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则亏(六)
陈浩硬着头皮给公司打电话请假,支支吾吾地说家里孩子和爱人都病了。领导在那头的声音明显带着不悦,项目正在关键期,但也不好说什么,只冷冷叮嘱了一句“尽快处理完”。
挂了电话,陈浩看着怀里因为喝不到母乳、正对奶粉瓶抗拒哭闹的孩子,又看看病床上挂着点滴、昏沉虚弱的林薇,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医院只允许一人陪护,他别无选择。孩子每三小时要喝一次奶,每次90到120毫升。冲奶粉成了第一道难关。水温不是烫了就是凉了,比例不是浓了就是稀了。孩子娇嫩的肠胃立刻给出反应,不是吐奶就是拉得更凶。护士看不下去,过来指导了两回,语气里的嫌弃让陈浩无地自容。
喂奶更是战场。孩子认母亲的怀抱和母乳,对硬邦邦的奶瓶和笨手笨脚的陈浩极度抗拒,每次都哭得声嘶力竭,小脸憋得通红,喂进去的奶能吐出一半。陈浩得耐着性子,一边笨拙地哄,一边找准时机把奶嘴塞进去,常常一顿奶喂完,他累出一身汗,孩子哭得近乎虚脱。
这还没完。喝完了得拍嗝,拍不出来就得一直抱着,生怕他漾奶。然后是洗屁屁,换尿不湿。小家伙拉得频繁,小屁股红得厉害,每次清洗都像上刑,哭得惊天动地。陈浩手忙脚乱,不是尿不湿没贴对称漏了,就是手重了弄疼了孩子。垃圾桶里很快堆满了换下来的尿不湿,散发着奶腥和排泄物的混合气味。
晚上更是一场噩梦。病房熄灯后,孩子的哭闹显得格外刺耳。同病房的人虽有不满,但看着陈浩一个人折腾得狼狈,也不好过多指责,只是翻身的动静都带着情绪。陈浩几乎不能合眼,刚眯着就被哭声惊醒,冲奶、喂奶、换尿布…循环往复。他眼圈乌黑,胡子拉碴,西装外套皱巴巴地搭在椅子上,早已没了之前的体面。
还要操心林薇的三餐。医院食堂的饭菜不合口味,她本来就没胃口。陈浩得抽空跑出去买点清淡的粥或汤面,一口口劝她吃下去。林薇烧退了些,但乳房依旧胀痛,精神萎靡,看着陈浩狼狈不堪地折腾孩子,眼里没什么波动,偶尔会哑声提醒一句“水温试好”、“屁屁擦干点”,然后又疲惫地闭上眼。
好在炎症控制得不错,医生观察了两天,同意他们出院回家继续口服药物治疗。没有发展到脓肿的地步,已是不幸中的万幸。
走出医院大门,呼吸到清冷空气的那一刻,陈浩竟有种刑满释放的错觉。但看着怀里依旧哭闹不休的孩子和身边虚弱需搀扶的妻子,那点错觉瞬间消散。
真正的艰难,或许才刚开头。
回到家,冷锅冷灶,一片狼藉。没有母乳的安抚,孩子显得更加焦躁难带,对奶粉的接受度依然不高,哭闹的时间远比安静的时间长。陈浩一个人要照顾两个病人,洗不完的奶瓶,冲不完的奶粉,换不完的尿布。睡眠被切割成碎片,体力严重透支。
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体会到林薇在月子里经历的是什么。那不仅仅是累,是一种二十四小时被捆绑、被索取、没有喘息、无法逃离的耗尽。而他,仅仅体验了两天,就已经濒临崩溃。
他瘫在沙发上,看着刚换下来还没来得及扔的尿不湿,听着房间里孩子不知疲倦的哭声,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那一巴掌,打掉的究竟是什么。它打碎了一个家庭赖以运转的最基本的支撑:共情与体谅。
月已亏蚀,寒夜漫长。而黎明,似乎还远未到来。
陈浩硬着头皮给公司打电话请假,支支吾吾地说家里孩子和爱人都病了。领导在那头的声音明显带着不悦,项目正在关键期,但也不好说什么,只冷冷叮嘱了一句“尽快处理完”。
挂了电话,陈浩看着怀里因为喝不到母乳、正对奶粉瓶抗拒哭闹的孩子,又看看病床上挂着点滴、昏沉虚弱的林薇,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医院只允许一人陪护,他别无选择。孩子每三小时要喝一次奶,每次90到120毫升。冲奶粉成了第一道难关。水温不是烫了就是凉了,比例不是浓了就是稀了。孩子娇嫩的肠胃立刻给出反应,不是吐奶就是拉得更凶。护士看不下去,过来指导了两回,语气里的嫌弃让陈浩无地自容。
喂奶更是战场。孩子认母亲的怀抱和母乳,对硬邦邦的奶瓶和笨手笨脚的陈浩极度抗拒,每次都哭得声嘶力竭,小脸憋得通红,喂进去的奶能吐出一半。陈浩得耐着性子,一边笨拙地哄,一边找准时机把奶嘴塞进去,常常一顿奶喂完,他累出一身汗,孩子哭得近乎虚脱。
这还没完。喝完了得拍嗝,拍不出来就得一直抱着,生怕他漾奶。然后是洗屁屁,换尿不湿。小家伙拉得频繁,小屁股红得厉害,每次清洗都像上刑,哭得惊天动地。陈浩手忙脚乱,不是尿不湿没贴对称漏了,就是手重了弄疼了孩子。垃圾桶里很快堆满了换下来的尿不湿,散发着奶腥和排泄物的混合气味。
晚上更是一场噩梦。病房熄灯后,孩子的哭闹显得格外刺耳。同病房的人虽有不满,但看着陈浩一个人折腾得狼狈,也不好过多指责,只是翻身的动静都带着情绪。陈浩几乎不能合眼,刚眯着就被哭声惊醒,冲奶、喂奶、换尿布…循环往复。他眼圈乌黑,胡子拉碴,西装外套皱巴巴地搭在椅子上,早已没了之前的体面。
还要操心林薇的三餐。医院食堂的饭菜不合口味,她本来就没胃口。陈浩得抽空跑出去买点清淡的粥或汤面,一口口劝她吃下去。林薇烧退了些,但乳房依旧胀痛,精神萎靡,看着陈浩狼狈不堪地折腾孩子,眼里没什么波动,偶尔会哑声提醒一句“水温试好”、“屁屁擦干点”,然后又疲惫地闭上眼。
好在炎症控制得不错,医生观察了两天,同意他们出院回家继续口服药物治疗。没有发展到脓肿的地步,已是不幸中的万幸。
走出医院大门,呼吸到清冷空气的那一刻,陈浩竟有种刑满释放的错觉。但看着怀里依旧哭闹不休的孩子和身边虚弱需搀扶的妻子,那点错觉瞬间消散。
真正的艰难,或许才刚开头。
回到家,冷锅冷灶,一片狼藉。没有母乳的安抚,孩子显得更加焦躁难带,对奶粉的接受度依然不高,哭闹的时间远比安静的时间长。陈浩一个人要照顾两个病人,洗不完的奶瓶,冲不完的奶粉,换不完的尿布。睡眠被切割成碎片,体力严重透支。
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体会到林薇在月子里经历的是什么。那不仅仅是累,是一种二十四小时被捆绑、被索取、没有喘息、无法逃离的耗尽。而他,仅仅体验了两天,就已经濒临崩溃。
他瘫在沙发上,看着刚换下来还没来得及扔的尿不湿,听着房间里孩子不知疲倦的哭声,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那一巴掌,打掉的究竟是什么。它打碎了一个家庭赖以运转的最基本的支撑:共情与体谅。
月已亏蚀,寒夜漫长。而黎明,似乎还远未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