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东厢房的旧影
暮春的雨总带着股缠绵的韧劲,淅淅沥沥下了大半天,到了傍晚也没见停。苏念跟着老陈往东厢房走时,暮色已经像一层薄纱,轻轻漫过了沈氏老宅的檐角。青石板路被雨水泡得发亮,每一步踩上去,都会溅起细碎的水花,声音轻得像羽毛落在纸上,却在这过分安静的宅院里格外清晰。
老陈走在前面,步伐放得极轻,黑色皮鞋踏在石板路上,几乎听不到声响。他今年六十多岁,头发已经花白了大半,却梳得一丝不苟,深色西装的领口系着规整的领带,连袖口的纽扣都扣得严丝合缝——那是沈宅老仆特有的严谨,像是把“规矩”二字刻进了骨子里。路过庭院中央的荷花池时,他还特意停了停,提醒苏念:“苏小姐,这边石板滑,您慢着点走,当心脚下。”
苏念点点头,目光不自觉地落在池面上。雨水落在荷叶上,滚成一颗颗透亮的水珠,顺着叶缘坠进池里,惊得锦鲤摆着尾巴躲进了荷叶下。池边的石榴树刚抽出新叶,嫩绿色的叶片被雨水打湿,像是裹了层薄釉,在廊灯昏黄的光线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她忽然觉得,这老宅像是被时光遗忘的角落,连雨落的声音、草木的气息,都比外面的世界慢了半拍。
“到了。”老陈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苏念抬头,只见眼前立着一间青砖黛瓦的厢房,木门是老式的雕花样式,门框上还留着淡淡的朱漆痕迹,只是经年累月,颜色已经有些斑驳。门楣上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刻着“兰汀轩”三个字,字体是清雅的行书,笔锋间带着几分柔婉,不像是男人的笔迹。
老陈伸手推开木门,“吱呀”一声轻响,像是旧时光被唤醒的声音。一股淡淡的樟木香味扑面而来,混杂着旧家具特有的温润气息,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墨香,瞬间驱散了雨带来的湿冷。苏念跟着走进屋里,脚步放得很轻,生怕惊扰了这满室的沉静。
房间比苏念想的要宽敞,大概有二十多平米,格局很方正。靠东墙的位置,摆着一张梨花木书桌,桌面打磨得光滑温润,能隐约看到木材天然的纹理。书桌上放着一盏青瓷台灯,灯座是浅青色的,上面绘着几株兰草,笔触细腻,和门楣上的字体风格有些相似。台灯旁边,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书架,深棕色的木架上,整整齐齐地摆着一排排旧书,书页边缘已经泛黄,有些书脊上的字迹都模糊了,一看就有些年头。
最让苏念在意的,是西墙上挂着的一幅水墨兰草图。画纸是浅米色的,边缘微微卷起,装裱用的木框是朴素的胡桃木,没有多余的装饰。画中的兰草生长在一块青石旁,叶片舒展,花瓣淡雅,墨色浓淡相宜,几笔勾勒就显出了兰草的清雅风骨。画的右下角有一方小小的落款,只是年代久远,墨色已经晕开,只能隐约看到一个“沈”字,和几笔细碎的笔画。
“这画是……”苏念忍不住往前走了两步,指尖微微抬起,快要碰到画框时又猛地收了回来——她怕自己手上的潮气会损坏这幅画,更怕惊扰了画里藏着的时光。
老陈站在她身后,目光落在画上,声音不自觉地放低了些,带着几分怀念:“这是夫人以前画的。夫人闺名里带个‘兰’字,这辈子最喜兰草,常说兰草‘生幽谷而不卑,处僻壤而自香’,像极了她的性子。这宅子里好多地方都挂着她的画,西厢房、书房、甚至老爷的卧室,到处都能看到她画的兰草。”
“夫人……是沈总的母亲?”苏念轻声问。
“是。”老陈点头,眼神里多了几分柔和,“夫人走得早,沈总那年才八岁。以前啊,沈总最
暮春的雨总带着股缠绵的韧劲,淅淅沥沥下了大半天,到了傍晚也没见停。苏念跟着老陈往东厢房走时,暮色已经像一层薄纱,轻轻漫过了沈氏老宅的檐角。青石板路被雨水泡得发亮,每一步踩上去,都会溅起细碎的水花,声音轻得像羽毛落在纸上,却在这过分安静的宅院里格外清晰。
老陈走在前面,步伐放得极轻,黑色皮鞋踏在石板路上,几乎听不到声响。他今年六十多岁,头发已经花白了大半,却梳得一丝不苟,深色西装的领口系着规整的领带,连袖口的纽扣都扣得严丝合缝——那是沈宅老仆特有的严谨,像是把“规矩”二字刻进了骨子里。路过庭院中央的荷花池时,他还特意停了停,提醒苏念:“苏小姐,这边石板滑,您慢着点走,当心脚下。”
苏念点点头,目光不自觉地落在池面上。雨水落在荷叶上,滚成一颗颗透亮的水珠,顺着叶缘坠进池里,惊得锦鲤摆着尾巴躲进了荷叶下。池边的石榴树刚抽出新叶,嫩绿色的叶片被雨水打湿,像是裹了层薄釉,在廊灯昏黄的光线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她忽然觉得,这老宅像是被时光遗忘的角落,连雨落的声音、草木的气息,都比外面的世界慢了半拍。
“到了。”老陈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苏念抬头,只见眼前立着一间青砖黛瓦的厢房,木门是老式的雕花样式,门框上还留着淡淡的朱漆痕迹,只是经年累月,颜色已经有些斑驳。门楣上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刻着“兰汀轩”三个字,字体是清雅的行书,笔锋间带着几分柔婉,不像是男人的笔迹。
老陈伸手推开木门,“吱呀”一声轻响,像是旧时光被唤醒的声音。一股淡淡的樟木香味扑面而来,混杂着旧家具特有的温润气息,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墨香,瞬间驱散了雨带来的湿冷。苏念跟着走进屋里,脚步放得很轻,生怕惊扰了这满室的沉静。
房间比苏念想的要宽敞,大概有二十多平米,格局很方正。靠东墙的位置,摆着一张梨花木书桌,桌面打磨得光滑温润,能隐约看到木材天然的纹理。书桌上放着一盏青瓷台灯,灯座是浅青色的,上面绘着几株兰草,笔触细腻,和门楣上的字体风格有些相似。台灯旁边,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书架,深棕色的木架上,整整齐齐地摆着一排排旧书,书页边缘已经泛黄,有些书脊上的字迹都模糊了,一看就有些年头。
最让苏念在意的,是西墙上挂着的一幅水墨兰草图。画纸是浅米色的,边缘微微卷起,装裱用的木框是朴素的胡桃木,没有多余的装饰。画中的兰草生长在一块青石旁,叶片舒展,花瓣淡雅,墨色浓淡相宜,几笔勾勒就显出了兰草的清雅风骨。画的右下角有一方小小的落款,只是年代久远,墨色已经晕开,只能隐约看到一个“沈”字,和几笔细碎的笔画。
“这画是……”苏念忍不住往前走了两步,指尖微微抬起,快要碰到画框时又猛地收了回来——她怕自己手上的潮气会损坏这幅画,更怕惊扰了画里藏着的时光。
老陈站在她身后,目光落在画上,声音不自觉地放低了些,带着几分怀念:“这是夫人以前画的。夫人闺名里带个‘兰’字,这辈子最喜兰草,常说兰草‘生幽谷而不卑,处僻壤而自香’,像极了她的性子。这宅子里好多地方都挂着她的画,西厢房、书房、甚至老爷的卧室,到处都能看到她画的兰草。”
“夫人……是沈总的母亲?”苏念轻声问。
“是。”老陈点头,眼神里多了几分柔和,“夫人走得早,沈总那年才八岁。以前啊,沈总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