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南家自罗南出生以来就房子新居的时候摆过一次酒席。
这一次满月酒当双喜酒来摆的,再加上罗南这突然发达起势,这一次回来喝酒帮忙的人特别多,基本都回来了。
一晚上都没怎么睡好,第二天凌晨五点多罗南就开车出门把酒席需要的大海虾、鲍鱼、石斑鱼、扇贝给送回来。
这些东西都是空间里自己养的,都新鲜货。
东西拉回来欢呼声不断,因为除了石斑鱼外,罗南还搞了不少鲷鱼回来。
这白肉鲷鱼特别合适弄鱼生,厨房大佬全体出动,吭哧吭哧的就弄起早餐还有鲷鱼鱼生。
鲷鱼的价格不是很贵,四五十一斤,但确实很多人都没吃过的。
幸亏备多十几条,不然一个人都吃不上几筷子。
早餐吃完就开始处理食材,杀鸡的杀鸡,处理扇贝还有、猪脚,场面异常热闹。
三层楼的面积都不够摆桌台,好在有院子,拉个三色雨布支撑起来就当遮阴。
外面热闹非常,罗南房间则是关起门窗开空调的,没办法,外面油烟太大,还有鞭炮的烟雾。
时间在上午十一点左右,亲戚陆续到来,罗南还有沐子、沈月嬅在客厅端茶端瓜子果盘招呼客人。
行动不便的外婆第二次到罗家,罗南扶着她到二楼把孩子给老人抱抱。
看到出来,经过去年治疗老寒腿,梳理一下身体,还安装空调,现在的外婆气色都还不错。
舅舅、舅妈、老表、表妹都来了,算是来的最齐的一次。
大舅在去年的时候就在养黄猄养羊,现在跟罗南确定一下什么时候收货。
“大舅你想多赚一点就再养养,这秋天刚刚好养膘。
你想卖的时候电话通知我一下,我叫车去拉走。”罗南说着话,就给一圈舅舅和老表递烟。
“真吃下吗?
你舅妈也想回来帮忙种牧草养黄猄,吃得下我就扩大一点规模。”
“吃的下!这点不是什么问题。”罗南点点头。
“那行!外面打工环境确实不好,回去我就租多点荒田地种牧草。”
“这个可以的!一年你出两三百头羊和黄猄我都没什么压力。
超过四百,那我就得找其它销路。”
“那倒是没没那么厉害,满打满算就养一百三四左右。养多了牧草跟不上!”
大舅得到一个包收的养殖项目,其它舅舅和老表都有点异动。
“表!你看看有没有什么项目合适我们养的。
最近都有点想回来搞点事情做。”一个同年的表弟拉凳子凑过来开口。
“养殖项目?养石蛙养田鸡我倒是可以包收。技术问题你自己把握,我只管收货。”罗南算了一下,自己有需求的东西,就报了一个石蛙田鸡出来。
“蛤乸是吗?这东西市场价多少钱一斤?养殖的话要不要手续啊!”
“应该要的吧!养殖场地不能污染。”
“这……”
“养蛤乸不好养,有心思养蟋蟀的话,我也包收。
这边我拿去喂鸡鸟喂鱼,数量多一点也不是什么问题。”
“这个我养!我看过致富栏目。”
犹豫就会败北,罗南包收的情况下,这些舅舅和表哥表弟就只有一个初中毕业的表弟揽下了养蟋蟀的项目。
除了项目之外,在一边吃瓜嗑瓜子的舅妈最关心的还是这些老表的婚姻大事。
专门问沐子她们有没有好姑娘介绍介绍。
中午一点半开席,亲戚和干活的先吃,然后就是凑够十人有空台就开始上菜。
托菜的族兄弟忙的浑身是汗,再加上今天菜色很不错,来做贺客的人特别的多。
红菌猪肚鸡汤味道太好,两大锅都吃完,后面还得去赶猪肚回再煲一大锅才满足需求。
往常别的酒席打包的人不多,但这次的酒席就全部打包带走了。
没办法,食材太好,用的都是真料。
开席从中午一点半就一直吃到入夜七八点,可把这些族兄弟给忙坏了。
罗南借口出去又搞了几条大的鲷鱼、章红鱼回来。
其他客人都走了,剩下的就都是叔伯兄弟,吃点饭粥垫垫肚子,然后等着吃鱼生。
最后几几桌人就全是叔伯兄弟,老罗在忙鱼生,罗南就发烟招呼。
这边吃边聊就又说起老屋翻修重建的事情。
“难得今天人这么齐聚,就都坐下来谈谈老屋是翻修还是重建的问题。
具体是多少钱,每户收多少。
这事不谈一下,再想聚集这么齐人,就有点难度了。
阿南,有没有想捐款什么的。”一个大族伯招呼罗南一声。
“先确定人丁收多少钱先。
大概重建翻修需要多少钱。大家一起出钱才行,我捐多捐少也得看情况啊!”
“你捐多点,我们就修好点!老屋难得出一个混的起来的。
再一个就是,你孩子老婆多,以后说不得就靠你来撑起了。”
“这……那就搞了。
我捐两百万!直接重修,大青砖和琉璃瓦用上,用好木料。”
“嘶……”
其它桌的兄弟闻言都倒吸一口凉气。
“果真捐两百万吗?
是的话我这后半年就不出去打工了,专门在监督建造老屋。”
“其它叔伯兄弟没意见,那我就捐两百万。”罗南点头说完看向围观过来的兄弟。
“我靠!这么哪里还能有意见啊!两百万我没有,但可以捐两千。”
“我也没有两百万,意思一下,捐两万。”
“我捐个二十万吧!那老屋我家占的份额最多。”一个县城混的比较好的叔伯举手报了个二十万。
这边在报数,那边的族伯就去拿红纸和毛笔快速的记下捐款人的名字和捐款数额。
钱少的都直接微信转账落实。
捐款占了大头,后面的人丁钱就收一千一个人。
结果罗南这边报数的时候,又把这些叔伯兄弟给震惊到了。
空间里有三个女儿,王美琴双胞胎,宁秋婠一个。
老板娘生大娃,徐锦禾生二娃,温诗敏生三娃,沈小鱼生龙凤胎,后面还有金雨桐姐妹、崔蓉蓉、姜爱玲。
这孩子就十二个,再算上杨思妤、沈月嬅、黎采菱,老婆又13个。
父母加罗南自己,这一套下来,人丁钱就是两万八。
“牛逼牛逼!确实牛逼。”
这些叔伯兄弟彻底的服气了。
还感觉罗南捐钱捐少了。
就按照这个人丁发展趋势,这老屋最后也就罗南这一脉拜的最多。
一群没结婚的兄弟去世之后,那老屋剩下来的人不会太多。
再过一个百年,说不得就剩罗南这一脉。
没办法,女儿都外嫁,儿子都没能拐人回来。
这一场老屋翻修重建决议因为有罗南这个大捐款进项,就直接确定了下来。
由三个族叔伯留村监督钱财和建造,这其中就有罗南老爸。
多年媳妇熬成婆,老罗总算硬气起来了。
不然往年这种探讨项目他就会在外围抽烟听着。
除了老屋翻修重建外,还设立了优秀读书奖学金项目。
还是几个有钱的掏大头,其它人按自己心意捐一两百块。
“有没有恋爱基金啊!
又说过年不带女朋友回来不让进村,这恋爱资金也不给一点。”一个花头鸭族弟在喊一声。
紧接着就有其他人跟着附和:“是啊,是啊!天天催婚,结果一点钱都不给。
就算是鸡,那也得手里有米才引的过来啊。”
“那这个没办法!恋爱基金找你老爸老妈要。
你叫他落力点。”族伯很淡定的来了这么一句。
“哈哈哈……”
这一次年轻都在,再加上罗南和族伯出钱加撑场面,就算有些人想反对也没理由。
人丁钱他们不交也问题不大,反正老屋翻修重建的钱足够了。
为了反对而反对,那就得认真说道说道。
好在这次年轻人占了大势。
这一次满月酒当双喜酒来摆的,再加上罗南这突然发达起势,这一次回来喝酒帮忙的人特别多,基本都回来了。
一晚上都没怎么睡好,第二天凌晨五点多罗南就开车出门把酒席需要的大海虾、鲍鱼、石斑鱼、扇贝给送回来。
这些东西都是空间里自己养的,都新鲜货。
东西拉回来欢呼声不断,因为除了石斑鱼外,罗南还搞了不少鲷鱼回来。
这白肉鲷鱼特别合适弄鱼生,厨房大佬全体出动,吭哧吭哧的就弄起早餐还有鲷鱼鱼生。
鲷鱼的价格不是很贵,四五十一斤,但确实很多人都没吃过的。
幸亏备多十几条,不然一个人都吃不上几筷子。
早餐吃完就开始处理食材,杀鸡的杀鸡,处理扇贝还有、猪脚,场面异常热闹。
三层楼的面积都不够摆桌台,好在有院子,拉个三色雨布支撑起来就当遮阴。
外面热闹非常,罗南房间则是关起门窗开空调的,没办法,外面油烟太大,还有鞭炮的烟雾。
时间在上午十一点左右,亲戚陆续到来,罗南还有沐子、沈月嬅在客厅端茶端瓜子果盘招呼客人。
行动不便的外婆第二次到罗家,罗南扶着她到二楼把孩子给老人抱抱。
看到出来,经过去年治疗老寒腿,梳理一下身体,还安装空调,现在的外婆气色都还不错。
舅舅、舅妈、老表、表妹都来了,算是来的最齐的一次。
大舅在去年的时候就在养黄猄养羊,现在跟罗南确定一下什么时候收货。
“大舅你想多赚一点就再养养,这秋天刚刚好养膘。
你想卖的时候电话通知我一下,我叫车去拉走。”罗南说着话,就给一圈舅舅和老表递烟。
“真吃下吗?
你舅妈也想回来帮忙种牧草养黄猄,吃得下我就扩大一点规模。”
“吃的下!这点不是什么问题。”罗南点点头。
“那行!外面打工环境确实不好,回去我就租多点荒田地种牧草。”
“这个可以的!一年你出两三百头羊和黄猄我都没什么压力。
超过四百,那我就得找其它销路。”
“那倒是没没那么厉害,满打满算就养一百三四左右。养多了牧草跟不上!”
大舅得到一个包收的养殖项目,其它舅舅和老表都有点异动。
“表!你看看有没有什么项目合适我们养的。
最近都有点想回来搞点事情做。”一个同年的表弟拉凳子凑过来开口。
“养殖项目?养石蛙养田鸡我倒是可以包收。技术问题你自己把握,我只管收货。”罗南算了一下,自己有需求的东西,就报了一个石蛙田鸡出来。
“蛤乸是吗?这东西市场价多少钱一斤?养殖的话要不要手续啊!”
“应该要的吧!养殖场地不能污染。”
“这……”
“养蛤乸不好养,有心思养蟋蟀的话,我也包收。
这边我拿去喂鸡鸟喂鱼,数量多一点也不是什么问题。”
“这个我养!我看过致富栏目。”
犹豫就会败北,罗南包收的情况下,这些舅舅和表哥表弟就只有一个初中毕业的表弟揽下了养蟋蟀的项目。
除了项目之外,在一边吃瓜嗑瓜子的舅妈最关心的还是这些老表的婚姻大事。
专门问沐子她们有没有好姑娘介绍介绍。
中午一点半开席,亲戚和干活的先吃,然后就是凑够十人有空台就开始上菜。
托菜的族兄弟忙的浑身是汗,再加上今天菜色很不错,来做贺客的人特别的多。
红菌猪肚鸡汤味道太好,两大锅都吃完,后面还得去赶猪肚回再煲一大锅才满足需求。
往常别的酒席打包的人不多,但这次的酒席就全部打包带走了。
没办法,食材太好,用的都是真料。
开席从中午一点半就一直吃到入夜七八点,可把这些族兄弟给忙坏了。
罗南借口出去又搞了几条大的鲷鱼、章红鱼回来。
其他客人都走了,剩下的就都是叔伯兄弟,吃点饭粥垫垫肚子,然后等着吃鱼生。
最后几几桌人就全是叔伯兄弟,老罗在忙鱼生,罗南就发烟招呼。
这边吃边聊就又说起老屋翻修重建的事情。
“难得今天人这么齐聚,就都坐下来谈谈老屋是翻修还是重建的问题。
具体是多少钱,每户收多少。
这事不谈一下,再想聚集这么齐人,就有点难度了。
阿南,有没有想捐款什么的。”一个大族伯招呼罗南一声。
“先确定人丁收多少钱先。
大概重建翻修需要多少钱。大家一起出钱才行,我捐多捐少也得看情况啊!”
“你捐多点,我们就修好点!老屋难得出一个混的起来的。
再一个就是,你孩子老婆多,以后说不得就靠你来撑起了。”
“这……那就搞了。
我捐两百万!直接重修,大青砖和琉璃瓦用上,用好木料。”
“嘶……”
其它桌的兄弟闻言都倒吸一口凉气。
“果真捐两百万吗?
是的话我这后半年就不出去打工了,专门在监督建造老屋。”
“其它叔伯兄弟没意见,那我就捐两百万。”罗南点头说完看向围观过来的兄弟。
“我靠!这么哪里还能有意见啊!两百万我没有,但可以捐两千。”
“我也没有两百万,意思一下,捐两万。”
“我捐个二十万吧!那老屋我家占的份额最多。”一个县城混的比较好的叔伯举手报了个二十万。
这边在报数,那边的族伯就去拿红纸和毛笔快速的记下捐款人的名字和捐款数额。
钱少的都直接微信转账落实。
捐款占了大头,后面的人丁钱就收一千一个人。
结果罗南这边报数的时候,又把这些叔伯兄弟给震惊到了。
空间里有三个女儿,王美琴双胞胎,宁秋婠一个。
老板娘生大娃,徐锦禾生二娃,温诗敏生三娃,沈小鱼生龙凤胎,后面还有金雨桐姐妹、崔蓉蓉、姜爱玲。
这孩子就十二个,再算上杨思妤、沈月嬅、黎采菱,老婆又13个。
父母加罗南自己,这一套下来,人丁钱就是两万八。
“牛逼牛逼!确实牛逼。”
这些叔伯兄弟彻底的服气了。
还感觉罗南捐钱捐少了。
就按照这个人丁发展趋势,这老屋最后也就罗南这一脉拜的最多。
一群没结婚的兄弟去世之后,那老屋剩下来的人不会太多。
再过一个百年,说不得就剩罗南这一脉。
没办法,女儿都外嫁,儿子都没能拐人回来。
这一场老屋翻修重建决议因为有罗南这个大捐款进项,就直接确定了下来。
由三个族叔伯留村监督钱财和建造,这其中就有罗南老爸。
多年媳妇熬成婆,老罗总算硬气起来了。
不然往年这种探讨项目他就会在外围抽烟听着。
除了老屋翻修重建外,还设立了优秀读书奖学金项目。
还是几个有钱的掏大头,其它人按自己心意捐一两百块。
“有没有恋爱基金啊!
又说过年不带女朋友回来不让进村,这恋爱资金也不给一点。”一个花头鸭族弟在喊一声。
紧接着就有其他人跟着附和:“是啊,是啊!天天催婚,结果一点钱都不给。
就算是鸡,那也得手里有米才引的过来啊。”
“那这个没办法!恋爱基金找你老爸老妈要。
你叫他落力点。”族伯很淡定的来了这么一句。
“哈哈哈……”
这一次年轻都在,再加上罗南和族伯出钱加撑场面,就算有些人想反对也没理由。
人丁钱他们不交也问题不大,反正老屋翻修重建的钱足够了。
为了反对而反对,那就得认真说道说道。
好在这次年轻人占了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