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黑夜扫货-《重生六零,千金囤货随军兵王》

  这时候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多了,大型的市场已经开门了。

  沈知棠便在街角的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对入目所及的商品进行了疯狂的采购。

  反正在这里,卖得越多越好,店员才不管你买去做什么呢!

  而且,这种便利店都是大街上随处能见的普通商品,又不是什么敏感物资,因此,沈知棠不费吹灰之力,就买了十几袋的东西。

  什么烟、酒、糖、方便面,甚至厨房用的调味品,沈知棠统统收进购物袋里。

  店员虽然有点吃惊,但在香港这种地方,每天让人吃惊的事太多了:

  什么百万富翁炒股失利跳楼的、什么的士司机遭抢劫失踪的、甚至哪个地方闹阿飘的,这样的社会新闻,借助发达的传媒业,满城乱飞。

  因此,哪怕是普通市民,心理素质也被锻炼得十分强悍。

  至于街头社团火拼、打杀这样的案件,也经常上演。

  因此,象沈知棠这种堪称温和购物的存在,虽然也会激发店员的好奇心,但这边的人基本都秉承一句真理: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因此,沈知棠付完一千二百元的购物金,一个人提着十几个袋子从便利店出来,店员愣是没有问一句为什么买这么多东西。

  当然,就算问,沈知棠也不会回答。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能用金钱买断的,就不必提供情绪价值。

  她都花了钱了,更不必满足店员的好奇心。

  走出便利店,遇到无人的空巷子,沈知棠便隐入巷子中,等她再出来时,手里提的十几袋便利店买的物资就消失了。

  沈知棠一路走,一路疯狂在沿街的便利店扫货。

  从1966年,要到1978年,还要13年。

  这13年里,她也说不准以后是不是还有机会再出境。

  如果没有机会,这就是唯一的一次,因此,她多囤点货,也能满足一下心理上的安全感。

  当然,她会努力创造机会,方便出境就是了。

  只是这十数年间,要创造出能出境的机会,很艰难,她现在也在努力,希望这一个月的努力,能收到效果。

  沈知棠一连走了十几家便利店,几乎每一家便利店都采取了清仓式的购物法。

  可能是因为她打扮贵气,再加上看上去是一个弱质纤纤的女流之辈,店员们除了略带惊诧的表情,基本都挺开心晚上销售额爆棚。

  只有一家店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女士,您买这么多东西,是明天要去福利院做慈善活动吗?”

  毕竟,象沈知棠这种一身名牌,连手表也是十几万豪奢大牌的富人,平时买这些小东西,应该都是家里下人出来采买的。

  而能让她大半夜亲自紧急出来的,店员也只能想像到做慈善事业一事上。

  富太太们平时可以不上班,不工作,吃喝玩乐,但惟有一事不能缺席,就是做慈善。

  想来,大半夜购买慈善物资,已经是这位富太太人生苦难的极限了。

  店员一脸羡慕地猜想。

  “是。”

  沈知棠点点头,不欲多言。

  多说多错。

  店员听她一口流利的英伦腔英语,立马更加尊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没办法,在香港殖民年代,会说英伦腔英语的男女老少,都显高人一等。

  沈知棠结完账,见是一千五百元,便付了现金。

  她的港币堆在空间里,如果不是空间稳定物质形态的功能一流,估计早就发霉了。

  金钱,只有在花出去,获得等价物资时,才是它价值最大化的时候。

  否则,堆在空间里,也就是一张质量较好的彩纸罢了。

  东西虽然沉重,但对沈知棠来说,举重若轻。

  她在店员吃惊的眼神中,轻松提起那些沉重的购物袋,大步流星往外走。

  买一处,收一处。

  她的空间里,已经有超过一万多港币的物资了。

  差不多是普通香港人三年收入的物资,堆了别墅满满一屋,看上去颇为可观。供全家人使用的话,估计也能用个十年八年了。

  想起一家人这个概念,沈知棠打算后面重点买些婴幼儿用品。

  夜里一点,沈知棠看了下表,准备结束购物行动。

  这时,她看到街边有一家还在营业的大排档,绿铁皮遮顶,一张张小四方桌边,摆着红色的塑料凳。

  食物的美味,在厨师的翻炒下升腾散发出香味。

  沈知棠不觉肚子饿了。

  她快步走到大排档边,看到还有不少人在吃夜宵,便点了一个云吐面。

  吃完云吐面,沈知棠打了一辆车。

  “去云海大厦。”

  沈知棠吩咐司机。

  云海大厦,按情报提供的信息,吴骁隆在这里当保安,他上的是夜班。

  吴骁隆站在车库前,走动了一圈,伸伸手脚,然后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右手能看得出来,果然是作废了,一直垂在腰侧,哪怕是伸展手脚时,右手也是不能移动的。

  此时的他,一身保安制服,看上去就是一个又黑又瘦的干巴小老头,哪里还有之前在沪上时,富养的滋润傲气。

  偶尔有一辆车从地库开出来,他赶紧点头哈腰地给人家开车闸。

  就是说,在香港如果开一辆豪车,从云海大厦地库出来,吴骁隆就会下意识地点头哈腰。

  沈知棠在对面的马路上看着这一幕,又好气又好笑。

  过去的十几年间,她的人生,竟然是被这样的人控制着,而这种人还是她的父亲。

  伍远征曾经问过她,恨不恨吴骁隆。

  沈知棠说当然恨。

  伍远征说,当时在逃往香港的船上,她是有机会出手,检举吴骁隆,甚至把他扔到海里,为什么她没有这么做。

  沈知棠想了想,说:对方就算是畜牲,她却还是个人。

  只是,她虽然不会夺其命,却会想办法让他在香港不会好过。

  让吴骁隆天天过得生不如死。

  现在看来,她做到了。

  沈知棠又打车去了九龙城寨,按着她收到的地址,来到了吴骁隆现在租的房子外面。

  吴家的对面,是一个很小的便利店,正在看店的,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

  “Uncle,这边的房租怎么样?我想租一间对面那样的房子,不知道一个月租金多少钱?环境怎么样?”

  沈知棠在他店里买了两条万宝路,当作咨询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