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两个好消息-《从长征留守开始的大将之路》

  “同志们,我所说的军阀们的内斗,已经开始了,按我的估计,以这些军阀们的尿性,最快也得三个月才能结束,也就是说,这三个月的时间,便是咱们部队发展壮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抓住这个时机,将根据地稳固下来,等到花生米反应过来的时候,就算是想要围剿我们,也注定是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行了。”

  “一切都按照之前全军总结会议上的决议进行,勤学苦练三个月,把部队的战斗力,往上提一提!”

  随着张浩的话音落下,现场响起一阵鼓掌声。

  这是张浩在给队伍里的营级以上的干部上课,主要是教授军事指挥方面的知识,比如地图作业,比如战术方案的选择之类的内容。

  今天也是有感而发,所以又讲了讲关于两广事变的事情。

  李润覃这个时候走到房间的门口,和张浩示意了一下。

  张浩见状,对着下面的各部队的团营级干部说道:“下面你们各自讨论一下,在接下来的三个月的时间里,该如何激发战士们的训练热情。”

  说完,张浩走出了房间。

  李润覃看到走出来的张浩,不由得笑道:“你这上课的架势,倒是和我大哥越来越像了。”

  听到这话,张浩也是不由得笑道:“你这话说的,我是老师的学生,肯定像嘛。”

  李润覃闻言,也是笑了,随即,就见其给张浩递过来一张纸。

  张浩见状,疑惑的接过来看了一下,当看清上面的内容的时候,张浩也是不由得一喜。

  “成了?”

  李润覃也是笑道:“成了!”

  原来,张浩在前往长汀解救秋白同志前,曾经在拿下顺风山上的土匪的时候,得到了两个消息。

  第一个,是光泽县要以还乡团为基础,组建保安团,员额要从原来的300人,扩大到600人。

  而当时,光泽县的县长,便是想要收编一窝风的土匪。

  结果,一窝风的土匪被张浩他们给消灭了。

  见到土匪们一直没有消息,那县长就派人再次来到了顺风山,结果那人就被我军的人给抓了。

  如此一来,张浩和李润覃一商议,便是决定看看能不能想办法把资溪县拿到手里。

  到时候有了这保安团的名头,有些事情就会好做不少。

  而后,因为张浩之前的连续战斗,缴获了大量的金银,如此一来,连活动资金都有了。

  虽然张浩不太愿意把这些钱财便宜了反动派,但也知道,这是想要革命必须要进行的妥协。

  再加上秋白同志这位高层被解救,他也是知道很多潜伏人员的情况。

  最终,通过潜伏在果党内部的同志,张浩花费了13万大洋的价格,把光泽县的县长之位给买了下来。

  当然了,当县长的人肯定不是张浩或者李润覃,而是找了一个合适的潜伏在果党内部的地下党。

  而随着县长之位的更替,保安团的指挥权自然就落在了新县长的手里。

  随后,在那位地下党县长的配合下,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张浩独立三团的人陆续塞进了光泽县保安团之中。

  同时,找了个机会,给那个原来的保安团长整了个意外,顺理成章的。

  这支保安团,从里到外,就完全变成了我们的人了。

  而李润覃来找张浩,便是问张浩,考不考虑把指挥部迁移到县城之中去。

  一番思考后,张浩却是摇了摇头,开口道:“指挥部还是先放在顺风山上吧,县城之中,只留下一个临时的指挥部就行。”

  同时,张浩强调道:“还有,你给谭耀武说明白,让他们去县城,只是去假扮保安团的,可别真堕落了。”

  李润覃闻言,也是不由得笑道:“放心吧,谭耀武知道分寸的。”

  张浩这才点了点头,他脑海中的地图能够分辨敌我,就算是城内的部队有什么情况,他也能及时发现。

  随后,李润覃开始说第二件事。

  这也是从一窝风那个土匪窝得到的信息。

  此前,一窝风的老五李岩,从福州的一家德国的洋行手里购买了几十支M1924式毛瑟步枪,还有八把德国原厂产的盒子炮以及一挺捷克式轻机枪。

  而在张浩带队下山的这段时间,李润覃一直在跟这件事。

  通过我党的一些地下党的帮助,李润覃终于是和那家洋行联系上了。

  但那家洋行,似乎是碍于一些情况,没办法大规模的卖武器给他们,但却是能够小规模的给他们卖一点东西。

  张浩回到山上以后,李润覃便是把这个情况告知了张浩。

  张浩当即让那家洋行报价,看看对方能够提供什么东西。

  结果,当看到对方提供的东西的时候,也是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首先是M1924式毛瑟步枪,对方能够提供500支,每支配弹300发,报价120大洋每支。

  20响驳壳枪,对方可以提供100支,其中带快慢机的20支,每支配弹300发,报价普通款42大洋,快慢机款50大洋每支。

  捷克式轻机枪,对方可以提供20挺,每挺配弹1200发,报价1200大洋每挺。

  子弹的话,7.92毫米的步枪弹,每块大洋9发,手枪弹,每块大洋15发,除去武器配套赠送的,另外可以提供步枪弹20万发,手枪弹5万发。

  这个价格可是一点不低啊,甚至虚高的厉害,但没办法,只要能拿到手里,这个钱就花得值。

  最后的最后,也是张浩让李润覃专门要对方报价的东西。

  一整套二十四人操作的,原材料充足的情况下,可以日产1800发子弹的小型子弹生产线。

  这已经是一战时期的产物了,对方却是开了个不低的价格。

  而这条年产子弹不过60万发左右的子弹生产线,对方竟然报价5万大洋。

  这绝对是一个天价了。

  要知道,如果单纯购买60万发子弹,差不多也就花费这个价格了。

  而这条子弹生产线买回来,算上原材料的成本,恐怕最少要两三年才能回本。

  正常情况下,肯定是不会有冤大头买这东西。

  别的不说,光是一个原材料,就不好弄。

  但现如今,张浩却是不得不捏着鼻子当这个冤大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