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天枢院的星夜带着灵脉复苏后的清润,云渊将那根缠着尸布的权杖置于观星台中央,三圣器的光芒在此刻同时亮起——神农尺的翠绿缠绕着权杖,试图净化其中的邪祟之力;轩辕镜的银辉投射出权杖的本源影像,显露出木芯深处盘踞的黑色丝线;伏羲琴则自发奏响安灵曲,琴音如流水般冲刷着空气中残留的阴冷气息。
“这不是幽冥宗的煞气。”李长老捻着胡须,眼神凝重地盯着影像中那些黑色丝线,“老夫在天枢院的古籍中见过类似记载,上古时期,灵根尚未断裂时,曾有‘域外蚀灵’侵入青溟界,它们以灵脉为食,所过之处,灵气会变得比惰性灵气更死寂。”
苏暮雨快速翻阅着从琅琊云氏带来的秘典,指尖在泛黄的书页上滑动:“找到了!《青溟异闻录》记载,域外蚀灵来自‘裂隙之外’,第一次入侵被上古三圣用圣器封印在‘灵脉之源’。难道……灵脉之源的封印松动了?”
柳知意的轩辕镜突然剧烈震颤,镜中影像从权杖转向青溟界的灵脉全息图,天枢脉最深处的那点黑光正在缓慢扩散,所过之处,灵脉的绿色光芒竟在消退:“它在吞噬灵脉!再这样下去,不出半年,我们修复的灵根就会再次枯萎!”
石猛一拳砸在观星台的青石上,震得碎石飞溅:“管它什么蚀灵还是邪祟,找到它的老巢,一斧头劈了就是!”
云渊凝视着权杖木芯中那些黑色丝线,它们在神农尺的净化下不断挣扎,却始终无法彻底消散。“灵脉之源……”他轻声呢喃,《造化青章》的最后几页突然在脑海中翻动,浮现出一段模糊的地图,“《造化青章》记载,灵脉之源在‘不周山’的地心深处,那里是青溟界灵脉的诞生地,也是上古三圣封印蚀灵的地方。”
“不周山?”苏暮雨眼中闪过惊讶,“那不是传说中支撑天地的神山吗?古籍说它在上古大战中崩塌,早已消失在青溟界的版图上。”
“并非消失,而是沉入了地底。”柳知意调整着轩辕镜的角度,镜中灵脉图上的天枢脉主干突然向下延伸,在青溟界的几何中心位置汇聚成一个光点,“它就在中洲废墟的正下方,被厚厚的岩层和上古封印掩盖,所以我们一直没能发现。”
接下来的七日,天枢院召开了紧急灵脉议会。云渊将域外蚀灵的威胁公之于众,起初有人质疑,认为这只是幽冥宗的余孽作祟,但当轩辕镜投射出灵脉被吞噬的影像时,所有质疑都化作了凝重。
“我们必须前往不周山地心,加固封印,或者彻底清除蚀灵。”云渊的声音透过扩音阵传遍议会殿,“但地心之旅九死一生,不周山的岩层中不仅有上古禁制,还有被蚀灵污染的‘地脉守卫’,实力堪比金丹期修士。我希望自愿前往的同道,能在三日后于中洲废墟集合。”
三日后,中洲废墟的广场上站满了修士。百草门的弟子带来了最新研制的“护脉丹”,能在蚀灵侵蚀下保护修士的经脉;琅琊云氏的工匠打造了“破岩梭”,可以穿透厚重的岩层;石猛的亲卫营则磨利了武器,个个眼神坚定。
“云先生,我们跟你去!”百草门的为首弟子上前一步,身后跟着三十名精挑细选的弟子,“当年若不是你救了我们,百草门早已覆灭,如今该我们报恩了。”
司曜真人也从天枢院赶来,他身后跟着十名天枢院的核心弟子:“玄玑师兄虽不便前来,却让老夫带来了天枢院的‘镇岳符’,能暂时压制地脉守卫的凶性。青溟界的安危,不能只靠你们年轻人。”
云渊望着广场上的众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转身对柳知意、苏暮雨、石猛和李长老道:“破岩梭只能容纳十人,我们五个加上司曜真人,再选五名擅长防御和净化的同道,其他人在此等候消息,一旦我们打开通往地心的通道,再分批进入。”
午时三刻,破岩梭在中洲废墟的中心启动。这是一艘形似鱼的金属器物,长约三丈,周身刻满了破阵符文,在琅琊云氏弟子的操控下,缓缓沉入地面。破岩梭穿过岩层时发出“咯吱”的声响,窗外的景象从黄土变成了黑色的岩石,偶尔能看到闪烁的灵脉光纹。
“还有五十里就到不周山的封印层了。”苏暮雨紧盯着仪表盘,上面的灵脉指数正在急剧攀升,“前面有强烈的禁制反应,是上古‘锁山阵’的波动。”
柳知意立刻取出轩辕镜,镜光与破岩梭的符文交织,在前方的岩壁上投射出一道复杂的阵图:“锁山阵需要三圣器的力量才能开启,云渊师兄,准备引动神农尺。”
云渊点头,将神农尺贴在破岩梭的阵眼上,翠绿的生机之力顺着符文蔓延,与柳知意的银辉、苏暮雨的阵法令牌形成共鸣。破岩梭穿过一层淡金色的光幕时,所有人都感觉到一阵轻微的震颤,窗外的景象豁然开朗——一座巍峨的神山虚影出现在地底,山体虽有崩塌的痕迹,却依旧散发着磅礴的灵脉气息,正是不周山!
“那就是灵脉之源!”李长老指着山脚下的一个湖泊,湖水泛着七彩的光芒,无数灵脉光纹从湖中涌出,向青溟界的四面八方延伸,“传说中的‘灵湖’,青溟界所有的灵脉都发源于此。”
但众人的喜悦很快被凝重取代——灵湖的边缘漂浮着一层黑色的雾气,正是域外蚀灵的气息,雾气所过之处,七彩湖水变得黯淡,灵脉光纹也随之消退。湖边还散落着一些巨大的石像,它们的石眼中闪烁着红光,正是被污染的地脉守卫。
破岩梭在离灵湖十里外的一块平台降落,众人刚走出梭舱,就听到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三个地脉守卫从迷雾中走出,它们高约五丈,手持石斧,身上的岩石盔甲布满了黑色的裂纹,显然已被蚀灵深度污染。
“小心!它们的石斧能斩断灵脉!”司曜真人祭出拂尘,白色的灵光在身前形成一道光盾,“这些是上古修士用不周山岩石炼制的守卫,本应守护灵湖,如今却成了蚀灵的傀儡。”
石猛怒吼一声,举起斧头冲了上去:“傀儡又怎样?老子照劈不误!”他的斧头带着土系灵气,与地脉守卫的石斧碰撞,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石猛被震得后退三步,手臂发麻,地脉守卫却纹丝不动。
云渊立刻引动神农尺,翠绿的光刃朝着地脉守卫的石眼射去——光刃击中石眼,红光瞬间黯淡,地脉守卫的动作也变得迟缓。“攻击它们的眼睛!那里是蚀灵控制的核心!”
柳知意的轩辕镜射出银辉,精准地照亮了另外两个地脉守卫的石眼;苏暮雨布下困敌阵,淡紫色的光纹缠住它们的双腿;百草门的弟子则抛出大量的护脉丹粉末,形成一道淡绿色的屏障,暂时阻挡了蚀灵的蔓延。
司曜真人的拂尘化作无数银丝,缠住一个地脉守卫的石斧,云渊趁机操控光刃再次射出,击中它的石眼。地脉守卫发出一声沉闷的嘶吼,庞大的身躯轰然倒塌,化作一堆普通的岩石。
另外两个地脉守卫见同伴被毁,石眼中的红光变得更加浓郁,它们挣脱困敌阵的束缚,石斧带着黑色的煞气,朝着云渊劈来。石猛再次冲上前,用斧头死死抵住石斧,额头青筋暴起:“云渊兄弟,快动手!老子快撑不住了!”
云渊与柳知意对视一眼,同时引动三圣器——神农尺的翠绿、轩辕镜的银辉、伏羲琴的金芒交织成一道光柱,直击地脉守卫的石眼。红光在光柱中剧烈挣扎,最终被彻底净化,两个地脉守卫也随之倒塌,化作岩石堆。
众人松了口气,却不敢有丝毫松懈。灵湖方向的黑色雾气越来越浓,隐约能看到雾气中漂浮着无数细小的黑色丝线,它们正不断钻入灵湖,贪婪地吞噬着灵脉本源。
“蚀灵的核心应该在灵湖中央的‘封印台’。”李长老指着灵湖中心的一座石台,上面刻着与三圣器对应的纹路,“上古三圣就是在那里布下的封印,如今封印的光芒几乎看不见了。”
云渊取出《造化青章》,书页在灵脉气息的吹拂下自动翻到最后一页,上面画着三圣器共鸣的图案:“我们需要将三圣器放回封印台的对应位置,再用《造化青章》的奥义催动它们,才能重新激活封印。”
众人小心翼翼地朝着灵湖靠近,沿途又遇到了几个地脉守卫,都被他们合力解决。越靠近灵湖,空气中的蚀灵气息越浓郁,即使服用了护脉丹,众人也能感觉到经脉传来阵阵刺痛。
“前面就是封印台了!”苏暮雨指着灵湖中央,那里的黑色雾气最浓,隐约能看到一座石台的轮廓,“但湖上没有桥,我们怎么过去?”
柳知意的轩辕镜突然指向湖岸边的一艘石船:“那是上古三圣留下的‘渡灵舟’,能在灵湖上行驶,还能抵御蚀灵的侵蚀。”
众人登上渡灵舟,石船在柳知意的操控下,缓缓驶向灵湖中央。黑色雾气中,无数细小的蚀灵丝线朝着石船扑来,却被船身上的符文挡住,发出“滋滋”的声响。
封印台终于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台上的三圣器凹槽已经空了,周围的封印纹路黯淡无光,只有一丝微弱的金光在苦苦支撑。台中央,一团浓郁的黑雾正在翻滚,无数黑色丝线从雾中伸出,钻入灵湖,那正是域外蚀灵的本体!
“就是现在!”云渊将神农尺放入对应的凹槽,柳知意和苏暮雨也分别将轩辕镜和伏羲琴归位。三圣器刚一接触凹槽,就发出耀眼的光芒,封印台的纹路也随之亮起,与圣器的光芒形成共鸣。
“以吾之魂,引圣器之力,重铸封印!”云渊双手结印,《造化青章》的奥义在他体内流转,筑基中期的灵力毫无保留地注入封印台。柳知意和苏暮雨也同时发力,银辉与金芒顺着纹路蔓延,与翠绿的生机之力交织成一道巨大的光幕,将蚀灵本体笼罩。
“吼——!”蚀灵发出一声刺耳的尖叫,黑雾剧烈翻滚,无数黑色丝线朝着光幕撞来,试图冲破封印。光幕剧烈震动,三圣器的光芒也开始闪烁,显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们来帮你!”司曜真人祭出镇岳符,十名天枢院弟子同时注入灵力,符纸化作一道金色的光链,加固了光幕;石猛则带领百草门弟子,将所有的护脉丹粉末撒向黑雾,绿色粉末与光幕结合,形成一道更坚固的防护层。
云渊能感觉到,蚀灵的力量远超想象,它就像一个无底洞,不断吞噬着封印的力量。《造化青章》的文字在他脑海中飞速旋转,最终定格在“献祭”二字上——上古三圣为了封印蚀灵,献祭了自己的修为和生命。
“知意,苏姑娘,你们带着大家离开!”云渊突然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决绝,“这是唯一的办法,我必须效仿上古三圣,才能彻底加固封印。”
“不行!”柳知意眼中瞬间蓄满泪水,银辉在她掌心剧烈波动,“我们说好要一起守护青溟界,你不能食言!”
“云渊兄弟,要献祭也是我去!”石猛一把抓住他的手臂,斧刃上的回春草纹路黯淡无光,“你是青溟界的希望,我石猛就是个莽夫,死了也不可惜!”
苏暮雨没有说话,却默默地调整了阵法,将自己的灵力与云渊的灵力融合,显然是要与他共同承担。司曜真人也叹了口气,拂尘再次亮起:“老夫活了百年,早已够本,能与诸位共守青溟界,是老夫的荣幸。”
云渊看着身边的伙伴,眼中闪过一丝温暖,随即被坚定取代。“谁也不用死。”他笑着说,《造化青章》突然从他手中飞出,悬浮在光幕中央,“《造化青章》的最终奥义不是献祭,而是‘共生’——灵脉与众生共生,圣器与修士共生,甚至……封印与蚀灵,也能达成平衡。”
他引动三圣器的力量,将《造化青章》的文字注入黑雾——翠绿的生机之力不再试图消灭蚀灵,而是形成一道温和的屏障,将其与灵湖隔开;银色的校正之光则在黑雾中开辟出一条通道,引导蚀灵的力量流向青溟界的废弃灵脉,让其成为灵脉循环的一部分;金色的安灵曲则缓缓奏响,安抚着蚀灵的凶性,让它不再疯狂吞噬。
蚀灵的黑雾渐渐平静下来,黑色丝线不再攻击光幕,反而顺着通道,流向那些早已枯萎的废弃灵脉。封印台的光芒重新亮起,却不再是禁锢的金色,而是一种柔和的七彩光芒,将蚀灵与灵湖完美地分隔又连接。
“成功了……”柳知意喃喃道,泪水终于滑落,却带着喜悦。
云渊虚弱地笑了笑,筑基中期的灵力几乎消耗殆尽,身体摇摇欲坠。石猛连忙扶住他,司曜真人和苏暮雨也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疲惫却欣慰的笑容。
当众人乘坐渡灵舟返回平台时,灵湖的七彩光芒比以往更加绚烂,那些被蚀灵占据的废弃灵脉也开始重新焕发生机,青溟界的灵脉循环,在这一刻达到了真正的平衡。
破岩梭驶出不周山地心时,中洲废墟的广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云渊站在梭舱门口,望着青溟界的万里晴空,心中充满了平静。他知道,这不是结束,青溟界的新生之路还很长,但只要他们心怀守护与平衡之道,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三圣器在他身后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神农尺的翠绿、轩辕镜的银辉、伏羲琴的金芒交织成一道彩虹,横跨整个中洲,仿佛在向世人宣告:青溟界的灵脉,将永远与众生同在,生生不息。
天枢院的星夜带着灵脉复苏后的清润,云渊将那根缠着尸布的权杖置于观星台中央,三圣器的光芒在此刻同时亮起——神农尺的翠绿缠绕着权杖,试图净化其中的邪祟之力;轩辕镜的银辉投射出权杖的本源影像,显露出木芯深处盘踞的黑色丝线;伏羲琴则自发奏响安灵曲,琴音如流水般冲刷着空气中残留的阴冷气息。
“这不是幽冥宗的煞气。”李长老捻着胡须,眼神凝重地盯着影像中那些黑色丝线,“老夫在天枢院的古籍中见过类似记载,上古时期,灵根尚未断裂时,曾有‘域外蚀灵’侵入青溟界,它们以灵脉为食,所过之处,灵气会变得比惰性灵气更死寂。”
苏暮雨快速翻阅着从琅琊云氏带来的秘典,指尖在泛黄的书页上滑动:“找到了!《青溟异闻录》记载,域外蚀灵来自‘裂隙之外’,第一次入侵被上古三圣用圣器封印在‘灵脉之源’。难道……灵脉之源的封印松动了?”
柳知意的轩辕镜突然剧烈震颤,镜中影像从权杖转向青溟界的灵脉全息图,天枢脉最深处的那点黑光正在缓慢扩散,所过之处,灵脉的绿色光芒竟在消退:“它在吞噬灵脉!再这样下去,不出半年,我们修复的灵根就会再次枯萎!”
石猛一拳砸在观星台的青石上,震得碎石飞溅:“管它什么蚀灵还是邪祟,找到它的老巢,一斧头劈了就是!”
云渊凝视着权杖木芯中那些黑色丝线,它们在神农尺的净化下不断挣扎,却始终无法彻底消散。“灵脉之源……”他轻声呢喃,《造化青章》的最后几页突然在脑海中翻动,浮现出一段模糊的地图,“《造化青章》记载,灵脉之源在‘不周山’的地心深处,那里是青溟界灵脉的诞生地,也是上古三圣封印蚀灵的地方。”
“不周山?”苏暮雨眼中闪过惊讶,“那不是传说中支撑天地的神山吗?古籍说它在上古大战中崩塌,早已消失在青溟界的版图上。”
“并非消失,而是沉入了地底。”柳知意调整着轩辕镜的角度,镜中灵脉图上的天枢脉主干突然向下延伸,在青溟界的几何中心位置汇聚成一个光点,“它就在中洲废墟的正下方,被厚厚的岩层和上古封印掩盖,所以我们一直没能发现。”
接下来的七日,天枢院召开了紧急灵脉议会。云渊将域外蚀灵的威胁公之于众,起初有人质疑,认为这只是幽冥宗的余孽作祟,但当轩辕镜投射出灵脉被吞噬的影像时,所有质疑都化作了凝重。
“我们必须前往不周山地心,加固封印,或者彻底清除蚀灵。”云渊的声音透过扩音阵传遍议会殿,“但地心之旅九死一生,不周山的岩层中不仅有上古禁制,还有被蚀灵污染的‘地脉守卫’,实力堪比金丹期修士。我希望自愿前往的同道,能在三日后于中洲废墟集合。”
三日后,中洲废墟的广场上站满了修士。百草门的弟子带来了最新研制的“护脉丹”,能在蚀灵侵蚀下保护修士的经脉;琅琊云氏的工匠打造了“破岩梭”,可以穿透厚重的岩层;石猛的亲卫营则磨利了武器,个个眼神坚定。
“云先生,我们跟你去!”百草门的为首弟子上前一步,身后跟着三十名精挑细选的弟子,“当年若不是你救了我们,百草门早已覆灭,如今该我们报恩了。”
司曜真人也从天枢院赶来,他身后跟着十名天枢院的核心弟子:“玄玑师兄虽不便前来,却让老夫带来了天枢院的‘镇岳符’,能暂时压制地脉守卫的凶性。青溟界的安危,不能只靠你们年轻人。”
云渊望着广场上的众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转身对柳知意、苏暮雨、石猛和李长老道:“破岩梭只能容纳十人,我们五个加上司曜真人,再选五名擅长防御和净化的同道,其他人在此等候消息,一旦我们打开通往地心的通道,再分批进入。”
午时三刻,破岩梭在中洲废墟的中心启动。这是一艘形似鱼的金属器物,长约三丈,周身刻满了破阵符文,在琅琊云氏弟子的操控下,缓缓沉入地面。破岩梭穿过岩层时发出“咯吱”的声响,窗外的景象从黄土变成了黑色的岩石,偶尔能看到闪烁的灵脉光纹。
“还有五十里就到不周山的封印层了。”苏暮雨紧盯着仪表盘,上面的灵脉指数正在急剧攀升,“前面有强烈的禁制反应,是上古‘锁山阵’的波动。”
柳知意立刻取出轩辕镜,镜光与破岩梭的符文交织,在前方的岩壁上投射出一道复杂的阵图:“锁山阵需要三圣器的力量才能开启,云渊师兄,准备引动神农尺。”
云渊点头,将神农尺贴在破岩梭的阵眼上,翠绿的生机之力顺着符文蔓延,与柳知意的银辉、苏暮雨的阵法令牌形成共鸣。破岩梭穿过一层淡金色的光幕时,所有人都感觉到一阵轻微的震颤,窗外的景象豁然开朗——一座巍峨的神山虚影出现在地底,山体虽有崩塌的痕迹,却依旧散发着磅礴的灵脉气息,正是不周山!
“那就是灵脉之源!”李长老指着山脚下的一个湖泊,湖水泛着七彩的光芒,无数灵脉光纹从湖中涌出,向青溟界的四面八方延伸,“传说中的‘灵湖’,青溟界所有的灵脉都发源于此。”
但众人的喜悦很快被凝重取代——灵湖的边缘漂浮着一层黑色的雾气,正是域外蚀灵的气息,雾气所过之处,七彩湖水变得黯淡,灵脉光纹也随之消退。湖边还散落着一些巨大的石像,它们的石眼中闪烁着红光,正是被污染的地脉守卫。
破岩梭在离灵湖十里外的一块平台降落,众人刚走出梭舱,就听到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三个地脉守卫从迷雾中走出,它们高约五丈,手持石斧,身上的岩石盔甲布满了黑色的裂纹,显然已被蚀灵深度污染。
“小心!它们的石斧能斩断灵脉!”司曜真人祭出拂尘,白色的灵光在身前形成一道光盾,“这些是上古修士用不周山岩石炼制的守卫,本应守护灵湖,如今却成了蚀灵的傀儡。”
石猛怒吼一声,举起斧头冲了上去:“傀儡又怎样?老子照劈不误!”他的斧头带着土系灵气,与地脉守卫的石斧碰撞,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石猛被震得后退三步,手臂发麻,地脉守卫却纹丝不动。
云渊立刻引动神农尺,翠绿的光刃朝着地脉守卫的石眼射去——光刃击中石眼,红光瞬间黯淡,地脉守卫的动作也变得迟缓。“攻击它们的眼睛!那里是蚀灵控制的核心!”
柳知意的轩辕镜射出银辉,精准地照亮了另外两个地脉守卫的石眼;苏暮雨布下困敌阵,淡紫色的光纹缠住它们的双腿;百草门的弟子则抛出大量的护脉丹粉末,形成一道淡绿色的屏障,暂时阻挡了蚀灵的蔓延。
司曜真人的拂尘化作无数银丝,缠住一个地脉守卫的石斧,云渊趁机操控光刃再次射出,击中它的石眼。地脉守卫发出一声沉闷的嘶吼,庞大的身躯轰然倒塌,化作一堆普通的岩石。
另外两个地脉守卫见同伴被毁,石眼中的红光变得更加浓郁,它们挣脱困敌阵的束缚,石斧带着黑色的煞气,朝着云渊劈来。石猛再次冲上前,用斧头死死抵住石斧,额头青筋暴起:“云渊兄弟,快动手!老子快撑不住了!”
云渊与柳知意对视一眼,同时引动三圣器——神农尺的翠绿、轩辕镜的银辉、伏羲琴的金芒交织成一道光柱,直击地脉守卫的石眼。红光在光柱中剧烈挣扎,最终被彻底净化,两个地脉守卫也随之倒塌,化作岩石堆。
众人松了口气,却不敢有丝毫松懈。灵湖方向的黑色雾气越来越浓,隐约能看到雾气中漂浮着无数细小的黑色丝线,它们正不断钻入灵湖,贪婪地吞噬着灵脉本源。
“蚀灵的核心应该在灵湖中央的‘封印台’。”李长老指着灵湖中心的一座石台,上面刻着与三圣器对应的纹路,“上古三圣就是在那里布下的封印,如今封印的光芒几乎看不见了。”
云渊取出《造化青章》,书页在灵脉气息的吹拂下自动翻到最后一页,上面画着三圣器共鸣的图案:“我们需要将三圣器放回封印台的对应位置,再用《造化青章》的奥义催动它们,才能重新激活封印。”
众人小心翼翼地朝着灵湖靠近,沿途又遇到了几个地脉守卫,都被他们合力解决。越靠近灵湖,空气中的蚀灵气息越浓郁,即使服用了护脉丹,众人也能感觉到经脉传来阵阵刺痛。
“前面就是封印台了!”苏暮雨指着灵湖中央,那里的黑色雾气最浓,隐约能看到一座石台的轮廓,“但湖上没有桥,我们怎么过去?”
柳知意的轩辕镜突然指向湖岸边的一艘石船:“那是上古三圣留下的‘渡灵舟’,能在灵湖上行驶,还能抵御蚀灵的侵蚀。”
众人登上渡灵舟,石船在柳知意的操控下,缓缓驶向灵湖中央。黑色雾气中,无数细小的蚀灵丝线朝着石船扑来,却被船身上的符文挡住,发出“滋滋”的声响。
封印台终于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台上的三圣器凹槽已经空了,周围的封印纹路黯淡无光,只有一丝微弱的金光在苦苦支撑。台中央,一团浓郁的黑雾正在翻滚,无数黑色丝线从雾中伸出,钻入灵湖,那正是域外蚀灵的本体!
“就是现在!”云渊将神农尺放入对应的凹槽,柳知意和苏暮雨也分别将轩辕镜和伏羲琴归位。三圣器刚一接触凹槽,就发出耀眼的光芒,封印台的纹路也随之亮起,与圣器的光芒形成共鸣。
“以吾之魂,引圣器之力,重铸封印!”云渊双手结印,《造化青章》的奥义在他体内流转,筑基中期的灵力毫无保留地注入封印台。柳知意和苏暮雨也同时发力,银辉与金芒顺着纹路蔓延,与翠绿的生机之力交织成一道巨大的光幕,将蚀灵本体笼罩。
“吼——!”蚀灵发出一声刺耳的尖叫,黑雾剧烈翻滚,无数黑色丝线朝着光幕撞来,试图冲破封印。光幕剧烈震动,三圣器的光芒也开始闪烁,显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们来帮你!”司曜真人祭出镇岳符,十名天枢院弟子同时注入灵力,符纸化作一道金色的光链,加固了光幕;石猛则带领百草门弟子,将所有的护脉丹粉末撒向黑雾,绿色粉末与光幕结合,形成一道更坚固的防护层。
云渊能感觉到,蚀灵的力量远超想象,它就像一个无底洞,不断吞噬着封印的力量。《造化青章》的文字在他脑海中飞速旋转,最终定格在“献祭”二字上——上古三圣为了封印蚀灵,献祭了自己的修为和生命。
“知意,苏姑娘,你们带着大家离开!”云渊突然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决绝,“这是唯一的办法,我必须效仿上古三圣,才能彻底加固封印。”
“不行!”柳知意眼中瞬间蓄满泪水,银辉在她掌心剧烈波动,“我们说好要一起守护青溟界,你不能食言!”
“云渊兄弟,要献祭也是我去!”石猛一把抓住他的手臂,斧刃上的回春草纹路黯淡无光,“你是青溟界的希望,我石猛就是个莽夫,死了也不可惜!”
苏暮雨没有说话,却默默地调整了阵法,将自己的灵力与云渊的灵力融合,显然是要与他共同承担。司曜真人也叹了口气,拂尘再次亮起:“老夫活了百年,早已够本,能与诸位共守青溟界,是老夫的荣幸。”
云渊看着身边的伙伴,眼中闪过一丝温暖,随即被坚定取代。“谁也不用死。”他笑着说,《造化青章》突然从他手中飞出,悬浮在光幕中央,“《造化青章》的最终奥义不是献祭,而是‘共生’——灵脉与众生共生,圣器与修士共生,甚至……封印与蚀灵,也能达成平衡。”
他引动三圣器的力量,将《造化青章》的文字注入黑雾——翠绿的生机之力不再试图消灭蚀灵,而是形成一道温和的屏障,将其与灵湖隔开;银色的校正之光则在黑雾中开辟出一条通道,引导蚀灵的力量流向青溟界的废弃灵脉,让其成为灵脉循环的一部分;金色的安灵曲则缓缓奏响,安抚着蚀灵的凶性,让它不再疯狂吞噬。
蚀灵的黑雾渐渐平静下来,黑色丝线不再攻击光幕,反而顺着通道,流向那些早已枯萎的废弃灵脉。封印台的光芒重新亮起,却不再是禁锢的金色,而是一种柔和的七彩光芒,将蚀灵与灵湖完美地分隔又连接。
“成功了……”柳知意喃喃道,泪水终于滑落,却带着喜悦。
云渊虚弱地笑了笑,筑基中期的灵力几乎消耗殆尽,身体摇摇欲坠。石猛连忙扶住他,司曜真人和苏暮雨也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疲惫却欣慰的笑容。
当众人乘坐渡灵舟返回平台时,灵湖的七彩光芒比以往更加绚烂,那些被蚀灵占据的废弃灵脉也开始重新焕发生机,青溟界的灵脉循环,在这一刻达到了真正的平衡。
破岩梭驶出不周山地心时,中洲废墟的广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云渊站在梭舱门口,望着青溟界的万里晴空,心中充满了平静。他知道,这不是结束,青溟界的新生之路还很长,但只要他们心怀守护与平衡之道,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三圣器在他身后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神农尺的翠绿、轩辕镜的银辉、伏羲琴的金芒交织成一道彩虹,横跨整个中洲,仿佛在向世人宣告:青溟界的灵脉,将永远与众生同在,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