?二叔吴文章一个箭步上前,钢叉抵住赵志林后心。

  饶命啊!赵志林扑通跪下,涕泪横流,我愿赔钱……赔地……只求留我一命……

  村民们被厮杀声惊醒,陆续围拢过来。而吴家的女眷已经回家去了,其他人的武器也收了起来。

  当村民们看清地上土匪的尸体和被擒的赵志林时,顿时炸开了锅。

  天杀的赵扒皮!引土匪来害人!

  多亏吴家三爷,不然咱们都得遭殃!

  打死他!为往年被害的乡亲报仇!

  群情激愤,眼看就要失控。

  祖父抬手示意大家安静:乡亲们,赵志林勾结土匪,罪证确凿。按大梁律,当送官查办!

  对!送官!

  让他吃牢饭!

  抄了他的家!

  在村民的欢呼声中,赵志林像条死狗一样被捆了起来。

  吴国华走到三叔身边,低声道:三叔,你那个武馆师兄不是说,县令大人正在剿匪吗?这份功劳……

  三叔眼睛一亮:妙啊!咱们把赵志林和土匪尸体一并送官,既能除掉这个祸害,又能搭上县令这条线!

  天色渐亮,吴文武直接跑路去县城报官。

  “将赵家的人关押起来吧,还可以给村民分一些粮食。”吴国华走到刘村正的身边小声说。

  刘村正顿时一惊,惊诧地看了吴国华一眼,随后走到吴九隆身边与他商量。

  很快,在吴家的带领下,赵家所有人都被关押了起来,同时打开了他们的地窖和粮仓。

  “天杀的赵地主,家里的粮食都发霉了也不肯低价卖给我们。”

  当村民们看到赵家地窖里面那些成堆的发霉的粮食,纷纷更加愤怒了,因为有些粮食显然已经存了五六年。

  但是,这些年来,村里每年都会饿死人,每年都会有人卖儿卖女,这让大家更恨赵家人了。

  随后,村正组织大家将赵家的好粮食全分了,每家都分到了五六百斤,而吴家分到了五千多斤。

  此外,从赵家抄出来的银票和银两足有一千多两,另外还有二十多贯铜钱,吴家独得了所有银票与银两,将铜钱分给了村民们。

  等到中午时分,县里的几个捕快骑马赶来时,赵家的一切都被分掉了,而赵志林一家人也与黑风寨三当家的尸体一起被押送到县里大牢。

  返回的时候,吴家给了带队的捕头马兴华六百两银票,说是从赵家抄来的,交给县令大人。

  几天之后,县令让马捕头送来了赵家的数十亩良田地契:“县令大人说,吴家立了大功,这是奖励给吴家的。另外,赵家村从此改名吴家村。”

  而有了这些良田,吴国华以后种田的土地就更多了,以后的变异灵稻可以种植更方的面积了。

  中午,吴家大院里,热气腾腾的土豆粥配上腌菜,简单却营养十足。

  痛快!三叔啃着土豆,眉飞色舞,那刘麻子也算号人物,可惜遇上了咱们吴家!

  不可轻敌,祖父敲了敲烟锅,这次是咱们准备充分。若土匪来得再多些……

  吴国华点点头:爷说得对。那刘麻子只是黑风寨的三当家,可能他们的大当家与二当家更厉害,咱们还得加紧练功。

  正说着,院外传来嘈杂声。老村正带着几十个村民站在门口,手里提着鸡鸭鱼肉、新米鲜果。

  吴老爷!老村正颤巍巍地行礼,乡亲们一点心意,谢您家大恩!

  祖父连忙扶起老人:使不得使不得!都是乡里乡亲的……

  您要不收,老村正固执地说,就是看不起我们!

  推让不过,吴家只好收下部分礼物。还有人送来自家孩子,说要给吴家当长工。

  长工就不必了,吴国华笑着说,不过咱们的识字班和武训班可以扩大些。愿意学的,不论老少,都来!

  消息传开,全村欢腾。往年的这个时候,正是青黄不接、卖儿卖女的季节。

  如今有了吴家帮衬,不仅无人挨饿,孩子们还能读书习武,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