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乡下的重逢
越野车碾过最后一段铺着碎石的山路时,挡风玻璃外的绿意忽然变得浓稠起来。苏念下意识地攥紧了安全带,视线越过驾驶座旁沈亦臻的肩膀,望见那片熟悉的青灰瓦檐正从层层叠叠的樟树叶里露出来——是回望溪村,她和沈亦臻童年时待过整整三个夏天的地方。
“慢点开,前面那棵老樟树还在呢。”苏念的声音比平时软了些,指尖轻轻叩了叩车窗。车窗外,风里裹着新抽的稻穗香,还有一种只有乡下才有的、混着泥土与草木的湿润气息,一下子就把她的记忆拽回了十几年前。那时候她总跟在沈亦臻身后,踩着晨露去溪边摸螺蛳,又在夕阳把溪水染成金红色时,被他拉着跑过晒得发烫的晒谷场,身后是王阿婆喊着“慢些跑,别摔着”的声音。
沈亦臻缓缓踩下刹车,越野车停在老樟树的树荫下。树干比记忆里更粗壮了,皲裂的树皮上还留着几道浅浅的刻痕——那是他十岁那年,踩着石头爬上去给她够樟树籽时,鞋底蹭出来的印子。他偏过头看苏念,见她正盯着那些刻痕出神,眼尾泛着淡淡的红,忍不住伸手替她拂开被风吹到颊边的碎发:“进去吧,王阿婆该等急了。”
两人刚走到院门口,就听见竹编门“吱呀”一声响。王阿婆拄着拐杖从屋里出来,蓝布围裙上还沾着面粉,看见他们的瞬间,浑浊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手里的拐杖在青石板上敲出轻快的节奏:“念丫头!亦臻!你们可算来了!”
苏念快步上前扶住老人,指尖触到王阿婆手腕上粗糙的皮肤,心里一阵发酸。上次来还是三年前,那时老人还能不用拐杖在院子里摘菜,如今走几步都要停下来喘口气。“阿婆,我们来看看您,还给您带了些降压药和钙片。”她把手里的帆布包递过去,包里除了药,还有沈亦臻特意让助理从城里老字号订的桃酥——王阿婆牙口不好,却总念叨着小时候吃过的桃酥味。
沈亦臻则熟门熟路地走进厨房,把带来的新鲜水果放进竹篮里。灶台上的铁锅还温着,锅里炖着南瓜粥,甜香慢悠悠地飘出来。他记得小时候,自己总爱趁王阿婆不注意,掀开锅盖偷喝一口粥,烫得直吐舌头,却还忍不住再舀一勺——那味道,比城里五星级酒店的甜品还要让他记挂。
“快坐快坐,粥刚炖好,我再炒个青菜。”王阿婆拉着苏念坐在院中的竹椅上,目光在两人之间转了一圈,忽然笑了起来,眼角的皱纹挤成了一朵花,“当年你祖父就说,苏沈两家会再续缘分,果然没说错。”
苏念的脸颊一下子热了,下意识地看向沈亦臻。他正好从厨房出来,手里拿着两个洗干净的西红柿,听见王阿婆的话,嘴角弯起一个温柔的弧度,把其中一个递到她手里:“阿婆说得对,我们俩能再走到一起,也是缘分。”
西红柿的果皮带着冰凉的触感,苏念咬了一口,酸甜的汁水在舌尖散开,像极了小时候两人在溪边分吃的野草莓。那时候他们还不懂什么是缘分,只知道每天早上一起去捡蝉蜕,傍晚一起坐在溪边长石上数星星。有一次她不小心把脚崴了,沈亦臻背着她走了三里路,汗湿的后背硌得她膝盖发疼,却还是舍不得下来——那时候她就觉得,跟在沈亦臻身边,再远的路也不觉得累。
“你们小时候啊,可调皮了。”王阿婆喝了口茶,开始絮絮叨叨地讲起往事,“有一回亦臻带着念丫头去摘桃子,爬到树上去够最高的那个,结果树枝断了,两个人摔在草堆里,浑身都是草屑,还抱着桃子笑个不停。”
苏念忍不住笑出了声,侧头看沈亦臻,他也正看着她,眼里满是笑意。“那时候你还说,那个桃子是给我的,谁也不能抢。”她轻声说,声音里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沈亦臻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动作自然又亲昵:“现在也一样,最好的都给你。”
王阿婆看着两人的互动,笑得更开心了,连忙起身:“正好后院的桃子熟了,你们去摘些回来,中午我给你们做桃子羹。”
后院的桃树比前院的老樟树还要年长,枝桠长得又高又密,枝头挂满了粉嘟嘟的桃子,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桃子上,像是镀了一层金边。沈亦臻从墙角拿起一个竹篮,又找了个木梯靠在树干上,回头对苏念说:“你在下面等着,我上去摘,你挑最红的指给我。”
苏念点点头,站在树下,仰头看着沈亦臻爬上木梯。他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结实的手腕,动作灵活地在树枝间移动,时不时伸手摘下一个桃子,扔到她手里的竹篮里。风一吹,树叶沙沙作响,偶尔有几片花瓣落在他的肩头,画面温柔得像一幅水墨画。
“左边那个,最红的那个!”苏念指着枝头一个硕大的桃子,兴奋地喊道。沈亦臻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伸手够到那个桃子,轻轻一拧,桃子就落进了他手里。他低头看向苏念,见她仰着头,阳光落在她的脸上,睫毛在眼下投出浅浅的阴影,忍不住笑了:“小心点,别被树枝碰到头。”
两人配合着摘了满满一篮桃子,沈亦臻从木梯上下来时,额角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苏念连忙拿出纸巾,踮起脚尖替他擦汗,指尖碰到他温热的皮肤,心里一阵发烫。沈亦臻握住她的手,放在自己的掌心,轻声说:“累不累?要不要歇会儿?”
“不累。”苏念摇摇头,靠在他身边,看着竹篮里饱满的桃子,心里满是欢喜。后院的风很轻,带着桃子的甜香,还有沈亦臻身上淡淡的雪松味,混合在一起,让她觉得无比安心。她忽然想起小时候,也是这样,沈亦臻摘桃子,她在下面接,摘完桃子后,两人就坐在桃树下,分吃一个桃子,汁水顺着手指流下来,也不在意,只觉得开心。
中午王阿婆做了满满一桌子菜,有清炒青菜、红烧土猪肉,还有一大碗桃子羹。桃子羹炖得软糯香甜,入口即化,苏念吃了两碗,还忍不住想再盛一碗。沈亦臻见她
越野车碾过最后一段铺着碎石的山路时,挡风玻璃外的绿意忽然变得浓稠起来。苏念下意识地攥紧了安全带,视线越过驾驶座旁沈亦臻的肩膀,望见那片熟悉的青灰瓦檐正从层层叠叠的樟树叶里露出来——是回望溪村,她和沈亦臻童年时待过整整三个夏天的地方。
“慢点开,前面那棵老樟树还在呢。”苏念的声音比平时软了些,指尖轻轻叩了叩车窗。车窗外,风里裹着新抽的稻穗香,还有一种只有乡下才有的、混着泥土与草木的湿润气息,一下子就把她的记忆拽回了十几年前。那时候她总跟在沈亦臻身后,踩着晨露去溪边摸螺蛳,又在夕阳把溪水染成金红色时,被他拉着跑过晒得发烫的晒谷场,身后是王阿婆喊着“慢些跑,别摔着”的声音。
沈亦臻缓缓踩下刹车,越野车停在老樟树的树荫下。树干比记忆里更粗壮了,皲裂的树皮上还留着几道浅浅的刻痕——那是他十岁那年,踩着石头爬上去给她够樟树籽时,鞋底蹭出来的印子。他偏过头看苏念,见她正盯着那些刻痕出神,眼尾泛着淡淡的红,忍不住伸手替她拂开被风吹到颊边的碎发:“进去吧,王阿婆该等急了。”
两人刚走到院门口,就听见竹编门“吱呀”一声响。王阿婆拄着拐杖从屋里出来,蓝布围裙上还沾着面粉,看见他们的瞬间,浑浊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手里的拐杖在青石板上敲出轻快的节奏:“念丫头!亦臻!你们可算来了!”
苏念快步上前扶住老人,指尖触到王阿婆手腕上粗糙的皮肤,心里一阵发酸。上次来还是三年前,那时老人还能不用拐杖在院子里摘菜,如今走几步都要停下来喘口气。“阿婆,我们来看看您,还给您带了些降压药和钙片。”她把手里的帆布包递过去,包里除了药,还有沈亦臻特意让助理从城里老字号订的桃酥——王阿婆牙口不好,却总念叨着小时候吃过的桃酥味。
沈亦臻则熟门熟路地走进厨房,把带来的新鲜水果放进竹篮里。灶台上的铁锅还温着,锅里炖着南瓜粥,甜香慢悠悠地飘出来。他记得小时候,自己总爱趁王阿婆不注意,掀开锅盖偷喝一口粥,烫得直吐舌头,却还忍不住再舀一勺——那味道,比城里五星级酒店的甜品还要让他记挂。
“快坐快坐,粥刚炖好,我再炒个青菜。”王阿婆拉着苏念坐在院中的竹椅上,目光在两人之间转了一圈,忽然笑了起来,眼角的皱纹挤成了一朵花,“当年你祖父就说,苏沈两家会再续缘分,果然没说错。”
苏念的脸颊一下子热了,下意识地看向沈亦臻。他正好从厨房出来,手里拿着两个洗干净的西红柿,听见王阿婆的话,嘴角弯起一个温柔的弧度,把其中一个递到她手里:“阿婆说得对,我们俩能再走到一起,也是缘分。”
西红柿的果皮带着冰凉的触感,苏念咬了一口,酸甜的汁水在舌尖散开,像极了小时候两人在溪边分吃的野草莓。那时候他们还不懂什么是缘分,只知道每天早上一起去捡蝉蜕,傍晚一起坐在溪边长石上数星星。有一次她不小心把脚崴了,沈亦臻背着她走了三里路,汗湿的后背硌得她膝盖发疼,却还是舍不得下来——那时候她就觉得,跟在沈亦臻身边,再远的路也不觉得累。
“你们小时候啊,可调皮了。”王阿婆喝了口茶,开始絮絮叨叨地讲起往事,“有一回亦臻带着念丫头去摘桃子,爬到树上去够最高的那个,结果树枝断了,两个人摔在草堆里,浑身都是草屑,还抱着桃子笑个不停。”
苏念忍不住笑出了声,侧头看沈亦臻,他也正看着她,眼里满是笑意。“那时候你还说,那个桃子是给我的,谁也不能抢。”她轻声说,声音里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沈亦臻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动作自然又亲昵:“现在也一样,最好的都给你。”
王阿婆看着两人的互动,笑得更开心了,连忙起身:“正好后院的桃子熟了,你们去摘些回来,中午我给你们做桃子羹。”
后院的桃树比前院的老樟树还要年长,枝桠长得又高又密,枝头挂满了粉嘟嘟的桃子,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桃子上,像是镀了一层金边。沈亦臻从墙角拿起一个竹篮,又找了个木梯靠在树干上,回头对苏念说:“你在下面等着,我上去摘,你挑最红的指给我。”
苏念点点头,站在树下,仰头看着沈亦臻爬上木梯。他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结实的手腕,动作灵活地在树枝间移动,时不时伸手摘下一个桃子,扔到她手里的竹篮里。风一吹,树叶沙沙作响,偶尔有几片花瓣落在他的肩头,画面温柔得像一幅水墨画。
“左边那个,最红的那个!”苏念指着枝头一个硕大的桃子,兴奋地喊道。沈亦臻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伸手够到那个桃子,轻轻一拧,桃子就落进了他手里。他低头看向苏念,见她仰着头,阳光落在她的脸上,睫毛在眼下投出浅浅的阴影,忍不住笑了:“小心点,别被树枝碰到头。”
两人配合着摘了满满一篮桃子,沈亦臻从木梯上下来时,额角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苏念连忙拿出纸巾,踮起脚尖替他擦汗,指尖碰到他温热的皮肤,心里一阵发烫。沈亦臻握住她的手,放在自己的掌心,轻声说:“累不累?要不要歇会儿?”
“不累。”苏念摇摇头,靠在他身边,看着竹篮里饱满的桃子,心里满是欢喜。后院的风很轻,带着桃子的甜香,还有沈亦臻身上淡淡的雪松味,混合在一起,让她觉得无比安心。她忽然想起小时候,也是这样,沈亦臻摘桃子,她在下面接,摘完桃子后,两人就坐在桃树下,分吃一个桃子,汁水顺着手指流下来,也不在意,只觉得开心。
中午王阿婆做了满满一桌子菜,有清炒青菜、红烧土猪肉,还有一大碗桃子羹。桃子羹炖得软糯香甜,入口即化,苏念吃了两碗,还忍不住想再盛一碗。沈亦臻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