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急忙回头大喊:“快!快开城门!放他们进来!”
“嘎吱——”
厚重的城门缓缓开启。
藤县城门徐徐开启。
苏墨与魏大勇并肩步入城中。
李德明、孟光德、孙和等人早已在城门口等候多时。
见到苏墨,李德明立刻迎上前,郑重地敬了个军礼,语气诚恳:“苏营长,这次真是多亏了你们出手相救!”
苏墨摆了摆手,淡然一笑:“李营长言重了,这点事不算什么。”
“小鬼子这种祸害,谁碰上都该狠狠打,反正都是抗曰,哪支部队动手不一样?”
可话虽如此,钏军独立营上下对苏墨这支队伍的及时支援,内心实则感激至深。
周边的中央军和晋绥军全都按兵不动,唯有五十里外的独立营星夜疾驰,赶来解围,一举歼灭城外敌寇——这份情义,怎能不让人心头滚烫?
李德明心中五味杂陈,但最多的,还是由衷的谢意。
孟光德也走上前来,望着苏墨说道:“苏营长,不管怎么讲,你们捌陆军独立营能从那么远的地方赶过来帮我们守住藤县,这份恩情,我们钏军记下了!”
“咱川娃子从不欠人情,今天这一仗的情分,往后一定还!”
苏墨笑着回应:“别这么见外。”
作为穿越而来的人,苏墨比谁都清楚,倘若自己不来这一手,藤县早就沦陷,守城的钏军恐怕一个也活不下来。
先不论这些士兵日后是否愿意加入自己的部队,在民族危亡之际,他也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同胞覆灭而无动于衷。
更何况,这一战独立营也打得漂亮,整整干掉了一个曰军大队,毙敌上千,缴获颇丰。
李德明略作犹豫,随后开口道:“苏营长,贵部从几十里外连夜奔袭,刚打完一场硬仗,若不嫌弃,今晚就留在藤县歇一宿,明早再走如何?”
这是真心实意地邀请他们驻扎一晚。
苏墨也不推辞,点头应下:“好啊,那我就不客气了,多谢李营长款待。”
长途跋涉加上激烈作战,战士们早已疲惫不堪。
若当晚便返回驻地,只会更加损耗体力。
不如在此休整一夜,恢复战力。
此前钏军虽常听闻捌陆军独立营战力惊人,却始终未曾亲见,耳听为虚嘛。
可经过这场藤县保卫战,亲眼目睹对方如何在一个多小时内将整支鬼子大队彻底击溃,所有人心中只剩下一个念头:太猛了!
不论是武器配置、战斗素养,还是战术运用,简直让李德明、孟光德等人叹为观止。
这才是真正的精锐之师!
钏军不怕死,抗战意志坚定,奈何装备落后,士兵长期营养不良,身体素质难以支撑高强度作战,与独立营相比,差距显而易见。
最关键的是,正是苏墨率部及时赶到,才保住了藤县。
否则,城墙一旦被破,守军几乎注定全军覆没。
战场清理结束后,精锐连、龙魂特战队和骑兵连陆续进城。
当钏军士兵看到独立营战士身上那些从未见过的装备时,眼睛都直了。
春田步枪、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冲锋枪……这些武器别说用过,连听都没听过。
面对他们的目光,独立营的战士们也很爽快,主动把枪递过去让他们摸一摸、试一试。
李猫接过警卫班战士递来的加兰德,翻来覆去地看着,忍不住问:“兄弟,这叫啥枪?”
警卫战士笑着答:“加兰德半自动步枪!装一次弹能连打八发,不用每打一枪就拉栓,速度快得很。”
李猫眼睛一亮:“我能打两下吗?”
“当然行!”
他接过枪,瞄准前方土墙,“砰砰砰”就是一通射击。
子弹呼啸而出,打得墙面尘土四溅,碎屑纷飞。
试了试这把加兰德步枪,李猫乐得像个孩子似的:“哈哈……真是好家伙啊!省事儿又带劲,不用一趟趟拉枪栓,火力还这么猛……简直是宝贝!”
不只是他,其他钏军士兵瞧见独立营战士的装备,一个个眼睛都直了,活像刘姥姥头回迈进大观园,嘴里止不住地啧啧称奇。
这些武器,听都没听过,见更是头一遭。
全给震住了!
没办法,钏军的家当实在太寒碜。
大多还是老掉牙的“老套筒”、“汉阳造”这类步枪,威力弱,打几发就得折腾半天,费劲得很……一边是钏军独立营,一边是捌陆军独立营,装备差距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说人家富得流油,真不带夸张。
另一边,李德明对苏墨也是招待得极为热情。
这位可是他们整个钏军独立营的救命恩人。
而且,他也想趁这机会,谈谈能不能并入捌陆军的事……
这次藤县保卫战,若不是独立营及时赶到,后果根本不敢想——任务完不成是小事,整支部队怕是要拼光、拼尽。
李德明对苏墨,心里满是感激。
此刻,两人坐在钏军独立营的营部里,相对而坐。
苏墨开门见山:“李营长,你们的任务是守藤县三天,现在时间快到了吧?”
李德明答道:“撑到明天早上七点就行……只要熬过那个点,我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苏墨点点头:“那肯定没问题。”
确实,如今捌陆军独立营进了城,有这支队伍在,守住藤县基本稳了。
更何况,野岛大队那一千多鬼子刚被全歼,短时间内敌人根本组织不起像样的反扑,自然不必担心大规模进攻。
捌陆军独立营的到来,就像给所有人打了一针强心剂。
李德明也感慨道:“是啊,有贵部在,守住县城没悬念了!”
“这话虽然老套,但我还是得说一声谢——要不是你们出手,我和弟兄们今天恐怕都得交代在这儿!”
苏墨淡然一笑:“李营长言重了。
既然让我知道了这事,哪能袖手旁观?”
“眼下是全民族抗战的时候,该团结的都得团结,一致对外,共抗外敌!”
李德明苦笑了一下:“可有些人,未必这么想啊。”
自从钏军出川抗曰以来,处处遭冷眼、受排挤。
进了第二战区后,天寒地冻,士兵们脚上还穿着草鞋,棉衣补给迟迟不到,战区长官部却装看不见,硬是不管不顾。
不少钏军将士心里,早就凉了半截。
“嘎吱——”
厚重的城门缓缓开启。
藤县城门徐徐开启。
苏墨与魏大勇并肩步入城中。
李德明、孟光德、孙和等人早已在城门口等候多时。
见到苏墨,李德明立刻迎上前,郑重地敬了个军礼,语气诚恳:“苏营长,这次真是多亏了你们出手相救!”
苏墨摆了摆手,淡然一笑:“李营长言重了,这点事不算什么。”
“小鬼子这种祸害,谁碰上都该狠狠打,反正都是抗曰,哪支部队动手不一样?”
可话虽如此,钏军独立营上下对苏墨这支队伍的及时支援,内心实则感激至深。
周边的中央军和晋绥军全都按兵不动,唯有五十里外的独立营星夜疾驰,赶来解围,一举歼灭城外敌寇——这份情义,怎能不让人心头滚烫?
李德明心中五味杂陈,但最多的,还是由衷的谢意。
孟光德也走上前来,望着苏墨说道:“苏营长,不管怎么讲,你们捌陆军独立营能从那么远的地方赶过来帮我们守住藤县,这份恩情,我们钏军记下了!”
“咱川娃子从不欠人情,今天这一仗的情分,往后一定还!”
苏墨笑着回应:“别这么见外。”
作为穿越而来的人,苏墨比谁都清楚,倘若自己不来这一手,藤县早就沦陷,守城的钏军恐怕一个也活不下来。
先不论这些士兵日后是否愿意加入自己的部队,在民族危亡之际,他也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同胞覆灭而无动于衷。
更何况,这一战独立营也打得漂亮,整整干掉了一个曰军大队,毙敌上千,缴获颇丰。
李德明略作犹豫,随后开口道:“苏营长,贵部从几十里外连夜奔袭,刚打完一场硬仗,若不嫌弃,今晚就留在藤县歇一宿,明早再走如何?”
这是真心实意地邀请他们驻扎一晚。
苏墨也不推辞,点头应下:“好啊,那我就不客气了,多谢李营长款待。”
长途跋涉加上激烈作战,战士们早已疲惫不堪。
若当晚便返回驻地,只会更加损耗体力。
不如在此休整一夜,恢复战力。
此前钏军虽常听闻捌陆军独立营战力惊人,却始终未曾亲见,耳听为虚嘛。
可经过这场藤县保卫战,亲眼目睹对方如何在一个多小时内将整支鬼子大队彻底击溃,所有人心中只剩下一个念头:太猛了!
不论是武器配置、战斗素养,还是战术运用,简直让李德明、孟光德等人叹为观止。
这才是真正的精锐之师!
钏军不怕死,抗战意志坚定,奈何装备落后,士兵长期营养不良,身体素质难以支撑高强度作战,与独立营相比,差距显而易见。
最关键的是,正是苏墨率部及时赶到,才保住了藤县。
否则,城墙一旦被破,守军几乎注定全军覆没。
战场清理结束后,精锐连、龙魂特战队和骑兵连陆续进城。
当钏军士兵看到独立营战士身上那些从未见过的装备时,眼睛都直了。
春田步枪、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冲锋枪……这些武器别说用过,连听都没听过。
面对他们的目光,独立营的战士们也很爽快,主动把枪递过去让他们摸一摸、试一试。
李猫接过警卫班战士递来的加兰德,翻来覆去地看着,忍不住问:“兄弟,这叫啥枪?”
警卫战士笑着答:“加兰德半自动步枪!装一次弹能连打八发,不用每打一枪就拉栓,速度快得很。”
李猫眼睛一亮:“我能打两下吗?”
“当然行!”
他接过枪,瞄准前方土墙,“砰砰砰”就是一通射击。
子弹呼啸而出,打得墙面尘土四溅,碎屑纷飞。
试了试这把加兰德步枪,李猫乐得像个孩子似的:“哈哈……真是好家伙啊!省事儿又带劲,不用一趟趟拉枪栓,火力还这么猛……简直是宝贝!”
不只是他,其他钏军士兵瞧见独立营战士的装备,一个个眼睛都直了,活像刘姥姥头回迈进大观园,嘴里止不住地啧啧称奇。
这些武器,听都没听过,见更是头一遭。
全给震住了!
没办法,钏军的家当实在太寒碜。
大多还是老掉牙的“老套筒”、“汉阳造”这类步枪,威力弱,打几发就得折腾半天,费劲得很……一边是钏军独立营,一边是捌陆军独立营,装备差距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说人家富得流油,真不带夸张。
另一边,李德明对苏墨也是招待得极为热情。
这位可是他们整个钏军独立营的救命恩人。
而且,他也想趁这机会,谈谈能不能并入捌陆军的事……
这次藤县保卫战,若不是独立营及时赶到,后果根本不敢想——任务完不成是小事,整支部队怕是要拼光、拼尽。
李德明对苏墨,心里满是感激。
此刻,两人坐在钏军独立营的营部里,相对而坐。
苏墨开门见山:“李营长,你们的任务是守藤县三天,现在时间快到了吧?”
李德明答道:“撑到明天早上七点就行……只要熬过那个点,我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苏墨点点头:“那肯定没问题。”
确实,如今捌陆军独立营进了城,有这支队伍在,守住藤县基本稳了。
更何况,野岛大队那一千多鬼子刚被全歼,短时间内敌人根本组织不起像样的反扑,自然不必担心大规模进攻。
捌陆军独立营的到来,就像给所有人打了一针强心剂。
李德明也感慨道:“是啊,有贵部在,守住县城没悬念了!”
“这话虽然老套,但我还是得说一声谢——要不是你们出手,我和弟兄们今天恐怕都得交代在这儿!”
苏墨淡然一笑:“李营长言重了。
既然让我知道了这事,哪能袖手旁观?”
“眼下是全民族抗战的时候,该团结的都得团结,一致对外,共抗外敌!”
李德明苦笑了一下:“可有些人,未必这么想啊。”
自从钏军出川抗曰以来,处处遭冷眼、受排挤。
进了第二战区后,天寒地冻,士兵们脚上还穿着草鞋,棉衣补给迟迟不到,战区长官部却装看不见,硬是不管不顾。
不少钏军将士心里,早就凉了半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