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血色信号-《被全校嫌弃的废材竟是满级大佬》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浪仿佛仍在她耳膜深处轰鸣不止,每一次心跳都像重锤敲打着残存的听觉神经。林栀背靠着一棵需两人合抱的粗壮云杉,树干粗糙的树皮硌着她的脊背,带来一丝冰冷的真实感。她剧烈地喘息着,白色呵气在冰冷的空气中凝成转瞬即逝的白雾。胸腔如同风箱般拉扯,每一次吸气都带着针叶林特有的清冽松香,以及那萦绕不散、如同鬼魅般纠缠的淡淡硝烟与熔融金属的混合气味,刺痛着她的鼻腔与肺叶。

  她已经在这片广袤而地形险峻的山林中,凭借意志力跋涉了超过六个小时。夕阳的最后一丝暖橘色余晖早已被深邃的墨蓝色夜幕彻底吞噬,林间的光线迅速衰减,只剩下零星月光透过交错的光秃枝桠,在地面的积雪上投下斑驳破碎的冷白光影。温度正随着夜色加深而急剧下降,裸露的皮肤能清晰感受到寒意如细针般刺入。她只穿着一件在先前亡命奔逃中被岩石和树枝刮得破破烂烂的黑色运动服,单薄的布料根本无法抵御山区的夜寒。寒意无孔不入,穿透衣物,侵蚀着她的四肢百骸,但比这物理上的寒冷更刺骨的,是内心那片荒芜冰原。

  霍华德最后奋力将她推入通道、自己转身迎向毁灭洪流时的眼神,那复杂到极致的情感混合体——决绝如磐石,歉意似深海,以及那一丝难以言喻、几乎被巨大牺牲所淹没的期许光芒——如同用烧红的烙铁,深深地、永久地烙印在她的脑海皮层之上。每一次无意识的回想,都会引发一阵尖锐到几乎令人痉挛的神经刺痛。还有隧道出口那不知来自何方、却又在千钧一发之际施以援手的神秘力量……他们现在处境如何?是成功脱身,还是已然湮灭在那片毁灭之地?

  她猛地甩了甩头,仿佛这样就能将那些纷乱沉重的思绪暂时抛开。粘着尘土和汗水的短发拂过额角。现在不是沉湎于悲伤或进行无意义猜测的时候。活下去,把霍华德用生命换来的东西带出去,送到它该去的地方,这是目前唯一具有意义、支撑着她不敢倒下的信念。

  她强迫自己集中精神,开始小心翼翼、尽可能无声地检查身上所剩的装备。除了那个紧贴胸口、传递着冰冷与坚硬触感的金属方盒——它似乎比之前更沉了些——霍华德在最后时刻塞给她的那个战术背包基本保存完好。她将其轻轻放下,解开卡扣,借着微弱月光清点:一把握柄处带有细微磨损痕迹的高频振动匕首,能量指示灯显示满格;一把紧凑型脉冲手枪,握在手中能感到一丝微弱能量流动,但侧面的能量槽显示只剩不足三分之一;一个多功能战术平板,屏幕上的裂纹如同蛛网般蔓延,但当她按下启动键时,屏幕仍顽强地闪烁了几下,亮起了昏暗的光,基本功能似乎未受致命影响;一小包用高密度材料密封的压缩口粮,能提供基础热量;一个微型但内容还算齐全的医疗包,里面甚至有强效止血剂和兴奋剂;最后,是那个伪装成老旧电子烟盒、看似毫不起眼的卫星信号接入器,这是她目前与外界可能取得联系的唯一希望。

  她首先取出战术平板,用衣袖擦去屏幕上的灰尘和冷凝水珠,尝试进行更详细的操作。屏幕闪烁不定,触控时有轻微的延迟。GpS定位功能受损严重,只能提供一个大概的方位坐标,精度误差可能超过一公里。她费力地调出霍华德在最后时刻传输过来的加密地图软件,输入一串复杂的解锁码。地图展开,一个微弱的、不断闪烁的光点标示着她此刻大概的位置——正处于“回声谷”外围山脉的密林深处,地形复杂,标识模糊。而下一个预设的、可能提供补给和短暂喘息的安全点——“黑岩镇”,一个早已废弃多年、标记在地图边缘的矿业小镇,图标显示还在她当前位置西南方向近六十公里之外。

  以她目前体力严重透支、且需时刻警惕追兵的状态,穿越这片无人山区,避开主要道路和可能存在的巡逻队,至少需要两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勉强抵达。而这期间,“清洗者”的搜捕网绝不会停止,只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收越紧,他们的技术手段和人力物力远超想象。

  接下来是关键的尝试。她取出那个“电子烟盒”,拉出其内部隐藏的微型天线,将其与战术平板通过物理线缆连接,试图建立卫星链路。设备指示灯微弱地闪烁了几下,发出极轻微的电流声,平板屏幕上代表信号强度的条形图却始终在最低位徘徊,无法建立任何稳定连接。屏幕角落弹出红色的警告提示——周遭电磁环境异常复杂,检测到多重高强度、宽频段的主动干扰信号源,它们如同无形的、厚实粘稠的屏障,严密地封锁了这片空域的所有常规通信频道。这绝非自然现象或偶然的电磁风暴,而是“清洗者”动用了大型移动式或空中干扰平台,正在编织一张针对她的、全方位无死角的电子围捕网。

  林栀蹙紧眉头,抿紧失血而有些苍白的嘴唇。双手快速在平板冰冷且带有裂痕的屏幕上操作,调用所有内置及霍华德可能预装的后门破解程序,如同一个最精密的仪器,试图分析干扰信号的模式,寻找其频谱中可能存在的细微缝隙或周期性漏洞。她的手指因寒冷和长时间紧绷而有些僵硬麻木,但每一次点击、每一次滑动依旧精准、稳定得可怕,仿佛脱离了身体的疲惫本能。

  时间在寂静而紧张的尝试中一分一秒流逝。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与周围凛冽的空气接触,带来冰凉的触感。

  突然,卫星接入器发出一阵极其微弱、被强大噪音淹没得几乎听不见的嘶嘶声,紧接着,一道异常尖锐、频率极高、仿佛垂死挣扎般的信号脉冲,如同针尖般顽强地刺破了重重干扰,瞬间突入她的接收频道!

  林栀精神猛地一振,全部心神瞬间聚焦,手指如飞般在平板上操作,调动所有滤波和解码资源,全力捕捉和放大那一丝微弱的信号。那信号极其脆弱,断断续续,仿佛随时会湮灭,但其采用的加密方式却古老而独特——是“雨燕”网络内部极少启用、只有在面临灭顶之灾时才会动用的、代表最高紧急等级的求救代码!

  她的心猛地一沉,像是被一只冰冷的铁手攥紧。“雨燕”出事了?难道清洗者的打击范围如此之广,速度如此之快?

  信号极其不稳定,内容大多被噪音撕裂,难以完全破译,但源头的坐标信息却被信号源本身以一种近乎执拗的方式反复强调、重复发送。林栀快速操作平板,利用仅存的微弱定位功能进行粗略的三角测量计算。当计算结果最终显示在屏幕上时,她的瞳孔骤然收缩,呼吸几乎为之一顿——

  信号源并非来自她预想中“雨燕”的某个偏远秘密基地或安全屋,而是指向了一个她此刻感到无比熟悉、却又异常遥远和危险的方向——江州城郊!确切地说,是江州大学城附近的一片待开发工业区边缘!

  怎么会是那里?据她所知,江州区域确实有“雨燕”的联络点和小型安全屋,但级别和重要性似乎远不足以动用这种等级、这种加密方式的求救信号。是谁在那里?发生了什么?难道清洗者的行动已经波及到了城市?还是说……这本身就是一个针对她可能试图联系外界而设下的陷阱?

  就在她凝神屏息,试图从噪音中榨取更多信息碎片时,一阵强烈的、并非源于体力透支的眩晕感毫无征兆地袭来。视野边缘微微发黑,耳边响起细微的嗡鸣。

  同时,她清晰地感觉到,贴在她胸口处的那个冰冷金属方盒,此刻正透过层层衣物,传来一阵极其微弱却异常清晰的温热感!并且伴随着一种低沉的、几乎需要通过骨骼传导才能感知到的嗡鸣振动!更让她心惊的是,这嗡鸣的振动频率,竟然与她自己在紧张状态下加速的心跳节奏隐隐重合、交织,仿佛产生了某种诡异的、令人不安的生物能量共鸣!

  她立刻停止了所有信号搜索操作,下意识地伸手紧紧捂住胸口方盒的位置。那突如其来的温热感和嗡鸣振动又迅速减弱、消失,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神经高度紧张下的错觉。

  但林栀的指尖还能感受到那金属表面残留的一丝异常温度。她深知,这绝非错觉。

  霍华德拼死保护下来的这个“钥匙”,绝不仅仅是单纯的数据存储体或密码盘。它内部似乎存在着某种……活性的、能量化的东西?或者说,某种能与特定生物体(比如她)产生奇异交互的能量形式?

  她再次想起霍华德将她推入通道后,透过爆炸传来的最后嘶吼——“……保护好‘钥匙’……林栀……它是希望……最后的……”

  这所谓的“希望”,究竟意味着什么?它与远方江州城郊那发出的绝望求救信号,是否存在某种不为人知的关联?金属方盒的异常反应,是对那特定信号的反应,还是对她自身情绪或生理状态的回应?

  凛冽的山风再次呼啸而过,卷起地面积雪和枯枝败叶,发出如同呜咽般的声响,更远处,不知是夜枭还是其他动物的叫声尖锐地划破死寂,为这片黑暗山林增添了几分令人毛骨悚然的阴森氛围。

  林栀深吸一口冰冷彻骨的空气,将翻腾的疑虑、不安以及那尖锐的悲伤强行压制下去,深埋心底。她迅速而果断地关闭了所有电子设备,将其深深塞回背包最内侧,拉紧所有拉链,确保不会发出任何声响。她的感官提升到极致,捕捉着周围任何一丝不寻常的动静。

  无论是为了查明江州城郊求救信号的真相,还是为了弄清金属方盒隐藏的秘密,亦或是仅仅为了在这张不断收拢的猎杀网中生存下去,她都必须先抵达“黑岩镇”。那里是地图上标注的下一个点,是霍华德计划中的一环,也是她此刻唯一能抓住的、具象化的目标。

  她最后望了一眼江州方向的大致方位,那片区域代表着都市的繁华、喧嚣与看似正常的日常生活,但也隐藏着未知的重重危险与谜团。然后,她毅然转过身,拉紧破旧的衣领,将背包牢牢固定在背上,身影如同最敏捷而警惕的夜行动物,悄无声息地再次没入浓密而危机四伏的丛林阴影之中。

  脚下厚厚的积雪无法完全避免地发出轻微的咯吱声响,在万籁俱寂的林中显得格外清晰。每一步都必须极度谨慎,选择落脚点,避开干枯的易断枝条。她知道,猎人们已经出动,他们的嗅觉灵敏,装备精良。而她这只被迫苏醒、伤痕累累的猎物,必须榨干最后的精力,运用所有的智慧、技巧与潜伏的本能,在这片以生命为筹码的血色棋局上,杀出一条绝望的生路。

  前方的路,在夜幕下延伸,更长,更暗,也更危险了。孤独感如影随形,但一种冰冷的决心也在她眼底缓缓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