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大丰收-《从长征留守开始的大将之路》

  而番号确定以后,为了方便管理,部队也是做了一些调整。

  独一师改编为19师,下设55团和56团,独二师改编为20师,下设58团和59团。

  五个地方守备团,则是归由红十军直接领导。

  这一次的改编,不涉及人员装备方面的调整,仅仅是把对外的番号做了更改,倒是没有产生什么波折。

  就这般,时间一晃,来到了夏收的时候了。

  随着时间进入七月中旬,田里的水稻也是成熟了,自然是要开始收割了。

  这一下子,整个根据地的军民全都行动了起来。

  因为机械厂产出的镰刀,整个根据地几乎能够做到人手一把镰刀,那收割速度,简直是开了加速了。

  二百多万亩田中,大约有八成左右种植的是粮食作物,这其中,水稻又占据了其中的八成,在根据地全体军民的齐心协力之下,仅仅四天时间,便是全部收割完毕。

  今年天气虽然不如去年,但因为根据地建设的缘故,各种水利工程的使用下,产量并没有怎么降低,绝大多数的田地,亩产能够稳定在300斤,也就是150公斤左右。

  而此刻,张浩最关心的,是那八万亩首批施了化肥的稻田的产出。

  不止是张浩,整个根据地的民众,都在翘首以盼。

  而当数据出来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有些失语了。

  那八万亩稻田,因为化肥产量有限,所以,播种的时候,其中两万亩按照最佳施肥比例,也就是各种化肥加起来每亩地20公斤左右的量进行的施肥,剩下的依次分为15公斤、10公斤、各两万亩,25公斤和5公斤各一万亩来进行的施肥。

  最终出来的结果却是,施加了20公斤肥料的田地,平均亩产357公斤,剩下几个组,分别是308公斤、256公斤、368公斤和202公斤。

  折算下来,基本上每公斤化肥可以多产出10公斤的粮食。

  其中二十公斤化肥的使用量最划算。

  而一公斤粮食多少钱?

  以当前闽浙赣交界的这片地区来说,去年的白米价格为每块大洋15-18斤,折合为7.5-9公斤。

  而一斤化肥的成本多少钱?

  以根据地的肥料生产成本,磷肥、钾肥、氮肥等肥料,平均每公斤的成本大约在0.26元,差不多也就两公斤粮食的价格,等到未来产量提高,还能继续降低。

  折算下来,基本上能够达到成本和产出1:4。

  就算是根据地不可能用成本价往外卖,在成本价的基础上,翻上一倍卖,那也是成本和产出1:2高回报啊。

  这谁能不迷糊?

  这个消息,无疑是刺激了所有在土地里刨食的农民。

  一时间,所有人都在问,哪里能够买到化肥,所有人都想在来年有一个更好的收成。

  对此,张浩自然不会无动于衷,也是立刻通知化肥厂扩产的事情。

  当然了,化肥厂的产能有限,受限于很多的原因,最关键的一个原因,自然就是技术人员不足了。

  不过人才可以慢慢培养,所以,张浩便是趁着这段时间,先把设备拉到根据地再说。

  等未来人才多了以后慢慢提高产量就是了。

  如果能让根据地的所有土地都用上充足的化肥。

  哪怕除去那些种植经济作物的农田之外,剩下的农田按照150万亩算,产量全部按照350公斤计算,一年收获两季,总产量便是105万吨。

  这是什么概念?

  这些粮食,最少足够二百多万人吃一年的了。

  也就是说,目前的闽浙赣根据地,未来可以承载最少二百万人。

  张浩大概回忆了一下,后世的根据地这片区域的总人口,好像大概就是二百多万人,而耕地的情况,因为后世更发达的科技,耕地总面积则是达到了四百多万亩,当然了,其中很多都是茶园就是了。

  想到这里,张浩不由得笑了,未来可期啊。

  张浩看着远处丰收的场景,感慨道:“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啊!”

  众人闻言,也都是发自内心的笑了。

  经过几天时间的统计,今年整个根据地总产稻谷等细粮21.6万吨,如果省着点吃,再搭配着粗粮的话,光是这一季的产出已经足够整个根据地一年的吃食了。

  而根据地采用的二八分成,也就是政府收两成的农业税,剩下的归农民所有。

  光是这一项,便是收到了4.32万吨大米。

  折算成大洋,按照每块大洋换8公斤大米算,差不多就是540万块大洋。

  要知道,前年,也就是民国二十三年,最后一次用银元结算财政收入,作为江南富庶之地,人口超过两千万人的浙省,全年的财政收入也才折合到2000万大洋左右。

  反观闽浙赣苏区,如果再算上下半年的农业税和工业产出,光是一个闽浙赣苏区的财政收入,基本上和国府治理下的浙省财政收入要差不多了。

  反正张浩是不信,国府一年在浙省才收到那么点税的,更多的税收去了哪里了?

  那还用问嘛?大概率是被贪墨了。

  不过嘛,这种高兴的日子,就不想那些让人不高兴的事情了,咱们继续说回根据地夏收这个话题。

  这些大米,完全足够根据地部队和政府的开支,还有不少的盈余。

  但正所谓未雨绸缪嘛,现在虽然粮食富足了,可是有些事情还是要打个提前量,所以,张浩也是让政府组织人在各处挑选合适的地方,用于建造粮库,储存粮食。

  至少也要储存出足够整个根据地一年什么都不干的情况下都够吃的粮食才行。

  张浩可是知道,等到未来抗战全面爆发的时候,如果有充足的粮食供应,仗也会好打不少。

  而另一边的陈总,用双手捧起地上堆积的稻谷,满脸笑意的说道:“我看,如果这些化肥能够用好的话,未来咱们光是吃大米饭,都能吃饱了。”

  张浩是见过那个场面的,闻言,也是不由得郑重说道:“会有那么一天的,一定会的!”

  听到张浩笃定的话语,陈总先是愣了一下,然后露出笑意,转头看向远处忙碌的军民,同样语气坚定的说道:“是啊,一定会有那么一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