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A大的梧桐树叶片片染金,在澄澈的蓝天下摇曳,洒落一地斑驳的光影。距离陆辰希家族风波平息已过去一段时间,校园生活似乎回归了某种平静的韵律。然而,对于林夕和陆辰希而言,这份平静之下,流淌着的是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温暖而笃定的河流。
“LX_SecretGarden”成了他们之间最独特的纽带。那里不再仅仅是回忆的收藏馆,更是他们分享日常琐碎、倾诉细微情绪的秘密基地。陆辰希会在那里贴上一段他刚解决的复杂代码截图,附言「算法优化成功」;林夕则会留下一张窗外偶遇的可爱猫咪照片,配上「今日份的治愈」。「永远在线的园丁 L」和「园主 LX」的互动,让那个数字空间充满了生机。
现实中,他们的默契也与日俱增。早晨,林夕会在宿舍楼下看到准时出现的陆辰希,手里有时是温热的豆浆,有时是她随口提过的某家新出的糕点。他会自然地接过她的书包,并肩走向教学楼。课堂上,他们依旧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偶尔在走廊相遇,一个眼神交汇,便足以让彼此心安。
这天下午,新闻系的一门核心课程「深度报道与实务研究」进行了期中项目分组公示。林夕和苏晚晴自然分在一组,她们选择的课题是「象牙塔内的阴影:高校学术资源分配不公现象调查」。这是一个颇具挑战性且敏感的选题,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和隐蔽的访谈。
“夕夕,这次咱们可得搞个大的!”苏晚晴摩拳擦掌,眼里闪着兴奋的光,“我负责外围联络和资料搜集,你文笔好,负责核心访谈和报告撰写,怎么样?”
林夕看着项目要求,点了点头,眼神专注:“好。我们需要先梳理清楚校内各类学术资源的申请流程和公开数据,找到可能存在的不公切入点。”
她沉浸在项目的初步规划中,连陆辰希走到身边都未察觉。
“遇到难题了?”低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林夕抬起头,对上他深邃的眼眸,笑了笑,将项目计划书推到他面前:“一个新课题,有点挑战。”
陆辰希拿起计划书,快速浏览了一遍。他的目光在「学术资源分配不公」和「隐蔽访谈」几个字上停留片刻,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选题很敏锐,”他客观地评价,随即指向其中一项关于实验室设备使用率的数据分析,“这部分,或许可以用爬虫抓取公开的预约系统数据,进行交叉比对,比人工统计更高效准确。”
他总是这样,能一眼看到问题关键,并用最技术流的方式提供思路。
“对哦!”林夕眼睛一亮,“我怎么没想到!晚晴,我们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苏晚晴凑过来,对着陆辰希竖起大拇指:“陆大神,厉害!不愧是咱们组的编外技术顾问!”
陆辰希不置可否,只是看向林夕:“需要什么技术支援,随时告诉我。”
他的支持是沉静而坚实的,如同他这个人。林夕心里暖暖的,点了点头。
然而,就在林夕全身心投入项目调研几天后,一丝不易察觉的暗流开始涌动。
先是她存放在校园云盘的项目资料文件夹,莫名出现了一次短暂的“锁定”状态,提示“正在被其他用户访问”,但当时她和苏晚晴都并未操作。虽然很快恢复正常,但林夕心里留下了一个淡淡的疑问。
接着,她在图书馆查阅往届优秀学术报告时,发现自己和苏晚晴选题方向类似的一份往届报告,其核心数据引用来源的原始档案,在系统中显示为“权限受限,暂时无法调阅”。而管理员的回复含糊其辞,只说是“系统例行维护”。
更让她感到一丝不安的是,在一次试图联系某位据说曾对资源分配提出过异议的学长时,对方起初答应见面,却在临行前突然变卦,语气躲闪地以“临时有事”推脱了,之后再联系,便石沉大海。
这些看似孤立又微不足道的“意外”,像细小的冰碴,悄悄渗入秋日的暖阳中。林夕的新闻直觉告诉她,这背后或许并非巧合。她们的调查,可能无意中触动了某些人敏感的神经。
晚上,她和陆辰希在图书馆学习时,有些心不在焉,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怎么了?”陆辰希放下手中的书,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异常。他现在对她情绪的感知,已经细腻到令人惊叹的程度。
林夕犹豫了一下,还是将这几天遇到的蹊跷事低声告诉了他。她不想让他担心,但也知道,他的逻辑分析能力或许能帮她看清迷雾。
陆辰希听完,眼神沉静,没有立刻发表看法。他拿出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了一会儿,调出了一个校内系统的匿名论坛界面,输入了几个关键词进行检索。
很快,一些零散的、匿名的帖子被筛选出来。帖子的内容大多含糊不清,但核心都指向对学术资源管理方面的隐晦抱怨,以及某些“提醒”——提醒“某些同学”做课题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甚至暗示“过度挖掘”可能“影响毕业”。
这些帖子的发布时间,恰好集中在林夕她们课题公示之后。
陆辰希将屏幕转向林夕,声音低沉而冷静:“你的直觉可能没错。你们这个课题,恐怕真的触及了一些人的利益。”
林夕看着屏幕上那些匿名的威胁与警告,心头一紧。她并不惧怕挑战,但这种藏在暗处的阻力,让她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我让周屿帮忙查一下云盘日志和档案系统的异常访问记录。”陆辰希合上电脑,看向她,目光坚定,“别担心,有我在。”
他没有说太多安慰的话,但“有我在”三个字,和他已经开始行动的姿态,比任何语言都更有力量。
林夕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不安,点了点头:“嗯。我知道。”
她看向窗外,夜色已然降临,图书馆的灯火在玻璃上反射出温暖的光晕。前路或许有未知的风雨,但此刻,她并非独行。
陆辰希的手在桌下轻轻握了握她的手,短暂却有力。
“项目继续,”他看着她,眼神如同静谧的深海,蕴藏着足以抵御风浪的力量,“按你的想法去做。其他的,交给我。”
新的挑战已然露出端倪,而他们之间独有的“密语”,不仅关乎爱恋,更关乎此刻起,即将共同面对的、现实世界的第一次真正考验。
“LX_SecretGarden”成了他们之间最独特的纽带。那里不再仅仅是回忆的收藏馆,更是他们分享日常琐碎、倾诉细微情绪的秘密基地。陆辰希会在那里贴上一段他刚解决的复杂代码截图,附言「算法优化成功」;林夕则会留下一张窗外偶遇的可爱猫咪照片,配上「今日份的治愈」。「永远在线的园丁 L」和「园主 LX」的互动,让那个数字空间充满了生机。
现实中,他们的默契也与日俱增。早晨,林夕会在宿舍楼下看到准时出现的陆辰希,手里有时是温热的豆浆,有时是她随口提过的某家新出的糕点。他会自然地接过她的书包,并肩走向教学楼。课堂上,他们依旧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偶尔在走廊相遇,一个眼神交汇,便足以让彼此心安。
这天下午,新闻系的一门核心课程「深度报道与实务研究」进行了期中项目分组公示。林夕和苏晚晴自然分在一组,她们选择的课题是「象牙塔内的阴影:高校学术资源分配不公现象调查」。这是一个颇具挑战性且敏感的选题,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和隐蔽的访谈。
“夕夕,这次咱们可得搞个大的!”苏晚晴摩拳擦掌,眼里闪着兴奋的光,“我负责外围联络和资料搜集,你文笔好,负责核心访谈和报告撰写,怎么样?”
林夕看着项目要求,点了点头,眼神专注:“好。我们需要先梳理清楚校内各类学术资源的申请流程和公开数据,找到可能存在的不公切入点。”
她沉浸在项目的初步规划中,连陆辰希走到身边都未察觉。
“遇到难题了?”低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林夕抬起头,对上他深邃的眼眸,笑了笑,将项目计划书推到他面前:“一个新课题,有点挑战。”
陆辰希拿起计划书,快速浏览了一遍。他的目光在「学术资源分配不公」和「隐蔽访谈」几个字上停留片刻,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选题很敏锐,”他客观地评价,随即指向其中一项关于实验室设备使用率的数据分析,“这部分,或许可以用爬虫抓取公开的预约系统数据,进行交叉比对,比人工统计更高效准确。”
他总是这样,能一眼看到问题关键,并用最技术流的方式提供思路。
“对哦!”林夕眼睛一亮,“我怎么没想到!晚晴,我们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苏晚晴凑过来,对着陆辰希竖起大拇指:“陆大神,厉害!不愧是咱们组的编外技术顾问!”
陆辰希不置可否,只是看向林夕:“需要什么技术支援,随时告诉我。”
他的支持是沉静而坚实的,如同他这个人。林夕心里暖暖的,点了点头。
然而,就在林夕全身心投入项目调研几天后,一丝不易察觉的暗流开始涌动。
先是她存放在校园云盘的项目资料文件夹,莫名出现了一次短暂的“锁定”状态,提示“正在被其他用户访问”,但当时她和苏晚晴都并未操作。虽然很快恢复正常,但林夕心里留下了一个淡淡的疑问。
接着,她在图书馆查阅往届优秀学术报告时,发现自己和苏晚晴选题方向类似的一份往届报告,其核心数据引用来源的原始档案,在系统中显示为“权限受限,暂时无法调阅”。而管理员的回复含糊其辞,只说是“系统例行维护”。
更让她感到一丝不安的是,在一次试图联系某位据说曾对资源分配提出过异议的学长时,对方起初答应见面,却在临行前突然变卦,语气躲闪地以“临时有事”推脱了,之后再联系,便石沉大海。
这些看似孤立又微不足道的“意外”,像细小的冰碴,悄悄渗入秋日的暖阳中。林夕的新闻直觉告诉她,这背后或许并非巧合。她们的调查,可能无意中触动了某些人敏感的神经。
晚上,她和陆辰希在图书馆学习时,有些心不在焉,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怎么了?”陆辰希放下手中的书,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异常。他现在对她情绪的感知,已经细腻到令人惊叹的程度。
林夕犹豫了一下,还是将这几天遇到的蹊跷事低声告诉了他。她不想让他担心,但也知道,他的逻辑分析能力或许能帮她看清迷雾。
陆辰希听完,眼神沉静,没有立刻发表看法。他拿出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了一会儿,调出了一个校内系统的匿名论坛界面,输入了几个关键词进行检索。
很快,一些零散的、匿名的帖子被筛选出来。帖子的内容大多含糊不清,但核心都指向对学术资源管理方面的隐晦抱怨,以及某些“提醒”——提醒“某些同学”做课题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甚至暗示“过度挖掘”可能“影响毕业”。
这些帖子的发布时间,恰好集中在林夕她们课题公示之后。
陆辰希将屏幕转向林夕,声音低沉而冷静:“你的直觉可能没错。你们这个课题,恐怕真的触及了一些人的利益。”
林夕看着屏幕上那些匿名的威胁与警告,心头一紧。她并不惧怕挑战,但这种藏在暗处的阻力,让她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我让周屿帮忙查一下云盘日志和档案系统的异常访问记录。”陆辰希合上电脑,看向她,目光坚定,“别担心,有我在。”
他没有说太多安慰的话,但“有我在”三个字,和他已经开始行动的姿态,比任何语言都更有力量。
林夕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不安,点了点头:“嗯。我知道。”
她看向窗外,夜色已然降临,图书馆的灯火在玻璃上反射出温暖的光晕。前路或许有未知的风雨,但此刻,她并非独行。
陆辰希的手在桌下轻轻握了握她的手,短暂却有力。
“项目继续,”他看着她,眼神如同静谧的深海,蕴藏着足以抵御风浪的力量,“按你的想法去做。其他的,交给我。”
新的挑战已然露出端倪,而他们之间独有的“密语”,不仅关乎爱恋,更关乎此刻起,即将共同面对的、现实世界的第一次真正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