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血手印与红头文件-《归乡崛起:我在青山村当首富》

  门外的摩托车没有再动,陈默盯着窗帘缝隙里那点尾灯,手指无意识的在桌面划着坐标轴。林晓棠正把最后一段监控视频导出备份,王德发翻完账本,合上时发出一声轻响。

  门被推开了。

  赵铁柱冲进来,肩头挂着件沾血的工装服,五指张开按在门框上,留下一个清晰的血手印。他喘得厉害, 额角青筋跳动,声音像是从喉咙里硬挤出来的:“二狗……被人拖走了。”

  陈默猛地站起身,骑子腿在地面刮出刺耳的声响。他快步上前,抓住那件衣服仔细看。血迹还没干透, 集中在左肩和胸口位置,边缘发暗,但中心还泛着湿红的光泽。不是喷溅,是擦仍后反复摩擦留下的。

  “在哪?”他问。

  “西坡老砖窑后面。”赵铁柱抹了把脸,掌心蹭到几道泥灰,“我带人去查昨晚那条岔路,则转过山嘴看见一辆黑车往林子深处开,二狗的手露在车窗外面,拼命拍玻璃。我追上去喊,他们直接倒车撞人,这衣服是他在地上滚的时侯甩出来的。”

  林晓棠已经取来证物袋,小心地衣服封存。他没说话,但动作比平时快了一倍。连笔帽都是拧下来的,不是拨的。

  陈默转身走到墙边,打开监控回放系统。时间调到二十分钟前,村口主道的画面跳出来。一辆无牌黑色商务车出现在镜头边缘,右侧车门有一道明显的刮痕, 像是被石头划过的痕迹。车子没有减速,拐进通往后山的小路,消失在画面之外。

  “车牌遮了,但车型能辨认。”他说,“马上截取视频,发给秀梅,请她联系县局技侦备案。”

  话音未落,手机震动了一下。

  屏幕亮起,弹出一条政务平台通知:《关于青山村土地权属变更测绘成果的核查意见》——县自然资源局红头文件。

  会议室瞬间安静。

  林晓棠走过来,陈默把手机递给她。她接过,手指滑动两下,连上投影仪。文件扫描件投在墙上,公章鲜红,签批栏写着“经核查,宏达集团提交坐标系真实有效”。

  她的眉头一点点皱紧。

  “核查时间是今\天上午九点十七分。”她指着文未落款,“可小王的数据包是八点四十五才上传的,他们还没收到全部分析报告。”

  王德发拄着拐杖慢慢走过来, 站在投影前看了一会儿,忽然伸手点了点文件右下角。“这个章的位置偏了。”他说,“比标准格式低三毫米。”

  “程序错了。”林晓棠低声说,“正式核查必须先实地复测,再出具意见。但现在文件出来了复测还没启动。”

  陈默盯着那枚公章,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有人想抢在我们前面定调子。”

  赵铁柱站在门口, 听见这话,拳头猛地砸在门框上。“那现在怎么办?二狗还在他们手里!”

  “不能乱。”陈默回头看他,“你现在立刻组织人,在安全距离内守住西坡出口。别硬冲,记下车牌、人数、进出时间。有新情况马上报。”

  赵铁柱咬着牙点头,转身要走。

  “等等。”林晓棠叫住他,“带上相机,拍下所有轮胎印。如果车是从采石场出来的,地面会有碎石残留,对比一下能不能匹配。”

  赵铁柱应了一声,快步离去。

  屋里只剩下三人。王德发坐回椅子,把拐杖靠在桌边,拿起那份红头文件复印件,一页页翻看。他的手指粗糙,翻纸时发出沙沙声,节奏却很稳。

  陈默打开笔记本,翻到“证据链风险清单”那一页。 他写下第一条:行政认定提前生效,疑为内部干预。

  第二条:李二狗被劫持,物证链面临断裂风险。

  第三条:宏达行动升级,已从监视转为实质压制。

  他停下笔,抬头看向林晓棠:“你能确认这份文件的技术漏洞吗?”

  “可以。”他坐在电脑前,调出文件原数据,“我刚寸做了文档属性分析。创建时间显示为凌晨两点十八分,修改记录有三次,最后一次保存是八点五十分。也就是说,他们在收到我们举报材料之前,就已经起草好了回复。”

  “伪造流程。”王德发突然开口,声音不大,但字字清楚,“先写结果,再补过程。老把戏了。”

  陈默盯着屏幕上的时间戳,忽然想到什么。“小王那边有没有收到官方质询?按理说,他们应该第一时间联系技术员核实数据。”

  林晓棠摇头:“没有通话记录,也没收到系统消息。”

  “那就说明,”陈默缓缓说,“这份文件绕过了正常流转顺序,是直接下发的。”

  王德发把文件轻轻放在桌上,用算盘压住一角。他闭上眼,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像是在心里核算什么数字。

  林晓棠继续翻查后台日志,突然停住,。“奇怪。”

  “怎么?”

  “这份文件的电子签章序列号……和三个月前一份废弃草案一样。”她放大截图,“同一个编号,重复使用。按规定,每个签章都有唯一编码,作废后不能再启用。”

  陈默凑近看,“这意味着什么?”

  “要么系统被人篡改,”她说,“要么就是有人甪旧模板套了个新内容,偷梁换柱。”

  王德发睁开眼,看了她一眼,又低头看向自己带来的土地证。他没说话,但那只搭在键盘上的手,慢慢收紧了。

  陈默重新坐下,拿起笔,在笔记本上画了个流程图。从举报提交,到核查启动,再到意见出具,每一个环节都标出时间节点。他在“核查意见”那一格打了个叉,旁边写上:前置生成,程序倒置。

  “我们现在有五项证据。”他说,“历史档案、高精度定位数据、合同印章异常、古窑遗存、现场监控。哪怕行政文件强行背书,只要其中一项能进入独立审查程序,就能推翻结论。”

  林晓棠点头:“我已经把所有材料打包加密,准备同时向市环保督察组、省文物局和纪委寄送纸质原件。电子版也会通过不同渠道分批上传。”

  “抄送名单里加一个人。”王德发忽然说,“市国土局老周。八十年代他来村里搞过土改复查,认识几个老干部。”

  陈默记下名字。

  屋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是赵铁柱的声音,在跟人低声交代什么。陈默起身走到窗边,掀开窗帘一角。天色阴沉,村道上几个人影匆匆而过。手里拿着长棍和手电。

  他刚放下帘子,手机又震了一下。

  不是通知,是短信。

  匿名号码,只有一句话:**你们查的坐标,源头不在县里。**

  陈默盯着屏幕看了几秒,把手机递给林晓棠。

  她看完,脸色变了。“如果源头不在县里……那这份红头文件是谁发的?”

  “有人冒用权限。”陈默说,“或者,真正的核查根本没启动。”

  王德发拄着拐杖站起来,走到会议桌前,把算盘推到中间位置。他手指抚过珠子,停在最右边的那一档。

  “数可以改。”他说,“地界改不了。五三年的底册,每一块地都有记录。他们要是改动原始档案……”

  话没说完,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喇叭声。

  三人同时望向窗外。

  一辆皮卡停在村委会门口,车门打开,李秀梅跳下车,手里举着一台相机。她快步冲进来,脸上带着风尘,眼神却亮着惊人。

  “我拿到证据了!”她一进门就说,“宏达总部的内部邮件截图!有人把原始测绘数据外传了,对方正在追查泄露源!”

  她把相机递给林晓棠,屏幕里是一封加密转发的邮件邮,标题写着:**紧急溯源——青山村坐标数据泄露事件**。

  发件人署名是“总裁办”,正文命令安全部门彻查内部通讯记录,务必在二十四小时内找出泄密者。

  陈默看着那行字,慢慢攥紧了拳头。

  原来他们怕的不是举报,是有人从内部看到了真相。

  林晓棠迅速将图片导入电脑,提取原数据。发送时间是十分钟前,IP地址归属地显示为省城。

  “这是实时发生的。”她抬头,“泄密者还在里面,而且刚刚动了手。”

  王德发站在桌边,忽然重重顿了一下拐杖 。

  三人都静了下来。

  他没说话,只是抬起手,指向墙上那幅1953年的土地证复印件。

  陈默顺着他的手指望去,目光落在右下角一行小字上——那是登记编号,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看似普通。

  但就在昨天,王德发曾提到,当年的记账方式有特殊编码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