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的军训生活,在九月的烈日与口号声中,已持续了近一周。训练场上,迷彩服的身影挥汗如雨,空气中弥漫着青春、汗水与一丝疲惫的气息。陈长生所在的经管学院方阵,在赵钢教官的严格操练下,队列日渐整齐,军姿也愈发标准。
陈长生一如既往地表现出色。无论是站军姿的持久稳定,还是战术动作的干净利落,他都堪称全连的标杆,多次被赵教官点名表扬,在新生中积累了相当的威望。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这种重复性的基础训练,对他而言,纯粹是在消耗宝贵的时间。重活一世,他拥有着对未来十几年经济趋势、技术变革的精准预判,以及一个亟待搭建的商业帝国雏形。每一天都价值千金,他不能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完全耗费在队列练习上。
夜晚,结束了一天的训练,陈长生在宿舍的淋浴间冲去一身汗水和尘土。冷水划过线条分明的肌肉,他的眼神在氤氲的水汽中显得格外深邃。脑海中,前世记忆与今生规划交织。他想到了林凡正在紧锣密鼓筹备的北京公司,想到了几个即将迎来风口的关键投资项目,更想到了远在锦州的父母和已然在北大安顿下来的赵潇旋。更重要的是,一个萦绕心头已久的念头变得清晰——他需要一场仪式,去告别前世那些未能圆满的青春遗憾。
“必须离开一段时间。”陈长生关掉水龙头,用毛巾擦拭着头发,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他并非要逃避军训,而是要以一种更高效、更符合他如今身份的方式,来安排这段时间。
他走到书桌前,那台定制版的笔记本电脑正安静地待机。他唤醒屏幕,直接点开了与林凡的加密通讯软件。
“林凡。”陈长生键入信息。
“老板,请指示。”林凡的回复几乎秒到,如同24小时待命的影子。
“两件事。”陈长生的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第一,准备一份捐赠协议,对象是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指定用途为经济管理学院师资建设、国际交流项目以及优秀学生奖学金。金额,五千万人民币。”
即便是隔着网络,也能想象到林凡那一刻的震动。但他专业的素养让他迅速回复:“明白,老板。协议文本和资金通道立即准备,最迟明早可以签署。”
“第二,”陈长生继续输入,“以这份捐赠为铺垫,替我向学校最高层面申请两周事假,理由……就写‘处理重要个人及家族事务’。需要确保请假期间,我的学业记录不受任何影响。”
“明白!我会与校办和经管学院院长办公室直接沟通,确保流程顺畅,不留后患。”林凡的回答斩钉截铁。
交代完毕,陈长生合上电脑,目光透过窗户,望向夜色中的清华园,眼神平静无波。用金钱换取时间和自由,对于普通人而言或许是奢望,但对于现在的他,只是最直接有效的资源配置。
次日清晨,军训照常进行。然而,上午的训练刚进行到一半,一辆黑色的奥迪A6L无声地驶入训练场边缘。一位身着行政夹克、气质沉稳的中年男子(校办主任)和经管学院的一位副院长一同下车,径直走向赵钢教官,低声交谈了几句。
赵教官脸上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恢复严肃,他快步走到经管学院方阵前,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陈长生身上,声音洪亮:“陈长生,出列!”
全体新生目光瞬间聚焦。李哲、王明宇、孙皓都疑惑地看向陈长生。
陈长生面色平静,向前一步,立正:“到!”
“接校方通知,你有特殊事务,即刻解除军训任务,跟随王主任去办理手续。”赵教官的语气公事公办,但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探究。
队伍里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哗然!特殊事务?解除军训?这在清华严格的管理制度下,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长生哥怎么了?”李哲小声嘀咕。
“不知道啊,什么事能比军训还重要?”王明宇一脸诧异。
孙皓也皱紧了眉头。
陈长生对教官敬了个礼,又对身边投来关切目光的室友微微颔首,便从容地走向那辆奥迪A6L。在全体新生复杂(羡慕、好奇、猜测)的目光注视下,他拉开车门,坐了进去。车子缓缓驶离训练场,留下一众目瞪口呆的同学。
车子没有开往学生处或教务处,而是直接驶向了清华园深处一栋古朴而庄严的建筑——校长办公楼。在王主任的引领下,陈长生走进一间宽敞、典雅、充满书卷气的办公室。
清华大学校长,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不怒自威的学者,正坐在巨大的红木书桌后。旁边坐着经管学院的院长,两人看到陈长生进来,都露出了和煦却带着审视的笑容。
“陈长生同学,请坐。”校长指了指对面的沙发,语气温和。
“谢谢校长,院长。”陈长生落座,姿态不卑不亢,神情镇定自若。
校长拿起桌上那份刚刚签署完毕、墨迹未干的捐赠协议,轻轻推了推眼镜,目光锐利地看向陈长生:“长生同学,这份厚礼,学校心领了,也代表全校师生感谢你以及你家族对清华教育事业的支持。只是……这份捐赠,与你突然请假两周,是否有关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办公室内瞬间安静下来,空气仿佛凝固。院长也目光灼灼地看着陈长生。这个问题很直接,甚至有些尖锐,意在试探这位年轻学生的真实意图和背景。
陈长生迎着两位学界泰斗的目光,嘴角泛起一丝淡然却自信的弧度,他没有回避,而是坦然回应:“校长明鉴。捐赠是家父与我长期以来的意愿,支持母校发展,义不容辞。至于请假,确实是因为一些重要的家族事务需要我亲自参与处理,时间上恰好与军训冲突。我深知军训是培养意志、融入集体的重要环节,绝非有意逃避。只是事有轻重缓急,希望学校能够通融。我可以保证,请假期间会自学完成相关课程内容,绝不影响学业。”
他这番话,滴水不漏。既承认了关联(捐赠是诚意),又抬出了“家族事务”(背景深厚),同时表达了对军训的尊重和对学业的保证,姿态放得低,理由却让人无法拒绝。
校长和院长交换了一个眼神,眼中都闪过一丝惊讶和赞赏。这个年轻人的沉稳、老练和话语中的分量,远超他们的预期。那份五千万的捐赠,更是实实在在的诚意和能量的体现。
校长沉吟片刻,脸上露出了更为真诚的笑容:“好!年轻人,有担当,有格局!学业为重,家族事务也确实重要。你的请假条,学校批准了!这两周,你就安心去处理事情。军训的学分,学院会为你做特殊认定,绝不会影响你的毕业和评优。”
“谢谢校长!谢谢院长!”陈长生起身,微微躬身,礼仪周到。
院长也笑道:“长生,经管学院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以后在学习上、甚至未来的事业规划上,有任何需要,随时来找我。”
“一定,感谢院长厚爱。”
简单的会谈在和谐的气氛中结束。陈长生在王主任的陪同下离开校长楼。当他走出那栋象征清华最高权力中心的建筑时,军训的喧嚣已被远远抛在身后。
他站在台阶上,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阳光洒在他年轻却已蕴藏着巨大能量的脸庞上。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在清华的“身份”已经悄然改变。他不再仅仅是一个成绩优异的新生,而是一个连校方高层都需郑重对待的“特殊存在”。
林凡早已驾车等候在楼下。陈长生坐进车内,对林凡吩咐道:“去机场。下一站,大连。”
车子驶出清华园,汇入北京繁忙的车流。陈长生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眼神逐渐变得悠远而深邃。一场跨越时空的告别与重逢,即将在那座充满海风与记忆的城市,缓缓拉开序幕。而清华园里,关于他为何能突然离开军训的种种猜测和传说,才刚刚开始发酵。
陈长生一如既往地表现出色。无论是站军姿的持久稳定,还是战术动作的干净利落,他都堪称全连的标杆,多次被赵教官点名表扬,在新生中积累了相当的威望。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这种重复性的基础训练,对他而言,纯粹是在消耗宝贵的时间。重活一世,他拥有着对未来十几年经济趋势、技术变革的精准预判,以及一个亟待搭建的商业帝国雏形。每一天都价值千金,他不能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完全耗费在队列练习上。
夜晚,结束了一天的训练,陈长生在宿舍的淋浴间冲去一身汗水和尘土。冷水划过线条分明的肌肉,他的眼神在氤氲的水汽中显得格外深邃。脑海中,前世记忆与今生规划交织。他想到了林凡正在紧锣密鼓筹备的北京公司,想到了几个即将迎来风口的关键投资项目,更想到了远在锦州的父母和已然在北大安顿下来的赵潇旋。更重要的是,一个萦绕心头已久的念头变得清晰——他需要一场仪式,去告别前世那些未能圆满的青春遗憾。
“必须离开一段时间。”陈长生关掉水龙头,用毛巾擦拭着头发,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他并非要逃避军训,而是要以一种更高效、更符合他如今身份的方式,来安排这段时间。
他走到书桌前,那台定制版的笔记本电脑正安静地待机。他唤醒屏幕,直接点开了与林凡的加密通讯软件。
“林凡。”陈长生键入信息。
“老板,请指示。”林凡的回复几乎秒到,如同24小时待命的影子。
“两件事。”陈长生的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第一,准备一份捐赠协议,对象是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指定用途为经济管理学院师资建设、国际交流项目以及优秀学生奖学金。金额,五千万人民币。”
即便是隔着网络,也能想象到林凡那一刻的震动。但他专业的素养让他迅速回复:“明白,老板。协议文本和资金通道立即准备,最迟明早可以签署。”
“第二,”陈长生继续输入,“以这份捐赠为铺垫,替我向学校最高层面申请两周事假,理由……就写‘处理重要个人及家族事务’。需要确保请假期间,我的学业记录不受任何影响。”
“明白!我会与校办和经管学院院长办公室直接沟通,确保流程顺畅,不留后患。”林凡的回答斩钉截铁。
交代完毕,陈长生合上电脑,目光透过窗户,望向夜色中的清华园,眼神平静无波。用金钱换取时间和自由,对于普通人而言或许是奢望,但对于现在的他,只是最直接有效的资源配置。
次日清晨,军训照常进行。然而,上午的训练刚进行到一半,一辆黑色的奥迪A6L无声地驶入训练场边缘。一位身着行政夹克、气质沉稳的中年男子(校办主任)和经管学院的一位副院长一同下车,径直走向赵钢教官,低声交谈了几句。
赵教官脸上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恢复严肃,他快步走到经管学院方阵前,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陈长生身上,声音洪亮:“陈长生,出列!”
全体新生目光瞬间聚焦。李哲、王明宇、孙皓都疑惑地看向陈长生。
陈长生面色平静,向前一步,立正:“到!”
“接校方通知,你有特殊事务,即刻解除军训任务,跟随王主任去办理手续。”赵教官的语气公事公办,但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探究。
队伍里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哗然!特殊事务?解除军训?这在清华严格的管理制度下,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长生哥怎么了?”李哲小声嘀咕。
“不知道啊,什么事能比军训还重要?”王明宇一脸诧异。
孙皓也皱紧了眉头。
陈长生对教官敬了个礼,又对身边投来关切目光的室友微微颔首,便从容地走向那辆奥迪A6L。在全体新生复杂(羡慕、好奇、猜测)的目光注视下,他拉开车门,坐了进去。车子缓缓驶离训练场,留下一众目瞪口呆的同学。
车子没有开往学生处或教务处,而是直接驶向了清华园深处一栋古朴而庄严的建筑——校长办公楼。在王主任的引领下,陈长生走进一间宽敞、典雅、充满书卷气的办公室。
清华大学校长,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不怒自威的学者,正坐在巨大的红木书桌后。旁边坐着经管学院的院长,两人看到陈长生进来,都露出了和煦却带着审视的笑容。
“陈长生同学,请坐。”校长指了指对面的沙发,语气温和。
“谢谢校长,院长。”陈长生落座,姿态不卑不亢,神情镇定自若。
校长拿起桌上那份刚刚签署完毕、墨迹未干的捐赠协议,轻轻推了推眼镜,目光锐利地看向陈长生:“长生同学,这份厚礼,学校心领了,也代表全校师生感谢你以及你家族对清华教育事业的支持。只是……这份捐赠,与你突然请假两周,是否有关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办公室内瞬间安静下来,空气仿佛凝固。院长也目光灼灼地看着陈长生。这个问题很直接,甚至有些尖锐,意在试探这位年轻学生的真实意图和背景。
陈长生迎着两位学界泰斗的目光,嘴角泛起一丝淡然却自信的弧度,他没有回避,而是坦然回应:“校长明鉴。捐赠是家父与我长期以来的意愿,支持母校发展,义不容辞。至于请假,确实是因为一些重要的家族事务需要我亲自参与处理,时间上恰好与军训冲突。我深知军训是培养意志、融入集体的重要环节,绝非有意逃避。只是事有轻重缓急,希望学校能够通融。我可以保证,请假期间会自学完成相关课程内容,绝不影响学业。”
他这番话,滴水不漏。既承认了关联(捐赠是诚意),又抬出了“家族事务”(背景深厚),同时表达了对军训的尊重和对学业的保证,姿态放得低,理由却让人无法拒绝。
校长和院长交换了一个眼神,眼中都闪过一丝惊讶和赞赏。这个年轻人的沉稳、老练和话语中的分量,远超他们的预期。那份五千万的捐赠,更是实实在在的诚意和能量的体现。
校长沉吟片刻,脸上露出了更为真诚的笑容:“好!年轻人,有担当,有格局!学业为重,家族事务也确实重要。你的请假条,学校批准了!这两周,你就安心去处理事情。军训的学分,学院会为你做特殊认定,绝不会影响你的毕业和评优。”
“谢谢校长!谢谢院长!”陈长生起身,微微躬身,礼仪周到。
院长也笑道:“长生,经管学院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以后在学习上、甚至未来的事业规划上,有任何需要,随时来找我。”
“一定,感谢院长厚爱。”
简单的会谈在和谐的气氛中结束。陈长生在王主任的陪同下离开校长楼。当他走出那栋象征清华最高权力中心的建筑时,军训的喧嚣已被远远抛在身后。
他站在台阶上,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阳光洒在他年轻却已蕴藏着巨大能量的脸庞上。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在清华的“身份”已经悄然改变。他不再仅仅是一个成绩优异的新生,而是一个连校方高层都需郑重对待的“特殊存在”。
林凡早已驾车等候在楼下。陈长生坐进车内,对林凡吩咐道:“去机场。下一站,大连。”
车子驶出清华园,汇入北京繁忙的车流。陈长生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眼神逐渐变得悠远而深邃。一场跨越时空的告别与重逢,即将在那座充满海风与记忆的城市,缓缓拉开序幕。而清华园里,关于他为何能突然离开军训的种种猜测和传说,才刚刚开始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