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能源暗流-《重生:我的财富不止一个亿》

  篮球场上那场酣畅淋漓的碾压式胜利,如同投入清华园平静水面的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在校园论坛和茶余饭后的谈资中荡漾了几天后,便渐渐平息。陈长生依旧是那个低调而神秘的学霸,周锐则似乎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至少在陈长生出现的场合,再也见不到他往日嚣张的身影。

  寒假正式开始的第三天,北京城笼罩在一场细密的小雪中,气温骤降。陈长生正在国贸顶层的办公室里审阅林凡提交的几份关于东南亚数字支付平台的初步调研报告,手机响起,是一个北京的陌生固话号码。

  他接起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显拘谨但十分客气的中年男声:“您好,请问是陈长生同学吗?”

  “我是,您哪位?”

  “陈同学您好,冒昧打扰。我是周锐的父亲,周建国。”对方自报家门,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歉意和谨慎,“关于前几天在学校篮球场上,犬子周锐的不当言行,我深感惭愧和抱歉。这孩子从小被惯坏了,性子冲,不懂事,冲撞了陈同学,还请您千万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陈长生目光微动,周锐的父亲?速度不慢。他语气平淡:“周叔叔客气了,年轻人打球,有些碰撞和口角很正常,事情过去了。”

  “不不不,陈同学海量,但我不能当没事发生。”周建国语气诚恳,“我听说陈同学学识渊博,见识不凡。不知您这两天是否方便?我想在家里设个便宴,一是代犬子赔罪,二来,也是真心想向您这样的青年才俊请教一些事情,还望您能赏光。”

  话说得很漂亮,赔罪是幌子,真正的目的是“请教”。陈长生瞬间明了,这位周建国,恐怕是通过某种渠道,对自己有了一些超出校园冲突的了解。他略一沉吟,周末暂无安排,便应承下来:“周叔叔言重了。既然您盛情相邀,那我周末叨扰了。”

  “太好了!感谢陈同学给这个机会!周末中午,我让司机去接您!”周建国声音里透出欣喜。

  周末中午,小雪初霁。一辆低调的黑色奥迪A6L准时停在国贸楼下。司机恭敬地拉开车门。陈长生只带了林凡一人随行。车子没有驶向任何知名的别墅区或高档公寓,而是开进了西城区一个门禁森严、绿树成荫的部委大院。院内多是有些年头的苏式板楼,外观朴素,但环境静谧,透着一种不显山露水的厚重感。

  周建国的家在一栋楼的顶层,是打通的两套单元,面积宽敞,装修是典型的中式风格,红木家具,墙上挂着些字画,沉稳大气,但并无过多奢华装饰,符合一名大型国企高管(副厅级)的身份。周建国亲自在门口迎接,他约莫五十岁上下,身材保持得很好,面容端正,带着长期担任领导职务的沉稳气度,但眉宇间能看出一丝疲惫和焦虑。他热情地与陈长生握手,态度放得很低。

  “陈同学,欢迎欢迎!快请进!”他又与林凡握手致意,礼数周到。

  进门后,周锐果然在家,见到陈长生,脸色极其不自然,眼神躲闪,低着头闷声叫了句“陈同学”,再无篮球场上的半分气焰,显然被其父严厉教训过。周母是一位气质温婉的知识女性,也客气地招呼着。

  家宴菜肴很家常,但用料精致,味道可口。席间,周建国绝口不提篮球场的事,只是热情劝菜,聊些北京的风土人情和清华的趣事,气氛倒也融洽。周锐埋头吃饭,一言不发。

  饭后,周母和周锐借故离开,周建国将陈长生请进书房。书房很大,两面墙是顶天立地的书柜,塞满了经济、管理、能源方面的书籍,另一面墙则挂着一幅巨大的中国及中亚油气资源分布图,颇为醒目。

  林凡安静地守在书房外。周建国亲自泡上两杯顶级的普洱,茶香袅袅中,谈话进入正题。

  “陈同学,不瞒你说,”周建国叹了口气,脸上的笑容收敛,露出真实的忧虑,“我这次请你来,赔罪是其一,更主要的,是想听听你这年轻人的高见。我所在的华油国际,最近……遇到了一些棘手的难题。”

  陈长生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静待下文。

  “我们集团主导的一个中亚T国的巨型油气田开发项目,前期投入巨大,本来进展顺利,是集团未来十年的战略重点。”周建国眉头紧锁,“可最近,T国政局突变,新上台的势力对我们之前的协议百般刁难,索要天价‘资源税’,还在环保、劳工问题上层层设卡。更麻烦的是,有国际油气巨头在背后搅局,想趁机把我们挤出去,他们好接手。现在项目停滞,每天损失都是天文数字,集团内外压力巨大,我作为分管副总,焦头烂额啊。”

  他说的T国,陈长生有印象,前世记忆中,那里确实有一个超级油气田,开发过程波折不断,曾让数家央企栽了跟头,但最终攻克后,收益极其惊人。

  “常规的商务谈判、外交斡旋,效果甚微。”周建国摇头,“对方铁了心要撕毁协议。我在想,是不是我们的合作模式本身就有问题?过于依赖传统资源换贷款的模式,抗风险能力太差。陈同学你眼光独到,不知对这类国际能源合作,有什么新的思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长生放下茶杯,目光扫过墙上的资源图,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周总,您遇到的问题,根源不在于谈判技巧,而在于合作维度的单一和风险对冲手段的缺失。”

  周建国身体微微前倾,神色专注:“愿闻其详!”

  “传统的‘资源-贷款’模式,本质上是零和博弈。”陈长生一针见血,“我们拿资源,对方拿钱和基建。一旦政局变动,协议极易被推翻。要想破局,必须将合作升级为命运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周建国若有所思。

  “具体而言,”陈长生条理清晰,“第一,产业链捆绑。不能只采油卖油,要在当地投资建设炼化厂、石化基地,将部分利润和就业留在当地,让他们的利益与我们深度绑定。第二,引入第三方战略资本。可以考虑与T国的主权基金或其邻国的国家资本共同成立开发公司,分散政治风险,形成利益联盟。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超越能源谈合作。将油气合作与农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甚至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打包进行。我们可以帮他们修铁路、建港口、发展智慧农业,用更广阔的合作空间,换取能源领域的稳定。”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周建国:“甚至,可以更前瞻一些。现在全球能源转型是大势所趋。我们可以主动提出,在开发传统油气的同时,合作建设大型风电场、光伏基地,帮助T国布局新能源,抢占未来制高点。这将极大提升我们的合作形象和战略价值。”

  周建国听得目瞪口呆,心中掀起惊涛骇浪!陈长生提出的思路,完全跳出了他和他智囊团固有的思维框架!产业链捆绑、引入第三方、超越能源谈合作、布局新能源……这每一步都堪称神来之笔,直指问题的核心!尤其是“布局新能源”这一招,简直是化被动为主动的妙手!

  “妙啊!太妙了!”周建国激动得差点拍案而起,但随即脸色又垮了下来,“可是……陈同学,这些思路虽好,但涉及层面太高,投资巨大,审批流程复杂,远水解不了近渴啊。眼下项目停滞的危机,怎么度过?”

  陈长生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一丝深意:“危机危机,危中有机。对方之所以敢刁难,是认准了我们拖不起。如果我们反向操作,主动宣布‘因不可抗力,项目无限期暂停,并保留追索巨额前期投资的权利’,同时将精力和资源转向其他更具潜力的项目(比如,我听说俄罗斯远东地区有一个巨型气田项目正在寻求合作伙伴),摆出‘可进可退,并非非你不可’的姿态。您说,T国那些靠资源吃饭的利益集团,以及背后搅局的国际巨头,会不会比我们更着急?”

  “釜底抽薪!置之死地而后生!”周建国猛地站起身,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他彻底被陈长生的战略眼光和胆识折服了!这个年轻人,不仅看到了破局的方向,连最棘手的短期危机,都给出了如此狠辣精准的破解之道!

  他紧紧握住陈长生的手,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长生!我托大喊你一声长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你真是我华油国际的贵人!不!是救星!”

  这一刻,周建国心中所有的疑虑和焦虑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振奋和感激。他彻底明白了,儿子招惹的,根本不是一个普通的学生,而是一条潜龙!一场原本是赔罪的家宴,竟成了他事业破局的关键转折点!

  而陈长生,平静地收回手。能源领域的大门,已悄然为他打开了一条缝隙。中亚那个巨大的油气田,在他未来的蓝图中,或许将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