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众人吃完收拾了碗筷,李老头从布袋里掏出几本练习册,先翻到喻辞的那本:“这道应用题,等量关系找错了。”
他拿起铅笔,在草稿纸上画出线段图,“你看,总重量减去损耗,才是实际能卖的。”
讲完喻辞的,又轮到黄毛背古诗,瘦猴默写生字。
一圈下来,众小子都成了霜打的茄子。
李老头放下笔看着大家。“看来光靠晚上这点时间不够。从明天起,每晚加两小时课,谁要是偷懒,第二天的肉就归别人了。”
“啊?”瘦猴苦着脸,“那我们晚上还得去把垃圾拉到处理厂呢。”
李老头板起脸“垃圾什么时候不能处理?”
“学问要是耽误了,以后被人坑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这么定了,吃完赶紧去把桌子收拾出来,准备上课。”
喻辞看着老头在灯下认真讲课批注作业的侧脸,心里的怀疑又冒了出来——这老头到底是图呀。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按部就班地过了起来。
林志强被她妈带回了姥姥家,听说他在那边也很受宠。这幸运的娘俩倒也算是彻底躲开了喻辞这个糟心玩意。
只是偶尔托人带信来,说林志强很想念这边的人和这边人为他做的这事那事。
其林家人可没这份好运气,该伺候人的还得接着伺候。只是见了喻辞,他们的腰弯得更低了些。
周一到周五工作日,已经形成了一定规律,雷打不动。
上午喻辞带着几个年纪小的去学校上课,在校门口总能撞见骑着二八大杠的周进周警官。
他也不说话,就靠在树旁抽支烟,看着孩子们进了校门才蹬车离开。这是他最近新添的习惯,局里说这片儿团伙性的半大孩子多,得盯着点。
下午是到垃圾站旁的废弃院子。李老头的数学和语文轮番上阵,黑板上的线段图和生字格越画越密。
有时周警官会绕到院墙外,听见里面“鸡兔同笼”的争论声,或是李老头用戒尺敲桌子的“咚咚”声。周警官也就站一会儿,在手里的笔记本记上一句“在进行课业学习”,又转身去下一个点。
傍晚吃过饭、完成饭后学习以后。喻辞带着人去巡视自己地盘。
不久前喻辞收了灰鼠那伙人,挥手间喻辞又多了十几个手下听令的小弟。
喻辞手下的所有人都不敲诈不勒索,只在废品站,摊位间转悠,看见谁缺斤少两就上前理论,看见有人扛不动东西就搭把手,别人不愿意做的活,嫌弃的活他们都有去做,当然他们的这些付出可都是有偿的。
周警官的自行车铃,常常在喻辞周边响起。每次他都慢悠悠地骑着他心爱的二八大杠经过,喻辞偶尔会抬头跟他点个头,他也回个点头微笑。
有时候动作大了,周警官车筐里放的搪瓷缸子还能晃出点汤汁来。那是他从食堂打好了晚饭或者宵夜,顺道绕过来看看。
喻辞的队伍像滚雪球似的,人越来越多了。
除了疯狗那伙人还在小吃街那片,偶尔趁喻辞不在,龇牙挑衅一二。
机械厂周边所有地盘除了废品站,其他都是喻辞的。这片儿的社会人员,也基本都听喻辞的调遣,就连刀疤脸那伙人,也乐意卖她几分面子。
喻辞渐渐发现,自己这帮小弟里还藏着不少人才。
大强会修三轮车,瘦猴记价目表过目不忘,会开大车的也有三个。
还有个新来的那个小林,居然是个以前跟货车司机学过两招的人才,能把报废了的卡车捣鼓动了。
有次大强修三轮车时,周警官正好顺路绕过来。周警官蹲下来看了会儿,还递了根烟给在旁边递扳手的瘦猴,被瘦猴红着脸摆手谢绝了。
周警官临走时还在说,“零件别用锈的太厉害的,不安全”。
喻辞没事的时候,跟748琢磨,是不是弄几辆车,让那几个会开车的小弟给自己开车赚钱。记得自己那会的物流赚钱可是不少。
“宿主你要知道,这个世界现在的时间,可是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时间节点上哦。”748试着提醒自家宿主。
喻辞摸摸后脑勺,笃定的回答:“这词,熟!”
748被她那句轻描淡写的“熟”噎得系统都像是卡了壳,半晌才丢出一串快得能叠在一起的电子音:“熟个屁!你知道这词儿背后藏着多少空子能钻吗?南边倒腾来的磁带、衬衫等,运到北边能翻三倍价!摆个录像厅,一天赚的比你收一个月废品还多!这都只是皮毛!”
它刻意放慢了半拍,变回正常音,加重语气说:“再过些年,最吓人的是房子!今天买下一块地了,明年盖起楼,转手就能赚出你现在几十上百个的产业!地段好的,翻转个百倍都不算多!这叫楼市,是能让人一夜之间从穷光蛋变成暴发户的玩意儿!”
喻辞正蹲在地上捆东西,听到“房子”“几十倍”,手里的麻绳“啪”地绷断了。她猛地拍了下大腿,
“我知道!”她声音都拔高了些,带着点急吼吼的肯定,“我太知道这利有多大了!”
她以前挤在十几平米的出租屋里。看着售房宣传单上的每平米单价就绝望,按那时她的工资,下辈子也买不起房。
那时候她就经常琢磨,这砖头水泥砌起来的玩意儿,怎么就金贵成这样。
以前是饭都吃不饱,更没机会。现在终于有了机会,自己一定要抓住。
“748你刚还漏说了一个,买房等迁拆。老子一定要做拆一代!!”喻辞攥紧拳头,眼睛比刚琢磨运输时更亮。
“先搞运输和其他项目攒本钱,等攒够了,咱就去找个明白人打听清楚,再去买房,圈地盖高楼!”
他拿起铅笔,在草稿纸上画出线段图,“你看,总重量减去损耗,才是实际能卖的。”
讲完喻辞的,又轮到黄毛背古诗,瘦猴默写生字。
一圈下来,众小子都成了霜打的茄子。
李老头放下笔看着大家。“看来光靠晚上这点时间不够。从明天起,每晚加两小时课,谁要是偷懒,第二天的肉就归别人了。”
“啊?”瘦猴苦着脸,“那我们晚上还得去把垃圾拉到处理厂呢。”
李老头板起脸“垃圾什么时候不能处理?”
“学问要是耽误了,以后被人坑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这么定了,吃完赶紧去把桌子收拾出来,准备上课。”
喻辞看着老头在灯下认真讲课批注作业的侧脸,心里的怀疑又冒了出来——这老头到底是图呀。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按部就班地过了起来。
林志强被她妈带回了姥姥家,听说他在那边也很受宠。这幸运的娘俩倒也算是彻底躲开了喻辞这个糟心玩意。
只是偶尔托人带信来,说林志强很想念这边的人和这边人为他做的这事那事。
其林家人可没这份好运气,该伺候人的还得接着伺候。只是见了喻辞,他们的腰弯得更低了些。
周一到周五工作日,已经形成了一定规律,雷打不动。
上午喻辞带着几个年纪小的去学校上课,在校门口总能撞见骑着二八大杠的周进周警官。
他也不说话,就靠在树旁抽支烟,看着孩子们进了校门才蹬车离开。这是他最近新添的习惯,局里说这片儿团伙性的半大孩子多,得盯着点。
下午是到垃圾站旁的废弃院子。李老头的数学和语文轮番上阵,黑板上的线段图和生字格越画越密。
有时周警官会绕到院墙外,听见里面“鸡兔同笼”的争论声,或是李老头用戒尺敲桌子的“咚咚”声。周警官也就站一会儿,在手里的笔记本记上一句“在进行课业学习”,又转身去下一个点。
傍晚吃过饭、完成饭后学习以后。喻辞带着人去巡视自己地盘。
不久前喻辞收了灰鼠那伙人,挥手间喻辞又多了十几个手下听令的小弟。
喻辞手下的所有人都不敲诈不勒索,只在废品站,摊位间转悠,看见谁缺斤少两就上前理论,看见有人扛不动东西就搭把手,别人不愿意做的活,嫌弃的活他们都有去做,当然他们的这些付出可都是有偿的。
周警官的自行车铃,常常在喻辞周边响起。每次他都慢悠悠地骑着他心爱的二八大杠经过,喻辞偶尔会抬头跟他点个头,他也回个点头微笑。
有时候动作大了,周警官车筐里放的搪瓷缸子还能晃出点汤汁来。那是他从食堂打好了晚饭或者宵夜,顺道绕过来看看。
喻辞的队伍像滚雪球似的,人越来越多了。
除了疯狗那伙人还在小吃街那片,偶尔趁喻辞不在,龇牙挑衅一二。
机械厂周边所有地盘除了废品站,其他都是喻辞的。这片儿的社会人员,也基本都听喻辞的调遣,就连刀疤脸那伙人,也乐意卖她几分面子。
喻辞渐渐发现,自己这帮小弟里还藏着不少人才。
大强会修三轮车,瘦猴记价目表过目不忘,会开大车的也有三个。
还有个新来的那个小林,居然是个以前跟货车司机学过两招的人才,能把报废了的卡车捣鼓动了。
有次大强修三轮车时,周警官正好顺路绕过来。周警官蹲下来看了会儿,还递了根烟给在旁边递扳手的瘦猴,被瘦猴红着脸摆手谢绝了。
周警官临走时还在说,“零件别用锈的太厉害的,不安全”。
喻辞没事的时候,跟748琢磨,是不是弄几辆车,让那几个会开车的小弟给自己开车赚钱。记得自己那会的物流赚钱可是不少。
“宿主你要知道,这个世界现在的时间,可是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时间节点上哦。”748试着提醒自家宿主。
喻辞摸摸后脑勺,笃定的回答:“这词,熟!”
748被她那句轻描淡写的“熟”噎得系统都像是卡了壳,半晌才丢出一串快得能叠在一起的电子音:“熟个屁!你知道这词儿背后藏着多少空子能钻吗?南边倒腾来的磁带、衬衫等,运到北边能翻三倍价!摆个录像厅,一天赚的比你收一个月废品还多!这都只是皮毛!”
它刻意放慢了半拍,变回正常音,加重语气说:“再过些年,最吓人的是房子!今天买下一块地了,明年盖起楼,转手就能赚出你现在几十上百个的产业!地段好的,翻转个百倍都不算多!这叫楼市,是能让人一夜之间从穷光蛋变成暴发户的玩意儿!”
喻辞正蹲在地上捆东西,听到“房子”“几十倍”,手里的麻绳“啪”地绷断了。她猛地拍了下大腿,
“我知道!”她声音都拔高了些,带着点急吼吼的肯定,“我太知道这利有多大了!”
她以前挤在十几平米的出租屋里。看着售房宣传单上的每平米单价就绝望,按那时她的工资,下辈子也买不起房。
那时候她就经常琢磨,这砖头水泥砌起来的玩意儿,怎么就金贵成这样。
以前是饭都吃不饱,更没机会。现在终于有了机会,自己一定要抓住。
“748你刚还漏说了一个,买房等迁拆。老子一定要做拆一代!!”喻辞攥紧拳头,眼睛比刚琢磨运输时更亮。
“先搞运输和其他项目攒本钱,等攒够了,咱就去找个明白人打听清楚,再去买房,圈地盖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