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心墙坍弛与无声的战场-《他的掌心炽阳》

  高烧的潮水彻底退去,留下的是仿佛被掏空般的虚弱,以及一种劫后余生的、奇异的清明。陆辰希的身体像一架过度透支后亟待检修的精密仪器,每一个零件都在发出疲惫的抗议。他遵从了林夕近乎“专制”的休养命令,大部分时间都靠在客厅的沙发上,身上盖着柔软的薄毯,像一头收敛了所有锋芒、暂时蛰伏的猛兽。

  林夕的照顾变得更加细致入微,却也更加“狡猾”。她不再仅仅端来药膳和温水,而是开始将一些极其简单、几乎不耗费心力的事务“移交”给他。

  “辰希,帮我看看这份课题报告的框架,逻辑有没有硬伤?”她会把笔记本电脑屏幕转向他,上面是她梳理的关于NGO的学术报告提纲。

  “这粥好像淡了点,你尝尝看是不是?”她会舀一小勺,自然递到他唇边,目光清澈,带着纯粹的询问。

  甚至在他闭目养神时,她会拿着平板,播放一些节奏舒缓的古典乐或自然白噪音,轻声问:“这个助眠效果会不会好一点?”

  陆辰希何等聪明,岂会不明白她这些小心思。她是在用这种看似“请教”和“需要帮助”的方式,让他被动地动脑,保持思维的活跃度,却又巧妙地规避了那些会引发他焦虑和紧迫感的正事。她在为他构筑一个安全的、低压的康复环境,让他无法拒绝,甚至……甘之如饴。

  起初,他还带着惯有的审视和距离感,回答简洁,品尝敷衍。但林夕似乎有着无穷的耐心,她的问题总是恰到好处地停留在他的舒适区边缘,她的举动自然得仿佛本就该如此。渐渐地,那堵名为“保护”实则“孤立”的心墙,在她日复一日、春风化雨般的渗透下,开始不由自主地松动了。

  他开始期待她那些看似无厘头的问题,会在她播放音乐时,偶尔评价一句“这首的编曲层次更丰富”;会在品尝她递来的食物时,认真给出“火候刚好,盐可以再加零点五克”的建议。他甚至允许自己在她靠近时,不再下意识地绷紧身体,而是会微微放松,任由她身上那股淡淡的、干净的皂角香气驱散鼻尖萦绕不去的药味。

  这是一种他从未体验过的感觉。不是商场博弈胜利后的亢奋,也不是绝境逃生后的虚脱,而是一种……仿佛浸泡在温水中,每一个毛孔都舒展开来的安宁与踏实。他不再觉得自己是那个必须独自擎起一切、不容有失的掌舵者,而只是一个可以暂时卸下重担、被人细心照料的……普通人。

  这种认知,带着一种陌生的脆弱感,却也伴随着前所未有的轻松。

  这天下午,阳光正好,暖融融地洒满整个客厅。陆辰希靠在沙发上,腿上摊开着一本林夕找来的、关于建筑美学的闲书,目光却有些游离。身体的恢复带来精神的复苏,那些被强行压下的、关于内鬼、关于基金会、关于家族危机的思绪,再次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只是这一次,少了几分焦灼,多了几分冷静的盘算。

  林夕坐在旁边的地毯上,背靠着沙发,正对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手指在触摸板上滑动,眉头微蹙,似乎在为什么难题困扰。

  陆辰希的目光从书页上移开,落在她专注的侧脸上。阳光勾勒着她细腻的肌肤和微微颤动的长睫,几缕碎发垂在颊边,随着她的呼吸轻轻晃动。一种难以言喻的冲动,促使他打破了静谧。

  “在看什么?”他开口,声音比平时柔和许多。

  林夕似乎被惊扰,抬起头,脸上还带着思考时的茫然,随即笑了笑,将屏幕转向他一些:“在整理一些关于……嗯,特定人群心理应激反应和脱敏治疗的案例资料。”她措辞谨慎,没有直接点破“人群恐惧症”。

  陆辰希眸光微动。他记得大纲里林夕需要克服这个障碍。他看着屏幕上那些专业的术语和案例分析,心中了然。她不仅在照顾他的身体,更在用自己的方式,积极面对自身的困境。这种不声不响的坚韧,让他心底某处柔软的地方被轻轻触动。

  他沉默了片刻,忽然问道:“你的那个博客,‘森林小语’,还在更新吗?”

  林夕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他会突然问起这个。她点了点头:“偶尔。算是……一个树洞吧。”

  “我失眠最严重的那段时间,”陆辰希的声音很平静,像在陈述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事实,“偶然听到过你的音频。那个关于‘城市夜晚的声音’的系列。”

  林夕彻底怔住了,眼睛微微睁大,脸上闪过一丝难以置信和细微的慌乱。他……他早就知道?! 是在第二卷“心动准则”时期吗?他从未提起过!

  看着她惊讶的模样,陆辰希的嘴角几不可察地牵动了一下,形成一个极淡的、近乎温柔的弧度。“你的声音,很安静。”他补充道,目光深邃地看着她,“像……下雨天的图书馆。”

  不是直白的赞美,却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撼动人心。林夕感觉自己的脸颊瞬间烧了起来,心跳也失去了平稳的节奏。他不仅知道,他还记得,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