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风暴眼与定盘星-《他的掌心炽阳》

  上海的清晨,被一层灰蒙蒙的雾霭笼罩,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陆辰希站在公寓的落地窗前,手里端着一杯黑咖啡,目光沉静地浏览着平板电脑上如同病毒般蔓延开来的新闻。

  正如周屿预警的那样,攻击来了。而且,角度刁钻,直指私域。

  几家颇具影响力的财经八卦自媒体和社交媒体大V几乎同时发布了一系列“深度爆料”,标题耸动:《惊!星瞰资本新贵陆辰希疑陷感情漩涡,与神秘女子同居曝光!》《起底陆辰希:商业天才还是感情骗子?》《资本新贵的双面人生:白天谈几个亿的项目,晚上……》。

  文章配图是他和林夕在北京公寓楼下拥抱、一起出入超市的照片,甚至有一张颇为模糊的、似乎是艺术节后台他低头与她耳语的侧影。拍摄角度刻意选取,将他们的互动渲染得极为暧昧。文章内容更是极尽捏造之能事,暗示他利用权势欺骗女性感情,私生活混乱,甚至影射他与林夕的关系可能涉及利益输送,试图将他精准、冷静的商业形象与“私德有亏”牢牢绑定。

  评论区早已被水军占领,各种不堪入目的猜测和辱骂刷屏,间或夹杂着一些不明真相网民的跟风指责。风暴在短短几小时内就形成了规模,并且开始向主流财经媒体渗透。

  陆辰希面无表情地看着,甚至偶尔还会因为文章中某些过于拙劣的编造而微微挑眉。他抿了一口苦涩的咖啡,感受着那浓烈的滋味在口腔中蔓延,与此刻外界喧嚣的恶意奇异地达成了一种平衡。

  他早已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只是没想到对方会选择如此低级却有效的手段。在商业逻辑无法击败他时,便试图用最原始的道德审判来摧毁他的公众形象和信誉,进而影响他在“星瞰”的地位和后续融资项目的可信度。

  手机开始疯狂震动,有来自“星瞰”董事长关切而谨慎的询问,有其他合伙人或试探或安慰的电话,有蜂拥而至的媒体采访请求,甚至还有几个来自陆正渊的未接来电——想必老头子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丑闻气得不轻。

  陆辰希一个都没接。他只是给周屿发了条简短的指令:【按计划进行,收集所有发布源头和转发节点的证据,锁定IP和水军组织。可以开始释放第一阶段反制信息。】

  然后,他拨通了林夕的电话。这个电话,他必须亲自打。

  北京,《深度周刊》编辑部。

  林夕刚在工位坐下,正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坐在她对面的实习生小姑娘就拿着手机,一脸惊愕又小心翼翼地凑过来:“夕姐……这个……这个上面的人,是你吗?”

  林夕心头猛地一沉,接过手机,只扫了一眼那些标题和熟悉的照片,血液仿佛瞬间冲上头顶,又迅速褪去,留下冰凉的麻木。耳边是同事们刻意压低却依旧清晰的议论声,和各种含义不明的目光,如同细密的针,扎在她身上。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快速浏览了几篇核心文章的内容。愤怒、荒谬、还有一种被侵犯的恶心感,交织在一起,让她握着手机的手指微微发抖。她几乎能想象到,此刻的陆辰希,正面临着怎样汹涌的恶意和压力。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了,屏幕上跳动着那个她此刻最想联系的名字。

  她深吸一口气,拿起手机,快步走到消防通道无人的角落,接通。

  “辰希。”她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

  “看到了?”陆辰希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出乎意料的平稳,甚至带着一丝安抚人心的力量。

  “嗯。”林夕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你那边……怎么样?”

  “跳梁小丑而已,掀不起太大风浪。”他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小事,“我已经在处理。打给你是想告诉你,别担心,也别回应任何媒体的询问,一切交给我。”

  他的沉稳像一块定盘星,瞬间压下了林夕心中翻涌的惊涛骇浪。她没有问他打算怎么处理,也没有抱怨自己无端被卷入漩涡的委屈,只是坚定地回应:“我知道。我相信你。”

  短暂的沉默后,她补充道,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冷意:“这些人……太卑鄙了。”

  陆辰希在电话那头似乎低笑了一声,带着一丝冰冷的嘲弄:“商业战争,从来不止在会议室里。保护好自己,正常工作,就当被疯狗吠了几声。”

  结束通话,林夕回到工位。王姐站在她的隔间旁,脸色严肃:“林夕,怎么回事?”

  编辑部其他同事的目光也若有若无地聚焦过来。

  林夕挺直脊背,迎着王姐审视的目光,语气清晰而平静:“王姐,那是恶意造谣和诽谤。照片是真的,但内容和解读完全是捏造。我和陆辰希是正常恋爱关系,不存在任何文章暗示的不法行为。我个人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她顿了顿,看向周围隐约带着好奇或同情的同事,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不容置疑的坦荡:“如果因为我的私人关系给编辑部带来了困扰,我很抱歉。但我的工作能力和职业操守,与我的私人感情无关。我会用接下来的工作证明这一点。”

  她的态度不卑不亢,既澄清了事实,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王姐盯着她看了几秒,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膀:“行,心里有数就行。手上的选题抓紧。”

  这场小小的编辑部风波,暂时被林夕用冷静和坦荡压了下去。但她知道,外界的风暴远未停歇。

  她坐回电脑前,却很难立刻投入工作。网络上那些恶意的揣测和污言秽语,像冰冷的蛇,缠绕在心头。她点开加密通讯软件,想给陆辰希发点什么,却又怕打扰他应对危机。

  就在这时,她收到了陆辰希发来的一个加密文件包和解压密码。附言简短:【看看这个,或许对你的‘共享经济’选题有启发。】

  林夕愣了一下,依言解压。里面并非她想象的关于舆论反击的资料,而是一份整理极其详实、数据权威的关于“零工经济劳动者社会保障困境的国际比较研究”报告,以及几家知名智库的相关研讨会纪要。内容完全契合她正在进行的深度调查。

  在这种焦头烂额的时刻,他居然还在关注她的工作,为她搜集专业资料?

  一股巨大的、混杂着感动和心酸的情绪瞬间击中了林夕。他正在风暴的中心承受着最大的压力,却依然记得她需要什么,依然在用他独有的方式,告诉她:我很好,一切尽在掌握,你只需专注于你的轨道。

  她关掉那些充满恶意的网页,深吸一口气,点开了那份报告,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严谨的数据和分析上。她知道,此刻对他最大的支持,不是无用的担忧和追问,而是相信他的能力,并且,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强大,足以在未来,与他共同面对更大的风浪。

  上海,陆辰希的公寓已暂时成为临时的危机指挥中心。周屿远程提供技术支持,几个核心下属进出频繁,低声汇报着进展。

  “第一批澄清证据已经通过第三方渠道释放,包括您与林夕小姐正常交往的时间线佐证,以及部分照片原始拍摄角度和恶意剪辑的分析。”一名下属汇报。

  “监测到对方水军开始有组织地攻击这些澄清信息,但部分理性网友和财经圈内人士开始提出质疑。”

  “李总(李明宇)那边……暂时没有公开表态,但他手下的几个分析师在内部群里转发相关负面链接,带节奏的迹象明显。”

  陆辰希坐在沙发上,听着汇报,眼神冰冷。他早就料到澄清不会一帆风顺,舆论战场本就是拉锯战。

  “继续释放第二阶段证据,重点揭露那几个带头造谣的自媒体与李总那边存在的间接商业关联。”陆辰希下令,“同时,准备律师函,对那几个跳得最欢的营销号和个人,直接走法律程序。”

  他要的不仅仅是澄清,更是反击。他要借此机会,把李明宇伸过来的爪子,狠狠地剁掉一截。

  “另外,”陆辰希补充道,语气森然,“把我们掌握的,关于那家空壳公司最终资金流向与李明宇表亲关联的间接证据,匿名送给董事长和监事会一份。不用直接指控,让他们自己去品。”

  他要让上面的人看清楚,是谁在为了私利,不惜用这种下作手段损害公司声誉。

  下属领命而去。陆辰希揉了揉眉心,连续的高强度脑力运转让他略显疲惫,但精神却处于一种异常的亢奋状态。他拿起手机,点开与林夕的对话框,看着她最后发来的那个“加油”的表情,紧绷的唇角微微软化。

  他点开输入框,犹豫片刻,最终还是只发过去四个字:

  【一切顺利。】

  他不需要向她倾诉艰难,只需要让她安心。

  几乎是在下一秒,林夕的回复就来了,同样简短:

  【我知道。专注比赛,别分心。】

  她用了他们之间关于“各自飞行”的隐喻。

  陆辰希看着这行字,眼底最后一丝寒意悄然消融,被一种温热的笃定所取代。

  窗外,上海的雾气渐渐散去,阳光挣扎着穿透云层,洒下斑驳的光点。

  风暴依然在肆虐,舆论的漩涡仍在扩大。但风暴眼中的两个人,却因为彼此绝对的信任和各自内心的强大,而稳如磐石。

  他知道,这场舆论战,他赢定了。

  而她相信,他赢定了。

  因为他们不仅是恋人,更是彼此最坚实的同盟,是能够在惊涛骇浪中,为对方定位的、永不熄灭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