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垃圾站捡漏遇行家-《年代:重生1950,养仨娃!》

  林向阳将弟妹们的反应看在眼里,心中既理解又警惕。

  理解的是,在经历了长久的贫困与挣扎后,骤然看到一丝跨越阶层的希望,任谁都难以保持绝对的平静。

  警惕的是,这种心态若持续下去,极易在言行中露出破绽,尤其是在王翠花、周满囤乃至那个神秘莫测的钱叔这些有心人眼中,任何细微的异常都可能被放大,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那东西,现在就是一张纸。”

  这日晚饭后,林向阳召集弟妹,神色严肃地开了口:

  “它真正的价值,可能要十年,甚至二十年后才能体现。在那之前,它不能吃,不能喝,更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反而可能招灾惹祸。”

  他目光扫过晓梅、卫国和晓雨:

  “我们必须像以前一样,该捡煤核捡煤核,该出摊出摊,该学习学习。忘掉它,就当从来没有过这东西。明白吗?”

  三个孩子看着大哥罕有的凝重表情,都用力点头。

  晓梅更是下意识地用手按了按胸口藏本子的位置,小脸上满是郑重。

  “可是,大哥,”卫国挠了挠头,提出一个很实际的问题,“那本子……晓梅天天要用的,万一不小心弄坏了,或者被老鼠啃了……”

  这话倒是提醒了林向阳。

  确实,将那枚邮票长期放在晓梅随身携带、经常翻动的账本里,并非万全之策。家

  里条件简陋,潮湿、虫蛀、鼠咬都是威胁,更何况还要防备可能发生的意外。

  “卫国说得对。”林向阳沉吟片刻,“我们需要一个更稳妥的保管方式。最好是能防潮、防虫、还不起眼的东西。”

  他的目光在屋内逡巡。

  家徒四壁,除了破旧的家具和被褥,实在找不出什么合适的容器。买

  新的?且不说有没有合适的,单是这行为本身就可能引起注意。

  “明天出摊回来,我们去一趟垃圾站看看。”林向阳做出了决定。

  垃圾站,那个在旁人眼中堆满污秽的地方,对他而言却常常是“宝藏”的发掘地。

  或许在那里,能找到一些被人丢弃,却正好符合他们需求的东西。

  翌日下午,天空依旧阴沉,干冷的北风卷着地上的尘土打着旋儿。

  林家兄妹收摊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绕道去了位于胡同深处、靠近城墙根的那个大型垃圾堆积点。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有机物腐烂和废弃物混杂的酸腐气味。

  成群的苍蝇在低空嗡嗡盘旋。

  巨大的垃圾堆如同一个色彩灰暗、形态扭曲的小山包,里面混杂着菜叶、煤灰、碎砖瓦、破布头、废纸张等等几乎所有居民生活的废弃残留。

  卫国捏着鼻子,瓮声瓮气地说:“大哥,这儿能有什么好东西?臭死了!”

  晓梅也蹙着秀眉,用一块旧手帕掩住口鼻。

  只有晓雨,虽然也觉得味道难闻,但那双大眼睛却好奇地四处张望,仿佛在玩一个大型的“寻宝游戏”。

  “仔细找找,特别是那些看起来还算完整的瓶瓶罐罐,或者铁皮盒子之类的东西。”

  林向阳吩咐道,自己则挽起袖子,拿起随身带来的火钳,开始在垃圾堆边缘相对干燥的地方翻找起来。

  兄妹四人分散开,忍着不适,在废品堆里仔细搜寻。

  不时有老鼠从脚下窜过,引得晓雨小声惊叫。

  他们找到几个破口的陶罐,几个锈迹斑斑、几乎看不出原貌的铁皮盒,但都不是理想的选择,要么不密封,要么锈蚀太严重。

  就在林向阳有些失望,准备扩大搜索范围时,一个略显苍老但中气十足的声音在一旁响起:

  “喂,那几个娃娃,瞎翻腾什么呢?这地方也是你们能来的?小心扎了手,染了病!”

  林向阳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打着补丁但浆洗得还算干净的中山装、头发花白、戴着副断了一条腿用绳子绑着的老花镜的老者,正站在不远处的一个小土坡上,皱着眉头看着他们。

  老者手里也拿着一根细长的木棍,似乎在垃圾堆里拨拉着什么,脚边还放着一个旧的帆布包,里面鼓鼓囊囊的。

  这老者气质与这脏乱的环境有些格格不入,不像是以捡废品为生的流浪汉,倒更像是个……落魄的文化人?

  “老爷爷,我们找点有用的东西。”林向阳停下动作,礼貌地回答。

  老者走近几步,目光在四个孩子身上扫过,尤其是在他们虽然旧但整洁的衣物上停留了一下,眉头皱得更深:

  “有用的东西?这垃圾堆里能有什么有用的?看你们的样子,也不像是穷得揭不开锅非得来这儿捡吃的。家里大人呢?”

  “我们自己来的。”林向阳不欲多解释,继续低头寻找。

  老者见状,也不再劝阻,只是摇了摇头,自顾自地用木棍在另一片区域小心地翻找起来,动作颇为熟练,似乎在寻找特定类型的东西。

  过了一会儿,晓雨那边忽然传来一声低呼:“大哥,你看这个!”

  林向阳和晓梅、卫国都围了过去。

  只见晓雨从一堆烂菜叶和碎纸下面,扒拉出一个小巧的、深褐色的陶瓷小罐。

  罐子约莫巴掌高,肚大颈小,有个严丝合缝的木头盖子,罐身沾满污渍,但看起来十分完整,没有裂纹。

  林向阳拿起罐子,掂了掂,手感沉实。

  他用力拔开木塞,里面空无一物,内壁干燥,竟然意外地干净,还隐隐散发出一股淡淡的、类似茶叶存放过后的清香。

  “这个好!”卫国眼睛一亮,“看起来挺结实的,盖子也紧。”

  晓梅也点点头:“大小正合适,看起来能防潮。”

  林向阳心中也是一喜,这罐子品相完好,材质是陶瓷,本身就有一定的防潮和防虫效果,木头盖子密封性也不错,正是存放邮票的理想容器。

  他仔细检查了罐子内外,确认没有任何破损或异味。

  “嗯,就它了。”林向阳将木塞塞紧,正准备将罐子收起,那个一直在旁边默默观察的老者却不知何时又凑了过来。

  “咦?小娃娃,你手里这罐子……”

  老者推了推鼻梁上摇摇欲坠的眼镜,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能给老头子我瞧瞧吗?”

  林向阳心中一动,下意识地将罐子往怀里收了收,面上却不动声色:“老爷爷,这就是个腌咸菜的破罐子,没什么好看的。”

  “嘿嘿,”老者干笑两声,目光如钩般盯着那罐子:

  “咸菜罐?老头子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没见过谁家用‘宜兴紫砂’腌咸菜的。小娃娃,你不实在啊。”

  宜兴紫砂?

  林向阳心中剧震。

  他虽然对古董了解不深,但也听说过“宜兴紫砂”的大名,知道那是价值不菲的好东西。

  他再次仔细打量手中的罐子,深褐色,质地细腻,造型古朴,难道……这其貌不扬的垃圾堆里,还真能淘到这等宝贝?

  这张麻子爹留下来的“废纸”里刚出了个珍邮,随便捡个罐子又是紫砂?

  他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茫然:“紫砂?是什么?很值钱吗?我看着就是比普通瓦罐重点,摸着舒服点。”

  老者见他神情不似作伪,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更多的是笃定。

  他捋了捋并不存在的胡须,摆出一副行家的姿态:“哼,值不值钱,得看品相。你这罐子,污损得太厉害,品相已毁,值不了几个大子儿。不过嘛……老头子我正好缺个茶叶罐,看你几个娃娃也不容易,这样,我出五毛钱,这罐子让给我,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