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连锁反应,被搅乱的节奏-《让你写公益歌,没让你写哭全网啊》

  工作人员敲响了沈婉创作室的门,端着精美的托盘走了进来。

  “沈老师,阿曜老师,给你们送点吃的。”

  沈婉和阿曜正因为《永夜》的编曲风格陷入僵持,气氛有些凝滞。

  沈婉坚持要在副歌加入时下流行的鼓点和电子元素,认为这能抓住年轻听众的心。

  “现在的市场就是这样,不跟着潮流走,再好的作品也会被埋没。”

  沈婉轻点着太阳穴,语气带着一丝不耐烦。

  阿曜冷着脸摇头,眼神中流露出对这种改编方式的不认同。

  “这种改编完全破坏了歌曲原有的情感深度。”

  “《永夜》本来就是一首情感深刻的作品,你这样改编,把它变成了快餐音乐。”

  “快餐音乐?”

  沈婉的声音提高了几度。

  “市场不会为情怀买单,只有商业价值才能让作品活下去。”

  她的话语中带着多年在商业音乐圈摸爬滚打的现实主义。

  那种对市场规律的深刻理解让她的每一个决定都充满了功利性的计算。

  工作人员默默放下托盘,故意放慢了动作。

  “对了,沈老师。”他装作随意地说道。

  “凌夜老师那边太快了,听说编曲小样都做完了,而且是全新原创!”

  沈婉正端起咖啡的手突然停在半空中,眼神瞬间变得锐利。

  “原创?”她嗤笑一声。

  “24小时原创,风险可不小。”

  话虽如此,她捏着杯子的手指关节却泛白了。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原创的分量。

  在这个行业里,能在24小时内完成一首高质量原创作品的人,屈指可数。

  “我们继续。”

  沈婉放下咖啡杯,声音变得更加坚定。

  “按照我说的来,加入电子元素,让节奏更有冲击力。”

  阿曜皱起眉头敏锐地捕捉到了沈婉情绪的变化。

  “沈老师,你这是在向市场妥协。”

  “妥协?”

  沈婉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这叫适应,凌夜可以任性地搞原创,因为他有那个资本。”

  “但我们不能冒险,必须用成熟的商业模式来应对。”

  她的手指在编曲软件上飞速操作,动作比之前快了一倍。

  内心的压力让她更加坚定了加入商业元素的想法。

  与此同时,李宗元的创作室里,工作人员正在“检查”音响设备。

  “李老师,您这边的编曲听起来真专业。”工作人员恭维道。

  李宗元正在为《第七秒热恋》构建复杂的和声进程,每个音符都经过精心计算。

  徐露坐在旁边,虽然佩服李宗元的专业,但总觉得这个版本过于工整,缺乏感染力。

  “不过话说回来。”工作人员继续说道。

  “凌夜老师那边的速度真是惊人,编曲小样都做完了,而且还是全新原创!”

  李宗元的手指在键盘上停住了,川字纹紧锁。

  24小时原创?

  他在心里计算着这个难度。

  作为学院派的代表,他深知创作一首完整作品需要多少时间。

  旋律构思、和声编排、配器选择、情绪把控…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反复推敲。

  “李老师?”

  徐露小心翼翼地问道。

  “我们要不要加快一点速度?”

  李宗元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

  凌夜的速度让他感到了真正的压力,开始反思自己的改编是否过于保守。

  “不,我们按照原计划进行。”

  他重新戴上眼镜,但声音中多了几分不确定。

  “技术和完整性才是最重要的。”

  话虽如此,他的手指在键盘上的动作明显快了起来。

  而在卫凌川的创作室里,情况更加混乱。

  卫凌川正沉迷于构建复杂的实验性电子音效,追求小众和高级感。

  各种合成器音色在房间里回响,听起来更像是前卫艺术展览的背景音乐。

  “川哥,这个编曲太飘了。”秦浩无奈地说道。

  “我完全找不到说唱的韵律,这让我怎么说唱?”

  “你懂什么?”卫凌川头也不抬。

  “这叫先锋,这叫实验性,大众听不懂不代表不好,我们要引领潮流,不是跟随潮流。”

  秦浩抓了抓头发:“可是这样的话,观众会买账吗?”

  “观众的品味需要被教育。”

  卫凌川得意地调整着音色参数。

  “我们要做的是艺术,不是快餐。”

  就在这时,工作人员推门进来。

  “两位老师,给你们送吃的。”

  “谢谢。”

  秦浩接过托盘,随口问道。

  “其他组怎么样了?”

  工作人员装作无意地说:“凌夜老师那边进展神速,编曲小样都做完了,而且是全新原创!”

  “什么?!”

  卫凌川的手从键盘上滑落,整个人瞬间绷紧。

  原创?

  24小时原创?

  他自诩为潮流先锋,但面对这种创作速度,内心的优越感瞬间崩塌。

  “不可能!”他的声音有些尖锐。

  “24小时怎么可能完成一首高质量的原创作品?”

  工作人员摊了摊手:“我也只是听说啊,具体情况不太清楚。”

  卫凌川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他一直自诩为先锋,但凌夜的速度和原创的魄力,直接戳中了他的痛点。

  “川哥?”秦浩试探性地问道。

  卫凌川突然烦躁地摔了耳机,对秦浩大吼:“别吵了!人家都做完了,我们还在吵风格?按我说的来!”

  这突如其来的暴怒让秦浩吓了一跳。

  他从没见过卫凌川这么失态,那种近乎破防的表现让整个房间的气氛都变得紧张起来。

  “川哥,你冷静一点。”秦浩小心地说道。

  “冷静?”卫凌川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疯狂。

  “你知道什么叫天才吗?就是当你还在思考的时候,人家已经完成了。”

  他的烦躁不仅是因为时间压力,更是因为意识到自己在才华和格局上可能被碾压的恐惧。

  那种被彻底超越的感觉,让他几乎要窒息。

  “我们必须做出点不一样的东西。”卫凌川咬牙切齿地说道。

  “不能让那个家伙独占风头。”

  与此同时,凌夜的创作室里,气氛却截然不同。

  凌夜正在给叶峰讲解《挪威的森林》的歌词意境和演唱时的情绪处理。

  “这首歌的核心是内心的失落与困惑。”

  “你不需要刻意地表现痛苦,而是要唱出那种深层的无力感。”

  叶峰认真地点头,手里拿着歌词,反复咀嚼着每一句话。

  “特别是这一句,心中是否有我未曾到过的地方啊,你要唱出那种失落感。”

  凌夜指着歌词说道。

  “我明白了。”

  叶峰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兴奋。

  “这种情感比单纯的呐喊更有力量。”

  “没错。”

  凌夜满意地点头。

  两人已经完全进入了磨合阶段,整个创作室里充满了专注而和谐的气氛。

  而在监控室里,周远看着四组不同的状态,嘴角泛起一丝满意的弧度。

  “这就是我要的效果。”他兴奋地搓着手。

  其他三组的焦虑和凌夜组的从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戏剧性的冲突,正是周远最想要的收视率保证。

  “继续跟拍,重点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