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独放(十三)
那声“咔嚓”的断枝脆响,如同无形的休止符,骤然切断了阳台所有的声音。空气凝固了,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胸口。楼下电梯施工的轰鸣仿佛被无限拉远,只剩下死一般的寂静。阳光依旧慷慨地洒满阳台,照耀着满桌生机勃勃的花草,也冰冷地照耀着陈静茹挺直却微微颤抖的脊背,和她脚下那根被齐根剪断、孤零零躺在地上的玉树枝条。断口处,新鲜的汁液正缓缓渗出,在阳光里折射出刺目的光。
杨帆僵在原地,脸色惨白如纸,母亲那决绝的一剪,仿佛不是剪在树上,而是狠狠剪在了他心上最脆弱的地方。那句“把别人也拉下水”的冰冷指责,连同这充满暴力感的“修剪”,像两记重锤,将他失业的恐慌和对母亲依赖的幻想砸得粉碎。巨大的羞愧和一种被彻底剥开的狼狈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将他淹没。他不敢再看母亲沾着植物汁液的手,更不敢看地上那截象征着他“多余”与“累赘”的断枝。他猛地低下头,几乎是落荒而逃般,撞开几个惊愕的花友,冲出了阳台,冲出了“静园小筑”,沉重的摔门声在死寂的客厅里久久回荡。
花友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震惊、无措和深深的担忧。赵阿姨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被王婶悄悄拉住。小敏强忍着泪水,看着姨妈挺立在狼藉中的背影,又看看地上那根断枝,心像被揪紧了。
陈静茹没有回头。她依旧维持着那个俯身的姿势,手指还死死摁在那玉树母株新鲜的断口上,指关节因过度用力而泛出青白。断口处渗出的汁液黏腻地沾满了她的指尖。她胸膛剧烈起伏着,呼吸沉重,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搏斗。过了许久,久到阳台上的空气都快要凝结成冰,她才极其缓慢地、极其艰难地直起腰。
她没有看任何人,也没有看地上那截断枝。她的目光只落在玉树母株那个新鲜、光滑、却异常刺目的断口上。汁液在断口处凝成一颗微小的、琥珀色的泪珠。她沾着汁液的手指,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
“都……散了吧。”她的声音响起,嘶哑得几乎不成调,带着一种强弩之末的疲惫和不容置疑的冰冷。说完,她不再理会任何人,拖着沉重的脚步,径直走向卧室,反手关上了门。隔绝了阳光,隔绝了所有探寻的目光,也隔绝了那个被她亲手再次“修剪”的世界。
阳台上的花友们,在令人窒息的沉默中,默默收拾起自己的花草,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热闹的“静园小筑”,瞬间只剩下小敏和满地狼藉——打翻的茶水、散落的点心、还有那根孤零零躺在地上的、象征着风暴的玉树断枝。
小敏含着泪,默默地打扫。当她终于鼓起勇气,轻轻推开姨妈卧室的门时,看到陈静茹背对着门,和衣躺在床上,面向墙壁,身体蜷缩着,像一只受伤后独自舔舐伤口的兽。房间里弥漫着一种深沉的、令人心碎的孤寂。小敏不敢打扰,轻轻退了出来,心沉到了谷底。
风暴似乎平息了,但裂痕如同地震后的地缝,深不见底。杨帆没有再出现,电话也无人接听。陈静茹的生活陷入了一种表面平静、内里却死水一潭的状态。她照例去阳台照料花草,动作却机械而迟缓,眼神空洞。书画课暂停了,阳台的门时常紧闭。她不再主动与人交谈,连小敏小心翼翼的问候,也常常只换来一个简单的“嗯”或沉默。那盆玉树母株的新断口,被她用草木灰仔细地涂抹过,伤口不再渗液,却像一个无法愈合的疤痕,沉默地昭示着那场激烈的冲突。整个“静园小筑”,笼罩在一片无形的低气压中。
打破这潭死水的,是楼下电梯井道日益加剧的施工噪音。基础工程结束,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重型机械的轰鸣、金属构件的撞击声变得异常尖锐刺耳,尤其是午休和清晨,巨大的噪音如同实质的冲击波,穿透门窗,震得人心烦意乱,连墙壁都似乎在微微颤抖。
最先受不了的是楼上的李奶奶。她心脏不好,几次被巨大的噪音惊得心慌气短,不得不临时去女儿家躲避。接着是睡眠本就浅的吴伯,顶着两个巨大的黑眼圈,苦不堪言。抱怨声开始在居民群里发酵,矛头渐渐指向了当初极力推动电梯优化的陈静茹。
“这动静也太大了!心脏病都要犯了!当初谁拍胸脯说影响可控的?”
“就是!这哪是装电梯,简直是拆楼!白天黑夜地响,还让不让人活了?”
“唉,早知道这么吵,当初真不该同意!有些人为了自己方便,就不管别人死活了!”
这些抱怨,像细小的芒刺,透过紧闭的门窗,扎在陈静茹心上。她坐在书桌前,试图铺开宣纸,但窗外一阵刺耳的电钻声骤然响起,如同钢针狠狠刺入耳膜,震得她手一抖,笔尖在纸上拉出一道扭曲的墨痕。她烦躁地扔下笔,走到阳台门前,看着楼下尘土飞扬、噪音震天的工地,眉头紧紧锁在一起。她理解邻居们的抱怨,这噪音确实超出了预期。一股难以言喻的烦躁和无力感攫住了她。她推动的“好事”,此刻却成了扰民的根源,甚至成了别人攻击她的把柄。这感觉,比那噪音本身更让她窒息。
她拿出手机,在居民群里找到电梯施工方的联系电话,拨了过去。电话接通,她尽量保持冷静,清晰地说明了噪音扰民的情况,特别是对楼上老人健康的影响,要求施工方严格遵守施工时间,并采取更有效的降噪措施。
电话那头的负责人态度敷衍,打着官腔:“哎呀,陈老师是吧?理解理解!施工嘛,难免有点动静!我们这已经是最快的进度了,停不下来啊!降噪措施?我们都有按规范做的!再克服克服,快了快了!”
这种敷衍塞责的态度彻底激怒了陈静茹。她强压着怒火,声音冷了下来:“按规范?规范允许你们清晨六点就开始用冲击钻?允许午休时间持续进行金属切割?楼上李奶奶的心脏病犯了,吴伯连续失眠,这也是‘克服克服’就能解决的?如果你们无法解决,我会直接向街道和环保部门投诉!”
或许是“投诉”两个字起了作用,负责人语气稍微收敛:“陈老师您别激动!这样,我明天去现场看看情况,协调一下!尽量!尽量!”
挂了电话,陈静茹胸中的郁结并未消散。她看着楼下依旧轰鸣的工地,再想到群里那些含沙射影的抱怨,一种深切的疲惫和孤立无援感席卷而来。她推动电梯,是为了解决爬楼之苦,是为了整个楼栋的便利,可如今噪音扰民,所有的矛头却都隐隐指向了她这个牵头人。她感觉自己像站在漩涡的中心,被四面八方的力量拉扯着。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陈静茹在社区服务中心开完一个关于电梯后续管理的协调会,身心俱疲地往家走。刚走到单元楼下,一阵激烈的争吵声就传了过来。
只见李师傅正脸红脖子粗地对着电梯施工队的一个工头吼着:“你们还有完没完?!这切割声跟杀猪似的!我家小孙子刚睡着就被吓醒!哭到现在!你们管不管?!当初说好的降噪呢?都是放屁!”
工头也是个暴脾气,毫不相让:“你这老头怎么不讲理!工期紧任务重!有点声音怎么了?家家户户都像你这样,我们这电梯还装不装了?!”
“装!我让你装!”李师傅气得浑身发抖,抄起旁边一个不知道谁丢弃的半块砖头,作势就要往前冲,“你再响一个试试!我砸了你这破机器!”
周围几个邻居赶紧上前死死拉住李师傅,场面一片混乱。陈静茹心猛地一沉,快步走上前。就在这时,那个工头一眼看到了陈静茹,仿佛找到了发泄口,立刻把矛头对准了她,声音带着强烈的怨气和不屑:
“哟!陈顾问来了!正好!您给评评理!”工头指着李师傅,又指了指轰鸣的机器,“我们按进度施工,按规范操作!有点噪音不是很正常?当初可是您牵头要装的!现在嫌吵了?嫌吵早干嘛去了?!合着好人您做了,黑锅让我们背?!您这顾问当得可真轻松!”
这夹枪带棒、充满恶意的指责,如同淬了毒的箭,狠狠射向孤立无援的陈静茹!她猝不及防,脚步猛地顿住。周围邻居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有无奈,有抱怨,也有隐隐的同情。
李师傅的怒火似乎也找到了新的靶子,他挣扎着,赤红的眼睛瞪着陈静茹,虽然没有像工头那样直接指责,但那眼神里充满了被噪音折磨的痛苦和对她这个“始作俑者”的迁怒。
陈静茹站在人群中央,承受着工头赤裸的恶意和李师傅无声的怨怼,还有邻居们复杂的目光。楼上的噪音依旧轰鸣,像是对她最大的嘲讽。她为改善邻里生活而奔走呼号,却在此刻,被推到了矛盾的风口浪尖,成了众矢之的。那份深入骨髓的孤独感和不被理解的巨大委屈,如同冰冷的藤蔓瞬间缠绕上来,勒得她几乎无法呼吸。她挺直着脊背,脸色苍白,嘴唇紧抿,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时刻,一个高大的身影突然拨开人群,大步流星地冲了进来,如同坚固的盾牌,稳稳地挡在了陈静茹身前!
是杨帆!
他不知何时回来了,脸上带着长途奔波的疲惫,但眼神却异常锐利和坚定,像一头护崽的雄狮。他直接无视了那个叫嚣的工头,锐利的目光如同实质的刀锋,狠狠刺向对方,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和冰冷的怒意:
“你,跟谁说话呢?!”
他高大的身躯将母亲完全护在身后,隔断了那些恶意的目光。随即,他转向那个情绪激动的工头,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久居管理层的压迫感:
“施工扰民,违反规定时段作业,证据确凿!我手机里录了音!街道投诉电话我已经打过了!环保局的电话我马上打!现在、立刻、马上!让你的工人停下所有产生高噪音的作业!否则,一切后果你们公司承担!至于赔偿和追责,”他冷冷地扫了一眼对方胸前的工牌,“我会直接找你们项目经理谈!”
他的话语如同连珠炮,条理清晰,直击要害,瞬间镇住了场面。那工头被他强大的气场和毫不拖泥带水的处理方式慑住,嚣张的气焰如同被戳破的气球,瞬间瘪了下去,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张着嘴却发不出声音。周围的邻居也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强势介入惊住了,一时鸦雀无声。
杨帆不再理会工头,迅速拿出手机,直接拨通了电话,当着所有人的面,语气冷静而强硬地向街道和环保部门再次投诉,清晰指出噪音时段、分贝超标和对居民(特别是老人)健康的严重影响,并要求立刻派人现场处理。
挂断电话,他才转过身,看向被护在身后的母亲。陈静茹依旧挺直着背,但脸色苍白得吓人,嘴唇微微颤抖着。杨帆的心像被狠狠揪了一下。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目光扫过周围惊疑不定的邻居,声音沉稳地响起,清晰地传遍寂静的楼道口:
“各位邻居,电梯是大家共同的需求,也是陈老师……我妈,为了大家上下楼方便,辛辛苦苦牵头推动的。施工噪音扰民,是施工方管理失职、违规操作!责任在他们!不是电梯的错,更不是牵头人的错!”他的目光落在被家人搀扶着的、脸色依旧不好的李师傅身上,语气诚恳,“李叔,您受惊了。这事我们一定追究到底,给您和大家一个交代!现在最要紧的是您和小孙子的身体,需要去医院看看吗?我送您去!”
他这番掷地有声的话,瞬间扭转了矛头,也点醒了被噪音折磨得失去理智的邻居们。大家的目光从陈静茹身上移开,重新聚焦到失职的施工方身上,议论声也变成了对施工方的声讨和对杨帆处理方式的赞许。
李师傅看着挡在陈静茹身前、态度强硬又条理分明的杨帆,再看看他身后脸色苍白、沉默不语的陈静茹,又想起当初电梯方案优化时陈静茹的据理力争和张工他们的付出,脸上的怨愤渐渐被一种复杂的羞愧取代。他摆摆手,声音沙哑:“不……不用了,小杨。我……我就是一时气急了。这事……是施工队混蛋!”
杨帆点点头,不再多言。他转过身,面对着母亲。陈静茹也终于抬起眼,看向他。四目相对。杨帆眼中没有了之前的慌乱和依赖,只有一种沉稳的、不容置疑的保护和一种深切的痛惜。陈静茹苍白的脸上,那双沉静的眼眸深处,翻涌着极其复杂的情绪——震惊、意外、一丝尚未散尽的委屈,以及一种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细微的松动。
就在这时,尖锐的施工噪音戛然而止!是工头在杨帆冰冷的目光逼视下,慌乱地指挥工人停下了高噪音设备。突如其来的安静,让整个空间显得更加凝滞。
杨帆看着母亲,喉结滚动了一下,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他只是极其郑重地、清晰地对陈静茹说了一句:
“妈,这事,交给我处理。”
“您的根在这里。谁也不能动。”
“包括这些……噪音。”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重锤,一字一句,敲在陈静茹的心上,也敲在寂静的楼道里。陈静茹的睫毛几不可察地颤动了一下,沾着草木灰的手指在身侧,悄然蜷缩。
那声“咔嚓”的断枝脆响,如同无形的休止符,骤然切断了阳台所有的声音。空气凝固了,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胸口。楼下电梯施工的轰鸣仿佛被无限拉远,只剩下死一般的寂静。阳光依旧慷慨地洒满阳台,照耀着满桌生机勃勃的花草,也冰冷地照耀着陈静茹挺直却微微颤抖的脊背,和她脚下那根被齐根剪断、孤零零躺在地上的玉树枝条。断口处,新鲜的汁液正缓缓渗出,在阳光里折射出刺目的光。
杨帆僵在原地,脸色惨白如纸,母亲那决绝的一剪,仿佛不是剪在树上,而是狠狠剪在了他心上最脆弱的地方。那句“把别人也拉下水”的冰冷指责,连同这充满暴力感的“修剪”,像两记重锤,将他失业的恐慌和对母亲依赖的幻想砸得粉碎。巨大的羞愧和一种被彻底剥开的狼狈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将他淹没。他不敢再看母亲沾着植物汁液的手,更不敢看地上那截象征着他“多余”与“累赘”的断枝。他猛地低下头,几乎是落荒而逃般,撞开几个惊愕的花友,冲出了阳台,冲出了“静园小筑”,沉重的摔门声在死寂的客厅里久久回荡。
花友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震惊、无措和深深的担忧。赵阿姨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被王婶悄悄拉住。小敏强忍着泪水,看着姨妈挺立在狼藉中的背影,又看看地上那根断枝,心像被揪紧了。
陈静茹没有回头。她依旧维持着那个俯身的姿势,手指还死死摁在那玉树母株新鲜的断口上,指关节因过度用力而泛出青白。断口处渗出的汁液黏腻地沾满了她的指尖。她胸膛剧烈起伏着,呼吸沉重,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搏斗。过了许久,久到阳台上的空气都快要凝结成冰,她才极其缓慢地、极其艰难地直起腰。
她没有看任何人,也没有看地上那截断枝。她的目光只落在玉树母株那个新鲜、光滑、却异常刺目的断口上。汁液在断口处凝成一颗微小的、琥珀色的泪珠。她沾着汁液的手指,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
“都……散了吧。”她的声音响起,嘶哑得几乎不成调,带着一种强弩之末的疲惫和不容置疑的冰冷。说完,她不再理会任何人,拖着沉重的脚步,径直走向卧室,反手关上了门。隔绝了阳光,隔绝了所有探寻的目光,也隔绝了那个被她亲手再次“修剪”的世界。
阳台上的花友们,在令人窒息的沉默中,默默收拾起自己的花草,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热闹的“静园小筑”,瞬间只剩下小敏和满地狼藉——打翻的茶水、散落的点心、还有那根孤零零躺在地上的、象征着风暴的玉树断枝。
小敏含着泪,默默地打扫。当她终于鼓起勇气,轻轻推开姨妈卧室的门时,看到陈静茹背对着门,和衣躺在床上,面向墙壁,身体蜷缩着,像一只受伤后独自舔舐伤口的兽。房间里弥漫着一种深沉的、令人心碎的孤寂。小敏不敢打扰,轻轻退了出来,心沉到了谷底。
风暴似乎平息了,但裂痕如同地震后的地缝,深不见底。杨帆没有再出现,电话也无人接听。陈静茹的生活陷入了一种表面平静、内里却死水一潭的状态。她照例去阳台照料花草,动作却机械而迟缓,眼神空洞。书画课暂停了,阳台的门时常紧闭。她不再主动与人交谈,连小敏小心翼翼的问候,也常常只换来一个简单的“嗯”或沉默。那盆玉树母株的新断口,被她用草木灰仔细地涂抹过,伤口不再渗液,却像一个无法愈合的疤痕,沉默地昭示着那场激烈的冲突。整个“静园小筑”,笼罩在一片无形的低气压中。
打破这潭死水的,是楼下电梯井道日益加剧的施工噪音。基础工程结束,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重型机械的轰鸣、金属构件的撞击声变得异常尖锐刺耳,尤其是午休和清晨,巨大的噪音如同实质的冲击波,穿透门窗,震得人心烦意乱,连墙壁都似乎在微微颤抖。
最先受不了的是楼上的李奶奶。她心脏不好,几次被巨大的噪音惊得心慌气短,不得不临时去女儿家躲避。接着是睡眠本就浅的吴伯,顶着两个巨大的黑眼圈,苦不堪言。抱怨声开始在居民群里发酵,矛头渐渐指向了当初极力推动电梯优化的陈静茹。
“这动静也太大了!心脏病都要犯了!当初谁拍胸脯说影响可控的?”
“就是!这哪是装电梯,简直是拆楼!白天黑夜地响,还让不让人活了?”
“唉,早知道这么吵,当初真不该同意!有些人为了自己方便,就不管别人死活了!”
这些抱怨,像细小的芒刺,透过紧闭的门窗,扎在陈静茹心上。她坐在书桌前,试图铺开宣纸,但窗外一阵刺耳的电钻声骤然响起,如同钢针狠狠刺入耳膜,震得她手一抖,笔尖在纸上拉出一道扭曲的墨痕。她烦躁地扔下笔,走到阳台门前,看着楼下尘土飞扬、噪音震天的工地,眉头紧紧锁在一起。她理解邻居们的抱怨,这噪音确实超出了预期。一股难以言喻的烦躁和无力感攫住了她。她推动的“好事”,此刻却成了扰民的根源,甚至成了别人攻击她的把柄。这感觉,比那噪音本身更让她窒息。
她拿出手机,在居民群里找到电梯施工方的联系电话,拨了过去。电话接通,她尽量保持冷静,清晰地说明了噪音扰民的情况,特别是对楼上老人健康的影响,要求施工方严格遵守施工时间,并采取更有效的降噪措施。
电话那头的负责人态度敷衍,打着官腔:“哎呀,陈老师是吧?理解理解!施工嘛,难免有点动静!我们这已经是最快的进度了,停不下来啊!降噪措施?我们都有按规范做的!再克服克服,快了快了!”
这种敷衍塞责的态度彻底激怒了陈静茹。她强压着怒火,声音冷了下来:“按规范?规范允许你们清晨六点就开始用冲击钻?允许午休时间持续进行金属切割?楼上李奶奶的心脏病犯了,吴伯连续失眠,这也是‘克服克服’就能解决的?如果你们无法解决,我会直接向街道和环保部门投诉!”
或许是“投诉”两个字起了作用,负责人语气稍微收敛:“陈老师您别激动!这样,我明天去现场看看情况,协调一下!尽量!尽量!”
挂了电话,陈静茹胸中的郁结并未消散。她看着楼下依旧轰鸣的工地,再想到群里那些含沙射影的抱怨,一种深切的疲惫和孤立无援感席卷而来。她推动电梯,是为了解决爬楼之苦,是为了整个楼栋的便利,可如今噪音扰民,所有的矛头却都隐隐指向了她这个牵头人。她感觉自己像站在漩涡的中心,被四面八方的力量拉扯着。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陈静茹在社区服务中心开完一个关于电梯后续管理的协调会,身心俱疲地往家走。刚走到单元楼下,一阵激烈的争吵声就传了过来。
只见李师傅正脸红脖子粗地对着电梯施工队的一个工头吼着:“你们还有完没完?!这切割声跟杀猪似的!我家小孙子刚睡着就被吓醒!哭到现在!你们管不管?!当初说好的降噪呢?都是放屁!”
工头也是个暴脾气,毫不相让:“你这老头怎么不讲理!工期紧任务重!有点声音怎么了?家家户户都像你这样,我们这电梯还装不装了?!”
“装!我让你装!”李师傅气得浑身发抖,抄起旁边一个不知道谁丢弃的半块砖头,作势就要往前冲,“你再响一个试试!我砸了你这破机器!”
周围几个邻居赶紧上前死死拉住李师傅,场面一片混乱。陈静茹心猛地一沉,快步走上前。就在这时,那个工头一眼看到了陈静茹,仿佛找到了发泄口,立刻把矛头对准了她,声音带着强烈的怨气和不屑:
“哟!陈顾问来了!正好!您给评评理!”工头指着李师傅,又指了指轰鸣的机器,“我们按进度施工,按规范操作!有点噪音不是很正常?当初可是您牵头要装的!现在嫌吵了?嫌吵早干嘛去了?!合着好人您做了,黑锅让我们背?!您这顾问当得可真轻松!”
这夹枪带棒、充满恶意的指责,如同淬了毒的箭,狠狠射向孤立无援的陈静茹!她猝不及防,脚步猛地顿住。周围邻居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有无奈,有抱怨,也有隐隐的同情。
李师傅的怒火似乎也找到了新的靶子,他挣扎着,赤红的眼睛瞪着陈静茹,虽然没有像工头那样直接指责,但那眼神里充满了被噪音折磨的痛苦和对她这个“始作俑者”的迁怒。
陈静茹站在人群中央,承受着工头赤裸的恶意和李师傅无声的怨怼,还有邻居们复杂的目光。楼上的噪音依旧轰鸣,像是对她最大的嘲讽。她为改善邻里生活而奔走呼号,却在此刻,被推到了矛盾的风口浪尖,成了众矢之的。那份深入骨髓的孤独感和不被理解的巨大委屈,如同冰冷的藤蔓瞬间缠绕上来,勒得她几乎无法呼吸。她挺直着脊背,脸色苍白,嘴唇紧抿,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时刻,一个高大的身影突然拨开人群,大步流星地冲了进来,如同坚固的盾牌,稳稳地挡在了陈静茹身前!
是杨帆!
他不知何时回来了,脸上带着长途奔波的疲惫,但眼神却异常锐利和坚定,像一头护崽的雄狮。他直接无视了那个叫嚣的工头,锐利的目光如同实质的刀锋,狠狠刺向对方,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和冰冷的怒意:
“你,跟谁说话呢?!”
他高大的身躯将母亲完全护在身后,隔断了那些恶意的目光。随即,他转向那个情绪激动的工头,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久居管理层的压迫感:
“施工扰民,违反规定时段作业,证据确凿!我手机里录了音!街道投诉电话我已经打过了!环保局的电话我马上打!现在、立刻、马上!让你的工人停下所有产生高噪音的作业!否则,一切后果你们公司承担!至于赔偿和追责,”他冷冷地扫了一眼对方胸前的工牌,“我会直接找你们项目经理谈!”
他的话语如同连珠炮,条理清晰,直击要害,瞬间镇住了场面。那工头被他强大的气场和毫不拖泥带水的处理方式慑住,嚣张的气焰如同被戳破的气球,瞬间瘪了下去,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张着嘴却发不出声音。周围的邻居也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强势介入惊住了,一时鸦雀无声。
杨帆不再理会工头,迅速拿出手机,直接拨通了电话,当着所有人的面,语气冷静而强硬地向街道和环保部门再次投诉,清晰指出噪音时段、分贝超标和对居民(特别是老人)健康的严重影响,并要求立刻派人现场处理。
挂断电话,他才转过身,看向被护在身后的母亲。陈静茹依旧挺直着背,但脸色苍白得吓人,嘴唇微微颤抖着。杨帆的心像被狠狠揪了一下。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目光扫过周围惊疑不定的邻居,声音沉稳地响起,清晰地传遍寂静的楼道口:
“各位邻居,电梯是大家共同的需求,也是陈老师……我妈,为了大家上下楼方便,辛辛苦苦牵头推动的。施工噪音扰民,是施工方管理失职、违规操作!责任在他们!不是电梯的错,更不是牵头人的错!”他的目光落在被家人搀扶着的、脸色依旧不好的李师傅身上,语气诚恳,“李叔,您受惊了。这事我们一定追究到底,给您和大家一个交代!现在最要紧的是您和小孙子的身体,需要去医院看看吗?我送您去!”
他这番掷地有声的话,瞬间扭转了矛头,也点醒了被噪音折磨得失去理智的邻居们。大家的目光从陈静茹身上移开,重新聚焦到失职的施工方身上,议论声也变成了对施工方的声讨和对杨帆处理方式的赞许。
李师傅看着挡在陈静茹身前、态度强硬又条理分明的杨帆,再看看他身后脸色苍白、沉默不语的陈静茹,又想起当初电梯方案优化时陈静茹的据理力争和张工他们的付出,脸上的怨愤渐渐被一种复杂的羞愧取代。他摆摆手,声音沙哑:“不……不用了,小杨。我……我就是一时气急了。这事……是施工队混蛋!”
杨帆点点头,不再多言。他转过身,面对着母亲。陈静茹也终于抬起眼,看向他。四目相对。杨帆眼中没有了之前的慌乱和依赖,只有一种沉稳的、不容置疑的保护和一种深切的痛惜。陈静茹苍白的脸上,那双沉静的眼眸深处,翻涌着极其复杂的情绪——震惊、意外、一丝尚未散尽的委屈,以及一种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细微的松动。
就在这时,尖锐的施工噪音戛然而止!是工头在杨帆冰冷的目光逼视下,慌乱地指挥工人停下了高噪音设备。突如其来的安静,让整个空间显得更加凝滞。
杨帆看着母亲,喉结滚动了一下,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他只是极其郑重地、清晰地对陈静茹说了一句:
“妈,这事,交给我处理。”
“您的根在这里。谁也不能动。”
“包括这些……噪音。”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重锤,一字一句,敲在陈静茹的心上,也敲在寂静的楼道里。陈静茹的睫毛几不可察地颤动了一下,沾着草木灰的手指在身侧,悄然蜷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