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有个办法-《被休后,每日情报助我熬过荒年》

  每日情报系统。

  【今日情报:等级白色,朱老太太中风,回春丸配合养精汤,可以治愈。养精汤药方如下:……】

  这是什么?

  李木槿瞪大眼睛:惊喜来得这么突然。

  回春丸,这不就是爹前不久用秘方做出来的丸子吗?

  她想起来了。

  这个丸子,是个万能良药。

  她记得,李当归一共做出来了十二枚回春丸,家人一人留一颗药,也还有富余。

  还好提前做了。

  真是峰回路转啊~

  李木槿有些激动:看来,老天爷都要让朱家人欠她人情。

  这可是救命之恩。

  日后平平和安安有事,他们绝对不能见死不救。

  好啊!

  她就想要开口。

  开口的一瞬间,理智回笼:“等等,先不急。”

  还有一个养精汤。

  得看看,这药方是什么,万一配不出来也是白搭……

  不过。

  这是系统给的,她相信不会会给她无解的难题。

  果然。

  一看,养精汤的药材都是大青山常见的,现在李家都有。

  顿时。

  心安了。

  她不急不缓出声:“爹,我有个法子,也许能治好老太太。”

  声音不大。

  但在屋里众人听来,如同响雷。

  朱世珍不敢相信:“木槿姐姐,你说真的吗?你有办法?”

  钱氏几人也是不可置信。

  这可是中风,就算是以前朱家没有垮,在长安城也没法治……

  朱老太爷猛地看过来,头一次认真看李木槿,理智告诉他不可能的,但依然如同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小娘子,你、你真的有法子治我妻子?”

  李当归表情严肃:“槿娘,你别胡说。”这可开不得玩笑。

  “爹,我是认真的。”

  李木槿走上前,在李当归耳边低语:“爹,你忘了回春丸。”

  “你不是说过,这个丸子对任何病症都有用吗?”

  闻言。

  李当归也想起了自己的宝贝丸子。

  可他脸色并没有变好:“它有一定的用,但也只能延迟,你说的治愈中风,不太可能。”

  他倒是不心疼丸子。

  药丸做出来就是要给病人用的,要不然,再珍贵也是无用之物。

  闻言。

  李木槿依然镇定自若,继续道:“爹,我知道,我有一个方子,名为养精汤,配合着回春丸,可以治愈中风。”

  养精汤?!

  李当归回想了所有自己知道的药方,可以肯定没有听过,惊疑不定:“这真的有用?”

  “你从哪儿得知的?”

  李木槿不得不编了个谎言:“在长安城的时候偶然知道的。”

  “我亲眼见到过,有用。”

  李当归又道:“你给我说说,这药方是什么?”

  李木槿当即呼唤出系统,当面念给了他,这药方她就看了一遍,自然是没记住的。

  好在。

  有随身系统。

  听完,李当归沉吟片刻:“那行,我试试。”

  他不是盲目相信闺女。

  这养精汤的药方他细细斟酌了,没有什么猛药,君臣佐使都合适,是一个好方子。

  就算这个方子无法治中风,也不会治坏。

  医者仁心。

  他不知道能治也就罢了,现在知道了,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一旁。

  朱家人连呼吸都不敢重了,生怕打扰到眼前小声说话的父女。

  听到李当归说“试试”,他们不由得精神一振。

  李当归抬起头看向他们,最终,面向朱老太爷,神色慎重:“老太爷,我女儿手里有个方子,我可以一试,但不敢保证一定治好老夫人……”

  朱老太爷有魄力,当即道:“请郎中尽管一试,不论结果如何,朱家都铭记您大恩大德。”

  说着,就要一拜。

  李当归惊得赶紧起身扶住他:“老太爷不必如此。”

  “我这就回去取药。”

  李木槿自然跟着老爹一起离开。

  朱家人目送他们离去,朱世珍呢喃:“希望木槿姐姐的方子真的有用~”

  小钱氏紧紧抓住她的手:“一定会的。”

  郑氏挺着肚子,也伸手握住了朱世珍,打气道:“祖母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没事的。”

  钱氏、吴氏对视一眼,并没有晚辈这么乐观,这可是中风,连长安城的太医都束手无策,一个农村的赤脚郎中能治好,几乎不可能。

  她们并不是轻视李当归。

  而是,经历和阅历更多,没那么天真。

  朱老太爷一动不动看着李当归和李木槿离去的方向,早就看不见人影,还没有收回视线。

  但,仔细看到的话,可以看到他眼神没有焦点,似乎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

  床上的朱老太太发出呻吟:“啊……”

  朱老太爷瞬间回神,以不符合他年纪的矫健跑到了床边,握住了她的手:“育碧……”

  朱老太太张嘴,想要说话,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别、、心,窝、够、好、好……”

  她想说:别担心,我这辈子已经活够了,你要好好的。

  “我知道,我知道。”

  朱老太爷眼圈泛红,声音颤抖:“育碧,你别急,会有办法的,郎中说他能治好你。”

  朱老太太自然不信,但为了让老头子安心,强行挤出了个笑,可她面部因为中风僵硬,用尽全力,也只挤出了一个微小的笑容。

  她一辈子养尊处优,临老了家族分崩离析,最疼爱的女儿去世,儿孙流放岭南生死不知,她跟夫君带着儿媳、孙媳、孙女忍着严寒和饥饿,一路从长安城到红柿村,身心早就已经到了极限,一到村里就倒下了。

  ……

  另一边。

  李当归和李木槿急匆匆返回家中,路上,他不赞同的看着李木槿:“槿娘,今天你太冲动了。”

  李木槿立马虚心承认错误:“爹,我错了。”

  李当归故作严肃:“你错哪儿了?”

  李木槿没有犹豫:“我不该当着朱家人的面说我有法子治好朱老太太。”

  “哼!”

  李当归轻哼:“既然知道这个道理,你还说?”

  “你是好意,可这种事情,一个不好,就好心办坏事,也许还会惹来埋怨。”

  李木槿一句话不反驳:“爹说得是,我下次一定不会了。”

  如果不是有系统给她保证,她是绝对不会开这个口的。

  朱家人至少要在李红柿村待三年。

  这三年,她相信只要有心,一定可以交好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