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维度预测游戏-《被全校嫌弃的废材竟是满级大佬》

  维度联邦战略指挥中心,气氛凝重得几乎能冻结空气。主屏幕上,吞噬者的能量轨迹如同一条贪婪的巨蟒,在星图上蜿蜒前行,每一次扭动都意味着又一个星区的寂静。

  “第七防御阵列全面溃败,”战术指挥官的声音带着压抑的绝望,“所有攻击都被预测并规避。它就像知道我们每一步行动的前奏。”

  星尘眉头紧锁:“不是知道,是比我们快太多。它的维度跃迁模式完全无法预测。”

  林栀凝视着能量轨迹图,手指无意识地在控制台上敲击。忽然,她停下动作:“不是无法预测,是预测模型错了。我们一直在用线性时空的思维去预测一个非线性存在的行动。”

  她调出吞噬者的跃迁数据,放大其中一个异常转折点:“看这里,它的轨迹不是随机的,而是遵循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维度几何学。”

  技术团队立即进行分析,但很快陷入困境:“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太大,即使动用联邦所有计算资源,也需要数周时间...”

  “不需要计算,”小月亮的声音从角落传来,她正坐在地上画画,“它在玩跳房子游戏呀~”

  所有人转向小女孩。秦雨柔连忙解释:“月亮这几天一直在画这些方格游戏,说是什么‘星星跳房子’...”

  林栀走近细看小月亮的画作——看似幼稚的方格游戏中,蕴含着惊人的规律性。每个跳跃路径都对应着吞噬者的一次维度跃迁。

  “月亮,告诉妈妈,这个游戏怎么玩?”林栀柔声问。

  小月亮抬头,大眼睛眨巴着:“就是要猜到星星下一步会跳到哪里呀~但是它可调皮了,会同时跳好多格子呢!”

  “同时...”林栀猛地醒悟,“它不是顺序跃迁,而是并行跃迁!我们的预测模型全错了!”

  基于这个突破性发现,团队立即调整方向。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即使理解了原理,计算能力仍然不足以实时预测如此复杂的并行跃迁。

  “就像用算盘计算黑洞合并,”首席科学家沮丧道,“理论上可能,实际上不可能。”

  就在众人再度陷入绝望时,李铭浩提出了一个异想天开的解决方案:“如果人脑算不过来,为什么不用游戏来解决?就像Foldit游戏让玩家解决蛋白质折叠问题一样!”

  这个想法起初遭到质疑,但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星尘批准了试点测试。

  《维度预测游戏》项目紧急启动。基于小月儿的“跳房子”洞察,团队开发出了一套将维度预测转化为游戏谜题的机制。玩家不需要理解背后的复杂数学,只需要凭直觉和模式识别能力找出最佳路径。

  首批一千名精英玩家通过幻域平台接入系统。他们的任务很简单:预测吞噬者的下一步跃迁路径,通过游戏界面标注出来。

  结果令人震惊。玩家的集体预测准确率高达73%,远超超级计算机的17%!更神奇的是,准确率随着游戏进行还在持续提升。

  “他们在学习它的思维模式,”行为分析师难以置信,“就像高手玩家能预判对手操作一样!”

  基于玩家的预测,防御系统首次成功预判了吞噬者的跃迁轨迹。当吞噬者出现在预测位置时,等待它的是精心布置的“欢迎委员会”——不是攻击阵列,而是能够产生安抚频率的能量发生器。

  这一次,吞噬者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即吞噬或规避,而是短暂地“犹豫”了。监测系统捕捉到了前所未有的能量波动——像是困惑,又像是好奇。

  “它注意到了!”林栀激动地说,“它意识到我们在预测它的行动!”

  这个发现改变了整个游戏性质。吞噬者开始与玩家进行某种形式的“互动”——有时会故意选择非最优路径似乎是在测试玩家的预测能力;有时又会展现出几乎像是“玩笑”的行为模式。

  “它在玩!”王浩在战术频道中惊呼,“就像猫捉老鼠,它在享受这个游戏!”

  基于这个认识,团队紧急调整策略。他们不再将吞噬者视为单纯的威胁,而是视为一个高度智能、可能具有游戏意识的对手(或伙伴)。

  新的游戏机制被开发出来,增加了“挑战模式”和“合作模式”。在挑战模式中,玩家需要预测越来越复杂的跃迁序列;在合作模式中,玩家可以与吞噬者协同解决某些维度难题。

  最令人惊讶的突破发生在一周后。一组玩家在合作模式中,与吞噬者协同修复了一个不稳定的维度裂缝。整个过程如同精心编排的舞蹈,玩家预测路径,吞噬者执行操作,完美配合。

  修复完成后,监测系统捕捉到了清晰的频率变化——吞噬者发出了某种形式的“满意”波动,甚至短暂地形成了一种类似“微笑”的能量结构。

  “天啊,它在表达情绪!”频率分析师惊呼。

  这个发现让整个项目方向发生根本转变。团队开始专注于开发更丰富的“交互模式”,而不仅仅是预测和防御。

  林栀亲自设计了“情感反馈”系统,让玩家能够通过游戏界面向吞噬者发送简单的情感频率——赞赏、鼓励、好奇等等。

  最初的反应很微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吞噬者开始对这些情感频率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回应。它甚至会偶尔执行一些看似没有实际效用、但明显具有“表演性”或“娱乐性”的行动,仿佛在回应玩家的期待。

  “它在学习沟通,”秦屿观察着数据流,“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通过游戏互动。”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认同这种方向转变。联邦理事会中的保守派强烈反对“与威胁游戏化”,认为这是在玩火自焚。

  “你们在把一个宇宙级别的威胁当作电子宠物驯养!”一位资深议员在紧急会议上斥责,“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冒险!”

  林栀平静回应:“我们在做的不是驯养,而是建立沟通。过去数周的数据显示,吞噬者的破坏性行为下降了47%,合作性互动增加了300%。哪个更冒险?”

  就在辩论激烈进行时,突发危机打断了会议——吞噬者突然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活跃跃迁,直接朝着联邦核心维度冲来!

  “所有预测系统失效!”技术团队紧急报告,“它完全改变了行为模式!”

  恐慌迅速蔓延。保守派立即宣称这是“游戏化策略”的必然恶果。

  但林栀敏锐地发现了异常:“等等,看这个跃迁模式...它不是随机或攻击性的。看这些能量特征...”

  她放大能量读数:“这是求救信号。”

  所有人都愣住了。

  “求救?一个能吞噬维度的存在求救?”

  小月亮突然扯了扯林栀的衣角:“妈妈,它不是在逃跑,是在带路呀!后面有更黑更饿的东西在追它!”

  这个惊人的发现让所有人震惊。进一步的深度扫描证实了小月亮的直觉——在吞噬者后方,确实存在着某种更加庞大、更加原始的黑暗存在,正在追逐吞噬者!

  “我们完全错了,”星尘喃喃道,“吞噬者不是捕食者,而是...被猎食者?”

  这个认知颠覆彻底改变了局势。联邦立即调整策略,从防御吞噬者变为协助吞噬者对抗那个未知的更大威胁。

  《维度预测游戏》迅速更新版本,新的目标是预测追逐者的行动路径,帮助吞噬者规避危险。

  玩家们以惊人的适应性接受了这个剧情反转。更令人惊讶的是,吞噬者似乎理解了这个转变,开始主动与玩家配合,提供关于追逐者的信息碎片。

  通过这些信息,联邦终于窥见了那个未知存在的真面目——一个更加古老、更加原始的“虚无存在”,没有任何智能迹象,只有纯粹的吞噬本能。

  “就像吞噬者的...野蛮祖先?”科学家推测,“或者说是失控的原始版本。”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场前所未有的三方博弈在宇宙尺度上展开:玩家与吞噬者协同合作,规避着那个原始存在的追逐;同时继续着他们之间的预测游戏,但现在增加了新的合作维度。

  最精彩的时刻发生在一场极限追逐中。吞噬者被逼入一个维度死角,看似无处可逃。但在玩家们的精准预测和引导下,它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的维度跃迁组合,成功逃脱。

  那一刻,监测系统捕捉到了清晰的频率爆发——吞噬者发出了强烈的“兴奋”和“感激”混合频率,甚至短暂地形成了一个类似“击掌”的能量结构。

  “它在庆祝!”玩家社区沸腾了,“我们刚刚和宇宙级存在完成了极限配合!”

  这场胜利成为了转折点。吞噬者明显增加了与玩家的互动频率和质量,甚至开始主动“教导”玩家一些维度跃迁的高级技巧。

  “它不是在逃避,而是在学习,”林栀分析着最新数据,“学习如何与其它存在协作,学习如何对抗那个原始威胁。”

  基于这个认识,联邦做出了历史性决定:正式将吞噬者视为潜在盟友,而非敌人。《维度预测游戏》更名为《维度守护者》,重心完全转向协同防御和互助学习。

  玩家们发现自己的游戏成就现在直接关联着现实世界的维度安全。这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和意义感,激发了惊人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

  在接下来的数周里,人类与吞噬者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协作语言——基于预测、信任和默契的维度舞蹈。那个原始存在的威胁依然存在,但已经变成了一个可管理的挑战,而非末日威胁。

  “我们从猎人变成了牧羊人,”星尘在总结报告中写道,“不是控制自然,而是学会与自然共舞。”

  而这一切,始于一个小女孩的“跳房子游戏”和一群玩家的直觉预测。

  在项目庆功宴上,李铭浩看着中央屏幕上玩家与吞噬者的协同演示,轻声对林栀说:“你知道吗?我小时候玩游戏,家人总说这是浪费时间。现在,我们在用游戏拯救世界。”

  林栀微笑:“也许游戏从来就不是逃避现实的方式,而是理解现实的一种特殊语言。我们只是刚刚学会聆听。”

  窗外,星空依旧。但在那些星辰之间,现在多了一种新的韵律——一个文明与一个宇宙存在通过游戏建立的奇妙对话,正在书写着宇宙历史的新篇章。

  而这场游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