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全家就剩老爷子蒙在鼓里?-《全能奶爸:公主妈妈是绝色天后》

  夏宏远那双总是锐利如鹰的眼睛,瞬间就变了。

  那份审视与威严,在这一刻,悄然融化。

  他转过头,对着身边气质温婉娴静的妻子,声音里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感慨与赞赏:

  “婉清,你看。”

  他抬起手指,指向窗外那个方向。

  “这,才是我们华夏子孙该有的样子!”

  “你看看那些所谓的豪门世家,清明节一个比一个搞得排场大,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家多有钱!可有几个,会真正记得如今这份安稳,是谁用命换来的?”

  “这才是根!这才是格局!”

  “把孩子教得知感恩,敬英雄,比烧再多的纸钱,磕再多的响头,都有意义!”

  林婉清顺着丈夫的目光望去。

  她的视线,瞬间就被那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小女孩背影,给死死地吸住了。

  好熟悉……

  真的太熟悉了……

  那小小的、纤细的身形,那梳着可爱丸子头的侧影……

  是那天遇到的那个小女孩!

  ……

  而在他们前一辆车里。

  气氛,则完全不同。

  一身笔挺军装,肩扛将星的夏正钧,和一身高定西装,气质精明的夏子轩,两兄弟并排而坐,车内一片沉默。

  夏子轩几乎是第一时间,就认出了那对扎眼的父女。

  他用胳膊肘,不动声色地捅了捅身旁面无表情的哥哥,压低了声音,语气里满是憋不住的笑意和看好戏的调侃。

  “哥。”

  “快看,那个小女孩像不像姐姐小时候?简直跟姐小时候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夏正钧的目光,早已穿透雨幕,落在了苏辰和诺诺的身上。

  当看到苏辰教着诺诺鞠躬,看到诺诺那张写满崇敬的小脸时,他那张常年因为军纪而紧绷如铁的脸上,线条似乎都在不经意间柔和了一分。

  这个让他都惊叹不已的男人……

  不光有在国际论坛上舌战群儒、技惊四座的惊天之才。

  骨子里,还有着一颗如此赤诚、如此滚烫的爱国之心。

  最重要的是,他把他妹妹豁出一切生下的女儿,教得这么好!知礼,感恩,敬畏!

  清歌的眼光……是真的毒!

  听到弟弟的调侃,夏正钧淡淡地瞥了没个正形的弟弟一眼,手指在膝盖上,开始有节奏地轻轻敲击起来。

  “你查到了什么?”

  车队在细雨中平稳前行。

  那片青翠的松柏与高耸的纪念碑,在车窗后缓缓倒退,最终消失在雨幕里。

  夏子轩收起了脸上玩世不恭的笑意,他凑到夏正钧身边,压低了声音,语气里带着一丝确认的意味。

  他顿了顿,目光瞟向窗外,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身旁的兄长。

  “哥,你说,那真是咱们的外甥女?”

  夏正钧那张如刀削斧凿般坚毅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

  “你觉得呢?”

  夏子轩一愣,随即失笑。

  是啊,还用问吗?

  那个小女孩的眉眼,简直就是姐姐夏清歌小时候的复刻版,连那股子神韵,都一模一样。

  “行啊,咱这位素未谋面的姐夫……”

  夏子轩靠回椅背,啧啧称奇,“不光本事大,教育孩子也有一套。”

  夏正钧没有理会弟弟的调侃。

  他的脑海里,闪过的却是另一幅幅画面。

  是在联合实验室里,那个男人面对军方大佬和技术权威,依旧从容不迫的自信。

  是在国际论坛上,那个男人以一己之力,将所谓的精英博士按在地上反复摩擦的锋芒。

  而今天,他又看到了这个男人的另一面。

  他没有在清明节带孩子去追名逐利,烧香拜佛。

  而是带她来到这里,告诉她,家国为何,英雄何在。

  有经天纬地之才,更有赤子之心。

  知敬畏,懂感恩。

  “以后别叫姐夫。”

  “叫苏先生。”

  夏正钧淡淡地补充道,“在老爷子点头之前,他只能是苏先生。”

  夏子轩脸上的轻松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份凝重。

  他压低声音:“妈那边,估计早就猜到了。上次在商场偶遇之后,就让我私下里查了。”

  “所以,现在全家,就剩老爷子一个人还蒙在鼓里?”

  “嗯。”

  夏正”钧发出一声极轻的鼻音。

  他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目光深远。

  “老爷子的脾气,你比我清楚。”

  “今天,他欣赏的是一个教育有方的爱国青年。”

  “可一旦他知道,这个青年,是个让他最疼爱的女儿‘未婚先孕’、败坏家风的‘罪魁祸首’,你觉得老爷子会怎么做?”

  夏子轩沉默了。

  他太了解自己的父亲了。

  夏宏远这一生,最重家风,最重规矩。

  他可以欣赏一个有才华有风骨的年轻人,但绝不能容忍一个“拐走”他掌上明珠,还坏了夏家门风的男人。

  “这事,”夏正钧的语气斩钉截铁,“暂时烂在肚子里,谁也不能说,以后徐徐图之!”

  “我明白。”

  一向玩世不恭的夏子轩,此刻郑重地点了点头。

  ……

  车队缓缓驶入夏家大宅。

  这栋坐落在京州权力核心区域的府邸,在雨中显得愈发肃穆,每一片砖瓦,都沉淀着岁月的威严。

  书房内,檀香袅袅。

  夏宏远站在巨大的书案前,挥毫泼墨。

  林婉清在一旁,安静地为他磨墨,动作温婉娴熟。

  夫妻二人,几十年如一日,自有旁人无法插足的默契。

  忽然。

  夏宏远停下了笔。

  他看着宣纸上那力透纸背的“风骨”二字,却久久没有落款。

  “婉清。”

  “嗯?”林婉清抬起头,眼神温柔。

  “今天在陵园外看到的那对父女,让人印象很深。”

  夏宏远的声音带着一丝感慨,“如今这世道,人心浮躁,像他那样沉下心来教孩子‘根’在哪里的年轻人,不多了。”

  林婉清的心,轻轻一跳。

  她放下手中的墨锭,柔声附和:“是啊,那孩子看起来很乖巧,家教一定很好。”

  夏宏远放下毛笔,转过身,目光落在刚刚走进书房的长子夏正钧身上。

  “正钧。”

  “爸。”夏正钧立正站好,身形笔挺如松。

  夏宏远沉吟片刻,开口下令。

  “你去查一下,今天我们在陵园门口看到的那对父女,是什么来历。”

  “看看是哪家的后辈,家风不错。”

  夏宏远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吹了口气。

  “如果背景干净,人也踏实,可以联系一下市宣传部,做个榜样报导。”

  “如今社会,需要这样的正能量。”

  “好的,爸。”

  夏正钧的心脏,猛地收缩了一下。

  但他那张被军纪磨砺得如同岩石般的脸上,没有泄露分毫的情绪。

  书房内,再次恢复了安静。

  只有窗外的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