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文官的协助-《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

  次日清晨。

  周云凯被安排到了哈密学堂。

  他是翰林院出身。

  满腹经纶。

  本以为来这里。

  是教化边民的。

  但眼前的景象。

  让他愣住了。

  学堂里。

  孩子们正在上课。

  但教的不是四书五经。

  而是算术和格物。

  一个老师傅正在黑板上。

  画着水车的结构图。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周云凯皱起眉头。

  走上前去。

  “这位师傅。”

  “学堂不教圣贤书。”

  “教这些做什么?”

  老师傅转过身。

  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匠人。

  他笑了笑。

  “这位大人。”

  “您是新来的吧。”

  “哈密学堂的规矩。”

  “就是教实用的东西。”

  周云凯更加不解。

  “实用?”

  “难道圣贤之道。”

  “不实用吗?”

  老师傅摇头。

  “大人。”

  “不是说圣贤之道不好。”

  “但这些孩子。”

  “将来要种地要做工。”

  “光会背书。”

  “肚子可填不饱。”

  周云凯语塞。

  他想反驳。

  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这时。

  林望走了进来。

  “周翰林。”

  “看得如何?”

  周云凯拱手。

  “林都督。”

  “下官有些不解。”

  “学堂为何不教四书五经?”

  林望笑了。

  “周翰林。”

  “不是不教。”

  “而是要结合实际。”

  “您看。”

  他指着黑板上的水车图。

  “这水车的原理。”

  “其实就是《考工记》里的内容。”

  “孩子们学了这个。”

  “既懂了古人的智慧。”

  “又能用到实处。”

  周云凯一愣。

  他没想到。

  林望会这么说。

  林望又说道。

  “周翰林。”

  “您是饱学之士。”

  “不如就留在学堂。”

  “教孩子们读书。”

  “但不能只教死书。”

  “要结合实际。”

  周云凯沉思片刻。

  “林都督的意思是。”

  “让下官把圣贤之道。”

  “和实用知识结合起来?”

  林望点头。

  “没错。”

  “比如《孙子兵法》。”

  “可以用来分析沙盘战术。”

  “《农政全书》。”

  “可以指导农耕。”

  “这样一来。”

  “孩子们既学了圣贤书。”

  “又学了实用技能。”

  周云凯眼睛一亮。

  “林都督高见。”

  “下官愿意一试。”

  林望满意地笑了。

  “那就拜托周翰林了。”

  接下来的几天。

  周云凯在学堂里。

  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他用《孙子兵法》。

  给孩子们讲解战术。

  孩子们听得入迷。

  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

  举手问道。

  “周先生。”

  “兵法里说的虚实。”

  “跟燧发枪有什么关系?”

  周云凯一愣。

  “燧发枪?”

  孩子点头。

  “对啊。”

  “我爹在工坊里。”

  “就是造燧发枪的。”

  “他说。”

  “燧发枪的威力。”

  “就是虚实之道。”

  “敌人以为我们远。”

  “其实我们能打到他。”

  周云凯听了。

  心中一震。

  他没想到。

  这些孩子。

  对火器的理解。

  竟然如此深刻。

  他又问道。

  “你爹还教你什么?”

  孩子兴奋地说道。

  “我爹说。”

  “燧发枪的结构。”

  “就是格物致知。”

  “每个零件。”

  “都有它的道理。”

  “只要搞懂了。”

  “就能造出更好的枪。”

  周云凯陷入沉思。

  他开始意识到。

  哈密卫的教育。

  和京城完全不同。

  这里的孩子。

  不是死读书。

  而是学以致用。

  下课后。

  周云凯在学堂里转了一圈。

  他看到。

  有的孩子在学算术。

  有的在学机械原理。

  还有的在学医术。

  他走到一个教室门口。

  看到一个老师傅。

  正在教孩子们拆解燧发枪。

  孩子们动作熟练。

  很快就把枪拆成了零件。

  周云凯心中震惊。

  这些孩子。

  才十岁左右。

  竟然已经会拆枪了。

  老师傅看到他。

  笑着说道。

  “周大人。”

  “您也来看看?”

  周云凯点头。

  “这些孩子。”

  “学这些做什么?”

  老师傅说道。

  “都督说了。”

  “哈密卫的孩子。”

  “将来都要有一技之长。”

  “会拆枪。”

  “就能修枪。”

  “将来到了军中。”

  “就是宝贝。”

  周云凯听了。

  心中更加不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望这是在培养什么?

  是士兵?

  还是工匠?

  还是两者兼有?

  他决定。

  要好好观察。

  看看林望到底想干什么。

  几天后。

  周云凯被安排。

  去协助哈密卫的行政工作。

  他接触到了哈密卫的账目。

  账房先生。

  是个年轻人。

  叫小九。

  他正在用算盘。

  飞快地计算着。

  周云凯走过去。

  看了一眼账本。

  他愣住了。

  账本上。

  不是传统的流水账。

  而是分门别类。

  清清楚楚。

  收入支出。

  一目了然。

  小九抬起头。

  “周大人。”

  “您有什么吩咐?”

  周云凯问道。

  “这账本。”

  “是谁教你做的?”

  小九说道。

  “是都督。”

  “都督说。”

  “账目要清楚。”

  “不能糊涂。”

  “所以他教了我们。”

  “三栏式记账法。”

  周云凯又问道。

  “三栏式记账法?”

  小九点头。

  “对。”

  “就是把收入、支出、结余。”

  “分成三栏。”

  “这样一来。”

  “账目就清楚了。”

  周云凯仔细看了看。

  他发现。

  这种记账法。

  确实比传统的流水账。

  清楚得多。

  他又翻了翻账本。

  看到了一些支出项目。

  比如抚恤金、学堂开支、工坊维护。

  每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

  周云凯心中震惊。

  林望治卫。

  竟然如此细致。

  这哪里是边陲武夫。

  分明是精通治理的能臣。

  他又问道。

  “哈密卫一年。”

  “收入多少?”

  小九想了想。

  “大概二十万两左右。”

  “但开销也大。”

  “所以剩不下多少。”

  周云凯心中一动。

  二十万两?

  赵虎报的是十万两。

  看来林望确实在隐瞒。

  他又问道。

  “开销都花在哪里了?”

  小九翻开账本。

  “您看。”

  “军饷占了三成。”

  “工坊维护占了两成。”

  “学堂和医疗占了一成。”

  “剩下的。”

  “都是修路建城的开销。”

  周云凯仔细看了看。

  他发现。

  林望确实没有中饱私囊。

  所有的钱。

  都用在了哈密卫的建设上。

  他心中复杂。

  林望这个人。

  到底是忠臣。

  还是乱臣?

  晚上。

  周云凯在住处。

  给徐阶写信。

  他在信中写道。

  “老师。”

  “学生在哈密卫。”

  “已有数日。”

  “所见所闻。”

  “令学生震惊。”

  “林望治卫。”

  “井井有条。”

  “账目清晰。”

  “无懈可击。”

  “但学生也发现。”

  “林望的野心。”

  “绝不仅仅是守边。”

  “他在学堂里。”

  “教孩子们实用知识。”

  “甚至让他们学习火器。”

  “他的账目。”

  “虽然清晰。”

  “但收入远超他报给朝廷的数字。”

  “学生认为。”

  “林望此人。”

  “虽有才干。”

  “但其实用主义思想。”

  “对传统儒学冲击巨大。”

  “若任其发展。”

  “恐怕将来。”

  “会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写完后。

  周云凯将信封好。

  交给手下。

  “八百里加急。”

  “送回京城。”

  手下应道。

  “是。”

  周云凯望着窗外。

  心中忐忑。

  他不知道。

  徐阶收到信后。

  会作何反应。

  与此同时。

  指挥使府。

  沈炼向林望汇报。

  “都督。”

  “周云凯写了信。”

  “已经派人送往京城。”

  林望笑了。

  “内容是什么?”

  沈炼说道。

  “他说您治卫有方。”

  “但野心太大。”

  “还说您的实用主义。”

  “对儒学冲击巨大。”

  林望大笑。

  “很好。”

  “他果然看出来了。”

  沈炼不解。

  “都督。”

  “您不担心吗?”

  林望摇头。

  “担心什么?”

  “他说得没错。”

  “我确实在冲击儒学。”

  “但那又怎样?”

  “只要我做得对。”

  “就不怕别人说。”

  沈炼点头。

  “都督说得对。”

  林望又说道。

  “不过。”

  “周云凯这个人。”

  “还是有些本事的。”

  “他能看出我的意图。”

  “说明他不是庸人。”

  沈炼问道。

  “那您打算怎么办?”

  林望想了想。

  “继续让他观察。”

  “让他看到。”

  “哈密卫的好。”

  “说不定。”

  “他会改变看法。”

  沈炼笑了。

  “都督的意思是。”

  “要收买他?”

  林望摇头。

  “不是收买。”

  “是让他自己选择。”

  “只要他认同我们。”

  “自然就会站在我们这边。”

  沈炼点头。

  “我明白了。”

  林望望着窗外。

  喃喃自语。

  “周云凯。”

  “你是个聪明人。”

  “希望你能做出。”

  “正确的选择。”

  他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