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大学,这座百年学府仿佛自带一层无形的滤镜,将外界所有的波澜壮阔、生死危机都温柔地隔绝在外。阳光透过葱郁的香樟树叶,在古老的红砖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自行车铃声清脆,抱着书本的学生穿梭于教学楼之间,空气中弥漫着青春特有的、略带慵懒的蓬勃气息。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那么……正常。
然而,在这看似岁月静好的象牙塔下,某些细微的、并不那么美好的变化,正如同水底暗涌的泥沙,悄然搅动着局部的平静。
林栀已经“请假”一个多月了。
最初,她的缺席只是计算机系大一新生这个小圈子里一个略带嘲讽和八卦色彩的谈资。
“啧,那个开学就放话要睡到毕业的‘睡神’,还真实践诺言了啊?”
“估计是家里有关系吧,这么长时间不来上课,辅导员都没说啥。”
“我看是装逼装过头,没法收场,干脆躲起来了吧?哈哈!”
这些议论大多带着一丝轻蔑和看笑话的心态。林栀入学之初那特立独行的言行和其貌不扬的外表,本就让她成为一些人眼中天然的谈资和边缘人物。她的消失,无非是坐实了“废材”、“关系户”的标签,成了平庸者们用以确认自身优越感的佐料。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短暂的军训结束,正式课程步入深水区,各种小组作业、项目竞赛、社团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时,一些曾经与林栀有过短暂交集、或曾被她无意中“刺激”过的人,开始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班的《高级编程思想》课上,讲台上教授正深入讲解着一种复杂的算法优化策略。坐在中排的学习委员赵倩,眉头却微微蹙起。她下意识地瞥向教室后排那个始终空着的位置——那是林栀的座位。
就在几周前的一次随堂小测中,教授出了一道极具挑战性的、涉及底层硬件资源调度的难题,几乎全军覆没。当时,赵倩苦思冥想了大半节课,刚摸到一点门槛,却偶然瞥见那个一直趴着睡觉的林栀,不知何时抬起了头,睡眼惺忪地扫了一眼投影屏,然后……极其顺手地、几乎是本能地,在她那台破旧的笔记本上敲下了几行简洁到令人发指的代码,随即又倒头睡去。
赵倩鬼使神差地记住了那几行代码的结构。课后深入研究,震惊地发现那是一种她从未想过、却高效无比的解决思路,完美地绕过了常规算法的瓶颈。她凭借这个思路,不仅完美解答了题目,还得到了教授的高度赞扬。
那时,她心里就对那个顶着一头乱发、永远睡不醒的女生产生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困惑和……忌惮。那是一种绝对实力带来的、降维打击般的压迫感,虽然当事人似乎毫无自觉。
现在,那个座位空了一个多月了。赵倩发现自己偶尔遇到极其棘手的编程难题时,竟会下意识地想:“如果那个林栀在,她会不会又用那种匪夷所思的方式轻松解决?”这个念头让她感到一阵莫名的烦躁和失落。
下课铃响,学生们涌出教室。赵倩听到前面几个同班的女生正在聊天。
“哎,听说下周要组队参加那个‘创新杯’小程序设计赛了,我们找谁组队啊?”
“班长肯定抢手,咱们得赶紧预约。”
“其实……要是那个林栀在,说不定……”一个女生小声嘀咕了一句,语气有些不确定。
旁边立刻有人嗤笑:“得了吧!找她?她除了睡觉还会什么?别拖后腿就不错了!估计连python和Java都分不清呢!”
提议的女生讪讪地闭了嘴。
赵倩却沉默着。她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她和一个室友在宿舍楼下争论一个关于多线程同步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林栀刚好提着外卖经过,似乎被吵得睡不着,迷迷糊糊地插了一句:“用cAS自旋配自适应 yielding,别用锁。”说完就晃悠着上了楼。她们俩当时都愣住了,回去一查,才发现那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极高阶且高效的并发控制方案,根本不是大一学生该接触的知识。
这些事情,细小、琐碎,甚至当事人林栀自己可能都毫无印象。但它们像一颗颗被随意撒下的种子,在某些人的心里悄悄发了芽。她的长期缺席,让这些刚刚萌发的、关于“她或许不简单”的猜疑,失去了验证的对象,反而变成了一种悬而未决的、让人隐隐不安的空白。
这种空白,在另一个地方表现得更为明显——江州大学电竞社。
《未来纪元》全国高校联赛的预选赛即将再次拉开帷幕。上个赛季,江州大学队止步地区选拔赛,成绩平平。但这个学期,社里原本的王牌选手之一因故退役,新招募的替补队员实力虽有潜力,但大赛经验和技术稳定性与一线队伍的王牌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社长高朗对着报名表和新收集的训练赛数据,愁得直抓头发。
“不行啊,对面师大的‘法王’李泽最近状态爆表,我们中路对线压力太大了!新来的小学弟根本扛不住!”
“下路组合默契度也不够,线上容易崩。”
“要是……要是上次那个谁来着?”一个队员摸着下巴,努力回忆,“就上学期末,突然冒出来那个,用个原始人机键盘把隔壁理工大校队主力当猪杀的那个……短头发的女生!叫……林什么?”
训练室里安静了一瞬。
几个老队员面面相觑,都想起来了。那是一场非正式的训练赛,对方轻敌,这边临时缺人,不知谁把当时在场边角落里睡觉的林栀硬拉了过来顶包。结果,那个顶着乱糟糟头发、穿着拖鞋、全程哈欠连天的女生,用一手鬼神莫测的走位和精准到毫秒的技能释放,直接把对面引以为傲的王牌中单打得心态爆炸,十五分钟就逼得对方投降。
那场碾压式的胜利带来的震惊和短暂兴奋过后,林栀就把社团送的临时键盘一扔,打着哈欠回去继续睡觉了,仿佛只是随手拍死了一只吵她清梦的蚊子。之后再邀请她,都被她用“没空,要睡觉”无情拒绝,久而久之,大家也就当她是个脾气古怪、昙花一现的路人高手,没再放在心上。
如今,队伍青黄不接,面临大赛压力,那个被遗忘的“昙花”,忽然又浮现在一些人的脑海里。
“对啊!林栀!计算机系那个‘睡神’!”另一个队员一拍大腿,“她要是能来,我们中路绝对稳了!说不定能冲一冲出线!”
“找她去啊社长!”
高朗苦笑:“我早就试过了。她室友说她请了长假,根本不在学校。辅导员那边口风也很紧,问不出什么,就说生病了。”
“生病?什么病能请一个多月的假?”有人嘀咕,语气里带着怀疑。
“谁知道呢…… maybe家里真有什么背景吧。”高朗叹了口气,“算了,别想了,指望不上。还是抓紧时间磨合现有阵容吧。”
希望落空,训练室里的气氛更加低迷。一种“本来我们可能有张王牌,却莫名其妙丢了”的遗憾和郁闷情绪,悄然蔓延。偶尔有人在学校里看到那个空着的座位,或听到有人议论“那个睡神是不是退学了”,心里都会泛起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异样感。
而与此同时,某些不那么光明正大的心思,也开始在暗处滋生。
学生会某间办公室里,文艺部部长刘倩正对着电脑屏幕,眉头微挑。屏幕上显示的是校内论坛某个沉寂已久的帖子,是关于上学期末一场小型校园黑客马拉松比赛的获奖名单。名单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有一个名字:林栀(团队贡献奖)。
刘倩记得这个比赛。当时她为了给部里拉拢技术人才,特意关注过。这个林栀所在的团队作品相当亮眼,虽然因为提交格式有点问题最终只拿了个安慰奖,但有几个评委私下评价极高,尤其提到了林栀在算法优化上的思路“清奇而高效”。她当时还动过念头想接触一下,后来一打听,是那个名声在外的“睡神”,也就作罢了——她可不想招个不定时炸弹进部里。
现在,这个人消失一个多月了。而且,听说她那个团队贡献奖的奖金……好像一直没去领?
刘倩的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一些念头开始转动。一个长期旷课、疑似“关系户”、风评极差的学生……如果操作一下,是不是可以……比如,以“长期缺席,不符合获奖资格”或“经核实作品存在争议”为由,将那个名字从获奖名单里抹去?空出来的名额和奖金,或许可以灵活运作一下,给自己看好的人,或者……换取一些别的资源?
她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一个无足轻重、几乎被所有人嫌弃的“废材”,占了茅坑不拉屎,还不如把资源让给更需要、更“懂事”的人。至于真相如何?谁在乎呢。舆论,有时候是很容易引导的。
她移动鼠标,点开了论坛后台管理的界面,眼神里闪过一丝算计的精光。
象牙塔下,阳光照不到的角落,细微的尘埃开始浮动。猜疑、遗憾、算计……种种因林栀的消失而引发的微妙变化,正如同水下的暗流,悄然汇聚。它们暂时还微不足道,却或许只差一个契机,就会演变成一场席卷而来的风波。
而这一切,远在秘密基地中沉睡的林栀,一无所知。她更不会知道,她曾经无意间洒下的那些星火,虽微弱,却并未完全熄灭,仍在某些人的记忆里,闪烁着难以忽视的光芒。
然而,在这看似岁月静好的象牙塔下,某些细微的、并不那么美好的变化,正如同水底暗涌的泥沙,悄然搅动着局部的平静。
林栀已经“请假”一个多月了。
最初,她的缺席只是计算机系大一新生这个小圈子里一个略带嘲讽和八卦色彩的谈资。
“啧,那个开学就放话要睡到毕业的‘睡神’,还真实践诺言了啊?”
“估计是家里有关系吧,这么长时间不来上课,辅导员都没说啥。”
“我看是装逼装过头,没法收场,干脆躲起来了吧?哈哈!”
这些议论大多带着一丝轻蔑和看笑话的心态。林栀入学之初那特立独行的言行和其貌不扬的外表,本就让她成为一些人眼中天然的谈资和边缘人物。她的消失,无非是坐实了“废材”、“关系户”的标签,成了平庸者们用以确认自身优越感的佐料。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短暂的军训结束,正式课程步入深水区,各种小组作业、项目竞赛、社团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时,一些曾经与林栀有过短暂交集、或曾被她无意中“刺激”过的人,开始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班的《高级编程思想》课上,讲台上教授正深入讲解着一种复杂的算法优化策略。坐在中排的学习委员赵倩,眉头却微微蹙起。她下意识地瞥向教室后排那个始终空着的位置——那是林栀的座位。
就在几周前的一次随堂小测中,教授出了一道极具挑战性的、涉及底层硬件资源调度的难题,几乎全军覆没。当时,赵倩苦思冥想了大半节课,刚摸到一点门槛,却偶然瞥见那个一直趴着睡觉的林栀,不知何时抬起了头,睡眼惺忪地扫了一眼投影屏,然后……极其顺手地、几乎是本能地,在她那台破旧的笔记本上敲下了几行简洁到令人发指的代码,随即又倒头睡去。
赵倩鬼使神差地记住了那几行代码的结构。课后深入研究,震惊地发现那是一种她从未想过、却高效无比的解决思路,完美地绕过了常规算法的瓶颈。她凭借这个思路,不仅完美解答了题目,还得到了教授的高度赞扬。
那时,她心里就对那个顶着一头乱发、永远睡不醒的女生产生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困惑和……忌惮。那是一种绝对实力带来的、降维打击般的压迫感,虽然当事人似乎毫无自觉。
现在,那个座位空了一个多月了。赵倩发现自己偶尔遇到极其棘手的编程难题时,竟会下意识地想:“如果那个林栀在,她会不会又用那种匪夷所思的方式轻松解决?”这个念头让她感到一阵莫名的烦躁和失落。
下课铃响,学生们涌出教室。赵倩听到前面几个同班的女生正在聊天。
“哎,听说下周要组队参加那个‘创新杯’小程序设计赛了,我们找谁组队啊?”
“班长肯定抢手,咱们得赶紧预约。”
“其实……要是那个林栀在,说不定……”一个女生小声嘀咕了一句,语气有些不确定。
旁边立刻有人嗤笑:“得了吧!找她?她除了睡觉还会什么?别拖后腿就不错了!估计连python和Java都分不清呢!”
提议的女生讪讪地闭了嘴。
赵倩却沉默着。她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她和一个室友在宿舍楼下争论一个关于多线程同步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林栀刚好提着外卖经过,似乎被吵得睡不着,迷迷糊糊地插了一句:“用cAS自旋配自适应 yielding,别用锁。”说完就晃悠着上了楼。她们俩当时都愣住了,回去一查,才发现那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极高阶且高效的并发控制方案,根本不是大一学生该接触的知识。
这些事情,细小、琐碎,甚至当事人林栀自己可能都毫无印象。但它们像一颗颗被随意撒下的种子,在某些人的心里悄悄发了芽。她的长期缺席,让这些刚刚萌发的、关于“她或许不简单”的猜疑,失去了验证的对象,反而变成了一种悬而未决的、让人隐隐不安的空白。
这种空白,在另一个地方表现得更为明显——江州大学电竞社。
《未来纪元》全国高校联赛的预选赛即将再次拉开帷幕。上个赛季,江州大学队止步地区选拔赛,成绩平平。但这个学期,社里原本的王牌选手之一因故退役,新招募的替补队员实力虽有潜力,但大赛经验和技术稳定性与一线队伍的王牌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社长高朗对着报名表和新收集的训练赛数据,愁得直抓头发。
“不行啊,对面师大的‘法王’李泽最近状态爆表,我们中路对线压力太大了!新来的小学弟根本扛不住!”
“下路组合默契度也不够,线上容易崩。”
“要是……要是上次那个谁来着?”一个队员摸着下巴,努力回忆,“就上学期末,突然冒出来那个,用个原始人机键盘把隔壁理工大校队主力当猪杀的那个……短头发的女生!叫……林什么?”
训练室里安静了一瞬。
几个老队员面面相觑,都想起来了。那是一场非正式的训练赛,对方轻敌,这边临时缺人,不知谁把当时在场边角落里睡觉的林栀硬拉了过来顶包。结果,那个顶着乱糟糟头发、穿着拖鞋、全程哈欠连天的女生,用一手鬼神莫测的走位和精准到毫秒的技能释放,直接把对面引以为傲的王牌中单打得心态爆炸,十五分钟就逼得对方投降。
那场碾压式的胜利带来的震惊和短暂兴奋过后,林栀就把社团送的临时键盘一扔,打着哈欠回去继续睡觉了,仿佛只是随手拍死了一只吵她清梦的蚊子。之后再邀请她,都被她用“没空,要睡觉”无情拒绝,久而久之,大家也就当她是个脾气古怪、昙花一现的路人高手,没再放在心上。
如今,队伍青黄不接,面临大赛压力,那个被遗忘的“昙花”,忽然又浮现在一些人的脑海里。
“对啊!林栀!计算机系那个‘睡神’!”另一个队员一拍大腿,“她要是能来,我们中路绝对稳了!说不定能冲一冲出线!”
“找她去啊社长!”
高朗苦笑:“我早就试过了。她室友说她请了长假,根本不在学校。辅导员那边口风也很紧,问不出什么,就说生病了。”
“生病?什么病能请一个多月的假?”有人嘀咕,语气里带着怀疑。
“谁知道呢…… maybe家里真有什么背景吧。”高朗叹了口气,“算了,别想了,指望不上。还是抓紧时间磨合现有阵容吧。”
希望落空,训练室里的气氛更加低迷。一种“本来我们可能有张王牌,却莫名其妙丢了”的遗憾和郁闷情绪,悄然蔓延。偶尔有人在学校里看到那个空着的座位,或听到有人议论“那个睡神是不是退学了”,心里都会泛起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异样感。
而与此同时,某些不那么光明正大的心思,也开始在暗处滋生。
学生会某间办公室里,文艺部部长刘倩正对着电脑屏幕,眉头微挑。屏幕上显示的是校内论坛某个沉寂已久的帖子,是关于上学期末一场小型校园黑客马拉松比赛的获奖名单。名单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有一个名字:林栀(团队贡献奖)。
刘倩记得这个比赛。当时她为了给部里拉拢技术人才,特意关注过。这个林栀所在的团队作品相当亮眼,虽然因为提交格式有点问题最终只拿了个安慰奖,但有几个评委私下评价极高,尤其提到了林栀在算法优化上的思路“清奇而高效”。她当时还动过念头想接触一下,后来一打听,是那个名声在外的“睡神”,也就作罢了——她可不想招个不定时炸弹进部里。
现在,这个人消失一个多月了。而且,听说她那个团队贡献奖的奖金……好像一直没去领?
刘倩的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一些念头开始转动。一个长期旷课、疑似“关系户”、风评极差的学生……如果操作一下,是不是可以……比如,以“长期缺席,不符合获奖资格”或“经核实作品存在争议”为由,将那个名字从获奖名单里抹去?空出来的名额和奖金,或许可以灵活运作一下,给自己看好的人,或者……换取一些别的资源?
她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一个无足轻重、几乎被所有人嫌弃的“废材”,占了茅坑不拉屎,还不如把资源让给更需要、更“懂事”的人。至于真相如何?谁在乎呢。舆论,有时候是很容易引导的。
她移动鼠标,点开了论坛后台管理的界面,眼神里闪过一丝算计的精光。
象牙塔下,阳光照不到的角落,细微的尘埃开始浮动。猜疑、遗憾、算计……种种因林栀的消失而引发的微妙变化,正如同水下的暗流,悄然汇聚。它们暂时还微不足道,却或许只差一个契机,就会演变成一场席卷而来的风波。
而这一切,远在秘密基地中沉睡的林栀,一无所知。她更不会知道,她曾经无意间洒下的那些星火,虽微弱,却并未完全熄灭,仍在某些人的记忆里,闪烁着难以忽视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