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中,吴必安与吴必飞身着崭新的、象征着太阿仙宗外门弟子身份的淡青色制式法袍,走了出来。
法袍材质非凡,似丝非丝,似帛非帛,触手温凉,其上以银线绣着简单的云纹,随着步履移动,隐隐有灵光流转,更衬得二人身形挺拔,气度不凡。
他们腰间各自悬着一枚温润白玉制成的身份令牌,上面刻着他们的名字和“太阿外门”四个古朴小字。
族长吴镇元亲自上前,拍了拍两个孙儿的肩膀,浑浊的老眼中闪烁着激动与自豪的泪光。
父母更是眼眶通红,强忍着不舍,一遍遍地整理着儿子本已十分平整的衣袍。周围的叔伯婶娘、兄弟姐妹们,目光中充满了羡慕、祝福以及一种与有荣焉的激动。
“安儿,飞儿,此去仙宗,前程远大,务必珍重!”族长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期许。
“孩儿定不负家族所托!”吴必安与吴必飞齐齐躬身,声音坚定。
这时,天际传来一声清越的鹤唳(或者说类似某种灵禽的鸣叫),只见一艘长约十丈、通体流转着青蒙蒙光华的梭形仙舟,在一位面无表情的太阿仙宗执事驾驭下,缓缓降落在宅院上空,悬停不动,投下一片阴影,也带来了令人心旷神怡的浓郁灵气。
两人最后看了一眼熟悉的宅院,看了一眼人群中强忍泪水的父母,看了一眼目光复杂却带着鼓励的兄弟姐妹,然后毅然转身,足下轻轻一点,身形便如羽毛般轻盈地飘起,稳稳落在仙舟甲板之上。
那执事见人已到齐,也不多言,法诀一引,仙舟顿时被一层柔和的光罩包裹,旋即化作一道青色流光,撕裂长空,朝着南方那云雾缭绕、殿宇连绵若隐若现的太阿仙宗群山深处疾驰而去,眨眼间便消失在众人仰望的视线尽头。
仙舟速度极快,脚下山河飞速后退。
吴必安和吴必飞站在舟舷边,望着下方变得渺小的临仙城和远处无边无际的山川大地,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一丝离家的怅惘。
他们初入宗门,一切按部就班。
领取了基本的物资,分配了简陋但灵气尚可的临时住所,然后便是熟悉外门环境,并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新弟子引导任务,以赚取最初的贡献点,并更快地融入宗门。
这一日,两人正于外门执事堂那宽敞恢宏的大殿内,仰头翻阅着悬浮于半空、由灵光凝聚而成的巨大任务玉璧。
玉璧之上,一条条任务信息滚动浮现,琳琅满目,从照料药园、清扫丹房、协助炼器,到猎杀低阶妖兽、探索特定区域、甚至一些护送、寻物之类的杂事,应有尽有,后面标注的贡献点要求也各不相同,看得两人眼花缭乱。
正当他们仔细权衡,选择适合自己当前能力的任务时,一道淡黄色的传讯符如同灵动的蝴蝶,穿过熙攘的人群,精准地飞到吴必安面前,悬停不动,上面散发出的灵力波动带着一丝熟悉的家族印记。
吴必安伸手触碰,符箓中立刻传来父亲吴国华那沉稳中带着一丝急切的声音:“安儿,飞儿,速来家族租赁的‘听竹小院’,有要事相商。”
两人对视一眼,不敢怠慢,立刻向执事师兄告假,匆匆离开喧闹的执事堂,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山路,赶往位于太阿仙城外围、相对僻静区域的听竹小院。
小院不大,环境清幽,周围种植着一片细密的紫纹灵竹,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带有凝神静气之效。
吴国华早已在小院正堂等候。他身着藏青色常服,背负双手,站在窗前,望着院中摇曳的竹影,眉头微蹙,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异常锐利。
他挥手屏退了在院中伺候的凡人仆役,随即从袖中取出几面小巧的阵旗,手掐法诀,迅速在房间四周布下了一道隔音结界,淡蓝色的光幕一闪而逝,将内外声音彻底隔绝。
“父亲(大伯)。”吴必安与吴必飞步入堂内,齐齐躬身行礼。他们能感觉到,父亲今日的神色比往日更加严肃,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凝重的气氛。
吴国华目光扫过儿子与侄儿。
短短时日,两人身上的青涩之气褪去了不少,气息虽然因为初入陌生环境而略有些浮动,但眼神已然更加坚定,身形在法袍的衬托下也显得更加挺拔,这让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他沉声道:“安儿,飞儿,你二人既已安稳入门,初步适应了此地环境,当需目光放远,为家族长远计。”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我与你太爷爷,以及几位爷爷商议过,现有一项紧要任务,关乎我吴家未来根基与传承,需你二人尽快设法接下。”
“父亲请吩咐!孩儿万死不辞!”吴必安与吴必飞感受到话语中的分量,神色一凛,再次躬身,声音斩钉截铁。
吴国华走到桌旁,手指蘸了蘸杯中灵茶,在光滑的檀木桌面上写下了四个字——镇守飞升台。
“镇守飞升台?”吴必飞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脸上露出一丝疑惑。
他确实在任务玉璧上见过这个任务,印象中贡献点给得不高,而且标注的地点偏僻,灵气浓度也远不如外门主区域,通常只有那些修为常年难有寸进、心灰意冷,或者不小心得罪了人、被刻意排挤的外门弟子,才会无奈选择前去,在宗门内公认是个清苦无比的闲职、苦差事。
吴国华看出他们的疑惑,解释道:“此任务看似清苦,无人问津,却正合我吴家眼下所需。
你二人初入宗门,修为尚浅,根基未稳,宗门内派系林立,关系错综复杂,不宜过早卷入内门弟子或某些势力的纷争漩涡。
那飞升台,远离宗门权力中心,事务清闲,正好借此避祸,韬光养晦,默默提升实力。”
法袍材质非凡,似丝非丝,似帛非帛,触手温凉,其上以银线绣着简单的云纹,随着步履移动,隐隐有灵光流转,更衬得二人身形挺拔,气度不凡。
他们腰间各自悬着一枚温润白玉制成的身份令牌,上面刻着他们的名字和“太阿外门”四个古朴小字。
族长吴镇元亲自上前,拍了拍两个孙儿的肩膀,浑浊的老眼中闪烁着激动与自豪的泪光。
父母更是眼眶通红,强忍着不舍,一遍遍地整理着儿子本已十分平整的衣袍。周围的叔伯婶娘、兄弟姐妹们,目光中充满了羡慕、祝福以及一种与有荣焉的激动。
“安儿,飞儿,此去仙宗,前程远大,务必珍重!”族长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期许。
“孩儿定不负家族所托!”吴必安与吴必飞齐齐躬身,声音坚定。
这时,天际传来一声清越的鹤唳(或者说类似某种灵禽的鸣叫),只见一艘长约十丈、通体流转着青蒙蒙光华的梭形仙舟,在一位面无表情的太阿仙宗执事驾驭下,缓缓降落在宅院上空,悬停不动,投下一片阴影,也带来了令人心旷神怡的浓郁灵气。
两人最后看了一眼熟悉的宅院,看了一眼人群中强忍泪水的父母,看了一眼目光复杂却带着鼓励的兄弟姐妹,然后毅然转身,足下轻轻一点,身形便如羽毛般轻盈地飘起,稳稳落在仙舟甲板之上。
那执事见人已到齐,也不多言,法诀一引,仙舟顿时被一层柔和的光罩包裹,旋即化作一道青色流光,撕裂长空,朝着南方那云雾缭绕、殿宇连绵若隐若现的太阿仙宗群山深处疾驰而去,眨眼间便消失在众人仰望的视线尽头。
仙舟速度极快,脚下山河飞速后退。
吴必安和吴必飞站在舟舷边,望着下方变得渺小的临仙城和远处无边无际的山川大地,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一丝离家的怅惘。
他们初入宗门,一切按部就班。
领取了基本的物资,分配了简陋但灵气尚可的临时住所,然后便是熟悉外门环境,并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新弟子引导任务,以赚取最初的贡献点,并更快地融入宗门。
这一日,两人正于外门执事堂那宽敞恢宏的大殿内,仰头翻阅着悬浮于半空、由灵光凝聚而成的巨大任务玉璧。
玉璧之上,一条条任务信息滚动浮现,琳琅满目,从照料药园、清扫丹房、协助炼器,到猎杀低阶妖兽、探索特定区域、甚至一些护送、寻物之类的杂事,应有尽有,后面标注的贡献点要求也各不相同,看得两人眼花缭乱。
正当他们仔细权衡,选择适合自己当前能力的任务时,一道淡黄色的传讯符如同灵动的蝴蝶,穿过熙攘的人群,精准地飞到吴必安面前,悬停不动,上面散发出的灵力波动带着一丝熟悉的家族印记。
吴必安伸手触碰,符箓中立刻传来父亲吴国华那沉稳中带着一丝急切的声音:“安儿,飞儿,速来家族租赁的‘听竹小院’,有要事相商。”
两人对视一眼,不敢怠慢,立刻向执事师兄告假,匆匆离开喧闹的执事堂,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山路,赶往位于太阿仙城外围、相对僻静区域的听竹小院。
小院不大,环境清幽,周围种植着一片细密的紫纹灵竹,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带有凝神静气之效。
吴国华早已在小院正堂等候。他身着藏青色常服,背负双手,站在窗前,望着院中摇曳的竹影,眉头微蹙,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异常锐利。
他挥手屏退了在院中伺候的凡人仆役,随即从袖中取出几面小巧的阵旗,手掐法诀,迅速在房间四周布下了一道隔音结界,淡蓝色的光幕一闪而逝,将内外声音彻底隔绝。
“父亲(大伯)。”吴必安与吴必飞步入堂内,齐齐躬身行礼。他们能感觉到,父亲今日的神色比往日更加严肃,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凝重的气氛。
吴国华目光扫过儿子与侄儿。
短短时日,两人身上的青涩之气褪去了不少,气息虽然因为初入陌生环境而略有些浮动,但眼神已然更加坚定,身形在法袍的衬托下也显得更加挺拔,这让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他沉声道:“安儿,飞儿,你二人既已安稳入门,初步适应了此地环境,当需目光放远,为家族长远计。”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我与你太爷爷,以及几位爷爷商议过,现有一项紧要任务,关乎我吴家未来根基与传承,需你二人尽快设法接下。”
“父亲请吩咐!孩儿万死不辞!”吴必安与吴必飞感受到话语中的分量,神色一凛,再次躬身,声音斩钉截铁。
吴国华走到桌旁,手指蘸了蘸杯中灵茶,在光滑的檀木桌面上写下了四个字——镇守飞升台。
“镇守飞升台?”吴必飞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脸上露出一丝疑惑。
他确实在任务玉璧上见过这个任务,印象中贡献点给得不高,而且标注的地点偏僻,灵气浓度也远不如外门主区域,通常只有那些修为常年难有寸进、心灰意冷,或者不小心得罪了人、被刻意排挤的外门弟子,才会无奈选择前去,在宗门内公认是个清苦无比的闲职、苦差事。
吴国华看出他们的疑惑,解释道:“此任务看似清苦,无人问津,却正合我吴家眼下所需。
你二人初入宗门,修为尚浅,根基未稳,宗门内派系林立,关系错综复杂,不宜过早卷入内门弟子或某些势力的纷争漩涡。
那飞升台,远离宗门权力中心,事务清闲,正好借此避祸,韬光养晦,默默提升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