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瑾晏沉默了一会,放下茶盏跟喻辞说:“皇祖母,前些天太傅上课讲史时说,前几朝有位贤君,临终前曾赐给辅政的宗室长辈一件‘镇国玉笏’。那玉笏上刻着‘匡君辅国’四个字,说是只要君王失德、臣子进谗,持笏之人便可用此笏‘上打昏君,下打佞臣’。”
他顿了顿,轻笑的看着喻辞,眼里添了几分深意,““后来这位辅政长辈,就凭着这玉笏,当着满朝文武,对新君动过手,硬拦了新君好几次糊涂事。后来还一起创出了个清明盛世呢。 ”
喻辞眼睛“唰”地亮了,激动的拍了下小几:“这个我知道!这不就是佘老太君嘛!上打昏君下打谗臣!”
屋里瞬间静了。
赵瑾晏皱着眉:“佘老太君是谁?史书中,从未有过这位人物。”
748在空间里无奈的叹气,“宿主,佘老太君的事,是你那个世界的。这大雍朝,哪来的宋朝佘老太君啊!”
喻辞脸上的笑瞬间僵住,脑袋“嗡”的一声。完了,把现代的记忆混进来了!
还好喻辞反应很快,她立刻拍了拍瑾瑞的小脑袋,打哈哈道:“瞧我这记性!刚听大孙子讲典故,脑子里就冒出了以前看过的个话本,里头就有位佘老太君,拿着龙头拐杖揍人,我给记混了。哈哈~哈哈哈~~”
柳贵妃立刻跟着笑:“我也有过过看话本入迷,把话本和现实弄混了的时候。”
赵谨安睁着一双晶亮的眼睛,好奇的问,“皇祖母,那话本里的佘老太君比大哥讲的辅政长辈还厉害吗?”
喻辞打了个哈哈,“哎,具体的我记不清哟!不如你让你大哥再给你讲讲那位辅政长辈的故事?”
听到这话,赵谨安立刻调转方向,一把拽住赵瑾晏的袖子晃:“大哥!你再讲讲那个拿玉笏的长辈呗!有的一笏敲跑奸臣呀?”
赵瑾晏无奈地叹了口气,顺着弟弟的要求开始讲这个故事。
眼看话题被岔开,喻辞悄悄松了口气,心里却把748揪出来吐槽:“幸好我反应快!这小屁孩也是,讲个故事都讲不清楚,害我差点露馅!”
748在空间里笑得打跌:“宿主,人家大皇子根本不是在给你讲故事!他是在提醒你!”
喻辞懵了:“提醒我什么?提醒我两个世界历史不一样?”
748对喻辞说脑子无语了,“笨死了!他是想告诉你。如果你要是能有一件先帝御赐能“管教”皇帝的东西,比如玉笏、龙头拐杖之类的东西。往后你用它再怎么揍皇帝,都是名正言顺!没人敢说你不对!”
喻辞盯着赵瑾晏那张严肃的小脸,偷偷笑了。这孩子年纪不大,倒跟在宫里混了很久的那群老狐狸似的。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太和殿外已站满了文武百官。
文武百官们都三五个聚在一堆。文官们一个个都眉头紧锁,低声议论着,手里紧紧攥着朝笏。
武将们聚在栏杆边,以皇后的父亲萧大将军为首,都抱着胳膊时不时说上两句话,再时一眼文官堆。
刚接到信赶过来的沈清和,一见这架势,知道今天这事怕是难以善了。
沈清和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走台阶扬声道:“皇上身体不适,昨日便已通知诸位今日早朝暂免。各位若有要务,可以去养心殿求见皇上。”
话音刚落,底下瞬间齐刷刷地说。“臣有要务!”“臣亦有急事需面奏!” 。
沈清和目光扫过众人,缓缓点头,转身道:“各位随我来吧。” 说罢便引着百官往养心殿去。
他心里清楚。这些人都是为了昨日那事而来。
皇上偏听苏美人胡言,将三皇子扔在静思斋不闻不问,导致三皇子被苏美人的宫人虐打,最后闹得三皇子殿下重伤卧床……。
这事他没法帮皇帝处理,他也不想帮皇帝处理这事。毕竟是皇上自己犯的糊涂,总得让他亲自面对才是。
这边的动静,养心殿里的皇帝暂时还不知道,他正趴在榻上对着燕窝粥叹气。
小太监慌慌张张跑进来,连声道:“陛下!陛下!满朝文武全都要来养心殿,说都有急事需要向您面奏!”
皇帝手里的银勺“当啷”一声掉进碗里。
“什么?”皇帝瞪圆了眼睛,“今儿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怎么会个个都有事?”
正说着,沈清和进来,皇帝像抓着了救命稻草:“舅舅!你先帮朕挡挡,寻常事你就替朕处置了,实在非得朕来的,再叫进来吧。”
沈清和慢悠悠道:“皇上,他们这阵仗,恐怕是因为苏美人和三皇子那事。不跟您当面说,怕是不会罢休的。”
皇帝脸瞬间垮了下来,不情不愿地摆手:“那让他们挨着进!一个个说!别挤在一块儿吵得朕头痛!”
小太监刚要转身,沈清和补了句:“陛下,他们既是冲这事来的,怕是不会‘一个个’说。”
皇帝皱着眉头问,“舅舅这话什么意思?”
沈清和没直接答,只淡淡的说:“陛下等着看便是。”
没一会,殿外就闹起来。很快小太监又跑进来,脸都白了:“陛下!大臣们说……说他们得一起进来!”
皇帝刚端起的茶杯差点脱手,指着殿门半天没说出话:“一、一起进?他们要逼宫不成?”
话音未落,养心殿的门就被“哗啦”推开。文官武将乌泱泱挤进来,瞬间把不大的殿内塞得满满当当。
他顿了顿,轻笑的看着喻辞,眼里添了几分深意,““后来这位辅政长辈,就凭着这玉笏,当着满朝文武,对新君动过手,硬拦了新君好几次糊涂事。后来还一起创出了个清明盛世呢。 ”
喻辞眼睛“唰”地亮了,激动的拍了下小几:“这个我知道!这不就是佘老太君嘛!上打昏君下打谗臣!”
屋里瞬间静了。
赵瑾晏皱着眉:“佘老太君是谁?史书中,从未有过这位人物。”
748在空间里无奈的叹气,“宿主,佘老太君的事,是你那个世界的。这大雍朝,哪来的宋朝佘老太君啊!”
喻辞脸上的笑瞬间僵住,脑袋“嗡”的一声。完了,把现代的记忆混进来了!
还好喻辞反应很快,她立刻拍了拍瑾瑞的小脑袋,打哈哈道:“瞧我这记性!刚听大孙子讲典故,脑子里就冒出了以前看过的个话本,里头就有位佘老太君,拿着龙头拐杖揍人,我给记混了。哈哈~哈哈哈~~”
柳贵妃立刻跟着笑:“我也有过过看话本入迷,把话本和现实弄混了的时候。”
赵谨安睁着一双晶亮的眼睛,好奇的问,“皇祖母,那话本里的佘老太君比大哥讲的辅政长辈还厉害吗?”
喻辞打了个哈哈,“哎,具体的我记不清哟!不如你让你大哥再给你讲讲那位辅政长辈的故事?”
听到这话,赵谨安立刻调转方向,一把拽住赵瑾晏的袖子晃:“大哥!你再讲讲那个拿玉笏的长辈呗!有的一笏敲跑奸臣呀?”
赵瑾晏无奈地叹了口气,顺着弟弟的要求开始讲这个故事。
眼看话题被岔开,喻辞悄悄松了口气,心里却把748揪出来吐槽:“幸好我反应快!这小屁孩也是,讲个故事都讲不清楚,害我差点露馅!”
748在空间里笑得打跌:“宿主,人家大皇子根本不是在给你讲故事!他是在提醒你!”
喻辞懵了:“提醒我什么?提醒我两个世界历史不一样?”
748对喻辞说脑子无语了,“笨死了!他是想告诉你。如果你要是能有一件先帝御赐能“管教”皇帝的东西,比如玉笏、龙头拐杖之类的东西。往后你用它再怎么揍皇帝,都是名正言顺!没人敢说你不对!”
喻辞盯着赵瑾晏那张严肃的小脸,偷偷笑了。这孩子年纪不大,倒跟在宫里混了很久的那群老狐狸似的。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太和殿外已站满了文武百官。
文武百官们都三五个聚在一堆。文官们一个个都眉头紧锁,低声议论着,手里紧紧攥着朝笏。
武将们聚在栏杆边,以皇后的父亲萧大将军为首,都抱着胳膊时不时说上两句话,再时一眼文官堆。
刚接到信赶过来的沈清和,一见这架势,知道今天这事怕是难以善了。
沈清和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走台阶扬声道:“皇上身体不适,昨日便已通知诸位今日早朝暂免。各位若有要务,可以去养心殿求见皇上。”
话音刚落,底下瞬间齐刷刷地说。“臣有要务!”“臣亦有急事需面奏!” 。
沈清和目光扫过众人,缓缓点头,转身道:“各位随我来吧。” 说罢便引着百官往养心殿去。
他心里清楚。这些人都是为了昨日那事而来。
皇上偏听苏美人胡言,将三皇子扔在静思斋不闻不问,导致三皇子被苏美人的宫人虐打,最后闹得三皇子殿下重伤卧床……。
这事他没法帮皇帝处理,他也不想帮皇帝处理这事。毕竟是皇上自己犯的糊涂,总得让他亲自面对才是。
这边的动静,养心殿里的皇帝暂时还不知道,他正趴在榻上对着燕窝粥叹气。
小太监慌慌张张跑进来,连声道:“陛下!陛下!满朝文武全都要来养心殿,说都有急事需要向您面奏!”
皇帝手里的银勺“当啷”一声掉进碗里。
“什么?”皇帝瞪圆了眼睛,“今儿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怎么会个个都有事?”
正说着,沈清和进来,皇帝像抓着了救命稻草:“舅舅!你先帮朕挡挡,寻常事你就替朕处置了,实在非得朕来的,再叫进来吧。”
沈清和慢悠悠道:“皇上,他们这阵仗,恐怕是因为苏美人和三皇子那事。不跟您当面说,怕是不会罢休的。”
皇帝脸瞬间垮了下来,不情不愿地摆手:“那让他们挨着进!一个个说!别挤在一块儿吵得朕头痛!”
小太监刚要转身,沈清和补了句:“陛下,他们既是冲这事来的,怕是不会‘一个个’说。”
皇帝皱着眉头问,“舅舅这话什么意思?”
沈清和没直接答,只淡淡的说:“陛下等着看便是。”
没一会,殿外就闹起来。很快小太监又跑进来,脸都白了:“陛下!大臣们说……说他们得一起进来!”
皇帝刚端起的茶杯差点脱手,指着殿门半天没说出话:“一、一起进?他们要逼宫不成?”
话音未落,养心殿的门就被“哗啦”推开。文官武将乌泱泱挤进来,瞬间把不大的殿内塞得满满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