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我们皆是诗人-《被全校嫌弃的废材竟是满级大佬》

  林栀回到宿舍楼下时,夜已深得只剩下零星几扇窗户还亮着灯。宿管阿姨的房间早已熄灯,大门也落了锁。她对此习以为常,绕到宿舍楼侧面,在一处监控死角的阴影里,如同壁虎般悄无声息地攀上外墙的水管和窗沿,几个轻巧的借力,便翻进了自己位于三楼的房间窗户。

  室内一片漆黑,寂静无声。她没有开灯,摸黑走到书桌前坐下,只有窗外远处城市的霓虹余光,在墙壁上投下模糊的光斑。

  腕间的星石依旧温热,方才在化工楼604室接收到的、来自深空的诡异“诗篇片段”——那献祭的星空、冰冷的窃取符号、绝对虚无的注视以及最终的纯黑立方体——如同冰冷的刻印,仍残留于她的意识深处,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感。

  那“虚无之眼”的注视,其层级和意图,远超“静默者”的冰冷窥探,更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仿佛能吞噬一切意义的空无。它将蓬勃发展的“文明诗篇”视为献祭场,将其中的文明精华视为可窃取的数据流…这种视角本身,就是一种极致的冷酷和异化。

  与之相比,“真理之眼”在地球校园里搞的这些意识操控和洗脑把戏,简直如同儿戏般可笑又可悲,仿佛巨鲸身边的浮游生物,根本不知自己依附的是何等庞然巨物,更不知深海之下还潜藏着何种更恐怖的存在。

  她闭上眼,尝试将这份沉重压下,将注意力转向星石传来的其他信息流。

  联邦总部那边显然已经收到了她的最高警报。“守望者舰队”秘密启航的消息属于绝密,但星石依然能捕捉到周边星域一些极其细微的、非自然的引力涟漪和超空间波动,证明联邦正在以最高效率行动,对那个坐标区域进行布控和侦查。星尘没有后续消息传来,意味着行动仍在初期阶段,暂无突破性发现。

  另一方面,秦屿和他带来的“保洁”团队效率极高。化工楼604室此刻应该已经被彻底清理干净,所有痕迹抹除,那四个核心成员会被秘密带走,进行深度审讯和意识修复。关于“真理之眼”的后续处理,联邦会有专业的心理干预团队和情报分析团队接手,尽可能消除其对校园的影响并挖掘更深线索。这些已无需她再操心。

  然而,那沉重感并未因这些事务性的进展而减轻。

  她独自坐在黑暗中,仿佛悬浮于两个世界的夹缝:一边是浩瀚星空下冰冷诡异的“献祭场”与“虚无之眼”,一边是脚下这片喧嚣躁动、充斥着青春烦恼与梦想的校园。

  极致的宏大与极致的渺小。

  极致的冰冷与极致的鲜活。

  极致的虚无与极致的存在感。

  这种强烈的对比和撕裂感,若是常人,早已精神崩溃。但林栀的意识早已在无数次宇宙级别的冲击和抉择中锤炼得坚不可摧。她只是静静地感受着这种张力,如同感受着呼吸。

  忽然,她腕间的星石传来一丝极其微弱、却与周遭沉重氛围格格不入的波动。

  不是来自联邦,不是来自深空,而是来自…隔壁宿舍?

  波动很微弱,是一种沉浸在专注创作中时无意识散发出的、平和而满足的精神涟漪。伴随着这缕波动,还有极其细微的、铅笔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

  林栀的感知无声无息地蔓延过去。

  隔壁住着一个美术系的女生,平时沉默寡言,总是背着巨大的画板独来独往。此刻,她显然熬夜未睡,正就着台灯,在素描本上专注地画着什么。她的精神频率稳定而愉悦,完全沉浸在创作的世界里。

  林栀“看”到了那幅画:并非什么宏大的主题,只是一张简单的静物素描——窗台上一个插着几支枯枝的陶罐,旁边散落着几本翻旧的书,窗外是模糊的夜色。笔法算不上多么高超,却充满了细腻的观察和真挚的情感,将深夜的静谧与独处的安然表达得淋漓尽致。

  就在这时,楼下传来轻微的响动。是一对晚归的情侣,正蹑手蹑脚地溜回宿舍楼,男孩低声说着道歉的话,女孩则捂着嘴发出极力压抑却依旧泄露出来的、如同银铃般的轻笑。那笑声里带着嗔怪,更多的是甜蜜和年轻的爱恋。

  更远处,某个宿舍里,还有学生挑灯夜读,台灯的光晕下,是紧蹙的眉头和喃喃背诵知识点的专注侧影;另一个窗口,几个男生挤在一起,盯着电脑屏幕,因为游戏里的一次精彩配合而发出压抑的低吼和击掌…

  这些声音,这些微小的情绪波动,这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瞬间,如同无数细微的光点,在这片寂静的夜色中闪烁、流淌。

  林栀静静地感知着这一切。

  她没有再去看星空中那冰冷的“献祭场”和“虚无之眼”,也没有再去想联邦舰队的动向和“真理之眼”的龌龊。

  她的意识,如同沉入一片温暖而活跃的海洋,感受着这栋宿舍楼、这片校园里,无数个体正在真实活着的瞬间。

  这些瞬间,微不足道,却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创作的愉悦,爱恋的甜蜜,求知的专注,友谊的喧闹…

  这些,不就是“文明诗篇”最真实、最鲜活的组成部分吗?

  那浩瀚的、由无数文明精华凝聚而成的永恒诗篇,其本质,不正是由这无数渺小个体的真实情感、梦想、奋斗与联结所共同谱写的吗?

  “文明诗篇”不是高悬于星空、仅供强大文明献祭或窃取的冰冷数据库。它活着,呼吸着,每时每刻都在被创造、被书写——被每一个认真生活、努力发光的存在书写着。

  那个美术系女生笔下的线条,是诗篇的一笔。

  那对情侣夜归的笑语,是诗篇的一句。

  那个挑灯夜读学生的汗水,是诗篇的一个音符。

  甚至…那个在游戏里热血沸腾的击掌,也是诗篇不可或缺的节奏。

  我们皆是诗人。

  这个明悟,如同温暖的潮水,悄然漫过她的心间,将那来自深空的冰冷沉重感缓缓融化、驱散。

  “虚无之眼”将这一切视为可窃取的“数据”,视为“献祭场”,那是它的冰冷和可悲。它永远无法理解,这看似渺小的瞬间中所蕴含的、足以对抗一切虚无的澎湃力量。

  真正的永恒,不在于被铭记于冰冷的星空图卷,而在于此刻,于此地,鲜活地活着,真实地创造,热烈地感受。

  腕间的星石,似乎也感受到了她心境的转变,那温热的脉动变得更加平和、深邃,仿佛与她,与这栋楼,与这片校园,与整个星球上无数正在发生的平凡而珍贵的瞬间,产生了更深层的共鸣。

  她忽然想起小月亮那幅让宇宙意识场变得更加和谐明亮的画。

  孩子用最纯净的心灵,无意识地做到了“优化”诗篇。

  而每个用心生活的人,又何尝不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着这首宏大诗篇的创作与优化?

  “妈妈…” 一丝极其微弱的、带着睡意的意识波动,通过星石专用的亲子频道传来,如同梦呓,“星星…在唱歌…好听…”

  小月亮在睡梦中,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平和与共鸣。

  林栀的嘴角,在黑暗中,几不可查地微微弯起一个极小的弧度。

  她深吸一口气,那清冷的、带着雨後草木气息的空气涌入肺中,带着生活的真实味道。

  深空的威胁依旧存在,“静默者”的谜团尚未解开,“虚无之眼”的注视令人不安。

  但此刻,她不再感到沉重或孤独。

  因为她脚下所站立的地方,她所选择的这片看似平凡的校园,本身就是这首永恒诗篇中最生机勃勃的章节之一。

  而她,以及每一个在此地真实活着的人,都是这章节的作者。

  守护此地,即是守护诗篇。

  活在当下,即是书写永恒。

  她站起身,没有开灯,借着微光走到窗边,看向窗外。

  夜色依旧深沉,但东方天际,已经透出了一丝极淡的、预示着黎明将至的微光。

  新的一天,新的诗行,即将开始。

  而她,已准备好继续书写。