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和珅初到天津-《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

  养心殿

  日夜兼程赶来的传令兵正单膝跪在大殿正中央,双手举着的正是和珅连夜送来的六百里加急奏折,赵梓辰让小禄子接下传令兵手里的奏折后就让其退下休息。

  赵梓辰看着手中插着羽毛的公文袋,嘴角微扬,原来电视剧《雍正王朝》里年羹尧的八百里西北加急奏折上带的羽毛是有传统的。

  在古代,公文袋上的羽毛代表着紧急程度。公文袋上赫然写着:“马上飞递”四个大字!赵梓辰从公文袋里拿出周折查看起来。

  “奴才和珅跪请皇上圣安!奴才与犬子前日……”。

  看完和珅的加急奏折,赵梓辰才知道他此行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话说前日和珅与丰绅殷德快马加鞭赶到天津后,来不及休息就去巡抚衙门寻求帮助。

  可李巡抚却说组建水师等要务归总督衙门管理,让和珅去找总督大人。

  虽然李巡抚没帮到忙,但还是亲自为他们引路去总督衙门。虽然和珅明面上现在已是七品芝麻官,但是此行却是作为钦差前来公干,可见和珅虽被降职,但是圣眷正浓。他能坐到地方巡抚的位置,还是有点情商的。

  “参见中丞李大人,不知来总督衙门有何贵干”?

  正准备外出寻找总督的参将王延看见李巡抚走了进来,赶紧上前打招呼。

  虽然地方的管理是双轨制,巡抚管民生、经济等,而总督管地方安全。但是巡抚作为从二品官职,丝毫不逊色于同为二品的总督。因此,王延也不敢丝毫怠慢。

  “你们总督大人呢”?

  参将王延支支吾吾地解释道:“这…卑职不清楚,可…可能外出巡防了吧”。

  “哼,看你说话吞吞吐吐的,本官就知道你说谎,若本官没猜错的话,他此刻是不是就在怡红院”?李治看他眼神游离,就知道那许松年又去妓院嫖了。

  同在一个地方当官十几年,他还不了解这个老淫虫。大清早有律例,公职人员禁止踏入妓院等场所。只不过都在一个屋檐下办公,平日里对此都睁只眼闭只眼,从没有给朝廷奏报。

  “中丞大人,您……”?

  王延听到李治的话有些不可置信,以往不是都井水不犯河水么?怎么今天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揭总督大人的短。

  李治也很无奈,当下钦差当面,又是曾经权倾朝野的和珅。他可不会再为许松年开脱,还是置身事外的好。

  “本官怎么了?如今钦差奉皇命来天津府公干,点名指姓要见你们总督大人。可你们大人却在当值之日擅离职守,还不快们将你们总督大人叫来!耽误了公务,你难辞其咎”!

  “钦差大臣”?

  王延这才发现巡抚李治身后的两人,其中年老的那位不怒自威,面相也有些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不过此刻也容不得他多想,连忙向怡红院的方向跑去。

  怡红院

  “许将军真是好酒量,奴家佩服”!

  妓女小红看向许松年将酒壶里的酒一饮而尽,有些崇拜的上前奉承道。

  “这就佩服了?本将军还有让你更佩服的呢”!

  说着,便要拉着小红的手走向内室,迫不及待地要开始一场龙凤颠倒的戏码。

  “将军!卑职有急事禀报!”

  “是王延啊,有什么急事等会儿再说,先让本大人先办完这里的急事”!

  听到门外熟悉的声音,许松年并没有停下手中抽丝剥茧的动作,此刻都精虫上脑了。哪怕是玉皇大帝来了,他也日后再说。

  “将军,是钦差大臣奉圣上之命前来公干,说找你有要事相商,卑职瞧着那个年长的钦差有点像和珅和大人”!

  “和珅?”

  听到是和珅前来,许松年的安禄山之爪从小红的身上离开,整个人此刻也没有了刚刚精虫上脑的欲望。

  严格来说,他这总督职位之所以能坐稳,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和珅的帮助。作为交换,他每年都需要孝敬一些价值不菲的古玩字画给人家。

  前段时间不是听说和珅被皇上降为七品小官了么?怎么如今却作为钦差大臣来天津呢?难道是来查办自己的?毕竟和珅可是知道自己所贪银两之事。

  想到这里,许松年也没有心情办自己的人生大事了,连忙拿起地上的衣服慌里慌张地穿起来。

  “许将军,您怎么就走了啊?奴家还没尽兴呢”。

  小红躺在床上刚进入状态,等着任君采颉呢,结果当她反应过来的时候看见许松年正在穿衣服,于是疑惑地站起来重新解开他的衣服,将自己的娇躯靠了上去,试图诱惑他。

  “起开”!

  许松年手脚麻利的,好不容易穿好衣服,被她一把扯开。愤怒之下用力推开了小红,表情很吓人,让摔倒在地上的她蹲在地上瑟瑟发抖。

  穿好衣服后,许松年一马当先地跑出怡红院,一路上都不带停歇,让跟在后面的王延目瞪口呆。何时见总督大人如此健步如飞,真是活久见!

  “和中堂,您老大驾光临,不知找末将有何要事”?刚踏进总督府衙门的许松年,就瞧见和珅和与巡抚李治站在一起说话,连忙上前打招呼。

  “许将军慎言!和某早已被皇上降为七品小吏,还请以后不要再叫错了”!

  “是是是……”,许松年望着和珅官职虽远远不如自己,但是脸上那种不怒自威的表情还是让他有些胆怯。

  “和某这次来天津,乃是奉了皇上之命前来组建水师和造船事宜,因而需要尔等全力配合”!

  听到和珅此行的目的不是来查办自己,心里顿时松了口气。

  至于组建水师,说来话长。其实早在雍正三年的时候,朝廷就在天津设立了水师营。但是水师设立以来,上到水师提督,下到军营里的士兵都觉得设立水师此举毫无意义。

  抬头望去,对面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用大海作为天然的天堑防御,比北边的长城防御更加安稳如山。因此全营上下都非常懈怠,士兵们从来不操练,还能从朝廷拿军饷,何乐而不为。

  但到了乾隆三十二年,乾隆皇帝突发奇想来到天津检阅部队。结果在亲阅时,士兵们配合毫无默契,场面一度非常混乱。

  从那之后,水师营就被原地解散了,士兵全部并入绿营用来防海。

  “和大人,造船没问题,末将愿意全力配合。可关键是,如今善水的士兵都在绿营提督手里,重新组建水师还需他点头才行”。

  许松年看到和珅奉皇命前来,也要混点功绩,可是听到组建水师就毫无办法了。

  虽然总督是地方上军事最高长官,管理一省的军政要务,可只侧重于军政统筹和民政事务。

  而绿营的兵马调遣只听命于绿营提督一人的调令,总督只有节制监督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