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能,”许珍点点头,语气真诚了些,“你这人确实特别适合做朋友。只是做伴侣,可能真的不太合适我。”
顾青山扯了扯嘴角,勉强挤出个笑,往后退了半步让开路:“行,我知道了。”
许珍推开门走进屋,抬手轻轻合上了房门。
木门“咔嗒”一声落了锁,那道薄薄的门板,此刻却像横在两人之间的鸿沟,清晰又冰冷地将彼此隔在两端。
顾青山在许珍家门外站了许久,心灰意冷地转身往回走。
他早该明白,自己和许珍之间隔着的不只是身份,更是无法跨越的距离,注定无缘。
回到家时,他魂不守舍地往自己屋里走,连外套上的雪都忘了拍。
李秀菊瞧见他这模样,连忙凑过来:“青山,这是咋了?不是说约了北泽他们打雪仗吗?怎么回来蔫成这样?”
顾青山头也没抬,只摇摇头:“没事。”
李秀菊摸不着头脑,转头就跟顾建国唠叨:“你看这孩子,出去时还好好的,回来跟丢了魂似的。”
顾建国放下手里的烟袋,眼底带着点了然。
他早察觉儿子对许珍的心思,如今看这模样,想来是没希望了。
他叹口气:“你这还看不出来?肯定是感情受挫了。”
“感情受挫?”
李秀菊眼睛一瞪,满是疑惑,“他啥时候处对象了?我咋不知道?”
“没处,但你没发现他对许知青不一样?”顾建国提醒道。
李秀菊愣了愣,仔细回想了想,好像还真是。
儿子待许知青,总比待旁人上心些。
她顿时皱起眉:“这知青媳妇有啥好的?万一以后回城了,咱儿子咋办?”
“哎,你别瞎操心了。”
顾建国摆摆手,“看他这模样,俩人估计也成不了,你想再多也没用。”
可李秀菊还是放不下心,她儿子可是大队长的儿子,多少姑娘上赶着要嫁?
那许知青要是暂时闹点脾气,他儿子将来真把人领回来,可不是耽误事嘛。
李秀菊越想越不放心,拍了下大腿:“不行,我回头得找秀花唠唠嗑去!”
第二天一早,李秀菊早已按捺不住心,揣着心思就往顾家院子去了。
人还没进门,嗓门先扬起来:“二弟妹,忙着没?”
林秀花在屋里隐约听见唤声,忙掀了门帘迎出来,笑着招呼:“在呢在呢,大嫂快进来坐!”说着就侧身让她进屋。
顾北泽屋的姜熙瑶皱眉往被子里缩了缩。
家里人多热闹是很热闹,就是这点不好。
大早上老是睡不安稳,特别是现在猫冬,各个邻居大早上就开始串门儿唠嗑。
李秀菊进了院,眼睛扫着几间屋子,见顾老三的房门还紧紧关着,便凑到林秀花身边,压着声音问:“秀花,你家这知青媳妇,这都太阳晒屁股了还没起呢?”
林秀花拉着她往自己屋里走,一边走一边解释:“估摸着是昨儿晚上熬夜看书了,我家这三媳妇,平日里就爱捧着本书琢磨。”
两人进了屋,林秀花笑着给李秀菊倒了杯热水:“大嫂,喝点热水暖暖身子。”
李秀菊接过陶瓷杯,眼尖地瞅出她脸上的笑意,便问:“看你这乐呵的,这是有啥高兴事儿?”
“哪有啥好事,就是老三和瑶瑶回来住以后,这院子里天天都热热闹闹的,一家子在一块儿开开心心的,我就觉得舒坦。”林秀花笑着说。
李秀菊却没跟着笑,反而眯起眼,又往她跟前凑了凑,语气带着点试探:“热闹是热闹,可你就不怕?怕这北泽媳妇以后变心,抛夫弃子回城里去?”
林秀花闻言摆了摆手,语气坦然:“你不是晓得吗?她现在就是城里人啊。当时不是找大哥开的户口证明吗?”
“我不是说这个城里!”
李秀菊急得声音都拔高了些,又赶紧压低,“我是说回她老家,回沪市去!”
林秀花端起杯子抿了口热水,慢悠悠开口:“她户口早落咱这了,就算往后知青真能回城,她也不是知青身份,走不了那路子。
再说了,我信瑶瑶,她不是那种的人。”
顿了顿,她又想起什么,语气里多了几分真切:“瑶瑶这孩子是真懂事,在城里上班再忙,也常回来看我和老头子,每次来都不空手,总给我们带些肉。
大嫂,说实话,换了别家孩子,真未必能做到这份上。”
李秀菊叹口气,终究是这个知青跟那个知青不一样。
林秀花反应过来,“大嫂,你今天来老是说我家三媳妇干啥?”
她凑近李秀菊小声说:“是不是大哥知道了什么消息?难道知青要回城了?”
李秀菊摇头,眉头拧成个疙瘩:“不是,是我家青山,他不知咋就看上许知青了,我愁啊!万一将来知青能回城,许知青走了,我家青山可咋办?”
林秀花一听,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连忙追问:“哎哟!你家青山看上许知青了?那许知青可是个好姑娘啊,性子大大咧咧的,只比我家瑶瑶逊色一点点。”
说着还比了一点点的动作。
“好啥呀!”
李秀菊叹口气,满脸担忧,“知青下乡很少有心甘情愿的?
都是没办法才来的,人家城里姑娘,怎么可能乐意一辈子待在农村?
等能回城了,还不是说走就走?”
林秀花赶紧打断她:“大嫂,这话可不能这么说!首先啊,要是他俩真能成,你第一反应得是祝福,对吧?
再说了,许知青条件多好,以前在城里过的啥日子?
她要是真嫁到农村来,就像我家瑶瑶说的,谁不想往好里走、过好日子啊?
想过好日子,就得往上爬,就得离开农村,这是实情。”
她顿了顿,又笑着劝:“所以你别怕知青回城,回城是好事!
真要是许知青能回去,她能不拉青山一把吗?
到时候你家孙子就是城里人了,这多好的事!
你想想,是不是该乐呵?”
说着,林秀花还打趣了一句:“大嫂,你还是大队长家的媳妇呢,咋这点道理都没琢磨透?
还愁眉苦脸跑来找我,早跟我唠唠,你这心早通透了!”
李秀菊眼神放空,琢磨了半晌才缓缓点头:“听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这么个理儿……”
他们家自从娶了熙瑶那知青媳妇,日子确实越来越顺了。
林秀花更是天天嘴边挂着夸她的话,以前对前两个媳妇,也没见她这么上心过。
顾青山扯了扯嘴角,勉强挤出个笑,往后退了半步让开路:“行,我知道了。”
许珍推开门走进屋,抬手轻轻合上了房门。
木门“咔嗒”一声落了锁,那道薄薄的门板,此刻却像横在两人之间的鸿沟,清晰又冰冷地将彼此隔在两端。
顾青山在许珍家门外站了许久,心灰意冷地转身往回走。
他早该明白,自己和许珍之间隔着的不只是身份,更是无法跨越的距离,注定无缘。
回到家时,他魂不守舍地往自己屋里走,连外套上的雪都忘了拍。
李秀菊瞧见他这模样,连忙凑过来:“青山,这是咋了?不是说约了北泽他们打雪仗吗?怎么回来蔫成这样?”
顾青山头也没抬,只摇摇头:“没事。”
李秀菊摸不着头脑,转头就跟顾建国唠叨:“你看这孩子,出去时还好好的,回来跟丢了魂似的。”
顾建国放下手里的烟袋,眼底带着点了然。
他早察觉儿子对许珍的心思,如今看这模样,想来是没希望了。
他叹口气:“你这还看不出来?肯定是感情受挫了。”
“感情受挫?”
李秀菊眼睛一瞪,满是疑惑,“他啥时候处对象了?我咋不知道?”
“没处,但你没发现他对许知青不一样?”顾建国提醒道。
李秀菊愣了愣,仔细回想了想,好像还真是。
儿子待许知青,总比待旁人上心些。
她顿时皱起眉:“这知青媳妇有啥好的?万一以后回城了,咱儿子咋办?”
“哎,你别瞎操心了。”
顾建国摆摆手,“看他这模样,俩人估计也成不了,你想再多也没用。”
可李秀菊还是放不下心,她儿子可是大队长的儿子,多少姑娘上赶着要嫁?
那许知青要是暂时闹点脾气,他儿子将来真把人领回来,可不是耽误事嘛。
李秀菊越想越不放心,拍了下大腿:“不行,我回头得找秀花唠唠嗑去!”
第二天一早,李秀菊早已按捺不住心,揣着心思就往顾家院子去了。
人还没进门,嗓门先扬起来:“二弟妹,忙着没?”
林秀花在屋里隐约听见唤声,忙掀了门帘迎出来,笑着招呼:“在呢在呢,大嫂快进来坐!”说着就侧身让她进屋。
顾北泽屋的姜熙瑶皱眉往被子里缩了缩。
家里人多热闹是很热闹,就是这点不好。
大早上老是睡不安稳,特别是现在猫冬,各个邻居大早上就开始串门儿唠嗑。
李秀菊进了院,眼睛扫着几间屋子,见顾老三的房门还紧紧关着,便凑到林秀花身边,压着声音问:“秀花,你家这知青媳妇,这都太阳晒屁股了还没起呢?”
林秀花拉着她往自己屋里走,一边走一边解释:“估摸着是昨儿晚上熬夜看书了,我家这三媳妇,平日里就爱捧着本书琢磨。”
两人进了屋,林秀花笑着给李秀菊倒了杯热水:“大嫂,喝点热水暖暖身子。”
李秀菊接过陶瓷杯,眼尖地瞅出她脸上的笑意,便问:“看你这乐呵的,这是有啥高兴事儿?”
“哪有啥好事,就是老三和瑶瑶回来住以后,这院子里天天都热热闹闹的,一家子在一块儿开开心心的,我就觉得舒坦。”林秀花笑着说。
李秀菊却没跟着笑,反而眯起眼,又往她跟前凑了凑,语气带着点试探:“热闹是热闹,可你就不怕?怕这北泽媳妇以后变心,抛夫弃子回城里去?”
林秀花闻言摆了摆手,语气坦然:“你不是晓得吗?她现在就是城里人啊。当时不是找大哥开的户口证明吗?”
“我不是说这个城里!”
李秀菊急得声音都拔高了些,又赶紧压低,“我是说回她老家,回沪市去!”
林秀花端起杯子抿了口热水,慢悠悠开口:“她户口早落咱这了,就算往后知青真能回城,她也不是知青身份,走不了那路子。
再说了,我信瑶瑶,她不是那种的人。”
顿了顿,她又想起什么,语气里多了几分真切:“瑶瑶这孩子是真懂事,在城里上班再忙,也常回来看我和老头子,每次来都不空手,总给我们带些肉。
大嫂,说实话,换了别家孩子,真未必能做到这份上。”
李秀菊叹口气,终究是这个知青跟那个知青不一样。
林秀花反应过来,“大嫂,你今天来老是说我家三媳妇干啥?”
她凑近李秀菊小声说:“是不是大哥知道了什么消息?难道知青要回城了?”
李秀菊摇头,眉头拧成个疙瘩:“不是,是我家青山,他不知咋就看上许知青了,我愁啊!万一将来知青能回城,许知青走了,我家青山可咋办?”
林秀花一听,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连忙追问:“哎哟!你家青山看上许知青了?那许知青可是个好姑娘啊,性子大大咧咧的,只比我家瑶瑶逊色一点点。”
说着还比了一点点的动作。
“好啥呀!”
李秀菊叹口气,满脸担忧,“知青下乡很少有心甘情愿的?
都是没办法才来的,人家城里姑娘,怎么可能乐意一辈子待在农村?
等能回城了,还不是说走就走?”
林秀花赶紧打断她:“大嫂,这话可不能这么说!首先啊,要是他俩真能成,你第一反应得是祝福,对吧?
再说了,许知青条件多好,以前在城里过的啥日子?
她要是真嫁到农村来,就像我家瑶瑶说的,谁不想往好里走、过好日子啊?
想过好日子,就得往上爬,就得离开农村,这是实情。”
她顿了顿,又笑着劝:“所以你别怕知青回城,回城是好事!
真要是许知青能回去,她能不拉青山一把吗?
到时候你家孙子就是城里人了,这多好的事!
你想想,是不是该乐呵?”
说着,林秀花还打趣了一句:“大嫂,你还是大队长家的媳妇呢,咋这点道理都没琢磨透?
还愁眉苦脸跑来找我,早跟我唠唠,你这心早通透了!”
李秀菊眼神放空,琢磨了半晌才缓缓点头:“听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这么个理儿……”
他们家自从娶了熙瑶那知青媳妇,日子确实越来越顺了。
林秀花更是天天嘴边挂着夸她的话,以前对前两个媳妇,也没见她这么上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