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身先士卒-《大明第一战神》

  神箭既出,乾坤扭转!

  那支承载着大明国运与帝王生死的羽箭,仿佛撕裂了时空的禁锢,带着常遇春毕生功力与全部希望,化作一道凄厉的流光,精准地钉入了张定边的左肩。时间,在那一刻仿佛被无限拉长。所有人都看到了,那个如魔神般不可一世的汉军第一猛将,他那势在必得的狞笑凝固在脸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置信的惊愕与剧痛。他手中那柄几乎触及朱元璋龙袍的鬼头大刀,终究是无力地垂落下来,重重地砸在“飞龙号”被鲜血浸透的甲板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哀鸣。

  “噗通!”

  张定边踉跄着后退,撞倒了身后几名试图上前扶住的亲兵,最终失足跌入冰冷的鄱阳湖水中。巨大的水花溅起,仿佛是这场惊天逆转的第一个注脚。围攻“飞龙号”的汉军士兵们,眼睁睁看着他们的主心骨、他们的精神图腾,被一箭射落,那股由张定边凝聚起来的、几乎要吞噬一切的凶悍之气,瞬间如被戳破的皮球,泄了个干净。

  桅杆之巅,常遇春的身影如一尊亘古不变的战神雕像。他宽阔的胸膛剧烈地起伏着,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灼热的痛感。刚才那一箭,不仅是技巧的巅峰,更是心力与体力的极限压榨。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引弓的右臂此刻正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指尖因过度用力而麻木。然而,当他看到张定边落水,看到朱元璋那张因惊骇而苍白的脸上重新泛起一丝血色时,他那颗悬到嗓子眼、几乎要跳出胸腔的心,才终于缓缓回落。

  但他没有丝毫的松懈。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一箭之功,只能解燃眉之急,却无法决定整场战役的胜负。常遇春那双被风霜与战火磨砺得如同鹰隼般的锐利眼眸,没有片刻停留,而是迅速扫过整个混乱的战场。他的大脑如同一台最精密的沙盘推演仪,飞快地分析着瞬息万变的局势。

  陈友谅的水师,数量上依旧占据着绝对优势。那遮天蔽日的楼船、战船,像一座座浮动的钢铁堡垒,将“飞龙号”及其周围的几艘明军战船围得水泄不通。虽然张定边的受伤让敌军阵脚大乱,但汉军百战之师,其凶悍与纪律性犹在。短暂的惊愕之后,更多的敌船正从四面八方涌来,试图重新收紧这个致命的包围圈。敌军的阵型因为“飞龙号”的顽强抵抗和刚才的变故,显得有些拥挤和混乱,但这混乱之中,依旧隐藏着致命的杀机。

  常遇春的目光越过重重敌影,落在了远处湖面上。那里,他亲自率领的亲兵卫队,正乘坐着十几艘轻便快捷的战船,焦急地待命。他们看到了桅杆上的将军,看到了那惊天动地的一箭,此刻个个热血沸腾,恨不得肋下生翅,立刻飞到主公身边。然而,敌军的封锁线太过严密,箭矢如雨,炮石横飞,他们几次试图冲锋,都被猛烈的火力打了回来,只能在外围徒劳地呐喊,心急如焚。

  “将军,我们冲不过去啊!”一名亲兵队长对着桅杆方向声嘶力竭地呼喊,声音里充满了不甘与绝望。

  常遇春听见了,他听见了每一个兄弟的呐喊,也听见了“飞龙号”上明军将士们那愈发微弱的喘息。他知道,等待,就是死亡。张定边虽退,但陈友谅的主力尚在,只要再给对方一刻钟的喘息之机,等他们重新组织起有效的进攻,朱元璋和“飞龙号”上的所有人,都将万劫不复。

  必须行动!必须立刻行动!用最迅猛、最决绝的方式,撕开一道口子!

  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念头,在常遇春的脑海中瞬间成型。他没有时间去征求朱元璋的意见,也没有时间去制定周密的计划。战机,稍纵即逝!

  他深吸一口气,湖面上带着血腥味的冷风灌入肺腑,却让他那颗燃烧的心更加炽热。他猛地转过身,面向自己所在的这艘战船,以及远处那些翘首以盼的亲兵卫队,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一声石破天惊的怒吼!

  “弟兄们——!”

  这声怒吼,仿佛九天惊雷,瞬间压过了战场上所有的金戈交鸣与厮杀呐喊。它带着一种穿透灵魂的威严与不容置疑的决绝,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明军将士的耳中。

  “主公有难,我等身为臣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岂能坐视!今日,便是我等报效君恩,马革裹尸之时!”

  他的声音洪亮而悲壮,每一个字都像一颗滚烫的铁钉,狠狠地敲打在将士们的心上。

  “我等身后,便是主公,便是家国!若主公不在,我等纵然活下,又有何面目再见江东父老!今日,便让我等用敌人的鲜血,为主公杀出一条生路!用敌人的尸骨,为我大明铸就一座不朽的丰碑!”

  这番话,充满了视死如归的豪情与以身许国的忠义。它不再是简单的命令,而是一种精神的感召,一种灵魂的共鸣。那些原本因被困而焦虑、因敌众我寡而胆怯的士兵们,眼中重新燃起了熊熊烈火。他们看着桅杆上那个如神只般的身影,心中的恐惧被一种名为“忠诚”与“荣耀”的情感彻底取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愿随将军,万死不辞!”

  “杀!杀!杀!”

  震天的嘶吼声从四面八方响起,无数面明军战旗在血与火中猎猎作响。声浪汇聚成一股滔天的巨浪,仿佛要将整个鄱阳湖都掀翻。常遇春知道,士气,已经点燃。现在,需要的,是行动!

  他不再多言,目光变得无比锐利。他低头看了一眼脚下,数丈高的桅杆,对于常人而言是绝境,但对于他这位自幼在山林间攀爬、在战场上摸爬滚打的战将来说,却如履平地。

  只见他双足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轻轻一点,整个人便如一只搏击长空的苍鹰,纵身一跃!

  “将军!”

  “小心啊!”

  甲板上的士兵们发出一阵惊呼。只见常遇春的身影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衣袂飘飘,宛如天神下凡。他下落的过程中,身体在空中巧妙地调整姿态,双臂张开以保持平衡,双腿微屈,做好了卸力的准备。

  “砰!”

  一声沉闷的巨响,常遇春的双脚稳稳地落在甲板上,坚硬的木板甚至被他踩出了细微的裂痕。他身形晃了晃,便立刻站定,竟毫发无伤!这份超凡的轻功与胆识,再次让所有目睹这一幕的将士们惊叹不已,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几乎在他落地的瞬间,一名亲卫早已心领神会,将一柄长枪递到了他的面前。那是一柄陪伴常遇春征战多年的丈八蛇矛,枪身由上好的韧木打造,缠绕着防滑的麻绳,历经百战,早已被血与汗浸染得发亮。枪头则是精钢所铸,寒光闪闪,三棱形的枪刃上开有血槽,一旦刺入人体,必能造成巨大的创伤,鲜血会顺着血槽狂喷而出,故而又名“泣血枪”。

  常遇春一把接过长枪,熟悉的重量与冰冷的触感传来,仿佛是他手臂的延伸,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他握紧枪杆,一股睥睨天下的霸气从他身上轰然爆发。

  “主公,伯仁来也!”

  他在心中默念了一句,双足在船舷上猛地一蹬,巨大的反作用力让整艘战船都为之一晃。他整个人如离弦之箭,化作一道黑色的闪电,率先冲向敌军战船最为密集、防守也最为薄弱的接舷处。

  “随我杀!”

  一声令下,他身后的亲兵卫队以及本船的将士们,早已被他的豪情所感染,此刻齐声怒吼,紧随其后,如同一股决堤的洪流,义无反顾地撞向了敌军的钢铁阵线。

  常遇春一马当先,手中的丈八蛇矛在他手中,不再是冰冷的兵器,而是一条翻腾咆哮的银龙!他的身法快如鬼魅,在拥挤的甲板上穿梭自如,每一次闪避都恰到好处,每一次突进都迅猛无匹。他的枪法,更是糅合了战场上的实用技巧与自身对武道的领悟,狠辣、刁钻、高效!

  “噗嗤!”

  一名身材魁梧的汉军士兵刚挥舞着大刀劈来,常遇春的枪尖便已如毒蛇出洞,精准地刺入了他的咽喉。士兵脸上的凶悍表情瞬间凝固,他难以置信地低下头,看着自己脖子上那个小小的血洞,然后轰然倒地。

  “嗤!嗤!嗤!”

  常遇春手腕一抖,长枪化作一片残影,横扫而过。周围三名正欲围上来的敌军,只觉得胸口一凉,低头便发现自己的胸膛被划开了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鲜血如同喷泉般涌出,他们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便软软地倒了下去。

  他的身上,仿佛散发着一股无形的、令人窒息的杀气。那不是刻意为之的威压,而是从尸山血海中淬炼出来的、早已融入骨血的死亡气息。所到之处,敌军无不肝胆俱裂,望风披靡,竟下意识地为他让开了一条道路。他们面对的,仿佛不是一个凡人,而是一尊从地狱归来的杀神,任何阻挡在他面前的生灵,都将被无情地碾碎。

  常遇春就像一把最锋利、最炽热的尖刀,狠狠地、毫不犹豫地插入了敌军阵型的心脏。他的目标明确而坚定——朱元璋的“飞龙号”。他率领着这支由自己亲自挑选、精锐中的精锐组成的敢死队,如同一股无坚不摧的钢铁洪流,以摧枯拉朽之势,冲破了汉军一道又一道的封锁线。

  敌军的战船在他们面前,仿佛纸糊的一般。常遇春的战船根本不做任何停留,而是以最决绝的姿态,直接撞向敌船的船舷。巨大的撞击力下,木板碎裂的声音不绝于耳。常遇春和他的士兵们,就在船体接触的瞬间,如猿猴般敏捷地跃上敌船,在对方还未反应过来之时,便展开了血腥的屠戮。

  他们的战术简单而高效:常遇春负责撕开最坚固的口子,斩杀敌方将领;而身后的士兵们则负责清理战场,巩固阵地,掩护侧翼。整个团队配合默契,宛如一体,每一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使命,每一个人都将生死置之度外。

  “常遇春,休要猖狂!”

  一名汉军的参将,眼看自己的部队被这股突如其来的明军冲得七零八落,怒不可遏,挥舞着一柄沉重的开山斧,咆哮着迎了上来。他身形高大,力大无穷,每一斧都带着呼啸的风声,势大力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常遇春闻声,甚至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在他的世界里,任何敢于阻挡他去路的敌人,无论强弱,都只有一个结果——死亡。他脚步微错,身体以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侧身滑过,那柄开山斧几乎是擦着他的鼻尖掠过,带起的劲风刮得他脸颊生疼。

  就在那名参将因为一斧落空而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际,常遇春动了。

  他的动作快到了极致,以至于在旁人眼中,他仿佛根本没有动,只是手中的长枪突然“长”了出来。

  “噗!”

  一声闷响,丈八蛇矛的枪头,精准无比地刺穿了那名参将的心脏。参将脸上的怒容瞬间化为惊恐与茫然,他低头看着自己胸前透出的枪尖,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常遇春甚至没有将尸体从枪上挑落,而是手腕一翻,直接将这具尚有余温的尸体当作了一面人肉盾牌!

  “咄咄咄!”

  侧面,几支阴险的冷箭射来,全部狠狠地钉在了那名参将的尸体上,箭矢的尾羽还在嗡嗡作响。

  常遇春眼神冰冷,手臂猛地一振!

  “呼!”

  那具尸体被他用枪挑飞,如同一颗血肉炮弹,狠狠地砸向了后面一群正准备放箭的敌军弓箭手。惨叫声中,一片敌人被砸得人仰马翻,阵型大乱。

  这残忍而高效的杀戮方式,如同一盆冰水,彻底浇灭了汉军士兵们心中残存的最后一丝抵抗意志。他们开始恐惧,开始退缩,甚至有人丢下兵器,转身就逃。常遇春所到之处,不再是战场,而是一面倒的屠宰场。

  “将军威武!”

  “常将军来了!我们有救了!”

  “飞龙号”上的明军将士们,早已将这一幕看得热血沸腾。他们看到常遇春如天神下凡般杀来,看到敌军在他面前如同草芥般倒下,原本绝望的脸上重新燃起了熊熊的希望之火。他们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战斗力,嘶吼着,挥舞着手中的兵器,与从外围杀来的常遇春部里应外合,奋力杀敌。

  “飞龙号”的危机,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根本性的缓解。

  很快,常遇春的战船便在付出惨重代价后,终于与伤痕累累的“飞龙号”靠拢。两船相接的瞬间,常遇春没有丝毫犹豫,他双腿发力,再次纵身一跃,如一只大鹏鸟般,稳稳地落在了“飞龙号”的甲板上。

  甲板上,依旧是尸横遍野,血水横流,浓重的血腥味几乎让人窒息。断折的兵器、破碎的旗帜、残缺的肢体……无一不在诉说着刚才那场战斗的惨烈。

  常遇春的目光,第一时间就锁定了那个站在船头、浑身浴血,却依旧挺直了腰背的身影。

  “主公!”

  常遇春快步上前,在朱元璋面前单膝跪地,将手中的丈八蛇矛拄在身侧。他的声音,因为刚才的激战而略显沙哑,但其中却蕴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发自内心的颤抖。那是一种后怕,一种庆幸,更是一种忠臣见到主公安然无恙后的激动。

  朱元璋快步上前,亲手扶起他。这位未来的开国皇帝,此刻眼中没有了往日的深沉与威严,取而代之的是毫不掩饰的激动与感激。他看着常遇春那张被硝烟和血迹涂抹得几乎看不清本来面目的脸,声音也有些哽咽:

  “伯仁,你来得太及时了!若非你,我今日恐怕已命丧于此,大明……大明恐怕就要夭折于此了!”

  常遇春抬起头,迎上朱元璋的目光。他的眼神,没有丝毫邀功请赏的意味,只有一片纯粹而坚定的忠诚,如同最坚硬的钢铁。

  “主公乃我等之主,主公在,则天下在。只要常遇春一息尚存,绝不容许任何人伤害主公分毫!”他一字一顿地说道,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充满了忠义与担当。

  这番话,如同一股暖流,瞬间涌入朱元璋的心田。他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这个在战场上冷酷无情、杀人如麻的“常十万”,却有着一颗比谁都滚烫的忠心。他的忠,不是愚忠,而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之上,是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最纯粹的忠。

  朱元璋用力地拍了拍常遇春的肩膀,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常遇春的到来,不仅解救了朱元璋的性命,更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所有明军将士的心中。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所有人:只要主公还在,我们就还没有输!只要将军还在,我们就能反败为胜!

  “飞龙号”周围的战局,在常遇春的加入下,迅速被扭转。明军士气大振,而汉军则因为张定边的受伤和常遇春的神勇,军心涣散,开始节节败退。一条通往外界的生路,终于被常遇春用鲜血和杀戮,硬生生地劈了出来。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危机已经解除,准备松一口气的时候,常遇春那双锐利的眼睛,却瞥见了湖面上一个令人心悸的细节。

  在远处,陈友谅那艘如同移动宫殿的巨型楼船“撞山楼”上,虽然因为张定边的受伤而一度陷入混乱,但此刻,船上的旗帜却正在重新组织。一面面代表着不同部队的令旗被升起,又在不断地变换着阵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常遇春的瞳孔猛地一缩。他精通兵法,自然看得出,那不是溃败前的混乱,而是在重新调整部署,是在酝酿着一场更大、更致命的进攻!陈友谅,这个老谋深算的对手,显然没有被张定边的受伤和自己的突袭所吓倒。他就像一头受伤的雄狮,在短暂的退缩后,正准备发动更加狂暴的反扑。

  更让常遇春感到不安的是,他看到“撞山楼”的两侧,几艘体型异常庞大的战船正在缓缓向前移动。那些战船的船头,被厚厚的铁皮包裹着,船身也比普通战船高出许多,上面似乎还安装着一些奇特的、他从未见过的装置。

  那是什么?

  常遇春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他有一种直觉,陈友谅的底牌,恐怕还没有完全亮出来。刚才的胜利,或许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短暂的宁静。

  他转过身,对刚刚稳住心神的朱元璋沉声说道:“主公,危险尚未解除。陈友谅正在重整旗鼓,我等必须立刻趁此机会,率军突围,与外围的大部队汇合,否则……”

  朱元璋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他深知常遇春的判断,绝不会空穴来风。

  “伯仁,依你之见,当如何?”

  常遇春的目光再次扫过战场,最后定格在那几艘神秘的巨舰上,眼神变得无比锐利。

  “敌军势大,我等疲敝,硬冲无异于以卵击石。末将请命,愿率本部精锐,为前锋,为主公撕开一道口子。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先解决掉那几艘‘大家伙’。末将怀疑,那是陈友谅的秘密武器,若不将其摧毁,我等谁也走不了!”

  朱元璋看着常遇春那决绝的眼神,重重地点了点头:“好!朕便将全军安危,托付于你!你需要什么,尽管开口!”

  常遇春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充满自信的弧度:“末将什么都不需要,只要主公和诸位兄弟,为末将压阵即可。”

  说完,他不再多言,转身走到船舷边,目光如炬,死死地盯着那几艘正在缓缓逼近的巨舰。他知道,一场更加惨烈、更加凶险的战斗,即将拉开序幕。而他,用自己的生命,为大明,为他的主公,去赌一个未来!

  湖风呼啸,吹动着他染血的战袍,也吹起了新一轮战争的序幕。那几艘神秘的巨舰,究竟是何方神圣?常遇春又将如何应对这前所未有的挑战?所有人的心,再次被提到了嗓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