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抹突兀亮起的红色指示灯,像一颗凝固的血珠,嵌在布满灰尘的控制台上,刺眼而诡异。低沉的震动持续着,并非来自列车或站台结构,更像是从脚下极深的地壳深处传来,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沉闷回响。
“什么情况?”莱利立刻举枪环顾四周,但通道内外依旧死寂,只有那灯光在规律地明灭,仿佛垂死者最后的心跳。
伊万迅速检查控制台其他部分,摇了摇头:“大部分系统彻底宕机,能源供应极不稳定。这个指示灯……似乎是独立线路,连接着某种深层的地动或能量传感器。”
吴枫走到那指示灯前,指尖轻轻拂过冰冷的金属表面。他不需要触碰,融合后的感知力已如同细微的触须,沿着那独立的线路向下延伸、渗透。他“看”到的,并非具体的图像,而是一种“感觉”——一片浩瀚、冰冷、被厚重冰层与岩壳覆盖的地下空间,以及在那空间深处,某个庞大之物正从亘古的沉睡中……**逐渐苏醒**所引发的结构性共鸣。
“不是攻击,”吴枫收回感知,声音低沉,“是‘它’要醒了。”
“它?日志里提到的‘哀嚎’?”艾拉脸色微白,她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开来的、一种非自然的压抑感,连她沟通的自然能量都变得滞涩。
吴枫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目光再次投向墙壁上那幅巨大的极北之地地图。他的眼中,银白色的数据流再次飞速闪过,这一次,他不再仅仅是“看”,而是在进行一种深度的“解析”与“推演”。融合了“米密尔之泉”核心后,他对于信息、能量和规则的理解达到了全新的层次。
地图上那些模糊的等高线、古老的地名标注、以及代表能量流动的细微纹路,在他眼中仿佛活了过来,自行组合、计算。他结合前哨站内残留的微弱能量印记、那段残缺的日志、以及脚下传来的震动频率,进行着高速的逻辑运算。
几秒钟后,他眼中光芒敛去,得出了初步结论。
“‘半人马座之矛’……并非‘档案馆’的建造者,”吴枫缓缓开口,他的话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确定性,仿佛在陈述一个被他亲眼见证的事实,“他们是‘守望者’。根据此地残留的信息碎片和能量衰变模型逆向推演,他们在此建立前哨的时间,远在‘档案馆’主体结构稳定之后。”
他指向地图上那片被风暴符号标记的区域:“他们的核心任务,是监控那里——一个被称为‘摇篮’的地方。日志中提到的‘曲率屏障’,应该是一种强大的空间封禁或隐匿技术,用于隔绝‘摇篮’内部与外部世界。”
“‘哀嚎’……是摇篮里的东西?”萨菲拉握紧了手中的罗盘,指针正死死指向那个方向,颤抖不止。
“大概率是。”吴枫点头,脸色凝重,“日志提到屏障稳定性下降,‘哀嚎’频率增强。结合我们脚下传来的苏醒波动……恐怕那个用于封禁‘摇篮’的屏障,已经濒临失效。而‘半人马座之矛’……似乎早在很久以前,就因为某种原因放弃了这里,或者说,他们无力阻止这一切。”
他走到控制台前,再次将手按上去。这一次,他调动了更多属于“米密尔之泉”的解析力量,强行破译系统中更深层的、加密的碎片信息。屏幕上闪过大量无法识别的乱码和残缺的图像,最终,定格在几行更加古老、字体也截然不同的文字上:
**“协议Λ(Lambda)确认……‘观测者’(指档案馆)记录,‘守望者’(指半人马座之矛)监控,‘执行者’(信息缺失)待命……应对‘摇篮’失控预案……(数据严重损坏)……‘净化’协议……(数据丢失)……”**
“Λ协议……观测者,守望者,执行者……”伊万咀嚼着这些词语,眉头紧锁,“听起来像是一个针对‘摇篮’的三层防御或管理机制。‘档案馆’负责记录和预警,‘半人马座之矛’负责实地监控,而那个缺失的‘执行者’……”
“恐怕是最后的手段。”吴枫接口,他的感知捕捉到脚下传来的震动似乎增强了一丝,“如果‘守望者’失效,‘执行者’又不知所踪,那么按照这个‘净化’协议的字面意思……”
他没有说下去,但所有人都明白那意味着什么。那可能是一种极端措施,为了阻止“摇篮”内的东西彻底破封,不惜代价。
“我们现在怎么办?”莱利看向吴枫,“这摊浑水,比‘奥丁之眼’还要深不见底!”
吴枫沉默了片刻。他体内的力量在平静的外表下奔流不息,新的观测与推演能力让他能更清晰地感知到前方那巨大的、正在逼近的威胁等级。这无关乎利益,甚至可能超出他们复仇的初衷,这是一种……源自生命本能的对某种终极危险的警兆。
“我们可能……无意中触发了什么,”吴枫看着那个依旧亮着的红色指示灯,“列车的到来,或者我融合核心时产生的能量波动,可能加速了屏障的崩溃。又或者,这只是巧合,时间正好到了。”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每一位队友:“‘奥丁之眼’不会放弃追杀我们。而前方这个‘摇篮’的秘密,如果真如推测那般危险,一旦彻底爆发,波及的将不仅仅是北极。我们无处可逃。”
他走到气密门前,望向通道另一端那列静静等待的雪国列车。
“列车还能启动。我们现在有两个选择:第一,利用列车,尝试寻找其他离开北极的路线,继续我们与‘奥丁之眼’的周旋。第二……”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刀:
“继续向前。去那个‘摇篮’看看。弄清楚里面到底是什么,以及……那个失落的‘净化’协议,是否还有启动的可能。”
震动,似乎又清晰了一分。红色的指示灯,在昏暗的指挥中心里,固执地闪烁着,像一个无声的倒计时。
(未完待续……)
“什么情况?”莱利立刻举枪环顾四周,但通道内外依旧死寂,只有那灯光在规律地明灭,仿佛垂死者最后的心跳。
伊万迅速检查控制台其他部分,摇了摇头:“大部分系统彻底宕机,能源供应极不稳定。这个指示灯……似乎是独立线路,连接着某种深层的地动或能量传感器。”
吴枫走到那指示灯前,指尖轻轻拂过冰冷的金属表面。他不需要触碰,融合后的感知力已如同细微的触须,沿着那独立的线路向下延伸、渗透。他“看”到的,并非具体的图像,而是一种“感觉”——一片浩瀚、冰冷、被厚重冰层与岩壳覆盖的地下空间,以及在那空间深处,某个庞大之物正从亘古的沉睡中……**逐渐苏醒**所引发的结构性共鸣。
“不是攻击,”吴枫收回感知,声音低沉,“是‘它’要醒了。”
“它?日志里提到的‘哀嚎’?”艾拉脸色微白,她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开来的、一种非自然的压抑感,连她沟通的自然能量都变得滞涩。
吴枫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目光再次投向墙壁上那幅巨大的极北之地地图。他的眼中,银白色的数据流再次飞速闪过,这一次,他不再仅仅是“看”,而是在进行一种深度的“解析”与“推演”。融合了“米密尔之泉”核心后,他对于信息、能量和规则的理解达到了全新的层次。
地图上那些模糊的等高线、古老的地名标注、以及代表能量流动的细微纹路,在他眼中仿佛活了过来,自行组合、计算。他结合前哨站内残留的微弱能量印记、那段残缺的日志、以及脚下传来的震动频率,进行着高速的逻辑运算。
几秒钟后,他眼中光芒敛去,得出了初步结论。
“‘半人马座之矛’……并非‘档案馆’的建造者,”吴枫缓缓开口,他的话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确定性,仿佛在陈述一个被他亲眼见证的事实,“他们是‘守望者’。根据此地残留的信息碎片和能量衰变模型逆向推演,他们在此建立前哨的时间,远在‘档案馆’主体结构稳定之后。”
他指向地图上那片被风暴符号标记的区域:“他们的核心任务,是监控那里——一个被称为‘摇篮’的地方。日志中提到的‘曲率屏障’,应该是一种强大的空间封禁或隐匿技术,用于隔绝‘摇篮’内部与外部世界。”
“‘哀嚎’……是摇篮里的东西?”萨菲拉握紧了手中的罗盘,指针正死死指向那个方向,颤抖不止。
“大概率是。”吴枫点头,脸色凝重,“日志提到屏障稳定性下降,‘哀嚎’频率增强。结合我们脚下传来的苏醒波动……恐怕那个用于封禁‘摇篮’的屏障,已经濒临失效。而‘半人马座之矛’……似乎早在很久以前,就因为某种原因放弃了这里,或者说,他们无力阻止这一切。”
他走到控制台前,再次将手按上去。这一次,他调动了更多属于“米密尔之泉”的解析力量,强行破译系统中更深层的、加密的碎片信息。屏幕上闪过大量无法识别的乱码和残缺的图像,最终,定格在几行更加古老、字体也截然不同的文字上:
**“协议Λ(Lambda)确认……‘观测者’(指档案馆)记录,‘守望者’(指半人马座之矛)监控,‘执行者’(信息缺失)待命……应对‘摇篮’失控预案……(数据严重损坏)……‘净化’协议……(数据丢失)……”**
“Λ协议……观测者,守望者,执行者……”伊万咀嚼着这些词语,眉头紧锁,“听起来像是一个针对‘摇篮’的三层防御或管理机制。‘档案馆’负责记录和预警,‘半人马座之矛’负责实地监控,而那个缺失的‘执行者’……”
“恐怕是最后的手段。”吴枫接口,他的感知捕捉到脚下传来的震动似乎增强了一丝,“如果‘守望者’失效,‘执行者’又不知所踪,那么按照这个‘净化’协议的字面意思……”
他没有说下去,但所有人都明白那意味着什么。那可能是一种极端措施,为了阻止“摇篮”内的东西彻底破封,不惜代价。
“我们现在怎么办?”莱利看向吴枫,“这摊浑水,比‘奥丁之眼’还要深不见底!”
吴枫沉默了片刻。他体内的力量在平静的外表下奔流不息,新的观测与推演能力让他能更清晰地感知到前方那巨大的、正在逼近的威胁等级。这无关乎利益,甚至可能超出他们复仇的初衷,这是一种……源自生命本能的对某种终极危险的警兆。
“我们可能……无意中触发了什么,”吴枫看着那个依旧亮着的红色指示灯,“列车的到来,或者我融合核心时产生的能量波动,可能加速了屏障的崩溃。又或者,这只是巧合,时间正好到了。”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每一位队友:“‘奥丁之眼’不会放弃追杀我们。而前方这个‘摇篮’的秘密,如果真如推测那般危险,一旦彻底爆发,波及的将不仅仅是北极。我们无处可逃。”
他走到气密门前,望向通道另一端那列静静等待的雪国列车。
“列车还能启动。我们现在有两个选择:第一,利用列车,尝试寻找其他离开北极的路线,继续我们与‘奥丁之眼’的周旋。第二……”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刀:
“继续向前。去那个‘摇篮’看看。弄清楚里面到底是什么,以及……那个失落的‘净化’协议,是否还有启动的可能。”
震动,似乎又清晰了一分。红色的指示灯,在昏暗的指挥中心里,固执地闪烁着,像一个无声的倒计时。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