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枫的身体冰冷,呼吸微弱得几乎无法察觉,仿佛一具刚刚从万古冰层中挖掘出来的遗骸。艾拉跪在他身旁,双手闪烁着前所未有的翠绿光辉,浓郁的生命能量如同温暖的泉水,源源不断地注入他干涸的躯壳。她咬紧牙关,额角汗珠滚落,不惜透支自身本源,也要将那徘徊在寂灭边缘的意识拉回来。
伊万和莱利持着仅剩的冷兵器,守护在两侧,警惕地观察着四周。脚下的归墟之桥依旧在微微震颤,但那种源于崩溃边缘的剧烈摇晃已经平息。桥下,那片浩瀚的幽蓝能量漩涡旋转的速度明显放缓,中心区域的扭曲阴影似乎稳定了许多,虽然依旧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归寂气息,却少了几分之前的狂暴与侵略性。
最显着的变化是声音。
那无处不在、直刺灵魂的熵核低语,并未完全消失,但其内容和“语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它不再仅仅是宣告万物终将走向热寂的冰冷事实,其中似乎混杂进了一些极其微弱、断断续续的、关于“差异”、“梯度”、“可能性”的……碎片化信息。就像一台原本只会播放哀乐的留声机,偶尔卡顿,跳出了一两个不成调的音符。
“他成功了……”莱利看着下方不再纯粹死寂的漩涡,喃喃道,“他真的……改变了那个怪物?”
“不是改变,是‘感染’,或者说,‘植入’了一个新的选项。”伊万纠正道,他的感知更为敏锐,能察觉到那混沌深处正在孕育的、极其微弱的新生力量,“绝对的无序出现了裂痕,虽然只是开始,但……方向已经不同了。”
萨菲拉没有参与讨论,她闭目感应着命运之线的流向。良久,她睁开眼,指向他们来时的方向:“束缚在减弱,‘摇篮’的排斥力场正在重新调整。归途……出现了。”
仿佛为了印证她的话,众人来时穿越的那片无尽废墟方向,原本浓郁得化不开的幽蓝磷光和扭曲残响,此刻如同退潮般,开始缓缓向着“摇篮”核心(现在或许应该称之为“演变核心”)回缩。一条相对清晰、虽然依旧布满残骸但不再被疯狂执念完全封锁的路径,隐约显现出来。
就在这时,吴枫发出一声极其微弱的呻吟,眼皮颤动了几下,艰难地睁开。他的眼神 initially 涣散无神,充满了经历无尽虚无后的茫然,好一会儿才慢慢聚焦,看清了围在身边的队友。
“我们……还活着?”他的声音沙哑得如同破旧风箱。
“废话,你小子命硬得很!”莱利咧嘴想笑,却牵动了身上的伤口,疼得龇牙咧嘴。
艾拉终于松了口气,过度消耗让她几乎虚脱,但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欢迎回来,吴。”
吴枫在伊万的搀扶下,挣扎着坐起身。他感受了一下体内的状况,混沌核心与观测者核心都黯淡无光,处于深度休眠状态,身体更是虚弱到了极点。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与脚下那片演变中的核心,存在着一种极其微妙的、若即若离的联系。他“播种”下的那点“初火”,仍在顽强地燃烧、扩散。
他望向那片开始显露出路径的废墟,又看了看脚下趋于平静的归墟之桥和能量漩涡。
“此地不宜久留,”吴枫的声音依旧虚弱,却带着一丝决断,“‘摇篮’的结构正在适应新的平衡,可能会产生不可预知的变化。我们必须趁现在离开。”
没有人反对。他们的任务已经超额完成,不仅揭开了真相,更亲手撬动了命运的齿轮。现在,是时候带着这份沉重的答案,返回那个他们曾经熟悉、却可能也已物是人非的世界了。
归途比想象中稍微顺利。残响幽灵和执念之骸并未完全消失,但它们的攻击性和数量都大不如前,往往只是茫然地徘徊,或者对闯入者投以空洞的“注视”。小队甚至不需要战斗,只需谨慎地绕行,就能避开大部分威胁。
他们再次经过了那座给予他们庇护的“守望者之碑”。碑身似乎比之前明亮了一些,流转的符文带着一种欣慰般的柔和光泽。吴枫在碑前驻足片刻,抬手轻轻一礼,既是感谢,也是告慰。
穿越Λ通道的过程有惊无险,那些晶石构装体依旧存在,但仿佛失去了统一的指挥,行动变得迟滞而混乱。小队利用吴枫恢复的少量能量和伊万、莱利精准的匕首格杀,艰难地突破了封锁。
当他们终于沿着来时的路,冲出那个隐藏在前哨站底层的液压闸门,重新呼吸到(前哨站内)那相对“正常”、带着金属和尘埃味道的空气时,所有人都产生了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身后,是通往“摇篮”深渊的入口。前方,是布满战斗痕迹、死寂一片的“半人马座之矛”前哨站。
他们活下来了。从一场席卷了远古文明、关乎宇宙根基的灾难边缘,带回了渺茫却真实的希望之火。
吴枫回头,最后看了一眼那幽深的通道。他知道,在那地底深处,一场缓慢而宏大的演变正在发生。余烬中的初火已然点燃,它需要时间成长,而他和他的队友,将是这秘密的第一批守护者,也是这漫长归途上,第一批见到微光的行者。
“走吧,”他转过身,对等待着他的同伴们说道,“我们……回家。”
(第三部 《灰烬行者》 完)
(全书完)
伊万和莱利持着仅剩的冷兵器,守护在两侧,警惕地观察着四周。脚下的归墟之桥依旧在微微震颤,但那种源于崩溃边缘的剧烈摇晃已经平息。桥下,那片浩瀚的幽蓝能量漩涡旋转的速度明显放缓,中心区域的扭曲阴影似乎稳定了许多,虽然依旧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归寂气息,却少了几分之前的狂暴与侵略性。
最显着的变化是声音。
那无处不在、直刺灵魂的熵核低语,并未完全消失,但其内容和“语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它不再仅仅是宣告万物终将走向热寂的冰冷事实,其中似乎混杂进了一些极其微弱、断断续续的、关于“差异”、“梯度”、“可能性”的……碎片化信息。就像一台原本只会播放哀乐的留声机,偶尔卡顿,跳出了一两个不成调的音符。
“他成功了……”莱利看着下方不再纯粹死寂的漩涡,喃喃道,“他真的……改变了那个怪物?”
“不是改变,是‘感染’,或者说,‘植入’了一个新的选项。”伊万纠正道,他的感知更为敏锐,能察觉到那混沌深处正在孕育的、极其微弱的新生力量,“绝对的无序出现了裂痕,虽然只是开始,但……方向已经不同了。”
萨菲拉没有参与讨论,她闭目感应着命运之线的流向。良久,她睁开眼,指向他们来时的方向:“束缚在减弱,‘摇篮’的排斥力场正在重新调整。归途……出现了。”
仿佛为了印证她的话,众人来时穿越的那片无尽废墟方向,原本浓郁得化不开的幽蓝磷光和扭曲残响,此刻如同退潮般,开始缓缓向着“摇篮”核心(现在或许应该称之为“演变核心”)回缩。一条相对清晰、虽然依旧布满残骸但不再被疯狂执念完全封锁的路径,隐约显现出来。
就在这时,吴枫发出一声极其微弱的呻吟,眼皮颤动了几下,艰难地睁开。他的眼神 initially 涣散无神,充满了经历无尽虚无后的茫然,好一会儿才慢慢聚焦,看清了围在身边的队友。
“我们……还活着?”他的声音沙哑得如同破旧风箱。
“废话,你小子命硬得很!”莱利咧嘴想笑,却牵动了身上的伤口,疼得龇牙咧嘴。
艾拉终于松了口气,过度消耗让她几乎虚脱,但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欢迎回来,吴。”
吴枫在伊万的搀扶下,挣扎着坐起身。他感受了一下体内的状况,混沌核心与观测者核心都黯淡无光,处于深度休眠状态,身体更是虚弱到了极点。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与脚下那片演变中的核心,存在着一种极其微妙的、若即若离的联系。他“播种”下的那点“初火”,仍在顽强地燃烧、扩散。
他望向那片开始显露出路径的废墟,又看了看脚下趋于平静的归墟之桥和能量漩涡。
“此地不宜久留,”吴枫的声音依旧虚弱,却带着一丝决断,“‘摇篮’的结构正在适应新的平衡,可能会产生不可预知的变化。我们必须趁现在离开。”
没有人反对。他们的任务已经超额完成,不仅揭开了真相,更亲手撬动了命运的齿轮。现在,是时候带着这份沉重的答案,返回那个他们曾经熟悉、却可能也已物是人非的世界了。
归途比想象中稍微顺利。残响幽灵和执念之骸并未完全消失,但它们的攻击性和数量都大不如前,往往只是茫然地徘徊,或者对闯入者投以空洞的“注视”。小队甚至不需要战斗,只需谨慎地绕行,就能避开大部分威胁。
他们再次经过了那座给予他们庇护的“守望者之碑”。碑身似乎比之前明亮了一些,流转的符文带着一种欣慰般的柔和光泽。吴枫在碑前驻足片刻,抬手轻轻一礼,既是感谢,也是告慰。
穿越Λ通道的过程有惊无险,那些晶石构装体依旧存在,但仿佛失去了统一的指挥,行动变得迟滞而混乱。小队利用吴枫恢复的少量能量和伊万、莱利精准的匕首格杀,艰难地突破了封锁。
当他们终于沿着来时的路,冲出那个隐藏在前哨站底层的液压闸门,重新呼吸到(前哨站内)那相对“正常”、带着金属和尘埃味道的空气时,所有人都产生了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身后,是通往“摇篮”深渊的入口。前方,是布满战斗痕迹、死寂一片的“半人马座之矛”前哨站。
他们活下来了。从一场席卷了远古文明、关乎宇宙根基的灾难边缘,带回了渺茫却真实的希望之火。
吴枫回头,最后看了一眼那幽深的通道。他知道,在那地底深处,一场缓慢而宏大的演变正在发生。余烬中的初火已然点燃,它需要时间成长,而他和他的队友,将是这秘密的第一批守护者,也是这漫长归途上,第一批见到微光的行者。
“走吧,”他转过身,对等待着他的同伴们说道,“我们……回家。”
(第三部 《灰烬行者》 完)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