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攘外必先安内-《开局赵括纸上谈兵,看我袁神启动》

  ...

  就在赵浔商讨对策时,门外急匆匆赶来一使者,赵浔面露不悦,但还是开口道:“进。”

  “主公,匈奴人于夫罗发动叛乱,拥兵劫持河内太守张扬。”

  听到这个消息后,赵浔脑子咯噔一下。

  不是,于夫罗你搞什么?

  现在正是和公孙瓒交战的关键时刻,你忽然叛乱,果然非我族内,其心必异。

  你特么等着,若是冀州平定。

  老子整不死你,老子以后就不姓赵。

  原本势均力敌的形势,由于于夫罗的叛变,立刻严峻起来。

  赵浔更是懊悔,作为三国爱好者,他居然忘了这一茬。

  将众将汇聚帐中,赵浔开启作战会议。

  “如今公孙瓒与于夫罗联袂而来,形势与我不妙,诸君可有妙计?”

  赵浔直接将问题抛出,一众谋士面面相觑,随后立刻便有人出面道:“主公,此番正逢我等与公孙瓒共逐冀州,此事乃重中之重。”

  “此时不便分兵,若是为公孙瓒发现,恐为其分而破之。”

  “不如先行派使者赴往于夫罗处,许以好处,先将其稳住,待解决公孙瓒后在出兵于夫罗。”

  一众谋士并未将公孙瓒放在眼中,但赵浔可不敢如此托大。

  而缓兵之计看似是最为简单利好的计策,但是赵浔有一个毛病,或者说好习惯。

  那就是从来不惯着异族。

  敢南下劫掠?

  犁庭扫穴,杀不绝算老天眷顾。

  不过缓兵之计,也并非不能用,只是对象要换上一换。

  众人见赵浔陷入沉思,也不言语。

  良久赵浔才开口道:“传令下去,派出使者与公孙瓒传书。”

  “就说某愿割让冀州西北二郡,请求停战。”

  当赵浔将此话提出之后,众臣立刻便站起身,他们如何想不到,赵浔会做出如此决定。

  于是立刻便有人开口反对道:“明公,此举不妥啊。”

  “匈奴于夫罗威胁比之公孙瓒,相当于皓月必之烈阳,此番舍本逐末,实在不妥啊,明公!”

  而赵浔却是打定主意要对匈奴出兵,任由耳边众人言语也不顾及。

  当消息传到公孙瓒帐中时,公孙瓒疑惑的看向帐外,其中亲卫单膝跪地禀报道:“主公,袁绍有使者求见。”

  “使者?”

  “唤他进来。”

  闻言公孙瓒面无表情开口将其唤入。

  使者?

  他倒要看看袁绍到底想干什么。

  当使者走入时,立刻拱手行礼:“见过公孙将军。”

  “袁绍那厮,寻我何事?”

  公孙瓒一边发问,一边执笔写些什么。

  由于剧本扮演风靡全国,在网上掀起一阵书法热,毕竟古时的书法可是门面,没有一手好手法,连写信都得要让人代笔。

  没错这里特指赵浔,赵浔扮演了好些剧本,耗费数年时间才勉强将书法基本功打牢。

  而公孙瓒本身就是书法爱好者,闲来无事,正是临摹蔡邕的飞白体作乐。

  “将军,我家主公此来是要向将军求和,愿以常山、中山二郡献于将军,以求偃息兵戈。”

  闻言公孙瓒眉头微皱,手中笔墨滑锋,抬眼看向使者,眼中满身疑惑。

  此番袁绍来使者,他猜测袁绍可能是来挑衅,或者劝降。毕竟从明面上看,袁绍的资本更加雄厚。

  袁家四世三公,天下名声极广,手下谋士如云,勇将如雨。

  他区区一个公孙瓒,如何能敌?

  天下人这般觉得,但公孙瓒自己只是笑笑。

  “你说什么?”

  “袁绍要与我停战,愿割让冀州二郡?”

  “这是为何?”

  公孙瓒满脸疑惑,老实说现如今兵力相仿,袁绍倚仗坚城防守,公孙瓒则倚仗骑兵高机动性。

  两边各自奈何不了对手。

  本来公孙瓒都打算退兵了,反正保底任务完成,算是小赚。

  转眼就传来了这等消息,生性多疑的公孙瓒察觉其中必有猫腻,在与使者交流后,才得知是匈奴复叛。

  在对付他和匈奴之间,袁绍选择了匈奴。公孙瓒第一想法是不相信,随即委派大量斥候打探情报,发现这居然是真的。

  在得知消息后,公孙瓒手下众将,齐齐欣喜不已,此番当真我也。袁绍腹背受敌,此番取冀州,乃天助我也。

  其中作为公孙瓒从弟的公孙越便开口建议道:“兄长,不如先假意同意袁绍那厮,待其出兵匈奴后,再行突袭,届时冀州可定!”

  此等建议,得到了一众将领的同意。

  公孙瓒不语,只是看向武松和严纲问道:“你二人觉得此计如何?”

  严纲果断开口道:“主公,我听你的。”

  严纲浑身缠着绷带,显然此前被杨再兴打老实了,性命无忧,但要伤势痊愈,还得好些日子。

  至于武松则有些犹豫,随后开口道:“大哥,我觉得不妥,此举不合道义。”

  此言一出,众将嘻嘻哈哈声此起彼伏。

  三国时期可不讲究所谓道义,三国有一个算一个,放到现在,充电宝都接不了。

  利益、地盘才是最为实在的。

  袁绍此番受难,不落井下石,岂不是白白忍了此前,为其诓骗,助取冀州?

  是袁绍先行不义,如何能怪罪他们?

  而得到武松的答案后,公孙瓒看向武松终于还是在老部下口中得到了他想要到答案。

  鉴于天赋呼保义,所有人都可以不义。

  但是他公孙瓒不行。

  平定异族叛乱为大义,他可以不为,但不会阻止。

  而且,他和袁绍的矛盾似乎也没有那么大吧?

  也就是剧本的任务之争,或许能化干戈为玉帛也不一定。

  随后公孙瓒直接道:“传令下去,整备兵马,与我一同前往渤海。”

  众人闻言不知晓公孙瓒意欲何为。

  公孙越赶紧道:“兄长,就是出兵,也不必如此焦急,待袁绍与那于夫罗交战才是机会,届时方能一击克敌。”

  公孙瓒闻言歪嘴一笑道:“谁说我不答应了?”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而公孙瓒则是直接走出军帐,亲自领兵来到渤海之下。

  当公孙瓒领兵而来,赵浔也得知消息,快步来到城楼之上查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