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陆阳提出“百团大战”-《抗战:开局一个营到百万大军》

  听完陆阳的言论,副参谋长等人也是对陆阳说的出击时机,想法上有所触发。

  毕竟在座的都是统领军队的高级军官,自然有着对军事独有的感觉。

  副参谋长立刻出口说道:

  “陆阳,具体展开说说。”

  陆阳笑着招呼大家别这么严肃,这只是一起探讨目前战争态势,有说的不对的地方,大家可以指正。

  接着陆阳示意大家放松些,接着点上一根烟,才开口继续讲述自己的看法。

  “正如刚才我所说,日军正面战场进入对峙局面,只能从现在敌占区的后方着手稳固统治,好掠夺资源;而又由于抽到兵力前往东南亚地区,兵力必会减少。

  相信大家都知道,从去年1939年开始,鬼子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提出并推行了【囚笼政策】。

  该政策的本质是通过在华北敌后大规模修建铁路、公路、据点、碉堡和封锁沟墙,将抗日根据地分割成互不相连的囚笼,妄图切断八路军和民众的联系,进而消灭敌后抗日力量。

  而现在为支撑枣阳、宜昌的战事,鬼子从华北、华东敌后战场抽调了部分兵力,导致【囚笼政策】推进受阻,统治漏洞凸显。

  据我得到的消息,华北鬼子兵力从27万减至25万,原本分散的据点更显薄弱。

  部分县城据点兵力从1个中队(180人)减至1个小队(50人),乡镇据点仅留10-20人驻守。

  如果现在发动一场大规模的破袭战或攻坚战,专门打击鬼子交通命脉和孤立据点,除了消灭鬼子力量,削弱其控制范围,必定还能迫使鬼子从正面战场抽调兵力回防华北,更是能进一步巩固根据地的战略地位。

  这就是我说的主动出击、打破封锁的最佳时机。”

  陆阳之所以要说到这个话题,目的就是为历史上2个月后的那场着名战役做铺垫准备,事先跟八路军的高层提及此事。

  没错,这场陆阳也在加紧训练龙华军做着准备并期待的战役,正是1940年8月开始的——百团大战!

  陆阳说完,副参谋长、政委、陈旅长、王旅长、徐旅长,五人立刻就陆阳所说的情况进行着可行性的推演。

  陆阳见状也是哭笑不得,原本只是饭后想事先把百团大战的事透露一点,不过现在看来,这几位八路军高层领导的架势,一旦确定可行性,很大可能会把这次战役提前!

  陆阳也是说干就干,既然说了那就干!

  于是陆阳开口道:

  “诸位,既然对这事如此有兴趣,不如一起到作战室,根据地图和沙盘进行推演,也算是咱们饭后活动。”

  副参谋长五人立马起身,说了声好就要往门口走去;陆阳只好快步走到前面引路。

  不过2分钟,众人就来到了作战室里,除了陈旅长来过以外,其他四人还是第一次来。

  但这时众人的心思都在推演上,并没有对作战室的布置感到有什么。

  来到军事沙盘前,陆阳拿起一旁的指挥棒,开口道:

  “诸位,既然是我提出的看法,那么我就先把我的设想说一下,不足之处还望各位指正。

  针对鬼子现在敌后的情况,我的想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破袭交通线,重点打正太铁路

  核心目标是摧毁正太铁路(河北正定至山西太原),切断鬼子在华北的运输命脉,打破【囚笼政策】。该铁路是鬼子运送兵员、弹药的关键,沿线设有50多个据点。

  其中有鬼子重兵把守的【娘子关】是个重要关隘,也是整个破袭战里重要的战略点,必须要拿下。

  另外,对鬼子控制的各种矿产据点进行攻打,破坏主要矿井和设备,让其不能持续掠夺资源投入战场,还能解救被鬼子奴役的矿工。

  这期间可运用围点打援、麻雀战等战术就不用我多说了,各位都是行家。

  第二阶段——攻坚拔点,扩大战果

  核心目标是对鬼子在华北的孤立据点、碉堡群展开攻击,进一步削弱其控制范围。

  在摧毁鬼子的运输命脉后,鬼子所建立的据点、碉堡群必定补给会大受影响,此时就是拔出这些地方的时机;只要拔出这些地方,必定能迫使鬼子收缩兵力,放弃部分外围据点。

  同时,可以组织兵力对已经空虚的县城发起攻击,继续扩大战果。

  相信利用地形、夜战、破袭等都是贵军的常用战术,我也不班门弄斧了。

  以上就是我浅显的见解,望诸位指正。”

  副参谋长五人根据刚刚陆阳在军事沙盘上边用指挥棒点出各个要点,边讲述的设想,也讨论着具体实施的可能性,可能会遇见的难点,需要的兵力等问题。

  陆阳也认真倾听着,从中学习自己的不足。

  毕竟陆阳刚才讲的这些都是后世根据百团大战归纳总结的,具体实施还得根据现在的真实情况进行调整。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讨论,副参谋长五人都集体认为初步可以确定,陆阳提出的设想是能够真正可行且能成功的。

  副参谋长眼神明亮的看向陆阳说道:

  “陆阳啊,每次见你都是能给我们惊喜。这才到你这里不到半天,你就提出这样一项具有可行性成功率极高的行动设想,真是天纵奇才。

  要是把这个设想实现,必定能对鬼子造成巨大打击,同时大大提升全国抗日热情。”

  385旅王旅长第一次开口道:

  “一直听闻陆阳旅长带兵有方,颇具军事眼光;今日所见所闻,实在是令我佩服。”

  新四旅徐旅长也跟着开口:“我看不止是名副其实,而是比传闻更让人钦佩。”

  陆阳赶紧表示两位旅长言重了,可不敢飘飘然接受这样的夸奖,自己几斤几两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要不是有系统和后世的知识,自己怕是连个军事上的123都说不出来。

  而且这两位旅长也不是普通人,王旅长在建国后担任海军副司令员,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徐旅长在建国后担任空军副司令员,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政委也适时开口:

  “陆阳,你的这个设想能不能做一份方案出来?到时候我们带回去给副总指挥看看,我相信有很大可能副总指挥会同意这个方案并付诸行动。”

  陆阳眼前一亮,这是要成了?自己一手推动百团大战的提前打响。

  陆阳连忙回道:

  “没问题,在诸位离开之前,一定把计划交到诸位手上。”

  “好了,大家吃完饭就动脑子忙了这一阵,不如我带诸位四处逛逛我龙华山,也算是劳逸结合。”

  五人也是笑着说客随主便,全权听从陆阳的安排,一行人从作战室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