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指尖摩挲着那片塑料壳内侧的数字,B73三个字在灯下泛着冷白的光。她没说话,只是将编号工整抄进笔记本,翻到新的一页,笔尖顿了顿,在“证明链”标题下划出一道横线。
林晓棠从行军床上坐起,揉了揉太阳穴。仪器屏幕上的老化曲线已接近终点,数据趋于稳定。她伸手调出分析报告,低声说:“油墨氧化程度对应时间区间是七天前到九天前。宏达提交条件是在五天前—— 他们用旧章补新印,伪造行为发生在申报之前。”
陈默合上本子,起身走向门口,天刚蒙蒙亮,村道上还有些薄雾,但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开始。
村委会会议室的门被推开时,王德发正拄拐站在桌边,手里抱着一个褪色的蓝布包。他看见陈默进来,目光落在对方手中的笔记本上,沉默几秒,点了点头。
“你写了B73?”他问。
“是。”陈默把本子递过去,“那是他们的设备编号,也是摩托车尾号。说明监视不是临时起意,是有系统的行动。”
王德发手指轻轻抚过那串数字,忽然抬眼:“那就让他们看看,咱们村的老东西, 也能破他们的局。”
话音未落,门外陆沉进来五个人, 都是村里退下来的会计,年纪最小的也有六十出头。有人拎着算盘,有人揣着老式账本,脚步不快,但站定之后, 自有一股沉稳气扬。
“当年老村长定规矩,地契坐标不许写明数,全编成算法口诀传下来。”王德发走到主位,慢慢坐下,“她说,纸会烂,章会被仿,可人心记下的数,谁也改不了。 ”
林晓棠打开投影,墙面上显出土地证扫描件。右下角一行小字写着“东三南二”,旁边还有一组看似无序的数字组合。
“这就是密码原文。”她说。
王德发闭上眼,缓缓开口:“三归七,去五进一;二上四,不合十不下……”
第一声算珠响起来时,像是一滴水落入深井。紧接着,六副算盘同时拨动,珠子碰撞声密集交织,如同暴雨敲打屋檐。老人们神情专注,有的微微摇头,有的轻声纠正:“这一拨该退位,不能直进”“归法得先看首位,你错了步。”
争论持续了近十分钟。一位戴眼镜的老会计停下动作:“我按‘三归七’算出来的是118.26,差了一点。”
“你少算了旧尺换新制的偏移值。”另一人反驳,“当年测绘用的是市尺, 现在是公制,得加0.012的修正系数。”
陈默在一旁记录,迅速列出换算方式。林晓棠同步输入GIS系统,生成初步定位点。
第三次推演开始。这一次,所有人统一了计算规则。当最后一声算珠落下,王德发睁开眼,声音低而凊晰:“东径118.27,北纬29.34。”
林晓棠按下回车。
红点精准落在电子地图的一个小丘顶部,那里原本立着一块 青石界桩,半年前在雨水冲塌后一直未重立。卫星图显示,周围植被分布与历史航拍完全吻合。
“误差不到三十厘米。”她抬头,“和我们早前推测的原始位置一致。”
陈默站起身,拿起竹尺在地图上比划。水源保护区边界线从西侧斜穿而过,古窑遗址的深坑标记恰好围绕这个点呈环形分布。
“他们挪界桩,不是为了多占几亩地。 ”他声音沉了下来,“是想把污染区划进‘可开发地块’,再借修复生态的名义搞填埋。”
话音刚落,操作台上无人机监控画面突然跳出警报框。红色三角标志闪烁,提示异常移动目标。
林晓棠快步切换信号源。画面来自设在邻镇山脊的固定巡航机,镜头拉近,一辆白色厢式车正驶入乡道岔口,车身印有“宏达测绘”字样,车顶架着激光测距仪和信号接收器。
“速度四十公里每小时,目的地正是界桩原位。”她调出轨迹预测,“预计十三分钟后进入村域范围。”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陈默起身抓起手机,拨通赵铁柱号码。电话接通,他只说了两句:“后山便道清障,水泥墩摆三道,别露脸。车来了就堵,但不准动手。”
挂断后,他又转向林晓棠:“把实时画面接进县国土局备案通道,带上时间戳和设备ID,每一帧都要留痕。”
“已经在传了。”她手指在键盘上敲击,“而且我启用了热成像模式,就算他们关设备,红外特征也会被记录。”
王德发一直没说话,他慢慢收起算盘,从怀里掏出一本手写册子,封皮皱巴巴的,写着《乡村财务三十六忌》。翻到最后一页空白处,他提笔写下:“第36忌:勿信无源之数。”然后合上本子,轻轻放在陈默面前。
“这数,是从祖宗手里传下来的。”他说,“今天对上了,就没人能再说它是虚的。”
陈默看着那本旧册,没伸手去拿。他知道,这不是一份笔记,是一份托付。
窗外传来轻微的嗡鸣声。第二架无人机升空,沿着预设路线飞向边界线,监控画画分割成三屏:地面车辆行进轨迹、空中巡航视角、电子地图坐标锁定界面。
林晓棠忽然出声:“他们减速了。”
画面中,白色测绘车在距离村口两公里处停下。车门打开,两名穿制服的人下车,开始架设三角支架。
“不是例行测量。”陈默盯着屏幕,“他们是来抢时间——想在我们公布坐标前,先把假数据打进去。”
“可他们不知道,我们早就不用算盘推数了。”林晓棠冷笑一声, 点击发送按钮,“所有原始数据包已加密上传至省自然资源厅公开接口,附带区块链验证签名。”
王德发拄拐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山路。雾气正在散去, 阳光照在村口的石碑上。
“以前我觉得你们太急。”他忽然说,“总想着用新法子改老规矩。可现在不知道,守得住根,也要看得见路。”
陈默走到地图前,用红笔圈住那个坐标点。笔尖重重留下,纸面微微凹陷。
“今天这一步,不是为了争一口地。”他说,“是为了让以后谁都不敢随便动咱们的东西。”
林晓棠调出最后一组对比图:左为宏达提交的虚假坐标,右为算盘口诀破译的真实位置,中间是油墨鉴定报告的时间链条。三者并列,逻辑闭环。
“证据链完整了。”她低声说。
就在这时,监控画面一闪,第三辆黑色轿车出现在公路交汇处,车牌被泥浆遮盖,但车型轮廓与宏达高管常用座驾高度相似。
陈默立刻抓起对讲机:“铁柱,新增目标 ,黑色轿车由西向东,限速拦截,只拍照,不接触。 ”
对讲机里传来回应:“收到。”
王德发默默将算盘交给身旁的年轻人:“送去村史馆,登记一级档案。”
那人接过算盘,转身离开会议室。
屋里只剩三人。陈默站在投影前,手中攥着打印出来的坐标对比图,指节因用力微微发白。林晓棠双手悬在键盘上方,随时准备触发紧急备份程序。王德发坐在角落长椅上,闭目养神, 拐杖靠在臂弯。
无人机画面持续传输。白色测绘车仍在原地作业,激光束扫过山坡,数据不断上传。但所有信息流都被同步镜像至政府备案系统,每一秒都有不可篡改的时间印记。
林晓棠忽然睁大眼:“他们在删数据!”
屏幕上,对方终端频繁弹出清除缓存提示,试图中断本地存储。
“没用。”她手指飞快操作,“云端记录已经生成,删除客户端不影响溯源。”
陈默盯着那辆停驻的车,忽然开口: “让她们继续测。”
“什么?”
“让他们把假数据做完。”他嘴角微动,“做完,再当众撤穿。”
王德发睁开眼,看了他一眼,轻轻点了点头。
监控画面中,黑色轿车缓缓驶入村庄外围,停在一片荒地旁。车门打开,一个穿灰夹克的男人走下来,抬头望向村委会方向。
陈默拿起对讲机,声音平静:“拍清楚脸,发给秀梅,让她查这人身份。”
林晓棠从行军床上坐起,揉了揉太阳穴。仪器屏幕上的老化曲线已接近终点,数据趋于稳定。她伸手调出分析报告,低声说:“油墨氧化程度对应时间区间是七天前到九天前。宏达提交条件是在五天前—— 他们用旧章补新印,伪造行为发生在申报之前。”
陈默合上本子,起身走向门口,天刚蒙蒙亮,村道上还有些薄雾,但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开始。
村委会会议室的门被推开时,王德发正拄拐站在桌边,手里抱着一个褪色的蓝布包。他看见陈默进来,目光落在对方手中的笔记本上,沉默几秒,点了点头。
“你写了B73?”他问。
“是。”陈默把本子递过去,“那是他们的设备编号,也是摩托车尾号。说明监视不是临时起意,是有系统的行动。”
王德发手指轻轻抚过那串数字,忽然抬眼:“那就让他们看看,咱们村的老东西, 也能破他们的局。”
话音未落,门外陆沉进来五个人, 都是村里退下来的会计,年纪最小的也有六十出头。有人拎着算盘,有人揣着老式账本,脚步不快,但站定之后, 自有一股沉稳气扬。
“当年老村长定规矩,地契坐标不许写明数,全编成算法口诀传下来。”王德发走到主位,慢慢坐下,“她说,纸会烂,章会被仿,可人心记下的数,谁也改不了。 ”
林晓棠打开投影,墙面上显出土地证扫描件。右下角一行小字写着“东三南二”,旁边还有一组看似无序的数字组合。
“这就是密码原文。”她说。
王德发闭上眼,缓缓开口:“三归七,去五进一;二上四,不合十不下……”
第一声算珠响起来时,像是一滴水落入深井。紧接着,六副算盘同时拨动,珠子碰撞声密集交织,如同暴雨敲打屋檐。老人们神情专注,有的微微摇头,有的轻声纠正:“这一拨该退位,不能直进”“归法得先看首位,你错了步。”
争论持续了近十分钟。一位戴眼镜的老会计停下动作:“我按‘三归七’算出来的是118.26,差了一点。”
“你少算了旧尺换新制的偏移值。”另一人反驳,“当年测绘用的是市尺, 现在是公制,得加0.012的修正系数。”
陈默在一旁记录,迅速列出换算方式。林晓棠同步输入GIS系统,生成初步定位点。
第三次推演开始。这一次,所有人统一了计算规则。当最后一声算珠落下,王德发睁开眼,声音低而凊晰:“东径118.27,北纬29.34。”
林晓棠按下回车。
红点精准落在电子地图的一个小丘顶部,那里原本立着一块 青石界桩,半年前在雨水冲塌后一直未重立。卫星图显示,周围植被分布与历史航拍完全吻合。
“误差不到三十厘米。”她抬头,“和我们早前推测的原始位置一致。”
陈默站起身,拿起竹尺在地图上比划。水源保护区边界线从西侧斜穿而过,古窑遗址的深坑标记恰好围绕这个点呈环形分布。
“他们挪界桩,不是为了多占几亩地。 ”他声音沉了下来,“是想把污染区划进‘可开发地块’,再借修复生态的名义搞填埋。”
话音刚落,操作台上无人机监控画面突然跳出警报框。红色三角标志闪烁,提示异常移动目标。
林晓棠快步切换信号源。画面来自设在邻镇山脊的固定巡航机,镜头拉近,一辆白色厢式车正驶入乡道岔口,车身印有“宏达测绘”字样,车顶架着激光测距仪和信号接收器。
“速度四十公里每小时,目的地正是界桩原位。”她调出轨迹预测,“预计十三分钟后进入村域范围。”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陈默起身抓起手机,拨通赵铁柱号码。电话接通,他只说了两句:“后山便道清障,水泥墩摆三道,别露脸。车来了就堵,但不准动手。”
挂断后,他又转向林晓棠:“把实时画面接进县国土局备案通道,带上时间戳和设备ID,每一帧都要留痕。”
“已经在传了。”她手指在键盘上敲击,“而且我启用了热成像模式,就算他们关设备,红外特征也会被记录。”
王德发一直没说话,他慢慢收起算盘,从怀里掏出一本手写册子,封皮皱巴巴的,写着《乡村财务三十六忌》。翻到最后一页空白处,他提笔写下:“第36忌:勿信无源之数。”然后合上本子,轻轻放在陈默面前。
“这数,是从祖宗手里传下来的。”他说,“今天对上了,就没人能再说它是虚的。”
陈默看着那本旧册,没伸手去拿。他知道,这不是一份笔记,是一份托付。
窗外传来轻微的嗡鸣声。第二架无人机升空,沿着预设路线飞向边界线,监控画画分割成三屏:地面车辆行进轨迹、空中巡航视角、电子地图坐标锁定界面。
林晓棠忽然出声:“他们减速了。”
画面中,白色测绘车在距离村口两公里处停下。车门打开,两名穿制服的人下车,开始架设三角支架。
“不是例行测量。”陈默盯着屏幕,“他们是来抢时间——想在我们公布坐标前,先把假数据打进去。”
“可他们不知道,我们早就不用算盘推数了。”林晓棠冷笑一声, 点击发送按钮,“所有原始数据包已加密上传至省自然资源厅公开接口,附带区块链验证签名。”
王德发拄拐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山路。雾气正在散去, 阳光照在村口的石碑上。
“以前我觉得你们太急。”他忽然说,“总想着用新法子改老规矩。可现在不知道,守得住根,也要看得见路。”
陈默走到地图前,用红笔圈住那个坐标点。笔尖重重留下,纸面微微凹陷。
“今天这一步,不是为了争一口地。”他说,“是为了让以后谁都不敢随便动咱们的东西。”
林晓棠调出最后一组对比图:左为宏达提交的虚假坐标,右为算盘口诀破译的真实位置,中间是油墨鉴定报告的时间链条。三者并列,逻辑闭环。
“证据链完整了。”她低声说。
就在这时,监控画面一闪,第三辆黑色轿车出现在公路交汇处,车牌被泥浆遮盖,但车型轮廓与宏达高管常用座驾高度相似。
陈默立刻抓起对讲机:“铁柱,新增目标 ,黑色轿车由西向东,限速拦截,只拍照,不接触。 ”
对讲机里传来回应:“收到。”
王德发默默将算盘交给身旁的年轻人:“送去村史馆,登记一级档案。”
那人接过算盘,转身离开会议室。
屋里只剩三人。陈默站在投影前,手中攥着打印出来的坐标对比图,指节因用力微微发白。林晓棠双手悬在键盘上方,随时准备触发紧急备份程序。王德发坐在角落长椅上,闭目养神, 拐杖靠在臂弯。
无人机画面持续传输。白色测绘车仍在原地作业,激光束扫过山坡,数据不断上传。但所有信息流都被同步镜像至政府备案系统,每一秒都有不可篡改的时间印记。
林晓棠忽然睁大眼:“他们在删数据!”
屏幕上,对方终端频繁弹出清除缓存提示,试图中断本地存储。
“没用。”她手指飞快操作,“云端记录已经生成,删除客户端不影响溯源。”
陈默盯着那辆停驻的车,忽然开口: “让她们继续测。”
“什么?”
“让他们把假数据做完。”他嘴角微动,“做完,再当众撤穿。”
王德发睁开眼,看了他一眼,轻轻点了点头。
监控画面中,黑色轿车缓缓驶入村庄外围,停在一片荒地旁。车门打开,一个穿灰夹克的男人走下来,抬头望向村委会方向。
陈默拿起对讲机,声音平静:“拍清楚脸,发给秀梅,让她查这人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