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国军的背刺-《从长征留守开始的大将之路》

  日军发现了前面有大规模的防御阵地的存在后,却是没来由的有些兴奋。

  因为终于能真刀真枪的打一场了。

  日军的进攻模式依旧是那么的刻板。

  首先是炮火准备,然后是步兵冲锋,然后再次炮火准备,再次冲锋,以此类推。

  114师团以第14师团的留守人员进行编组,辖步兵第127旅团、步兵第128旅团及野炮兵第114联队等部队。

  可以说,114师团,完全是参照常设师团的架构进行组建的。

  两个旅团,都是八千人的完整编制,而配属的工兵联队、炮兵联队、辎重联队和骑兵联队也是一应俱全。

  整个师团有八个联队,总兵力高达2.5万人。

  再加上临时归属114师团指挥的国崎支队的残部,总兵力接近2.7万人。

  说实话,周云先一个旅面对对方一个师团的进攻,还是有些艰难的。

  只是,为了阻击日军,张浩所部在此处已经准备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

  这一个月的时间,部队除了袭扰日军的行军队列外,也没有闲着,自然是把阵地修筑的牢不可破。

  日军虽然好不容易找到了对手,一天的时间,连续组织了七次进攻,期间还伴随着航空兵的支援。

  但均无法打破333旅的防线。

  连续进攻无果后,日军竟是连续进行了长达十分钟的炮火准备。

  望着被炮火连续覆盖的前沿阵地,苏多珍不由得对身旁的张浩说道:“师长,这鬼子看来是急眼了啊,这炮火可真狠啊,整个前沿阵地,被炮火犁了个遍,好在前沿阵地没留人,不然这轮炮火打击之下,伤亡不会小了。”

  张浩也是点了点头,而后说道:“日军的炮兵位置应该都标注出来了吧?”

  闻言,旁边的通信员王旭笑道:“师长,张团长早就急不可耐了,就等着您的命令了。”

  炮团的团长名叫张文超,是一名早年潜伏于东北军之中的我党人员,在长安事变后,正式回归我党。

  张浩准备组建炮兵团的时候,缺少精通炮兵的干部。

  原炮营的营长雷虎资历太浅,不足以担任炮团团长一职,张浩便是向上级进行求助,最终,上级将此人安排了过来。

  而原师部炮营的营长雷虎,如今则是担任炮团的副团长。

  听到王旭这话,张浩点了点头,而后说道:“那好,那咱们也不客气了,命令炮团开火,对日军炮兵阵地进行炮火覆盖,覆盖时间两分钟,打完立刻转移阵地,防止日军炮兵反击。”

  收到命令的炮团,立刻行动起来。

  24门横江口造75毫米山炮和12门120毫米重迫击炮,同时开始开火。

  原本还在对我军阵地进行炮火覆盖的日军炮兵联队,在遭遇这轮炮火打击后,瞬间哑火了。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日军有些措手不及。

  114师的师团长末松茂治收到消息也是不由得有些恼火。

  他知道112师是有炮兵部队的,但没想到会这么强。

  这等火力密度,可比情报之中所说的要高了好几倍。

  对此,他直接将其归咎于情报部门的不作为,拿到的是假消息。

  至此,他也知道,已经无法继续发动进攻了,当即命令部队暂时转入防御态势,加固已占领的前沿阵地。

  .........

  而就在南部防线打的如火如荼的时候,金陵卫戍司令部内,唐生智召集师以上将领开会,开始布置撤退行动。

  而这一次的会议,根本没有通知109师和112师参加。

  很显然,张浩他们被当成弃子了。

  直到时间来到晚上八点多的时候,隐藏在城内的地下党发来电报,张浩等人才知道国府的安排。

  指挥部里,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

  李润覃拿着电文的手微微颤抖,脸色铁青,半晌,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唐生智...他怎么敢的?!”

  苏多珍更是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桌子上放着的茶杯一晃。

  “我们在前面血战,他们可倒好,拍拍屁股就想走?看这架势,是要把咱们112师和109师彻底卖给日本人啊!”

  袁国平也是怒不可遏的骂道:“无耻,简直无耻至极!他们守不住金陵也就罢了,现在撤退也不告诉我们一声,这是想要干什么?明显是要让咱们给他们争取更多的撤退时间啊!”

  其他的各级指战员也都是义愤填膺。

  反倒是张浩一脸的淡然。

  张浩对此早有预料,而且,实际上张浩在下午的时候,就从脑海之中的地图上看到了国军的动向。

  所以,对此张浩丝毫不感到意外。

  不过,张浩没有说话,他在等。

  而一旁的苏多珍看向张浩问道:“师长,咱们怎么办?现在咱们当面有日军114师团,一旦国军撤走,背后就空了,到时候日军第三师团和第九师团会从东北方向扑来,第六师团会从西北方向扑来,真等到那个时候,咱们就危险了。”

  看着指挥部里群情激愤的众人,张浩却是缓缓走到沙盘前,他的平静与众人的愤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都安静一下。”

  张浩的声音并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声。

  他眼神平静的扫过众人,这才缓缓开口道:“诸位,对于唐生智、花生米之流,乃至于对于国府,我们难道还抱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吗?”

  说到这里,他的嘴角勾起一丝冷峭的弧度。

  “从他们克扣我们的弹药补给开始,从他们把我们孤零零的放在南线开始,甚至从他们只是勉强同意我们北上抗日,却对我们处处掣肘的时候开始,我们就应该明白了,我们从来都不是他们眼中的‘自己人’。我们在他们看来,不过是随时可以消耗的筹码,是必要时随时可以舍弃的棋子。”

  说到这里,张浩他顿了顿,拿起指挥棒重重的敲在沙盘上金陵城的位置。

  “所以,他们今天的举动,我一点也不意外。”

  闻听此言,在场的了解张浩的人都知道,师长早有准备,并且已经有对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