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喝下西湖的万种风情-《拿什么奉献给你》

  第二天早晨,她洗漱完走出卫生间,高平已经在厨房煮方便面了。

  吃完面,高平洗碗,然后催她俩出门,春子不满:“你干嘛老催我俩?你是不是想自己在家搞点儿啥事情?”

  高平大叫:“啊呀!我能搞啥事情?出门么,当然是赶早不赶晚,只能人等车,不能让车等人吧?”

  春子怀疑地歪着头审视高平,高平气得丢下她俩,自己回房间了。

  春子又在后面喊:“就这么两分钟你都不能忍忍?又去玩游戏!”

  高平一副气的恨不能挠墙的表情,她在旁边笑得不行。

  终于,高平看着她俩出门了。

  等电梯,她还在笑。

  春子说:“其实我俩也就在你面前才这样贫,平常就我俩自己,都没啥话说,老夫老妻了,互相连说话的兴趣都没了。”

  她骂:“P,你俩才结婚几年,就敢说老夫老妻?你爸你妈那才叫老夫老妻。”

  春子说:“唉,真的,没骗你,我俩早就没啥激情了。要不然中国的家庭一定要有孩子,孩子是婚姻的纽带。”

  她拉住春子的手,说:“你俩都这么年轻,这么健康,有个孩子是自然而然的事,根本不需要焦虑,要对生命本身有信心!”

  春子回握她的手,用力点点头。

  两人打车到虹桥火车站,大钟正好敲九点。两人朝售票大厅走,路边有个老阿姨在卖煮熟的玉米,闻到香味,她拉住春子,说:“我还想吃上海的糯玉米。”

  春子说:“路边的,不卫生,出门别拉肚子了。我有一回在路边买了个啥吃了,拉了好几天肚子。”

  她说:“我肚子好得很,从来不拉肚子。”站着不走。

  春子不得不倒回两步,说:“好吧好吧,我给你买一根,你自己吃吧。”

  她开心地跑到老阿姨跟前,问:“您这玉米是糯玉米吗?”

  老阿姨肯定地说:“当然是糯玉米,我天天在这里卖,你吃了要不糯,你回来找我。”

  春子付钱,她美滋滋拿着玉米。

  两人一起排队买票,她取出玉米吃的无比香甜。吃了几口,春子叫:“受不了了,你是不是故意的?赶紧分我一半!”

  她笑着掰下没吃的大头,连着玉米皮递给春子。

  啃了两口,春子说:“确实很好吃哈!可惜了,我以前居然没吃过。”

  她说:“你以后有的是机会吃,我是真可惜,可能一辈子只能吃这几根了。”

  春子笑:“别说的那么可怜!现在只要有需求市场,马上就会有人供给,挣钱呢!你信不信,用不了两年,你在J城就能吃到糯玉米?”

  她点点头:“你说的对!我完全同意。”

  城际列车像专列,没坐几个人,车上的陈设很新、很干净,令人心情愉快。

  两人面对面坐在小桌边,看着青绿的江南风光从窗外掠过,发现不知何时落下零星的雨点,越落越密,越下越大,变成恣肆汪洋的大雨。

  春子说:“哎呀,糟了,咱俩没带伞,这回可惨了!”

  她淡定地说:“还早着呢,等咱们到,这雨就停了,这叫‘好雨知时节’,知道咱们要到了,先把杭州城洗洗干净。”

  春子怀疑地看着她:“真的?”

  她笃定地说:“当然是真的,这雨下的又大又疾,下不了多久。你看,远处已经露出一抹天青色了。”

  春子看了看,说:“好像是真的诶!你还会看天气呢?”显然已经信了她了。

  她笑着说:“我哪会看天气,就是凭直觉。再说真要咱到了还下雨,咱那时候再狼狈也来得及呀,不必为还没淋到的雨破坏好心情。”

  春子使劲儿点头,说:“你说的对。其实直觉也是有科学依据的,而且往往很准。”

  她点头:“人体本身应该是天地间最精密、最奇妙的仪器,人对这架仪器的了解和开发利用可能远远不够,只能往玄学上靠。”

  两人笑,视线被外面的雨景吸引,一起陷入遐思。

  过了好半天,春子突然紧张地盯着她问:“你杭州那同学,是不是眼睛很大,眼睫毛很密很长,毛嘟嘟的?”

  她一愣,眼睛转了一圈儿,问:“你怎么知道?”

  春子说:“完了完了,我最讨厌男生有一双毛嘟嘟的大眼睛,受不了哇!”

  她笑:“他还真是的。问题是你怎么知道的?”

  春子说:“我也不知道,就突然想到了。”

  她说:“你看,你的直觉就特别好。说明你这架仪器还没有被污染蒙尘,灵光的很呢。”

  春子说:“确实,我做期货,别人都是做各种技术分析,天天看图、看曲线、看趋势,我几乎完全凭直觉。”

  她点头:“你天生就是做期货的。人跟着自己的天分走,事半功倍!”

  春子幸福地笑。

  雨,像来时一样,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停了,窗外一片清新,她们迫不及待,想要出去呼吸雨后的清新空气。

  车到站,两人下车出站,她的眼光搜索着站口外站立着的人群,跟自己记忆中的方皓峰一一比对。直到走出人群,也没看到。

  春子慌张地问:“咋办?你同学不会还没到吧?要不你再给他打个电话?”

  她说:“没关系,咱们就在这儿等会儿好了,也许他在路上呢!”

  春子问:“他不会有事不来接你了吧?”

  她很斩截地说:“不会,我同学是很靠谱的人。”

  春子伸伸舌头,闭嘴。

  突然,有个声音喊:“潘雪!”

  两人循声望去,只见对面路边一棵大树下,一个男生交叉两腿站立,背靠在一辆熄火的桑塔纳车身上,吸着最后一口烟,满脸笑意地望向她俩。

  春子看她,问:“那是你同学吗?”

  她拉着春子朝同学走,一边笑着说:“是他,看样子早来了,等了半天了。”

  同学把抽剩的半根烟丢到地下一小堆烟蒂中,使劲儿用脚踩灭,走上前两步紧紧握住她的手,笑意从嘴边泛滥到眼角,让她觉得自己一定也眉花眼笑了。

  她给同学介绍春子,两人礼貌点头。

  司机下车打开车门,请他们上车。

  坐上车,同学回头对她们说:“先去吃饭,我已经订好了一桌饭,给你们接风。你们有福气呀,刚才雨下得那么大,我还担心你们要淋到雨,没想到停了。”

  春子说:“好呀好呀,我们听你的安排。我刚才也担心要淋雨,不过潘雪说没事,她说等我们到雨就停了。”

  同学笑,笑声熟悉而亲切。

  进了饭店包厢,她俩吓了一跳,真的是准备了满满一桌饭,两人没敢落座,春子问:“还有其他人吗?”

  同学笑着说:“没有其他人,专门为你们准备的,全是杭州的特色菜。”

  春子看看她,问方皓峰:“咱们才三个人,司机等下和咱们一起吃吗?哦,那四个人,咱们才四个人,哪吃的了这么多东西?”

  同学说:“没事,慢慢吃,能吃多少吃多少!”

  席上,她几乎不怎么说话,只笑眯眯看着春子和同学寒暄。

  同学热情地介绍每一道菜:西湖醋鱼、东坡肉、龙井虾仁、油焖笋……,她的视线被那道汤吸引,问:“这道汤好特别呀,像一汪池塘,荷叶田田,小荷尖尖,这让人怎么忍心喝呢?”

  同学笑意盈盈看着她说:“你试试,很好喝,你说像荷叶的那个叫莼菜,这道西湖莼菜汤是杭州特有的,你在别的地方肯定吃不到。”

  莼菜入口滑滑嫩嫩的,感觉得到叶面的微细绒毛,咬起来微有轻脆之意,味道微微带点点植物嫩芽的酸,是要人用心品味才知道它的好的。她喝完一碗汤,说:“感觉整个西湖的美景都在我肚子里了,还没见西湖已经被西湖灌醉了。”

  春子的汤碗早就空了,不明所以地说:“我咋什么味儿也没吃出来呢?”

  同学笑,说:“她那是在品,你是喝汤。”

  春子惭愧地笑,自嘲:“这么好的菜让我吃可惜了!”

  同学说:“那有什么可惜的,吃进肚子里都一样有营养。”

  一大盆莼菜汤喝了将近半盆,实在喝不下了,她直呼“可惜”。同学说:“那有什么可惜?这些菜几乎都没动,怎么不见你说可惜?”

  她笑,说:“可能它长得太好看了吧,我觉得不应该破坏它的整体感。”

  大家笑。

  同学自己没怎么吃,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看她们吃。

  司机比他们年纪都大些,很有眼色,不停起身给他们添茶,添饭,打汤。

  吃好饭,她和春子去洗手间,春子说:“哎,雪,没想到你这同学人这么豪爽,一点儿都不像南方人。”

  她笑,说:“他就是特别豪爽,在学校每次喝酒都喝到吐,而且他自己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