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冬储菜搬运战-《年代:重生1950,养仨娃!》

  林向阳接过那张充满江湖气息的纸条,扫了一眼,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正是他所需要的。

  他微微点头,将合作社的到货表递了过去。

  张麻子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将纸条揣进怀里最深处,又千恩万谢了一番,这才像只偷到油的老鼠,敏捷地消失在越来越浓的夜色中。

  看着张麻子消失的方向,林向阳缓缓吐出一口气。

  第一步,成了。

  一条隐秘的信息渠道初步搭建起来。

  他低头看着手中那张记载着地下经济浮动的纸条,仿佛握住了一把洞察时局变动的钥匙。

  然而,他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反而更加沉重。

  与张麻子这等人物深度捆绑,风险与机遇并存。

  这张价目表是真是假?是否会掺杂水分?

  张麻子是否会阳奉阴违?

  更重要的是,一旦这条线被外界察觉,会引来怎样的麻烦?

  夜色彻底笼罩了四九城,寒风掠过胡同,发出呜呜的声响。

  林向阳将纸条仔细收好,快步向家的方向走去。

  屋内的灯光温暖而诱人,弟妹们的笑语隐约可闻。

  但他知道,在这温暖的港湾之外,一张由信息编织的、无形却至关重要的网,已经悄然撒开。

  而网的彼端,牵动着的是机遇,也可能是未知的漩涡。

  周胖子那日眼神中隐藏的怨恨,王翠花家中持续的低语……这些明枪暗箭,是否会与这新生的“暗线”产生不可预料的交织?

  与张麻子达成信息互换协议后,林向阳心中那根关乎生存的弦,并未有丝毫松懈。

  黑市价目表如同一扇窥探地下经济的窄窗,让他对物资的隐性流动有了更清晰的把握,但这份隐秘的掌控感,很快被眼前更迫切的现实需求冲淡——寒冬已至,一年一度的冬储大白菜供应开始了。

  这日的四九城,北风卷着细碎的雪沫,刮在脸上如同小刀片。

  街道两旁的槐树早已落光了叶子,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倔强地指向灰蒙蒙的天空。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临战前的紧张气氛,而这紧张的源头,便是各个指定的蔬菜供应点。

  冬储大白菜,是北方百姓安然过冬的“当家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政府对城镇居民实行定量供应,但过程却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菜站门前,早已排起了见首不见尾的长龙,人人手里攥着宝贵的副食本和钞票,眼神焦灼地盯着菜站那两扇尚未完全开启的木门。

  扁担、箩筐、手推车……各种运输工具严阵以待,只等那一声令下,便要以最快的速度将属于自家那份百十斤重的“绿色堡垒”搬运回家。

  林家自然也身处这支庞大的队伍之中。

  林向阳带着卫国,天不亮就来排队,饶是如此,前面也已有二三十人。

  晓梅和晓雨留在家里照看炉火,准备接应。

  “哥,这得排到啥时候去?”

  卫国搓着冻得通红的手,哈着白气,眼巴巴地望着前面缓慢蠕动的队伍。

  他的肩膀上,垫着林向阳用旧棉絮给他特制的加厚垫肩,下面是那根神奇的“轴承省力扁担”,但面对即将到来的上百斤重担,他心里还是有些发怵。

  “耐心点,少不了咱们的。”

  林向阳目光沉静地扫视着周围。

  他注意到,今年的供应似乎比往年更紧张,菜站工作人员的脸色也更显凝重,不断大声吆喝着维持秩序:“都别挤!按顺序来!每人定量,搬完就走!后面的人等着!”

  原因有二:

  一是天气严寒,菜站希望加快流程,避免人群长时间聚集冻伤;

  二是据说后续还有运输任务,留给每个居民搬运的时间窗口被压缩得极短。

  有消息灵通的人低声传言,今天必须在一个小时内完成自家区域的发放和搬运,超时未搬走的,菜站不予保管,后果自负!

  这话像是一块冰,砸进了本就焦躁的人群中,引起一阵骚动。

  家里劳力足的还好,像林家这样主要依靠半大孩子的家庭,顿时压力倍增。

  “一个小时?搬一百多斤白菜走回去?这……这咋可能?”

  卫国听到议论,脸都白了。

  他家离菜站不算最近,中间还要经过两个胡同口,正常挑担走回去,顺利的话也要二十多分钟。

  这意味着,他们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必须一口气完成,否则就可能眼睁睁看着过冬的菜丢在外面!

  林向阳眉头紧锁,他估算了一下,即使卫国拼尽全力,连续高强度负重奔跑,对体力的消耗也是惊人的,上次肩伤初愈,绝不能再来一次。

  而且,一旦卫国力竭中途歇息,很可能就赶不上时限。

  终于,队伍排到了林家。

  工作人员核对副食本,手脚麻利地称出一百二十斤大白菜,堆在一旁如同小山。

  “林向阳家,一百二十斤,抓紧时间搬走!下一个!”工作人员头也不抬地喊道。

  “哎,好嘞!谢谢同志!”

  林向阳应着,和卫国一起赶紧将白菜往两个大箩筐里装。

  旁边有相熟的邻居看到林家兄弟,特别是看着卫国那尚显单薄的身板,好心提醒:

  “向阳,卫国,可得抓点紧啊!听说真有时限!要不……我家的先搬一趟,回头让我家小子过来帮你们搭把手?”

  “谢谢赵叔,我们先试试。”

  林向阳感激地笑笑,但婉拒了。

  一来不想欠人情,二来他知道各家都紧张,不能耽误别人。

  卫国深吸一口气,咬紧牙关,将扁担架上肩膀。

  轴承发出轻微的“嘎吱”声,分担了一部分重量,但一百二十斤的实打实的分量,依旧沉甸甸地压了下来。

  他调整呼吸,迈开步子,试图像往常一样稳健前行。

  然而,今天的情况截然不同。

  地面因小雪略显湿滑,为了抢时间,他必须加快速度。

  刚走出菜站范围几十米,卫国的呼吸就开始粗重起来,额头见汗,脚步也不复之前的轻快。

  那压弯的扁担,仿佛有千斤重。

  林向阳跟在旁边,一手扶着筐沿帮忙分担少许重量,一边密切观察着弟弟的状态。

  他看到卫国脖子上青筋凸起,嘴唇紧抿,显然是在硬撑。

  “卫国,慢点,稳当第一。”林向阳出言提醒。

  “不行……哥……时间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