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拍卖会风波-《目光所及都将是你》

  第124章:拍卖会风波

  伦敦的十一月总裹着一层化不开的湿冷,大英博物馆旁的苏富比拍卖行却暖意融融,水晶吊灯折射出的光洒在红木长桌上,将预展区里每件拍品都衬得愈发精致。苏念拢了拢驼色大衣的领口,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内侧绣着的暗纹——那是祖父留下的苏式织锦,针脚里藏着她从小耳濡目染的文物鉴定功底。

  “苏小姐,这边请。”拍卖行的接待经理躬身引路,语气里带着几分刻意的殷勤。这次“东方古物专场”预展只对VIP客户开放,苏念能拿到入场资格,全靠沈亦臻半个月前递来的邀请函。她原本只想借这个机会看看几件标注着“清乾隆粉彩”的瓷器,却没料到刚走到展厅中段,目光就被角落展台里的一尊青铜器牢牢吸住。

  展台用防弹玻璃罩着,下方的鎏金铭牌清晰印着“商晚期·饕餮纹方鼎”,标注高度38厘米,重量约12公斤,起拍价80万英镑。苏念脚步顿住,隔着玻璃仔细端详鼎身的纹饰——饕餮纹的线条本该凌厉如刀刻,可眼前这尊的纹路却带着几分滞涩,尤其是纹饰转角处,竟能看到极细微的现代工具打磨痕迹。她皱了皱眉,从手包里取出放大镜,凑到玻璃前观察鼎足内侧:真正的商代青铜器经过千年氧化,会形成一层温润的“包浆”,而这尊鼎的内侧却泛着一层不自然的金属光泽,甚至能看到几处极其隐蔽的焊接点。

  “这尊方鼎的来源记录有吗?”苏念转头问接待经理。

  经理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随即又恢复如常:“苏小姐,拍品的详细来源会在拍卖手册里附明,预展阶段只展示基本信息。”他的眼神有些闪躲,伸手想引着苏念去看其他展品,“前面还有几件宋代官窑瓷,您或许会感兴趣。”

  苏念没动,手指轻轻敲了敲玻璃边缘:“我需要看它的X光检测报告和碳十四测年数据。”

  这话一出,经理的脸色彻底变了。正规拍卖行对重要文物都会做全套科学检测,报告本应随时可查,可他却支支吾吾地说:“检测报告……暂时不在预展区,需要联系仓库调取。”

  “仓库?”苏念心里咯噔一下。她突然想起三天前在古董市场遇到的那位老收藏家,对方说最近有批从中国流失的文物通过走私渠道进入伦敦,其中就有一尊商代方鼎,“你们的文物仓库在哪里?”

  “这属于拍卖行的内部信息,不便透露。”经理往后退了半步,手悄悄摸向口袋里的对讲机。苏念敏锐地捕捉到他的动作,立刻意识到不对劲——如果这尊方鼎是仿品,那真正的文物很可能就在仓库里,而拍卖行或许早就和走私集团串通好了。

  她压下心头的慌乱,故意露出一副失望的神情:“既然看不到报告,那就算了。”说着便转身走向展厅出口,眼角的余光却始终留意着经理的举动。果然,对方见她离开,立刻对着对讲机低声说了些什么,语气急促,隐约能听到“中国人”“仓库”“盯着”几个词。

  苏念加快脚步走出拍卖行,冷风迎面吹来,让她清醒了几分。她不能就这么离开,可直接去仓库肯定会打草惊蛇。她沿着拍卖行外墙绕到后侧,这里是员工通道和货运入口,几个穿着黑色西装的男人正守在门口,腰间鼓鼓囊囊的,一看就带着武器。苏念躲在街角的报刊亭后,从手包里翻出一支银色钢笔——这支笔是沈亦臻送她的,笔帽里藏着微型定位器,笔身内侧还能存放细小物件。

  她拧开笔帽,取出一张折叠的透明胶带,又从口袋里拿出一小块提前准备好的荧光贴纸——这种贴纸在普通光线下是透明的,只有用紫外线灯照射才会发出蓝色光芒。苏念深吸一口气,趁着货运入口的守卫转身抽烟的间隙,快步跑到旁边的消防栓前,假装整理大衣,飞快地将荧光贴纸贴在消防栓内侧,又把钢笔放在消防栓顶部的凹槽里,用落叶轻轻盖住。

  做完这一切,她刚要转身离开,身后突然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小姐,你在这里做什么?”

  苏念浑身一僵,缓缓转过身,看到两个穿着黑色西装的男人站在面前,目光锐利地盯着她。其中一个男人伸手去抓她的手腕,语气冰冷:“跟我们走一趟,我们老板想请你聊聊。”

  “我不认识你们老板,你们认错人了。”苏念往后退了一步,手悄悄摸向口袋里的手机,却发现手机早就没了信号——显然对方早就屏蔽了这一带的信号。

  另一个男人冷笑一声,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匕首,刀刃在路灯下泛着寒光:“别装了,我们都看到你在消防栓那里鬼鬼祟祟的,你是在给什么人留标记吧?”

  苏念的心沉到了谷底,她知道自己被发现了。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汽车引擎的轰鸣声,一辆黑色宾利疾驰而来,在离他们不到十米的地方猛地停下。车门打开,沈亦臻从车里下来,黑色风衣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他目光如冰,盯着那两个男人:“放开她。”

  “你是谁?少多管闲事!”抓着苏念手腕的男人厉声喝道,匕首又往前递了几分,几乎要碰到苏念的喉咙。

  沈亦臻没说话,只是抬手打了个响指。下一秒,两辆黑色轿车从宾利后面驶出,车门打开,十几个穿着黑色西装的保镖冲了出来,迅速将两个男人围在中间。那两个男人脸色大变,想要挟持苏念做人质,可还没等他们动手,沈亦臻已经快步上前,左手扣住其中一个男人的手腕,右手猛地一拳打在他的小腹上。

  男人痛呼一声,匕首掉在地上。另一个男人想趁机逃跑,却被保镖死死按在墙上。沈亦臻将苏念拉到自己身后,轻声问:“有没有受伤?”

  “我没事。”苏念摇摇头,指了指消防栓的方向,“我在那里放了定位器和荧光贴纸,真正的文物应该在仓库里。”

  沈亦臻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微型对讲机:“通知下去,按原定计划行动,注意保护文物,别让走私集团的人跑了。”说完,他拉着苏念的手,快步走向宾利:“这里不安全,我们先离开。”

  苏念坐进车里,看着沈亦臻熟练地启动汽车,才终于松了口气。车窗外,拍卖行的方向传来一阵警笛声,红蓝交替的灯光划破夜空。沈亦臻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侧头看向苏念:“以后不许再这么冒险了,万一出了什么事,我怎么办?”

  苏念看着他担忧的眼神,心里一阵温暖,她伸手握住他的手:“我知道错了,下次不会了。对了,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遇到危险了?”

  沈亦臻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微型显示屏,上面显示着一个闪烁的红点——正是那支钢笔的定位信号:“我给你的钢笔里有定位器,我看到你的位置一直在拍卖行后侧不动,就知道出事了。”

  车一路疾驰,很快驶离了拍卖行所在的街区。苏念靠在车窗上,看着窗外飞逝的街景,想起刚才的惊险一幕,还有那尊被藏在仓库里的真正文物,心里不禁感慨:这些流失海外的文物,每一件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想要让它们回归故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别担心。”沈亦臻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轻轻拍了拍她的手,“我已经联系了国际刑警和中国文物局,这次一定会把走私集团一网打尽,让真正的方鼎回到它该去的地方。”

  苏念点点头,转头看向沈亦臻,月光透过车窗洒在他的脸上,勾勒出清晰的轮廓。她知道,有他在身边,再大的风波,他们都能一起度过。

  车继续向前行驶,夜色渐深,可苏念的心里却亮着一盏灯——那是对文物回归的期盼,也是对未来的希望。这场拍卖会风波,只是文物追索之路上的一个小插曲,而他们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