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姐的业务(九)
“老张面馆”的日子,像一架永不停歇的沉重石磨,吱吱呀呀地碾过时间。王姐成了这架石磨上沉默而稳固的零件。天未亮透,她就在后厨冰冷的水池边,与堆积如山的油腻碗碟搏斗。冻得发红发僵的手指在刺骨的冷水和滑腻的洗洁精泡沫里反复浸泡,裂开细小的口子,又被油污和碱水腌渍得火辣辣地疼。早市忙完,择菜、剥蒜、刮土豆皮,指尖很快被染成各种难以洗去的颜色。午市的碗山更高,油腻更重,前厅催促的吆喝声隔着门帘砸进来,如同鞭子抽在背上。傍晚收市,拖洗油腻滑溜的地面,收拾狼藉的灶台,最后才能钻进后面那个堆满杂物、只容得下一张行军床的小仓库。
日子单调、沉重、看不到尽头。身体的疲惫像湿透的棉袄,沉沉地裹着她。但奇怪的是,王姐灰败的脸上,那种死寂的空洞反而淡了些。或许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榨干了所有胡思乱想的精力,或许是厨房里弥漫的、粗粝却实在的烟火气,一点点驱散了心底最深处的寒气。她依旧沉默,话极少,眼神平静得近乎麻木,但干活时,动作却透着一股被生活反复捶打后、近乎本能的沉稳和韧劲。
那只磕碰得不成样子的旧保温杯,成了她在油腻忙碌中唯一的锚点。清晨灌满滚烫的开水,放在洗碗池旁的角落里。杯壁很快蒙上水汽和油污,模糊不清。只有在短暂的喘息间隙,她才会拧开杯盖,顾不上烫,咕咚咕咚灌下几大口,滚烫的液体滑过喉咙,带来短暂却真实的暖意,驱散指尖的冰冷和身体的疲惫。那杯口边缘深深的磕痕,在油污和水渍的覆盖下,依旧清晰可见。
老张对她的态度,也如同这面馆油腻的地面,被日复一日的劳作磨平了最初的审视和警惕。他依旧粗声大气,催活骂人毫不客气,但骂完,有时会顺手把中午卖剩下的、肉臊子格外多的那碗面推到她面前。那个壮实的女帮工刘姐,刀子嘴豆腐心,看王姐冻得手指开裂,不知从哪里翻出一盒廉价的蛤蜊油扔给她:“抹点!看着都瘆人!别耽误干活!”
日子就在这油腻、嘈杂、带着汗味和食物气息的方寸之地里,沉重而缓慢地流淌。直到一个异常寒冷的冬夜。
雪停了,但风更大了,刮在脸上像刀子。前厅早已没了客人,卷闸门拉下了一半,隔绝了外面呼啸的寒风和城市的霓虹。后厨里,巨大的煮面桶和炉灶都熄了火,只剩下洗刷干净的冰冷灶台和空旷的寂静。老张和刘姐已经回了后面的住处。王姐刚拖完地,湿漉漉的地面在昏黄的灯光下反着光。她捶了捶酸痛的后腰,准备回小仓库歇下。
就在这时,半拉下的卷闸门被人从外面用力地拍响了。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急促。
王姐愣了一下。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她犹豫着,还是走了出去。
掀开油腻的蓝色门帘,前厅里只亮着一盏节能灯,光线惨淡。冷风从卷闸门下的缝隙钻进来,打着旋儿。门口站着一个身影,背着光,看不清脸,只能看到一个单薄、瑟缩的轮廓,肩膀因为寒冷而微微发抖。
“老板……还……还营业吗?”一个带着浓重鼻音、明显被冻得发僵的少年声音响起,微弱而迟疑。
这声音……!
王姐的心脏猛地一缩!像被一只冰冷的手狠狠攥住!她几乎是屏住了呼吸,僵硬地往前走了两步,站到惨淡的灯光下。
门口的少年也下意识地抬起头。
四目相对。
空气瞬间凝固了!
昏黄的灯光下,是小辉那张熟悉却又透着巨大陌生的脸!比上次在医院见面时更瘦了,脸颊凹陷下去,显得颧骨更加突出。嘴唇冻得发紫,微微哆嗦着。头发乱糟糟地堆在额前,沾着未化的雪粒。身上那件蓝白校服显得更加空荡单薄,拉链拉到顶,也挡不住刺骨的寒意。他背着那个鼓鼓囊囊的旧书包,书包带深深勒进肩胛骨的轮廓里。那双眼睛,曾经清澈明亮,此刻却像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翳,里面盛满了长途跋涉的疲惫、深入骨髓的寒冷,还有一种……走投无路的茫然和绝望。
他显然也认出了王姐,眼神瞬间剧震!震惊、难以置信、随即是巨大的窘迫和一种被猝然撕开伤口的狼狈!他下意识地想后退,想转身逃离,但冻得几乎麻木的双脚却像钉在了冰冷的地面上。
“你……”王姐喉咙发紧,声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巨大的震惊过后,是无边无际的心痛和恐慌!儿子怎么会在这里?这副样子?他经历了什么?外婆走了,他……他去了哪里?为什么弄得如此狼狈?无数个问题在她脑中炸开,让她一时竟说不出完整的话。
小辉猛地低下头,避开了母亲震惊而心痛的目光。他盯着自己那双沾满泥雪的旧球鞋,手指无意识地抠着书包带,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喉咙里滚动了一下,发出一个含糊的音节,像是想解释什么,却又被巨大的羞耻感堵了回去。空气沉重得如同凝固的铅块,只有门外呼啸的寒风声在死寂中显得格外刺耳。
“……进来。”王姐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嘶哑而短促。她侧过身,让开门口。
小辉僵硬地站着,没有动。头垂得更低,肩膀微微颤抖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因为强烈的自尊心在挣扎。
“外面冷!进来!”王姐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近乎命令的急切,甚至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她上前一步,几乎是半强迫地拉了一下小辉冰冷僵硬的胳膊。
小辉被她拉得一个趔趄,最终还是低着头,脚步僵硬地挪了进来。卷闸门在他身后落下,隔绝了外面呼啸的寒风,却带不进多少暖意。前厅里依旧冰冷,只有那盏节能灯投下惨淡的光晕。
王姐看着儿子冻得发紫的嘴唇和微微颤抖的身体,心像被针扎一样疼。她不再犹豫,转身掀开蓝色门帘,快步走进后厨。小辉迟疑了一下,还是跟了进去。
后厨的灶台冰冷,但角落里那个小小的煤球炉还散发着微弱的热量,炉子上坐着一把旧铝壶,壶嘴正冒着丝丝缕缕的白气。王姐走到炉子旁,拿起炉钩捅了捅炉膛,让几块暗红的煤块露出来,微弱的火光映亮了她同样疲惫的脸。她拉过一张小马扎,推到炉子旁,声音尽量放平缓:“坐这,暖和点。”
小辉没有坐,只是僵硬地站在门边,低着头,看着自己沾满泥泞的鞋尖。昏暗中,他单薄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寂无助。
王姐不再看他,转身走到灶台前。她掀开锅盖,锅里是晚上特意留的、预备明早早市用的清汤面底。她拧开煤气灶,“噗”地一声轻响,蓝色的火苗跳跃起来。昏黄的灯光下,她的侧影被拉长投在油腻的墙壁上,动作异常沉稳。她舀起一勺清亮的汤底倒入小锅,又从旁边盖着湿布的盆里抓了一把雪白纤细的阳春面,抖散开,轻轻放入滚开的汤水中。面条在滚水里迅速舒展、翻滚。
没有肉臊子,没有青菜。只有清汤寡水的一碗面。王姐专注地看着锅里翻滚的面条,昏黄的光线勾勒出她瘦削的轮廓和额角那道未完全消退的浅淡疤痕。她拿起筷子,轻轻搅动着面条。空气里只有面条在滚水中舒展的细微声响和煤球炉里偶尔煤块爆裂的噼啪声。
几分钟后,面条熟了。王姐关掉火,拿起一个粗瓷大碗,将面条捞起,沥干水,然后舀入滚烫的清汤。最后,她拿起案板上的油瓶,小心地滴了几滴金黄的熟菜油在汤面上。油花迅速散开,在清汤表面晕开几圈小小的、金色的涟漪。她又捻了一小撮切得极细的葱花,均匀地撒在汤面上。翠绿的葱花在清汤和油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活。
一碗最普通的阳春面。清汤,寡面,几点油花,一小撮葱花。热气袅袅升腾,在冰冷的后厨里氤氲开一小片带着面香和葱花辛香的暖雾。
王姐端着这碗热气腾腾的面,走到依旧僵硬地站在门边的小辉面前。她没说话,只是把碗递过去,动作平稳而坚定。
小辉终于抬起了头。他的目光先是落在眼前这碗冒着热气的清汤面上,面汤清澈见底,几根雪白的面条安静地躺在碗底,翠绿的葱花点缀其上,几点金色的油花在汤面微微荡漾。这碗面如此简单,甚至可以说是寒酸。他的目光上移,落在母亲端着碗的那双手上。
那双手,粗糙,红肿,布满了冻疮裂开的口子和难以洗去的油污印痕。几处裂口很深,边缘翻着皮肉,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指甲缝里嵌着黑色的污垢,指关节因为常年劳作和寒冷而显得异常粗大变形。这双手,稳稳地端着那碗滚烫的面,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小辉的目光像是被那双手烫了一下,猛地一缩。他下意识地看向母亲的脸。昏黄的灯光下,王姐的脸庞瘦削,灰败的底色依旧,额角那道浅疤清晰可见。但她的眼神却异常平静,没有哀怨,没有乞求,也没有他预想中的责备或难堪。那平静之下,是一种深不见底的疲惫,一种被生活磨砺到极致后的、近乎岩石般的沉默和……一种难以言喻的、笨拙却真实的暖意。
一股巨大的酸涩猛地冲上小辉的鼻腔和眼眶!他猛地低下头,死死咬住下唇,才没让喉咙里那声哽咽冲出来。身体因为强忍而微微颤抖。
他沉默地、几乎是顺从地接过了那碗滚烫的面。指尖触碰到母亲同样冰冷粗糙的手背,那触感让他心头又是一阵剧烈的抽搐。
小辉端着面碗,走到炉子旁那张小马扎边,慢慢地、小心翼翼地坐了下来。他将滚烫的碗放在并拢的膝盖上,双手拢着碗壁,汲取着那微薄却真实的热量。他没有立刻吃,只是低着头,看着碗里袅袅升腾的热气模糊了自己的视线。
王姐没有看他。她默默地走到洗碗池边,拿起抹布,开始擦拭已经洗刷干净的灶台。她的动作很慢,很仔细,仿佛在完成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昏黄的灯光下,她弓着腰的背影显得单薄而沉重。
后厨里只剩下抹布擦拭灶台的轻微摩擦声,煤球炉里煤块燃烧的噼啪声,以及小辉压抑到极致的、细微的抽气声。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清汤寡水的一碗面,两个沉默的人,一个笨拙地擦拭着灶台,一个低着头,对着膝盖上那碗热气腾腾的阳春面。炉火微弱的光芒跳跃着,在油腻的墙壁上投下晃动而温暖的影子。那碗面升腾的热气,固执地、无声地氤氲着,在这冰冷简陋、弥漫着油烟味的方寸之地,艰难地撑开一小片沉默却滚烫的空间。
“老张面馆”的日子,像一架永不停歇的沉重石磨,吱吱呀呀地碾过时间。王姐成了这架石磨上沉默而稳固的零件。天未亮透,她就在后厨冰冷的水池边,与堆积如山的油腻碗碟搏斗。冻得发红发僵的手指在刺骨的冷水和滑腻的洗洁精泡沫里反复浸泡,裂开细小的口子,又被油污和碱水腌渍得火辣辣地疼。早市忙完,择菜、剥蒜、刮土豆皮,指尖很快被染成各种难以洗去的颜色。午市的碗山更高,油腻更重,前厅催促的吆喝声隔着门帘砸进来,如同鞭子抽在背上。傍晚收市,拖洗油腻滑溜的地面,收拾狼藉的灶台,最后才能钻进后面那个堆满杂物、只容得下一张行军床的小仓库。
日子单调、沉重、看不到尽头。身体的疲惫像湿透的棉袄,沉沉地裹着她。但奇怪的是,王姐灰败的脸上,那种死寂的空洞反而淡了些。或许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榨干了所有胡思乱想的精力,或许是厨房里弥漫的、粗粝却实在的烟火气,一点点驱散了心底最深处的寒气。她依旧沉默,话极少,眼神平静得近乎麻木,但干活时,动作却透着一股被生活反复捶打后、近乎本能的沉稳和韧劲。
那只磕碰得不成样子的旧保温杯,成了她在油腻忙碌中唯一的锚点。清晨灌满滚烫的开水,放在洗碗池旁的角落里。杯壁很快蒙上水汽和油污,模糊不清。只有在短暂的喘息间隙,她才会拧开杯盖,顾不上烫,咕咚咕咚灌下几大口,滚烫的液体滑过喉咙,带来短暂却真实的暖意,驱散指尖的冰冷和身体的疲惫。那杯口边缘深深的磕痕,在油污和水渍的覆盖下,依旧清晰可见。
老张对她的态度,也如同这面馆油腻的地面,被日复一日的劳作磨平了最初的审视和警惕。他依旧粗声大气,催活骂人毫不客气,但骂完,有时会顺手把中午卖剩下的、肉臊子格外多的那碗面推到她面前。那个壮实的女帮工刘姐,刀子嘴豆腐心,看王姐冻得手指开裂,不知从哪里翻出一盒廉价的蛤蜊油扔给她:“抹点!看着都瘆人!别耽误干活!”
日子就在这油腻、嘈杂、带着汗味和食物气息的方寸之地里,沉重而缓慢地流淌。直到一个异常寒冷的冬夜。
雪停了,但风更大了,刮在脸上像刀子。前厅早已没了客人,卷闸门拉下了一半,隔绝了外面呼啸的寒风和城市的霓虹。后厨里,巨大的煮面桶和炉灶都熄了火,只剩下洗刷干净的冰冷灶台和空旷的寂静。老张和刘姐已经回了后面的住处。王姐刚拖完地,湿漉漉的地面在昏黄的灯光下反着光。她捶了捶酸痛的后腰,准备回小仓库歇下。
就在这时,半拉下的卷闸门被人从外面用力地拍响了。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急促。
王姐愣了一下。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她犹豫着,还是走了出去。
掀开油腻的蓝色门帘,前厅里只亮着一盏节能灯,光线惨淡。冷风从卷闸门下的缝隙钻进来,打着旋儿。门口站着一个身影,背着光,看不清脸,只能看到一个单薄、瑟缩的轮廓,肩膀因为寒冷而微微发抖。
“老板……还……还营业吗?”一个带着浓重鼻音、明显被冻得发僵的少年声音响起,微弱而迟疑。
这声音……!
王姐的心脏猛地一缩!像被一只冰冷的手狠狠攥住!她几乎是屏住了呼吸,僵硬地往前走了两步,站到惨淡的灯光下。
门口的少年也下意识地抬起头。
四目相对。
空气瞬间凝固了!
昏黄的灯光下,是小辉那张熟悉却又透着巨大陌生的脸!比上次在医院见面时更瘦了,脸颊凹陷下去,显得颧骨更加突出。嘴唇冻得发紫,微微哆嗦着。头发乱糟糟地堆在额前,沾着未化的雪粒。身上那件蓝白校服显得更加空荡单薄,拉链拉到顶,也挡不住刺骨的寒意。他背着那个鼓鼓囊囊的旧书包,书包带深深勒进肩胛骨的轮廓里。那双眼睛,曾经清澈明亮,此刻却像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翳,里面盛满了长途跋涉的疲惫、深入骨髓的寒冷,还有一种……走投无路的茫然和绝望。
他显然也认出了王姐,眼神瞬间剧震!震惊、难以置信、随即是巨大的窘迫和一种被猝然撕开伤口的狼狈!他下意识地想后退,想转身逃离,但冻得几乎麻木的双脚却像钉在了冰冷的地面上。
“你……”王姐喉咙发紧,声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巨大的震惊过后,是无边无际的心痛和恐慌!儿子怎么会在这里?这副样子?他经历了什么?外婆走了,他……他去了哪里?为什么弄得如此狼狈?无数个问题在她脑中炸开,让她一时竟说不出完整的话。
小辉猛地低下头,避开了母亲震惊而心痛的目光。他盯着自己那双沾满泥雪的旧球鞋,手指无意识地抠着书包带,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喉咙里滚动了一下,发出一个含糊的音节,像是想解释什么,却又被巨大的羞耻感堵了回去。空气沉重得如同凝固的铅块,只有门外呼啸的寒风声在死寂中显得格外刺耳。
“……进来。”王姐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嘶哑而短促。她侧过身,让开门口。
小辉僵硬地站着,没有动。头垂得更低,肩膀微微颤抖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因为强烈的自尊心在挣扎。
“外面冷!进来!”王姐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近乎命令的急切,甚至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她上前一步,几乎是半强迫地拉了一下小辉冰冷僵硬的胳膊。
小辉被她拉得一个趔趄,最终还是低着头,脚步僵硬地挪了进来。卷闸门在他身后落下,隔绝了外面呼啸的寒风,却带不进多少暖意。前厅里依旧冰冷,只有那盏节能灯投下惨淡的光晕。
王姐看着儿子冻得发紫的嘴唇和微微颤抖的身体,心像被针扎一样疼。她不再犹豫,转身掀开蓝色门帘,快步走进后厨。小辉迟疑了一下,还是跟了进去。
后厨的灶台冰冷,但角落里那个小小的煤球炉还散发着微弱的热量,炉子上坐着一把旧铝壶,壶嘴正冒着丝丝缕缕的白气。王姐走到炉子旁,拿起炉钩捅了捅炉膛,让几块暗红的煤块露出来,微弱的火光映亮了她同样疲惫的脸。她拉过一张小马扎,推到炉子旁,声音尽量放平缓:“坐这,暖和点。”
小辉没有坐,只是僵硬地站在门边,低着头,看着自己沾满泥泞的鞋尖。昏暗中,他单薄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寂无助。
王姐不再看他,转身走到灶台前。她掀开锅盖,锅里是晚上特意留的、预备明早早市用的清汤面底。她拧开煤气灶,“噗”地一声轻响,蓝色的火苗跳跃起来。昏黄的灯光下,她的侧影被拉长投在油腻的墙壁上,动作异常沉稳。她舀起一勺清亮的汤底倒入小锅,又从旁边盖着湿布的盆里抓了一把雪白纤细的阳春面,抖散开,轻轻放入滚开的汤水中。面条在滚水里迅速舒展、翻滚。
没有肉臊子,没有青菜。只有清汤寡水的一碗面。王姐专注地看着锅里翻滚的面条,昏黄的光线勾勒出她瘦削的轮廓和额角那道未完全消退的浅淡疤痕。她拿起筷子,轻轻搅动着面条。空气里只有面条在滚水中舒展的细微声响和煤球炉里偶尔煤块爆裂的噼啪声。
几分钟后,面条熟了。王姐关掉火,拿起一个粗瓷大碗,将面条捞起,沥干水,然后舀入滚烫的清汤。最后,她拿起案板上的油瓶,小心地滴了几滴金黄的熟菜油在汤面上。油花迅速散开,在清汤表面晕开几圈小小的、金色的涟漪。她又捻了一小撮切得极细的葱花,均匀地撒在汤面上。翠绿的葱花在清汤和油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活。
一碗最普通的阳春面。清汤,寡面,几点油花,一小撮葱花。热气袅袅升腾,在冰冷的后厨里氤氲开一小片带着面香和葱花辛香的暖雾。
王姐端着这碗热气腾腾的面,走到依旧僵硬地站在门边的小辉面前。她没说话,只是把碗递过去,动作平稳而坚定。
小辉终于抬起了头。他的目光先是落在眼前这碗冒着热气的清汤面上,面汤清澈见底,几根雪白的面条安静地躺在碗底,翠绿的葱花点缀其上,几点金色的油花在汤面微微荡漾。这碗面如此简单,甚至可以说是寒酸。他的目光上移,落在母亲端着碗的那双手上。
那双手,粗糙,红肿,布满了冻疮裂开的口子和难以洗去的油污印痕。几处裂口很深,边缘翻着皮肉,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指甲缝里嵌着黑色的污垢,指关节因为常年劳作和寒冷而显得异常粗大变形。这双手,稳稳地端着那碗滚烫的面,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小辉的目光像是被那双手烫了一下,猛地一缩。他下意识地看向母亲的脸。昏黄的灯光下,王姐的脸庞瘦削,灰败的底色依旧,额角那道浅疤清晰可见。但她的眼神却异常平静,没有哀怨,没有乞求,也没有他预想中的责备或难堪。那平静之下,是一种深不见底的疲惫,一种被生活磨砺到极致后的、近乎岩石般的沉默和……一种难以言喻的、笨拙却真实的暖意。
一股巨大的酸涩猛地冲上小辉的鼻腔和眼眶!他猛地低下头,死死咬住下唇,才没让喉咙里那声哽咽冲出来。身体因为强忍而微微颤抖。
他沉默地、几乎是顺从地接过了那碗滚烫的面。指尖触碰到母亲同样冰冷粗糙的手背,那触感让他心头又是一阵剧烈的抽搐。
小辉端着面碗,走到炉子旁那张小马扎边,慢慢地、小心翼翼地坐了下来。他将滚烫的碗放在并拢的膝盖上,双手拢着碗壁,汲取着那微薄却真实的热量。他没有立刻吃,只是低着头,看着碗里袅袅升腾的热气模糊了自己的视线。
王姐没有看他。她默默地走到洗碗池边,拿起抹布,开始擦拭已经洗刷干净的灶台。她的动作很慢,很仔细,仿佛在完成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昏黄的灯光下,她弓着腰的背影显得单薄而沉重。
后厨里只剩下抹布擦拭灶台的轻微摩擦声,煤球炉里煤块燃烧的噼啪声,以及小辉压抑到极致的、细微的抽气声。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清汤寡水的一碗面,两个沉默的人,一个笨拙地擦拭着灶台,一个低着头,对着膝盖上那碗热气腾腾的阳春面。炉火微弱的光芒跳跃着,在油腻的墙壁上投下晃动而温暖的影子。那碗面升腾的热气,固执地、无声地氤氲着,在这冰冷简陋、弥漫着油烟味的方寸之地,艰难地撑开一小片沉默却滚烫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