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吏常抓的方子里,有三位药加了曼陀罗粉。”
林墨雪将药包摊在账房的桐木桌上,指尖点着其中几味晒干的草叶根茎。灯火将她侧脸映得半明半暗,声音压得低,却字字清晰:“分量极轻,长期服用会致人昏沉麻木,心智渐失。若突然加重剂量,足以让人癫狂自戕。”
沈砚秋盯着那几味药,没作声。窗外夜色浓得化不开,县衙后院只零星几点灯笼光晕,远处打更的梆子声隔墙传来,闷闷的。
周老憨喉咙发紧:“是药铺的人动的手脚?”
“药铺掌柜说,方子是王书吏自己带来的,一直照方抓药。”林墨雪捻起一点曼陀罗粉,“但这味药炮制的手法……不是本地药铺惯用的路数。倒像是军中伤药里混入的迷魂散,药性更烈。”
苏清鸢忽然抬头:“王府捐银的票号,我查到了。”
她将一张墨迹未干的纸推过来,上面列着几家银号名称。“这笔银子不是从王府公账走的,出自‘裕泰隆’——陕西巡抚衙门惯用的那家。”
屋内霎时一静。周老憨猛地攥紧刀柄,骨节发出轻微响动。
沈砚秋目光仍落在那些药材上,半晌,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轻叩两下。“刘司吏,”他忽然转向缩在角落的账房司吏,“王书吏平日与巡抚衙门的人,可有往来?”
刘司吏白着脸摇头:“下官、下官没见……”
“再想。”沈砚秋声音不高,却让刘司吏打了个寒噤,“不必是明面上的来往。可有巡抚衙门的旧相识调任米脂?或是王书吏近年提拔的吏员里,有无背景特殊之人?”
刘司吏冷汗涔涔而下,忽然道:“有……有个叫孙卯的,去年从延安府调来,在王书吏手下管仓廪册。他、他舅父好像在巡抚衙门当差……”
“孙卯现在何处?”
“今夜……今夜该他值宿仓廪班房。”
沈砚秋站起身。灯火将他影子拉得细长,投在身后墙壁上,随烛焰轻轻晃动。“周老憨,”他声音沉静,“带两个人,现在去‘请’孙卯。别惊动旁人。”
周老憨领命欲走,沈砚秋又补了一句:“若他不在班房,立刻去东城水门——尤其是废弃的漕运货栈。”
---
子时过半,米脂东城水门附近一片死寂。废弃的货栈临河而建,木制栈桥大半朽坏,在夜风里发出细微的“嘎吱”声。河面飘来湿腐的水汽,混着货栈里积年尘灰的味道。
周老憨带着两名亲信乡勇伏在货栈对面的民房屋顶,紧盯着那扇虚掩的木门。约莫一炷香后,门缝里透出一点微光——不是灯笼,倒像夜行用的烛筒,光晕拢得极窄。
三条黑影悄无声息地翻下屋顶,贴着墙根逼近货栈。周老憨打了个手势,一名乡勇绕向后窗,另一人守住门口,他则深吸一口气,猛地踹开木门!
“咔嚓”一声朽木断裂的脆响。货栈内烛火应声而灭,黑暗中只听衣袂翻飞和短促的闷哼。周老憨凭记忆扑向刚才光亮的方位,手肘狠狠撞上一具温热的躯体,随即腰间钢刀出鞘,横架在对方颈上。
“点灯!”
留守门口的乡勇迅速燃起火折子。昏黄光线下,只见孙卯被反剪双臂按在地上,嘴角渗血,旁边还瘫着个被敲晕的矮壮汉子,脚边散落着绳索和麻袋。
周老憨刀锋往孙卯颈间压了压:“王书吏人在哪?”
孙卯梗着脖子不吭声,眼神却惶急地往货栈深处瞟。那里堆着破旧的麻包,散发出一股霉味。周老憨使个眼色,乡勇上前扒开几个麻包,露出底下半昏迷的王书吏——官袍被扒了,只着中衣,嘴里塞着破布,手腕脚踝都被牛筋绳勒得发紫。
“灭口?”周老憨冷笑,刀背拍了拍孙卯的脸,“巡抚衙门的手笔,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糙了?”
孙卯猛地瞪大眼:“你胡说什么!是王书吏自己贪墨事发,畏罪潜逃……”
“贪墨?”周老憨从怀里摸出那包曼陀罗粉,抖开在孙卯眼前,“这也是他自个儿吃的?你们先是拿住他贪墨的把柄,用药控住他心神,逼他盗钥匙、开粮仓。事成后要么让他‘自尽’,要么像现在这样——伪装成携款潜逃,被同伙黑吃黑?”
他每说一句,孙卯脸色就白一分,到最后几乎面无人色:“你、你血口喷人……”
“是不是血口,去了县衙大牢再说。”周老憨揪住他衣领将人提起,对乡勇道,“把王书吏弄醒,小心些,他身子虚。”
乡勇刚取下王书吏口中的破布,喂了半囊清水,他却突然剧烈抽搐起来,眼球上翻,喉间发出“嗬嗬”的怪响。
“不好!”周老憨扑过去捏住他下颌,却见王书吏嘴角溢出白沫,身体僵直,不过几息工夫就没了声息。
林墨雪验尸时,天色已蒙蒙亮。她指尖从王书吏耳后一处极细微的针孔移开,神色凝重:“是剧毒,见血封喉。应该在我们破门前就中了暗器。”
周老憨一拳砸在货栈木柱上,簌簌落下不少灰尘。“还有同伙藏在暗处……”他牙关紧咬,“是我们打草惊蛇了。”
“不。”沈砚秋不知何时站在货栈门口,晨光将他身影勾勒得清晰。他扫过地上王书吏的尸身,目光最终落在面如死灰的孙卯身上。
“蛇已经引出来了。”
他走到孙卯面前,俯身捡起地上那枚细如牛毛的毒针,对着渐亮的天光看了看。
“现在,该看看是哪条蛇,急着灭口了。”
林墨雪将药包摊在账房的桐木桌上,指尖点着其中几味晒干的草叶根茎。灯火将她侧脸映得半明半暗,声音压得低,却字字清晰:“分量极轻,长期服用会致人昏沉麻木,心智渐失。若突然加重剂量,足以让人癫狂自戕。”
沈砚秋盯着那几味药,没作声。窗外夜色浓得化不开,县衙后院只零星几点灯笼光晕,远处打更的梆子声隔墙传来,闷闷的。
周老憨喉咙发紧:“是药铺的人动的手脚?”
“药铺掌柜说,方子是王书吏自己带来的,一直照方抓药。”林墨雪捻起一点曼陀罗粉,“但这味药炮制的手法……不是本地药铺惯用的路数。倒像是军中伤药里混入的迷魂散,药性更烈。”
苏清鸢忽然抬头:“王府捐银的票号,我查到了。”
她将一张墨迹未干的纸推过来,上面列着几家银号名称。“这笔银子不是从王府公账走的,出自‘裕泰隆’——陕西巡抚衙门惯用的那家。”
屋内霎时一静。周老憨猛地攥紧刀柄,骨节发出轻微响动。
沈砚秋目光仍落在那些药材上,半晌,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轻叩两下。“刘司吏,”他忽然转向缩在角落的账房司吏,“王书吏平日与巡抚衙门的人,可有往来?”
刘司吏白着脸摇头:“下官、下官没见……”
“再想。”沈砚秋声音不高,却让刘司吏打了个寒噤,“不必是明面上的来往。可有巡抚衙门的旧相识调任米脂?或是王书吏近年提拔的吏员里,有无背景特殊之人?”
刘司吏冷汗涔涔而下,忽然道:“有……有个叫孙卯的,去年从延安府调来,在王书吏手下管仓廪册。他、他舅父好像在巡抚衙门当差……”
“孙卯现在何处?”
“今夜……今夜该他值宿仓廪班房。”
沈砚秋站起身。灯火将他影子拉得细长,投在身后墙壁上,随烛焰轻轻晃动。“周老憨,”他声音沉静,“带两个人,现在去‘请’孙卯。别惊动旁人。”
周老憨领命欲走,沈砚秋又补了一句:“若他不在班房,立刻去东城水门——尤其是废弃的漕运货栈。”
---
子时过半,米脂东城水门附近一片死寂。废弃的货栈临河而建,木制栈桥大半朽坏,在夜风里发出细微的“嘎吱”声。河面飘来湿腐的水汽,混着货栈里积年尘灰的味道。
周老憨带着两名亲信乡勇伏在货栈对面的民房屋顶,紧盯着那扇虚掩的木门。约莫一炷香后,门缝里透出一点微光——不是灯笼,倒像夜行用的烛筒,光晕拢得极窄。
三条黑影悄无声息地翻下屋顶,贴着墙根逼近货栈。周老憨打了个手势,一名乡勇绕向后窗,另一人守住门口,他则深吸一口气,猛地踹开木门!
“咔嚓”一声朽木断裂的脆响。货栈内烛火应声而灭,黑暗中只听衣袂翻飞和短促的闷哼。周老憨凭记忆扑向刚才光亮的方位,手肘狠狠撞上一具温热的躯体,随即腰间钢刀出鞘,横架在对方颈上。
“点灯!”
留守门口的乡勇迅速燃起火折子。昏黄光线下,只见孙卯被反剪双臂按在地上,嘴角渗血,旁边还瘫着个被敲晕的矮壮汉子,脚边散落着绳索和麻袋。
周老憨刀锋往孙卯颈间压了压:“王书吏人在哪?”
孙卯梗着脖子不吭声,眼神却惶急地往货栈深处瞟。那里堆着破旧的麻包,散发出一股霉味。周老憨使个眼色,乡勇上前扒开几个麻包,露出底下半昏迷的王书吏——官袍被扒了,只着中衣,嘴里塞着破布,手腕脚踝都被牛筋绳勒得发紫。
“灭口?”周老憨冷笑,刀背拍了拍孙卯的脸,“巡抚衙门的手笔,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糙了?”
孙卯猛地瞪大眼:“你胡说什么!是王书吏自己贪墨事发,畏罪潜逃……”
“贪墨?”周老憨从怀里摸出那包曼陀罗粉,抖开在孙卯眼前,“这也是他自个儿吃的?你们先是拿住他贪墨的把柄,用药控住他心神,逼他盗钥匙、开粮仓。事成后要么让他‘自尽’,要么像现在这样——伪装成携款潜逃,被同伙黑吃黑?”
他每说一句,孙卯脸色就白一分,到最后几乎面无人色:“你、你血口喷人……”
“是不是血口,去了县衙大牢再说。”周老憨揪住他衣领将人提起,对乡勇道,“把王书吏弄醒,小心些,他身子虚。”
乡勇刚取下王书吏口中的破布,喂了半囊清水,他却突然剧烈抽搐起来,眼球上翻,喉间发出“嗬嗬”的怪响。
“不好!”周老憨扑过去捏住他下颌,却见王书吏嘴角溢出白沫,身体僵直,不过几息工夫就没了声息。
林墨雪验尸时,天色已蒙蒙亮。她指尖从王书吏耳后一处极细微的针孔移开,神色凝重:“是剧毒,见血封喉。应该在我们破门前就中了暗器。”
周老憨一拳砸在货栈木柱上,簌簌落下不少灰尘。“还有同伙藏在暗处……”他牙关紧咬,“是我们打草惊蛇了。”
“不。”沈砚秋不知何时站在货栈门口,晨光将他身影勾勒得清晰。他扫过地上王书吏的尸身,目光最终落在面如死灰的孙卯身上。
“蛇已经引出来了。”
他走到孙卯面前,俯身捡起地上那枚细如牛毛的毒针,对着渐亮的天光看了看。
“现在,该看看是哪条蛇,急着灭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