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和谁共命运-《拿什么奉献给你》

  大师兄说:“这厂子82年建厂的时候确实雄心勃勃,要不也不会征这么一大片地,那时候G省,应该说整个中国吧,还完全是计划经济,所以整个厂子的规划追求的是大而全,从祖代鸡厂到商品代鸡厂,还包括研究所和防疫站,计划投资和规模都过大,后期省里建设资金跟不上,厂房起来了,设施、设备很潦草。真正投产,又发现对市场的考虑不足,销路又成了问题,就成了现在这样。原计划投资回报期八年,现在别说收回投资,维持正常生产经营都难。总裁天天被饲料公司追欠款,他也难,去年的饲料款还欠着别人呢,饲料供应还不能停,只能天天跑厅里要钱,幸亏对方也是国企,不敢给咱断供。”

  她想起下面工人对干部们、甚至总裁的非议,说:“下面工人不了解这些情况,只当是干部们欺上瞒下把厂子搞坏了,还天天说总裁和干部们的坏话呢。”

  大师兄说:“这厂子是总裁一手建起来的。他原来在政府,四十多岁干到地区副专员,后面估计再往上升没啥希望了,他和周厅长都是天津人,关系好,就调到畜牧厅,两人一起整出了这个厂子,前些年很风光了一阵,现在,听说他想离开厂子,回畜牧厅去,本来他也没有经营管理企业的经验。”

  她那时听不出大师兄这番话里的全部意思,只是听说厂子的创始人都要放弃这个厂子,有点儿六神无主。她看看程师兄和朱师兄,他俩显然早就知道这些情况,但不知道多大程度理解厂子和自己的处境?

  程师兄感觉到她的目光,抬头玩世不恭地笑笑,说:“他把该捞的捞完了,留下这个烂摊子。他走了,厅里总要收拾吧?一个多亿的投资在这里,政府总不能就不要了吧?”

  朱师兄仍旧温和地笑着,说:“就是,上面总要有人操心这些事,咱们只管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其它的事操心也没用。”

  大师兄看了他们一眼,说:“厂子的前途已经很清楚,但厂子的前途不等于咱们的前途,尤其小师妹,还这么年轻,条件又好,不能就这么跟厂子共命运了。小朱和小程还没结婚,路还很长。我也一样,孩子还这么小,不为自己,也要为他多考虑。”

  她听完大师兄这段语重心长的肺腑之言,似有所悟,举起杯,好像很莫名其妙似的又对大师兄由衷地说了声:“谢谢大师兄!”

  其他两位师兄不知他谢啥,也端起杯,她就笑了笑,跟朱师兄和程师兄也碰了下杯,说:“也谢谢朱师兄和程师兄!”

  大师兄说:“咱们就都喝完杯中酒,吃饭吧!”

  大家听了,全都说“好”,仰脖喝尽杯中酒。

  大师兄说:“你们先吃菜,我去给咱盛饭。”拉开门出去了。她正准备跟过去帮大师兄端饭,看到大师兄和嫂子一人端了两碗饭过来。嫂子说:“我听你师兄说你是南方人,就做了米饭。”又对程、朱两位师兄说:“今天忙着做菜也顾不上拉面,你俩吃米饭没问题吧?”两位师兄赶紧说:“我们平常没机会吃米饭,也想吃呢,正好这还有这么多菜。”

  嫂子坐在一边看他们吃饭,说:“子文光顾着和你们说话,也不招呼你们吃菜,这菜还剩下这么多!”说着就拿起筷子给每个人布菜,连大师兄碗里也没落下。几个人一边赶紧接了,一边说:“我们一直吃着呢,嫂子做太多好菜了。”

  等大家吃完,嫂子一边忙着收拾,一边说:“你们师兄妹几个好不容易聚一起,再好好说会儿话。”她要帮忙,被大师兄阻止。大师兄帮着嫂子把茶几收拾干净,又给每人端了一杯茶来。

  四个人就坐在沙发上随意聊了些学校里的事,大师兄带着沉思的表情,问的多,听得多,说的少。最后,很谨慎地交代他们:“咱们今天说的话,咱四个人知道就行了。咱们自己人,啥话都能说,多听听,才能更准确地判断形势,不容易走错路。”三个人连连点头称“是”。

  看看已经九点多,朱师兄说:“要不咱们先走吧,下次再来听大师兄教诲,嫂子和龙龙明天还要早起。”

  三人告辞,在厨房门口谢了还在辛苦洗涮的嫂子,轻声出门。

  下楼到院子里,朱师兄问他们:“你俩困不困,不困咱三个一起散会儿步?顺便送小师妹回宿舍。”

  程师兄说:“走吧,还早着呢,平常都十二点才睡。”

  她说:“我也不困,睡了一下午了。”

  院子大门口亮着一盏路灯,照的挺清楚,家属楼上亮起很多盏灯,想是白天进城的人们能回来的都回来了,没回来的是在城里还有另外的家。筒子楼的灯光仍旧是那样,昏昏暗暗的。

  三个人不说话,并排走出院子,朱师兄走在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